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解书目: 《好好学习》 所属活动: 彭客拆书帮徐州筹备分舵练级场 所在级别: TF2-1 学习主题: “高水平勤奋读书法”

开场:

大家好,我是煦涵,目前从事医院的宣传工作。

现阶段,想通过“拆书帮”提高自己的学习力,通过阅读转变自己的思维模式,构建自己的系统知识领域框架。目前打算在“阅读、个人知识管理”这两个领域进行深耕细读,目标是能形成系统的体系,分享给大家如果大家在这两个方面也有心得感悟,欢迎来和我交流。感谢大家!

【分组】

为了方便大家更好的学习探讨,我们分小组进行。今天来现场一共5人,我们将分成2小组,每组2人,请就近和身边的小伙伴进行组队。

【用FAB法介绍图书】

我们今天学习的拆片来自《好好学习》这本书。

F(特征) 这是本指导学习者精进知识管理,提升自我的书。作者是成甲,“得到”app专栏《成甲说书》的作者,曾被该栏目评为“中国最会学习的人”之一。他将知识管理上升为哲学思考,以更高的思维格局将繁杂无序的知识迅速地梳理盘活,有效地将其系统化、立体化,最终实现知识的内化和外化,实现自我的快速成长。

A(优势) 这本书相对比其他类型的书籍,它的优势是:化繁为简。知识浩如烟海,但作者抽丝剥茧出7个深藏事件背后的、具有普事规律的“临界知识”,综合运用就能达到“四两拨千斤”的效果。此外,作者结合个人亲身经验,将他多年知识管理、提升自我的方法彻底奉献了出来。这些方法来自他自己学习和感悟,是他已经证明行之有效的;这些方法很简单,每个人只要用心都能掌握。

B1(书籍利益)如果你参加了很多培训、阅读了很多书,感觉学了很多新知识,却记不住,用不上,那你有没有意识到是你的学习方式出问题了呢?《好好学习》这本书就是教你学习“怎么学习”的。成甲老师会教你把从不同领域获取的信息整合起来,对知识进行管理,从而改变自己的学习方式,将学到的知识内化,形成战斗力。

B2(拆片利益)我们今天学习的拆片来自《好好学习》的第29页。为什么你付出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读书,收获的却不成比例呢?在成甲老师看来,很可能的原因就是你读书的方式有问题,陷入了“低水平的勤奋”的陷阱当中。而我们今天学习的片段将打破你原有的读书认识方式,用一种“高水平勤奋”的读书方式,让你读书事半功倍。

【学习目标】

所以,我们今天的学习目标是,希望各位在跟随我完成本次RIA现场学习后,能够在辨别出“高水平勤奋读书”和“低水平勤奋读书”的区别,并掌握高水平勤奋读书的步骤。

片段一
R 原文片段

【过渡语】

好,我们现在进入第一个环节——阅读原文拆页。现在请大家用一分钟的时间,阅读原文片段。读完的小伙伴请举手示意。

因此,现在的我,在读书时既不追求数量,也不要求读完。

我的做法是:当我要解决某个问题的时候,主动去寻找可能会讨论这个问题的文章和书籍,去观察——作者用什么样的思路解决问题?在这个解决方案背后,是否有我熟悉的知识?我还能把这个解决方案的原理,应用在什么领域?

当把这些问题想明白之后,可能我并没有读完一本书,但是我对于这个问题的理解和认识,比读完10遍书的人都要深入。这种状态,呈现出来便是举一反三的能力。在别人眼里,你更容易用跨界的知识解决问题。

因此读书不在与读多少,而在于你有没有通过读书重新认识这个世界,发现临界知识并把它运用到自己的生活当中。

生命有限,不要把有限的生命浪费在那些“低水平勤奋陷阱”里。——内容来自成甲《好好学习》

I 拆书家讲解引导

【过渡语】我看小伙伴们都读完了。我们进入第二个环节——拆书家讲解引导。

【why】

<目标1:辨别低水平勤奋>

我们刚才说到,很多人读书很勤奋,却陷入了“低水平勤奋陷阱”之中,收获不大。为什么会这样呢?是因为我们的读书方法太原始。从上学的时候开始,老师教给我们的读书方法就是把一本书从头读到尾,遇到有启发的句子就画线或者摘抄。读书的过程就是不断记录新知识的过程。但是,这种读书方式会把一本书拆分成立一个个孤立的知识点,读书的目的就成了理解和记住这些孤立的知识点。但这恰恰是我们大脑不擅长的高效行为。事实上,大脑的记忆,靠的是将信息与旧经验联系起来。换句话说,我们记住新知识更好的办法是和已有的知识进行联系起来。所以,“低水平的勤奋”就是花很多时间去阅读一本新书,去记录新的名言警句,却从不花时间去加工这些信息,将其和已有的知识建立联系。我们看似节约了很多加工整合的时间和精力,以便能够读更多的书,却拣了芝麻丢了西瓜,把最有价值的工作放弃了。

<技能点:不这么做的坏处>

所以,如果我们不去学习“高水平勤奋”的读书方法,那么我们将一直陷入“低水平勤奋陷阱”之中,耗费大量的时间精力,却收获颇微,得不偿失。

【What】

而这个拆片告诉我们如何做到“高水平的勤奋”。通过设定目标、寻找答案、提炼知识、拓展应用四个步骤,让我们的将读书目的从读完、记知识,转移到学以致用、举一反三。

【how】

那么,具体该如何做呢?

第一步,设定目标。当你遇到问题,向书中寻找答案,帮你解决困难,这就是读书目标。所以,读书目的是为了解决问题,而非为了数量和读完。

第二步,寻找答案。带着问题阅读,从书中寻找答案。看作者是用什么样的思路解决问题的?有的放矢,才能让读书的效率和质量大幅提高,毕竟我们读书的目是为了解决困难。

第三步,提炼知识。不能浅显地看作者解决问题的步骤,还要深挖作者处理方式的背后,运用了哪些原理、规律,也就是文中所说的临界知识。这些知识往往具有普遍的适用性,在各个领域起着基本而重要作用。

第四步,拓展应该。每一种临界知识,都是我们思考问题、认识世界的重要工具,都可以频繁地应用在不同的领域和场景里。所以我们要有意识的将它们和已有的知识、过往的经验相联系,看看我们还可以将它们用在哪些领域。举一反三,才能深入理解问题的本质,才能更容易用跨界的知识解决问题。

【where】

这就是“高水平勤奋”读书的方式。它可以改变我们对读书的认知。所以,当你想进步、想改变、想解决生活中的困扰、想从书中寻找答案时,都可以用这种方法。

<技能点2:举例说明>

为了大家更好的理解“高水平勤奋”的读书方式,我想给大家分享一个案例。是我曾经失败的案例。

曾经我也是“低水平勤奋读书”的重症患者。我看一本书总是觉得如果不从头读到尾就觉得遗漏很多知识。看书也只是关注摘抄书中的知识点。为了记住知识点,每看一本书我都觉得必须要做思维导图,把书的框架结构列出来,把知识点填充进去。 但是,我却很少去复习也没想过要把它们和我的经验结合起来,更不会应用到生活中。所以,很快就忘记了。我看了很多的书,却依然有着“听过很多道理,却依然过不好这一生”的困惑。大概半年前,直到我读了《这样读书就够了》,才惊觉是自己的学习力太差了,我读书学习的方式不对,只关注到记知识,没有将知识和以往经验联系起来,更不会把它用到生活中。所以,我走进拆书帮,学习“RIA"便签法,将知识拆为己用。

今天学习了这个拆片,我才发现拆书帮的学习理念和“高水平勤奋“的学习理念不谋而合,读书的目的都不是为了记住知识,而是为了解决生活问题;都要和过去的知识建立联系,然后再应用到其它领域。只有这样,才能将书中的知识化为己用,才能改变我们的行为。这才是读书的首要目的。

A 学习者拆为己用

A1激活经验(2分钟)

<技能点3:显像提问>

好了,大家读完了这个拆页、听过了我个人对片段的理解之后,我们来进行第三个环节-激活经验。

请大家回忆一下最近一周,你读了哪本书?是以什么方式读的呢?是从头翻到尾,还是带着目的找到重点章节读的呢?读的过程中,你是注重摘录知识点呢?还是想着可以把知识用在什么地方?读完后,你是不再翻看这本书了,还是复习、总结用到生活中呢?请大家以讲故事的形式,把你读书的过程讲述一下,要包含时间、过程、结果。给大家2分钟的时间,在小组里分享一下。

【羽沐】分享:最近在读《请停止无效努力》,我是先通读一遍,浏览书中大概讲了哪些知识点,然后再挑重要的章节进行细读。但是在拓展应用这一块不是太好,是提炼了知识但并没有正儿八经地去拓展应用。

A1+反思加工-----小组分享环节(9分钟)

<技能点4:反思加工指令清晰>

我看小伙伴们都已经在小组内分享完了。接下来,我们进行最后一个环节,反思加工。请大家重新回到你之前的读书场景,结合今天学习的“高水平勤奋”读书步骤,再思考一下,你有哪些地方需要改进呢?如果未来1周内,你想读一本书,利用今天学习的“高水平勤奋”读书法你该怎么做呢?给大家5分钟的时候思考一下,可以用笔把步骤写下来,尽量贴合我们今天学习的内容。然后我再邀请一位小伙伴上台,把之前的读书故事和反思进行分享一下。

【静客】分享:我的读书法就是从头到尾一直在翻,一字不落地看。但是确实发现读书的速度比较慢。我以后可以这样做,以非常快的速度从头到尾浏览一遍,越快越好。遇到不明白的做个标签,最后再重点去翻阅。这样读书的速度应该会快一点。

【兔小灰】分享:读书学到的知识应该是和过去的知识相连接,从点、线的思考上升到面的思考,这个是我之前读书一直存在的问题。以后读书,在广度上要去拓展,要去链接别的观点,去对比,去思想碰撞,这样的话,才会学到更深的知识。

【总结】(1分钟)

非常感谢小伙伴的分享(鼓掌)

到这里,今天的分享学习就接近尾声了。我们来总结一下,我们区分了什么是“低水平勤奋”和“高水平勤奋”,读书勤奋不是勤奋在摘录知识点,而是勤奋在深度思考知识点之间的联系,举一反三应该用在生活中,这样的读书才是最有价值的。通过设定目标、寻找答案、提炼知识、拓展应用四个步骤,建立高水平勤奋的思维模式,让我们都能学以致用,知行合一。好,今天的分享就到这里,感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