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场:
自我介绍(1分钟)
大家好,我是程娟娟,我的三个标签:职场搬砖人,二孩妈妈,终身学习实践者
1、十五年职场搬砖人:从行政到项目规划到党建,完成跨行业务实与务虚工作的转换和结合,实现理论与实践的并头学习。
2、两个孩子的幸福妈妈;在成为二宝妈妈之后,4年间不间断参加从养育到治愈系列课程,并运用于育儿和疗愈自己的过程中。
3、终身学习实践者:在兼顾工作和家庭的同时,通过拓宽自己专业视野学习和解决自己在工作中实际问题的学习努力做一名终身学习实践者。
拆书帮介绍(2分钟)
“拆书”是一种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学习方法,是为了让成人提升能力和解决问题·,把知识与学习者的经验相关联,并规划具体的运用的方法。“拆书”法分为个人学习和组织学习,前者是用便签法让个人通过读一本书就能达到参加培训的结果,后者是拆书家在现场引导和促进一个群体把知识拆为己用。
“拆书帮”是拆书法的学习爱好者社群,组织形式有各地的拆书帮分舵,它是一种非营利性的青年自组织,可以帮助更多的学习爱好者成长为拆书家。
【R-阅读原文拆页】(1分钟)
主题:当孩子遇到问题时,家长怎样赢得孩子的合作
片段来源:《正面管教》作者:【美】尼尔森P23-24
“赢得”孩子
当孩子们觉得你理解他们的观点时,他们就会受到鼓励。一旦他们觉得被理解了,就会更愿意听取你的观点,并努力找出解决向题的方法。记住,在孩子们感到你的倾听之后,他们才更可能听你的。下面的“赢得合作的四个步骤”是一个非常好的方法,它能营造出一种让孩子愿意听、愿意合作的气氛。
赢得合作的四个步骤
1.表达出对孩子感受的理解。一定要向孩子核实你的理解是对的。
2.表达出对孩子的同情,但不能宽恕。同情并不表示你认同或者宽恕孩子的行为,而只是意味着你理解孩子的感受。这时,你如果告诉孩子,你也曾有过类似的感受或行为,效果会更好。
3.告诉孩子你的感受。如果你真诚而友善地进行了前面两个步骤,孩子此时就会愿意听你说了。
4.让孩子关注于解决问题。问孩子对于避免将来再出现这类问题有什么想法。如果孩子没有想法,你可以提出一些建议,直到你们达成共识。
友善、关心和尊重是上述四个步骤的根本。你决定要赢得孩子的合作就足以为你带来积极的感觉。经过头两个步骤之后,你也已经赢得了孩子。等你进入第三步时,孩子就已经能听得进你的话了(哪怕是你以前说了多少遍,孩子都听不进去的话)。第四步肯定会很有效果,因为你已经营造出一种相互尊重的气氛。
主题介绍(4分钟)
I便签:
[What]“赢得合作的四个步骤”是当你感到和孩子沟通不畅时为了消除孩子对你的不满情绪而使用的沟通方法,它包含理解、同情、感受和办法四个步骤。
[why]当孩子遇到问题和犯了错误的时候,我们的态度会直接影响到孩子对问题的认知和解决问题的勇气,以及从错误中学习的经验。如何营造让孩子愿意合作的氛围,赢得孩子心,让孩子敢于面对问题和错误从而有效解决难题,考验着每位家长。
这样做的好处在于:1.让孩子有了情绪调整期,不会让情绪激化;2.让孩子产生心理上的被接纳感,放下心理戒备;3.缓解紧张氛围,给双方减轻心理压力;4.良性的亲子互动体验会形成好的亲子关系模式,给家长积累可复制的经验。
不这样做的坏处:直接询问或责骂使孩子和父母都容易陷入情绪的困扰,形成对抗,造成关系的紧张,给双方都造成心理压力,不利于问题的解决。放任不管不仅更容易让孩子产生孤独和无助感,很有可能对问题的解决产生负面影响,不利于从错误中反思学习,造成亲子关系的恶化。
[how] 当孩子遇到问题或犯了错误,用“赢得孩子的四个步骤”具体要这样做:
1.理解:向孩子表达你对他感受和情绪的理解,并核实是否理解正确。比如“我知道你现在很难过,你被老师批评感觉很丢人,你有些紧张和害怕,对吗?”
2.同情:向孩子表达出同情和进一步的深入理解,可以回忆并描述自己的类似经历和感受。比如“我记得我上小学三年级时,有一次数学题做错了被老师当众批评,我觉得很丢人也很生气”。
3.感受:向孩子讲述你对这个问题或这件事的真实看法和感受。比如“这件事对我来说是有点失望,我希望你做的好并不是要你超越别人,而是对你有好处,作文能力会锻炼到你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这对你将来意义重大。”
4.办法:引导孩子,让孩子专注于解决问题的办法。可以向他提问为了避免这样的问题出现,有什么解决问题的办法,和他讨论这个办法,形成一致的意见。比如“我们来想一个办法,让你的努力变成一个个对你自己成长的礼物,而不是害怕老师和家长的批评。”
[where] 赢得合作的四步骤适用于当孩子遇到问题和犯错时,因为对你不满而沟通困难时的情形,符合三个条件:一是孩子有负面情绪,二是不能进行有效沟通,三是要解决引起负面情绪的问题。日常生活中和孩子的沟通可根据具体情况简化中间的步骤。
主题应用(6分钟)
A1便签:
经历:上个月一年级的女儿因为连续两次上学没带书被老师批评,在家校评价本上盖了蓝花,回家后,女儿将原因归结到我身上,认为我没有帮她对照课程表检查书包,我认为这是她自己不细心造成的,再次批评她,导致她情绪很大,和我对抗,不听我说话,晚上很晚入睡,第二天上学又忘带了文具盒,我对被怪罪被发泄情绪,她再次丢三落四让我也很生气。
反思:回顾这件事情,我没有赢得孩子的合作:
1.孩子发现上学忘带书已经开始紧张担心,而后被老师发现受到批评,并被惩罚盖了蓝花,自尊已经受到打击。
2.回到家孩子因为害怕我看到蓝花再次批评她就开始将忘带书的原因归结于我以减轻在这件事上的责任。
3.我采用直接批评的方式,并没有真正明白事情的来龙去脉和对她的理解并确认我对她的理解是对的。
4.对于孩子的沮丧和受挫情绪,我没有表达同情,我认为没什么大不了的,但对于她来讲,在情绪上没有被接纳,没有被深入的理解。
5.我没有坦诚向她表达我对这件事的看法或描述自己曾经类似的经历,她没有在心理上获得认同感,再次批评加重了她内心的紧张和压力,可能让她产生负罪感,同时也对我产生不信任和对抗,不愿意听我讲话,沟通不能进行下去。
6.再次丢三落四也证明了这件事没有让她从错误和疏忽中吸取经验,我没有和她一起想出避免这种情况发生的具体办法和措施,借此机会教会她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她整理自己学习用品的习惯。
A2便签:
事项目标:在下一次发现孩子在学校因为错误行为被老师批评时用“赢得孩子的四个步骤”来和她进行沟通。
行动:1.在家里合适的环境比如卧室和书房和她单独待在一起,营造舒服和能够放松的环境,调整自己的情绪状态,用温和的态度对待孩子。
2.描述她因为什么被老师批评,她的心情不太好,可能比较难过,向她确认我的理解是否正确,是否有我没有说到的地方 。
3.表达出我对她的同情,描述她的感受,接纳她的情绪。例如
“我猜你当时肯定很害怕别的同学都看着你,你很生气,你觉得有人在笑话你”
4.表达我对这件事或其中场景的真实感受,描述自己曾经类似的经历“我小时候也遇到过这种情况……”
5.引导她把注意力转移到解决问题上来,给出解决问题的建议并获得她的认同。“我们一起来想个办法,下次不再犯这个错误,你看这样行吗?……”如果她说可以,我们就来计划和执行,如果不行,让她自己说出她的办法,然后来执行,她自己的办法可能更管用,但是需要获得我的支持,我表示支持并鼓励。
以上是我今天的主题介绍和分享,感谢大家的聆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