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解书目: 《跃迁》 所属活动: 彭客拆书帮徐州筹备分舵练级场 所在级别: TF2-1 学习主题: “知识IPO”

开场:

本期学习目标:在跟随我完成本次 RIA 现场学习后,学习者能够学会将自己所拥有知识转化为产品的思维和方法,最终设计出自己的知识MVP(minimum viable product,最小可交付产品)

逐字稿:

各位小伙伴下午好,欢迎来到拆书帮徐州筹备分舵的活动现场,我是今天的小白拆书家兔小灰。我的职业是地铁行业的一名现场工程师,同时作为一名数据分析和编程爱好者,经常在简书上更新自己的读书学习笔记和工作技巧。

大家有任何关于读书和生产效率的问题,欢迎有机会一起交流讨论,小灰不胜荣幸。

为了方便大家更好的学习探讨,我现在先提前给大家分一下小组。

今天来现场一共6人,我们将分成2个小组,每组3人.

现在给大家两分钟时间互相自我介绍认识一下吧!

用FAB法介绍图书(1分钟)

今天我要和大家一起学习的是《跃迁》这本书中的拆页,这本书是古典沉淀古典五年精心打造的呈现个人跨越式成长逻辑的方法论(F)。作为是新精英生涯公司创始人,300万册畅销书《拆掉思维里的墙》的作者的诚意之作。本书获得了徐小平、樊登、李笑来等一众大V推荐(A)。借助本书你可以掌握成为高手的思维和方法,找到最佳成长路径借助趋势红利实现个人跨越式成长。(B)

我们今天选择的拆页来自第三章:联机学习中的“知识IPO”部分。IPO是企业初次募股上市的意思,在这里指通过价值探索的方法,将自己所拥有的知识转化为收益,打造个人商业模式。

片段一
R 原文片段

设计自己的知识IPO

第一步,你必须有一个真实的、高价值,并且有可能被解决的问题(I)

理解这个问题遇到的障碍和挑战。围绕这个问题搜索各领域的知识,然后生长出一棵关于解决这个问题的“问题树”。

提真实的问题:和搜索引擎一样,如果输入的关键词不精确、太宽泛,就会导致问题无解。对于问题的第一个要求就是“真实”。比如,如果你的问题是“如何找到钟爱一生的事业”,这可能并不是一个真实的问题。因为钟爱一生的事业都是回顾出来的,谁也不会在事业刚开始的时候就确认会钟爱一生。

提高价值的问题:第二个要求也常常会有人踩坑,就是花大量时间思考“低价值”的问题。当然,任何一个问题都是有价值的,关键是要与你当下的生活有联系。我常忍不住点开知乎(我是深度潜水用户)某个特别有趣的标题,比如《不夸张地说,这几部电影影响了日本汽车业的发展》,看完了一段很专业的冷知识以后,却发现这和我的生活没有什么关系。我把这种情况叫作“认知流浪”。作为保持思想弹性的练习或休闲,这很有效;但是如果占用了你的工作时间,那这些问题就是“低价值”的——作时间,那这些问题就是“低价值”的——因为我明明有更好的问题,比如“如何起一个好名字,推广这本书”,可以思考。

提能被解决的问题:还有就是这个问题是“有可能被解决的”。网络上常有人提问:“如何在一周之内快速成为某个领域的专家?”门外汉回答的你不信,专家回答的——如果你和专家只有一周的差距,他还是专家吗?设计思维中,这类型的问题被称为“重力问题”。不要提“为什么这个世界不公平”,这种问题如重力一样,无所不在,不如改成“如何让我在不公平的世界成为想成为的人”,甚至“如何利用或者改变这种不公平性”。

第二步,不是要学习知识,而是要解决问题(P)

出于强烈的认知惯性和好奇心,你还是会忍不住想看完找到的全部资料。但不要恋战,你无法看完这些浮上来的资料,往往点击几次,你会发现自己看了几个小时的有趣东西,但是事情一点儿进展都没有。

正如你不可能走完一座大山的所有角落,聪明的探险者懂得做个标记,下次再来,继续向终点进发。整个过程以解决问题为最高标准,持续问自己:“这个知识对于解决问题有用吗?”“如果有用,是当下就有用吗?”如果暂时没有用,做个记号收藏到你的笔记里,以后再看。

一旦你能解决一个问题,就要尝试多解决同类型的问题,逐渐让这个解决方案能够应对不同情境,自我进化。

第三步,输出倒逼输入(O)

大部分人欠缺的,是把解决问题的结果传播出去。

一方面,写作能把这些知识形成体系,整理成能出手的“知识晶体”。更重要的是,这个过程能兑换价值,让更多人知道你有解决这类问题的能力。这个动作能帮你找到下一轮更大的问题,以及更大的价值,形成迭代。

这个循环能持续放大,带来一轮又一轮的知识跃迁。

I 拆书家讲解引导

why———

在知识爆炸和终身学习的时代,学什么?怎么学?学了有什么用是困扰所有人的难题。

我们学习与精进的目的最终是为了给社会提供价值,那么知识IPO法就是一整套价值发现、价值整合、价值交换的学习方法论。

以解决问题、提供价值为导向的知识IPO法是高效认知的神器。

而其他的方法,没有聚焦价值或者没有输出的单方向填鸭,难以支持我们持之以恒终身学习,更没法为我们的生活提供改善。

what———

这个片段给我们展示了一种将知识转化为价值的方法——知识IPO法

how———

知识IPO法,共分为三个步骤:

第一步:提出问题。这一步至关重要,必须提出一个真实、高价值、能够被解决的问题

第二步:以解决问题为导向的学习。不要试图遍历该领域的所有知识,学习应以能解决这个问题为唯一目的。

第三步:输出倒逼输入。一定要将你的成果传播出去,在分享中反思改进。

where———

社群运营者可以利用这种方式推送自己的见解,从而成为“意见领袖”。

对于想要提高认知效率的人,可以使用这种方法快速给自己打好一个领域的基础。

对于追求能将自己知识变现的人,使用IPO作为切入点逐渐形成自己的商业模式。

A 学习者拆为己用

A1激活经验

好了,大家读完了这个拆页,听过了我个人对片段的理解之后,应该对“知识IPO法”有了基本的理解。那么,接下来

请各位回忆一下最近是否有接触新领域知识的情境?例如你在工作中遇到需要用到之前不太了解领域的知识,你是怎么一步步学习掌握它的。你会找到该领域的专业书籍一点点去读吗?还是从互联网获取别人的经验,你在获得解决方案之后有把它分享出去吗?

这个方案是否能成为“可传递的知识产品”?

学习者案例记录-六弦的发言:为了读书反思将知识转化为能力,我在自己的公众号写作过程中,无论多久的文章都会在末尾加上“赞赏”的按钮,这相当于将知识作为一个可交付的产品,无论任何时候这个产品在传递过程中都会为我自己产生收益。

A1+反思加工-----小组分享环节

现在请大家先组织加工一下思维,然后开始在小组内分享自己的故事和经验。故事应具体到包含时间的时间、经过和结果,结果是令人心满意足还是意犹未尽?

在将知识转化为自身价值的时候,我们是否犯过低效率的错误,结合“知识IPO三步法”,试想我们主要是那一步做的不太好,以后再遇到这种情形该如何处理?

最后一步,请大家给自己提出一个简单可行的计划,帮助自己在接下来的工作生活中更好地使用这种方法,高效快乐地提升自我价值。这个计划必须是能切实解决问题的、可实现的。

本次分享时间为6分钟,每人2分钟,时间到了,我将邀请一名小伙伴来跟大家一起分享一下,现在开始计时!

学习者案例记录:

静客的发言:我在做通信工作的时候也有自己运营的公众号,但是由于一直没有形成品牌而传播率不高。现在反思应该就是没有把它当成一个可以提供价值的MVP去应对,以后我应当坚持有规律的更新,从中发掘价值,作为自己的一个IPO去开发。

非常感谢小伙伴的分享(鼓掌)

这期的RIA拆书课就此结束了,不知道大家有没有新的收获呢?非常感谢小伙伴的参与,下期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