拆解书目: 《正面管教》 所属活动: 如何面对错误 所在级别: TF2-1 学习主题: 如何面对错误

开场:

各位伙伴好,我是本环节的拆书家郑玲,拆书昵称阅悦,因为阅读让我遇见优秀的你们,一起享受美妙的悦读时光,一起遇见更好的自己。我是DISC社群的联合创始人,一名未来教育的践行者,目前从事着iEnglish的中英文阅读推广。

因为今天会有讨论的环节,为了方便大家的讨论,我们首先进行分组,相邻的2人为一组。

这次学习的主题是如何面对错误。大家在跟随我完成本次拆书学习后,立即就可以学会“面对错误的正确方法和步骤”,在错误发生时,不再害怕,可以从容面对。

【图书介绍】

F:我今天的拆页片段选自《正面管教》这本书。本书介绍了一种既不惩罚也不娇纵地管教孩子的方法。是一本让数百万孩子、父母和老师都受益终生的经典之作。作者简·尼尔森,她是美国“正面管教协会”的创始人。

A:书中的每个方法后面都加上了作者亲身经历的案例。与同类型书籍相比,《正面管教》这本书不但具有权威性,实操性也特别强,读者看完就能用得上。

B1:读完本书,我们可以真正懂得,为什么之前养育孩子的很多做法和想法是错误的;也可以更加清晰,今后应该怎么去做。不管你是一个什么类型的父母,也不管你有一个什么类型的孩子,我们都能找到一条既不惩罚也不娇纵的中间路线,和善而坚定的养育孩子,并且把有价值的社会技能和人生技能教给孩子。

B2:今天的片断选自P37页,讲述了面对错误的正确方法和步骤。通过今天“矫正错误3步法”的学习,我们可以掌握这个方法,在错误发生时不再害怕,并且可以从容面对它。

片段一
R 原文片段

本书最重要的主题——你会反复看到的一个主题——就是学会怎样把管教中所遭遇的挑战作为你学习的机会。然而,大人首先需要改变自己对犯错误的任何负面观念,这样他们才能为鲁道夫·德雷克斯所说的“不完美”树立榜样。下面的“矫正错误的三个R”,是树立“勇于不完美”榜样的一个绝佳的方法。

矫正错误的三个R

1.承认(Recognize)——“啊哈!我犯了一个错误!”

2.和好(Reconcile)——“我向你道歉。”

3.解决(Resolve)——“让我们一起来解决问题。”

当我们把犯错误看作一个学习机会而不是什么坏事时,为自己的错误承担责任就变得容易多了。如果我们把犯错误看成一件坏事,我们会倾向于觉得自己无能,感到灰心,并且可能会为自己辩解、推托、轻下判断或者好批评——既对别人又对自己。另一方面,当把犯错误看作是一个学习机会的时候,承认错误就好像变成了一次让人兴奋的探索,“我想知道我能从中学到些什么”。自我原谅是“矫正错误的三个R”中第一个R(即承认)的一个重要因素。

你注意过当我们愿意道歉时,孩子是多么善于原谅我们吗?你曾经对孩子说过“对不起”吗?如果你说过,孩子是怎么回应的?我在世界各地讲演时多次问过这个问题,听众的回答都是一致的。当大人诚恳地道歉时,孩子们几乎总是会说:“没关系,妈妈(或爸爸,或老师)。”孩子可能在一分钟以前还对大人的不尊重行为感到生气和憎恶(而且很可能正是大人应得的), 而一旦大人说一句“对不起”,孩子就彻底原谅了。

“矫正错误的三个R”中的前两个——承认与和好——为第三个R(解决问题)营造出一种积极的氛围。在充满敌意的气氛中试图解决问题绝对不会有好效果。

I 拆书家讲解引导

现在请大家用2分钟的时间,阅读我刚才分发给大家的拆页。读完的伙伴,可以向我举手示意一下。

好,我看大家都已经读完了,那么就让我们一起走进片断,来看一下我们犯错误时的正确做法。

【WHAT】

这段拆页为我们展示的是“矫正错误3步法”。分别是“自我接纳、请求原谅和寻找方法”这三个步骤。用好这个方法,可以让我们改变观念,把错误当做学习的机会,从错误中学习,让事情变得更好。

【WHY】【技能点:不这么做的坏处】

我们从小受到的教育是犯了错要感到羞愧,长此以往,我们就缺乏了勇气去面对自己的不完美。于是,孩子一旦犯了错,就会被贴上这样的一些标签:愚蠢、无能、笨蛋、捣蛋王……当这种负面讯息传递给孩子时,他们会真的认为自己无能或者自己是坏蛋,他们会因为害怕做不好要受到责骂或羞辱而不敢去做。他们更加不会把错误看做是一个学习的机会。

【技能点:举反例说明】

说到这里,先和大家分享一个我上周末的经历。上周末,好朋友的儿子来我家吃饭,我看到他就说:“你个小懒鬼,昨天是不是又趁妈妈上班不在家偷偷打了一天游戏,iEnglish都没有读,因为你的偷懒,21天营又一次中断了。”他气呼呼地对我说:“阿姨,你又说我懒,我没有偷打游戏,我昨天是生病了,去医院挂水很晚回家,妈妈让我好好休息才没有读英语的。你总是说我懒,我再也不到你家来玩了。”说完,他就气呼呼地离开了餐厅。这个时候,我知道自己错怪他了,内心非常不好意思,可是又拉不下脸来去和他道歉,于是就尬在了那里。

【HOW】

我们一起回到片断,看看片断中的“矫正错误3步法”,是如何来做的呢?

第一步,自我接纳。当错误发生了,我们首先要做的是接纳“我犯错了”这个事实。

第二步,请求原谅。主动和对方道歉,请求他们的谅解。

第三步,寻找方法。一起商量,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技能点:反例变正例】

学完这个片断后我发现,如果在上周末,我已经学会了“矫正错误3步法”,那么我可以这样来做:

首先,自我接纳,在心里和自己说,这件事是我做错了,接受这个事实。

第二步,请求原谅。蹲下来和他说:“对不起,宝贝,阿姨错了,我没有问清楚原因就责怪了你,我向你道歉,请你原谅我好吗?”

第三步:寻找方法。接下来和他商量:“针对这次打卡中断的事情,我们一起来写个证明给老师说明一下原因,看看是否可以延续下去,好吗?”他开心的同意了。

【WHERE】

“矫正错误3步法”不仅适用于亲子关系中,也适用于夫妻关系和同事之间,那些愿意把错误当作是学习机会,犯了错愿意主动做出改变的人。

A 学习者拆为己用

【A1 激活经验】

接下来,我想请大家和我一起回想一下:

在最近的一个月内,你有没有遇到这样的情况?老师在放学前打电话给你说孩子今天在学校打架了,于是你气呼呼地把他接回家,进门就是一通臭骂,结果却是别人先动的手;刚刚过去的端午假期,你和老公约好了,13号晚上一起去朋友家吃晚饭的。可等到晚上九点他才到家,期间电话都打不通。你气得一个晚上没有搭理他,第二天才知道,原来是车子在路上抛锚,手机没电又忘带充电宝了……

请描述一下,当时是怎样一种场景呢?

给大家1分钟时间,可以把关键的场景内容写在便签纸上,然后小组内分享。稍后我会邀请一位小伙伴现场分享。这里提醒大家注意的是:只讲当时发生了什么就可以,不需要说应该怎样做。

(小组讨论时间……)1分钟

好,时间到,哪位伙伴愿意用1分钟时间来分享一下自己过往的经历呢?

【李老师分享自己的案例】

前天,老师在家长群公布了未完成家作孩子的名单,发现自己孩子“上榜”了,特别生气。(因为之前孩子有过这个坏习惯,最近已经改正了)。回到家就质问孩子:“怎么家作又没有做?全班一共才几个孩子没做,居然又有你在里面。“结果孩子委屈地说:”端午假期的时候,老师让我们做的是第一单元到第四单元的作业,结果我做了第一单元到第八单元的作业。这次我们的作业要求是完成第五到第八单元的,我已经做好了。就和老师说了,老师同意我不要做的。不过,统计的组长不知道这件事,就又把我的名字统计了交上去的。“

【A1+ 反思加工经验】

谢谢李老师的分享,如果现在打开月光宝盒,让时光倒流,我们重新回到刚才的场景中,运用今天学习的“矫正错误3步法”,面对错误,你会怎样来做呢?

给大家2分钟时间,把关键的步骤或关键的做法写到便签纸上并在小组内分享。之后我会邀请一位小伙伴来分享你的故事。

(小组讨论时间……)2分钟

好的时间到,哪位小伙伴愿意花1分钟来分享一下呢?

【李老师分享自己的案例】

回到刚刚的场景,运用今天学习的“矫正错误3步法”,我可以这样来做:

首先,自我接纳。”你怎么家作又没做,随堂作业又没有交?“我当时是用这种特别严肃的口吻质问他的,听完他的解释,我知道自己是错怪他了。内心觉得不好意思。这个时候,我应该自我接纳,在内心和自己说”这件事是我做错了“。

其次,请求原谅。然后和他说一声:”对不起,妈妈错怪你了。“

最后,寻找方法。和他一起想办法,如何把这个误会消除。商量后我们决定,第二天他可以去找组长说明情况,是老师允许他不要做当天的作业的;或者也可以去找老师,让老师直接在未完成作业的名单中把他的名字删除。

【结语】

谢谢李老师的分享。相信大家听完后也都有自己的收获。今天和大家分享的是“矫正错误3步法”。具体是“自我接纳、请求原谅和寻找方法”这三个步骤。

希望大家在工作和生活中,在面对错误时,可以把“矫正错误3步法”用起来,一起把错误当作是学习的机会,从中收获成长,一起遇见越来越好的自己。

我今天的拆书分享就到这,谢谢大家的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