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解书目: 《哪有没时间这回事》 所属活动: 【郑州轩辕 NO.232期】周日主题:“对比说明和创建共同目的” 所在级别: TF2-4 学习主题: 用记录和处理碎片清单的方法帮助我们理顺生活,减少焦虑

开场:

大家好,我是今天的拆书家——梦梦,用三个标签来介绍我自己:过去是一个忙忙碌碌的职场小白;现在是一个找到自己想做的事情的人;未来希望自己成为高效率的人。

今天我将通过两个片段的分享,和大家共同学习“如何记录碎片清单,帮助我们留住转瞬即逝的信息”和“通过三个步骤处理碎片清单,帮助我们理顺生活,减少焦虑”。

面对互联网时代,信息、想法、事情都碎片化,我们可以运用记录碎片清单的三个步骤,帮助自己在不打断当前状态的情况下记录转瞬即逝的、有价值的信息、事件、想法,并对自己的碎片清单进行六大问,开始把这些想法进行分类操作。

拆书技能点观察4—2个学习目标,均包含学习者可被观察到/被测量到的行为或动作,且有递进关系,现场的2个RIA设计都清晰体现了各自的学习目标。

F(特征):(127字)

本次分享的片段来源于《哪有没时间这回事》这本书,作者是纪元,毕业于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他先后创立早期的鸟儿社群、水果捞学习及享学社,11年时间管理实践。本书通过来自25000张时间表的优化方案,找到最适合自己的碎片化时间日志,让你明白做一个高效的人是怎样的体验。

A(优势):(138字)

本书受到了同是时间管理方面大师的张永锡、邹鑫、战隼等人的强烈推荐。与同类时间管理类书籍相比,这本书更符合人的本性,使人在顺应人性、自然、常态的状态下管理自己。书中的手绘的插画和实用表格让干货灵动可爱,让整本书读起来轻松愉快,道理又醍醐灌顶,最重要的是行之有效,能很快上手操作。

B(利益): (216字)

碎片化时代,你的时间被微信打断,被微博绑架,被杂务缠身,被各种碎片信息撕得稀碎。面对碎片化带来的冲击,我们很容易患上碎片化时代综合征。总感觉自己很忙碌,但想不起来到底干了什么;早上起不来,晚上不想睡,缺乏锻炼,没空学习。现在有了这本书,它将帮你正确打开碎片化时代,让你告别“想太多,做不到”的瞎忙综合征,成为一个高效的人

学习了今天两个片段,我们可以用记录碎片清单的方法帮助我们记录转瞬即逝的信息,用处理碎片清单的方法,帮助我们理顺生活,减少焦虑

拆书技能点观察2——选择图书是实用类或理论类图书

拆书技能观察点5——在FAB介绍法中能够清晰辨别出FAB

接下来请各位小伙伴阅读原书拆页1,阅读完毕后可举手示意。

片段一
R 原文片段

无论选择什么工具,一定要能够随身,而且一定要便捷,因为这三种碎片随时可能出现,我们需要时刻准备着。手机是这个时代最随身的工具了,随时可以拿出来记录,也随时可以回顾浏览。

当你意识到某个信息对你有价值、某件事情需要你去做、某个想法未来有可能需要你实践时,你就应该立刻把它们写下来。也就是说,在念头产生之后的第一时间把它们记下来,这很重要。碎片都是随机出现并且稍纵即逝的,错过了时机,再想把碎片找回来就非常困难了。

写下来的内容一定要简短,只要确保未来的某个时间你看到自己写的内容时,能想起这个碎片即可,千万不要写得太复杂,越复杂越困难的事情就越难以坚持。在我的碎片清单上,通常只有简短的名词或动宾短语: pene lope(这是要给孩子找的一个动画片)、拉分享者进群、电李四、搬电视、个人品牌50……瞧,通常都不超过6个字,很短,“唰”就写下来。

写的时候只记录最原始的信息和想法即可,不用考虑其他任何事情。不要考虑怎么分类、不用想做不做、不用想怎么做,什么都不想,随意丢进碎片清单里就行。事实上,丢进去的很多事情都是你不需要去做的,请毫无压力、毫无负担地丢进去吧。

拆书技能点观察3——两个拆页的R,至少一个包括How的内容,有一定逻辑关系,比如递进关系;且总内容未超过4页图书内容。

I 拆书家讲解引导

【不那么做的坏处】

平时大家是不是会因为没有记录下来一闪而过的灵感而懊恼?是不是天天很忙很累但是到下班又发现有重要的事没干所以要加班?

【Why】

把这些容易忘记的都随时随手记录下来,可以避免遗忘某个重要的事情或者一闪而过的灵感;也可以帮你把今天或者最近几天要做的事情重新梳理,不会疲于应付临时的事情而导致重要的事情没做。

【What】

而碎片清单就是把转瞬即逝的有价值的信息、事件、想法的记录在便签、随身笔记本或者手机备忘录上,每个人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记录方式。

那具体我们应该怎么做呢?

【How】(细化行动步骤)

1、 打开“随身本”。 找一个随身可以带的小本子、便签纸或者手机备忘录,保证想起事情时能随时找到它。

2、 遇“事”立刻简短写。当你在做某件事情时突然分配过来的任务、遇到的以后可能会用到的信息、瞬间的灵光乍现,立刻写到你准备的本子上,不用考虑有用没用,不用考虑记得是否详细,写的越简单越好。比如说你正在逛街突然想到有一本书要还给同事,就可以快速地打开手机备忘录写下来还书,而非还《自控力》给张某某,借了多长时间了。

3、 放下“随身本”,继续做刚才的事情。把这些写下来之后就可以毫无负担的继续做刚才的事情,把刚才的事情做完再去处理碎片清单上的事情。

比如说我原来的工作是一名销售,做方案时,经常会被临时性的客户微信、电话给打断,也经常忘记给客户回复信息。好多次方案无法按时完成导致加班或者错过项目的关键节点而LOSS项目。

当我学习了这个方法之后开始运用,其中有一天做方案的时候遇到了客户要资料、客诉、我哥给我打电话让我卖家里的铲车这些事,我是这么做的:

1. 打开“随身本”。打开手机备忘录。

2. 遇“事”立刻简短写。我会在手机备忘录上写上—王局资料、北京客诉、卖铲车。遇到一件写一件,不积攒。

3. 放下“随身本”,立刻回到原来的事情中去。放下手机,继续做方案。简短的记录只需要几秒钟,但是我知道我已经记录下来了,就可以放心地回到做方案中来。

【预防异议】

当然这种方法不是万能的,当我们遇见需要立马去做的事情,比如说你正在写汇报方案,同事跟你说领导让你立刻去他的办公室,这时候就需要放下手头的事情去领导办公室,把汇报方案写在便签上,回来之后不至于忘记。

【适用边界】也就是当我们脑子里出现的一闪即逝的想法、突然分配过来的不紧急的事情、看到的有价值的信息可以运用上面的列碎片清单的方法记录下来,比如说:你在做工作总结脑子里突然蹦出前两天领导让你想的方案的新想法、领导让你后天去某个酒店开会、看到这个新闻可能会用到类似的事情就赶紧记录下来,这样子就不会遗漏重要的事情了。

拆书技能点观察6——2个拆页的【I】涵盖了二级的4种讲解引导技巧:1)强调不那么做的坏处;2)给出了学习者可能异议的预防性讲解;3)细化了原文行动建议的步骤;4)根据原书中案例脉络,给出了更贴近实际的例子(意译)。

A 学习者拆为己用

【A1】激活经验

接下来,大家可以想象下,过去一个月你是否也有类似的经历:你正在工作,突然想到家里没有盐了,想着下班去买,结果到家开始做饭了才发现没有盐可用?下午汇报用的PPT还没做完,同事让你去帮他修理电脑,结果只能中午草草吃饭、放弃午休才把PPT做完?

给大家1分钟的时间简单思考后可以写在手边的便签上。

学习者分享

神羽:前天,在做设计的过程中突然有个电话让我拿快递,设计不能打断,想着一会去拿,结果忘记了,还有想着洗衣粉没有要买洗衣粉,结果也忘记了。

拆书家反馈:神羽的分享非常贴切生活,看来这个事情大家在生活中会经常遇见。

【A1+】反思加工

接下来大家思考一下如果现在回到刚才的事情中去(也就是你写在便签上的事情)如何运用上面的三个步骤来解决你的问题呢?思考后可在小组内进行分享,稍后邀请小伙伴进行分享。

学习者案例记录:

神羽:如果回到刚才的事情中去,那我就在做设计的过程中接到拿快递的电话后

第一步:赶紧拿出便签

第二步:记下来—快递,

第三步:然后继续我的设计,

想要买洗衣粉也一样的按照这三步记下来继续设计,这样就不会忘记了。

拆书家反馈:嗯嗯,神羽分享了自己的小故事,在做设计的时候遇到快递员打电话让拿快递,想到要买洗衣粉就赶紧记下来,然后继续回到做设计上,不至于遗漏重要的信息。

【小结】

非常感谢以上几位小伙伴的分享,用列碎片清单的方法帮助我们理清碎片化的事情,拯救“忘事”的大脑。

我们刚才可能碎片清单上只有一个事情,但是大家想一想每天我们可能只会写上一件事情吗?不会的,会越来越多,让我们焦虑不已。那接下来我们就来学习第二个片段,帮助小伙伴们对碎片清单进行整理,让毫无章法的碎片清单变得有章法,知道怎么去做。 接下来请各位小伙伴阅读原书拆页2,阅读完毕后可举手示意。

片段二
R 原文片段

所谓处理,就是思考这件事情怎么做。

“平板电脑。我的碎片清单上之所以有这么一项,是因为我当时看上了一台新的,很想买。但现在当我开始处理它时,我觉得目前没必要买,电脑够多了,买了也是浪费,当时记下纯属时冲动。于是,我就把它从碎片清单里移除了。

加入共产党。这念头出现之后我就没再考虑过,我不确定我为什么把它记下来,也不确定应不应该做,至少眼前不紧急,那么近期我就不再考虑它,于是我就把它在碎片清单里“压箱底,过段时间再琢磨它。

个人品牌50。在尝试买这本书的时候,它已经绝版了,我合计着是不是应该这样:首先在朋友圈发信息求这本书,然后拜托有的人快递给我,我复印后装订成书,然后再读。可再想想,这事情自己弄很麻烦,应该可以更省事。后来发现在淘宝上有人卖,其实也是复印的版本,下个单子没两天就送来了,拿起来直接看,省很多事。

动画片copy到U盘。看到这件事情的时候正是中午,这段时间我也做不了什么创造性劳动。这事情挺简单的,抓起来立刻就给干了。

与××周二见面。这件事情很明确,必须在周二做,那么我就把它放进周二的日计划里。

商业计划书、新书推广方案、APP升级功能设计、水果捞学习会网站设计,这些都是看上去很难很大的事情,接下来我会想想具体能做些什么,想到了就写在碎片清单里。

就这么逐项地处理碎片清单,你只需要问自己几个问题,然后给里面的每个碎片找个归属就行。

可以不做吗?如果可以就删掉,不用担心太多;如果以后又想做了,它一定会在未来的某个时间再进入你的碎片清单;如果不能删掉或犹豫不决,就留着。

可以以后做吗?这里的以后可能是指几周、几个月甚至几年,总之不是近期的事情。为了避免近期再让自己费心,你可以把它“压箱底”,列到一个单独的“压箱底”清单里。

可以找人帮忙吗?可能是找具体的人协助,也可以委派给别人做,也可以求助专业人士或专业服务机构。大多数时候,这样做都是更高效的方式。

可以现在做吗?对于那些相对简单轻松的事情,你可以在处理的时候顺手把它搞定。

有明确的时间点吗?如果这件事情你很明确地知道它应该哪天做,或者你干脆就是想明天做,那么就列入那天的日计划里。

接下来我能做些什么?有些事情大、

抽象、难、无头绪,你可能没法想清楚整件事情,那么就不用想。小处着眼,只看看眼前具体能做些什么来推动即可,想到了,就把它写进碎片清单里,等待下一个合适的时机再处理。”

以上,就是处理碎片时可以尝试问自己的六个问题。

拆书技能点观察3——两个拆页的R,至少一个包括How的内容,有一定逻辑关系,比如递进关系;且总内容未超过4页图书内容。

I 拆书家讲解引导

【What】

这个片段告诉我们碎片清单还要进行分类整理,并一一解决才能缓解我们的焦虑。【Why】

才不会因为要面对一大堆的事情无从下手而焦虑不安,甚至自暴自弃。那具体我们应该怎么做呢?

【How】

1、 对每个碎片清单按照下面的顺序进行六大问,看它属于哪一个就放到对应的“文件夹中”——能不做吗?能以后做吗?能现在做吗?能找人帮忙做吗?有明确的时间点吗?接下来我能做些什么?

2、 如果问最后还是不知道该放在哪个里面,那就从头开始再问一遍或者放在以后做的事情中。

3、分类操作——

(1)对于可以不做的事情直接划掉,比如说买平板电脑这种对现在的我来说比太必要的就可以直接划掉;

(2)现在可以做的事情立马去做,比如去拿快递(2分钟能做完的事);

(3)对于以后做的事情留在原地,比如说文中的加入中国共产党;

(4)需要找人帮忙做的事情、有明确的时间点要做的事情、需要规划怎么做的事情全部列入自己的每日计划里,安排时间去做。

【意译案例】

我碎片清单中有这么几件事:王局资料、北京客诉、卖铲车、买裙子,我是这么处理的;

1、 对每个碎片清单按照下面的顺序进行六大问,看它属于哪一个就放到对应的“文件夹中”——

首先王局的资料能不做吗?不能!

能以后做吗?不能!

能现在做吗?不能,因为资料需要整理。

能找人帮忙做吗?可以,但是目前没有合适的人。

有明确的时间点吗?有,当天必须给他。要不然就没有用了。

接下来我能做些什么?下班了回到公司把资料整理了发给他。

接着我把其他的几件事情按照这个方法同样问了自己,得出北京客诉现在就可以去做的事情、王局的资料是需要规划做的事情、卖铲车可以找别人帮忙的事情、买裙子是可以不做的事。

2、我为我的碎片清单里的事情找到了对应的归宿,但是如果问到最后碎片清单中的事情还是不知道该放在哪个里面,那就从头开始再问一遍或者放在以后做的事情中

3、分类操作——

买裙子可以不买,现在有衣服穿;

北京客诉把资料转给服务中心、发个微信说明一下情况就行,很简单,现在就去做;卖铲车可以拜托经常在家的妹妹去直接跟我哥沟通发到网上,就给她打个电话让她帮忙做了;

给王局发资料有明确时间的事情,王局的资料安排在今天晚上从客户处回去就发。

买裙子划掉了、北京客诉立刻去做完了、卖铲车给我妹妹打电话让她帮忙了,王局发资料我增加到了自己相应的每日计划里去做。这样我就清空了自己的碎片清单,也知道怎么去做了,很是开心。

预防异议

有的小伙伴刚开始可能分的不是那么准确,或者是说速度比较慢,而且这只是让我们培养一种习惯,慢慢地把这种习惯培养成成我们一种下意识的行为,刚开始可能会比较慢,但熟练之后可能一两分钟我们就把它搞定了,而且每次的事情分类,不一定所有的类型的事情都包括,可能清单的事情只有一种类型,所以说是会越来越简单的。也可能有的小伙伴会说这么麻烦,不实用。也有的小伙伴可能大家平时已经有这样的思维了,但是今天我提供的是更全面的一种思考方式,这只是更好的帮大家梳理一下思路。

拆书技能点观察6——2个拆页的【I】涵盖了二级的4种讲解引导技巧:1)强调不那么做的坏处;2)给出了学习者可能异议的预防性讲解;3)细化了原文行动建议的步骤;4)根据原书中案例脉络,给出了更贴近实际的例子(意译)。

A 学习者拆为己用

演练场景:

小夏写了碎片清单,但是随着碎片清单上的事情越来越多,他也越来越焦虑。

今天(周三)他看着碎片清单上有的这几件事有点崩溃:

1、给爸妈报旅游团

2、工作报表修改(周五之前)

3、洗车

正好他见了朋友,就向他的朋友吐槽:我这会写碎片清单了,事情是不会忘了,但是看着这么多事情很是烦躁呀!作为小夏的朋友来说,怎么帮助他呢?

现在,请2人一组进行演练,一个人扮演小夏,正在苦恼碎片清单这么多事怎么处理,一人扮演小夏朋友,作为朋友怎么运用今天学习的知识来帮助小夏处理好他的碎片清单,让他不再烦躁?

小夏:

小夏的朋友:

小夏:

小夏的朋友:

小夏:

小夏的朋友:

……

演练时间3分钟。3分钟之后,我会邀请小伙伴进行演练,大家可以听听小夏的朋友是如何运用今天学习的知识帮助小夏处理好碎片清单让他不再焦虑的。请注意演练是对话形式的。现在开始。

拆书技能点观察8——使用【A3】技能点的环节指令清晰,学习者可以根据拆书家设定的案例场景,进行小组讨论,应用知识点并形成一个解决方案,或是应用知识点进行组内角色扮演。

拆书技能点观察9——拆书家至少有一次给出了关联到原文知识点的回应或反馈。

场景演练分享:(小闪扮演小夏,丹丹扮演小夏的朋友)

小夏:丹丹,好烦呀,我会写碎片清单了,但是看着这么多事情要做又无从下手,怎么办呀?

小夏的朋友:我正好学习了一个方法你看看能不能帮到你。我提几个问题,你看能不能通过这几个问题来帮你把事情解决掉。

首先,给爸妈报旅行团这件事能不做吗?

小夏:不能,还是希望他们出去转转,让他们开心一下。

小夏的朋友:可以以后做吗?

小夏:这个我不太确定呀,不知道他们想什么时候去旅行?

小夏的朋友:那你可以打电话问一下他们,看他们什么时候想去?如果想端午节出去的话时间就很近了,就要赶紧安排这件事了。

小夏:那我就把给爸妈打电话问他们什么时候去旅游这件事列到我明天的计划清单中去。

小夏的朋友:那这件事你就知道怎么开始做了。那第二件事情工作报表修改可以不做吗?

小夏:不能。

小夏的朋友:能以后做吗?

小夏:不能,必须周五以前交。

小夏的朋友:时间也快到了,那能找人帮忙做吗?

小夏:不能,因为报表以前一直是我做的,找别人帮忙我怕他给我改错了。

小夏的朋友:那可以现在做吗?

小夏:不能,因为没有在办公室,做不了。

小夏的朋友:那现在时间快要到了,你看你能不能定个明确的时间点把这个事情做了?

小夏:那我就把它放在明天的要做的计划清单中吧。

小夏的朋友:你这件事情也就解决了,明天就可以把这件事情解决掉。那第三件事洗车,这件事情可以不做吗?

小夏:不能,太脏了,受不了。

小夏的朋友:可以以后做吗?

小夏:这个看心情。

小夏的朋友:那可以找人帮忙做吗?比如说朋友呀,家人呀,是否有可以帮忙做的。

小夏:这个倒是可以,可以找爱人帮忙洗车。

小夏的朋友:那这件事情

也就解决了。三件事情都解决掉了。

小夏:哎呀,我现在轻松多了。

拆书家反馈:非常感谢小闪这一组的分享,大家发现这种方法不但可以帮助解决自己的碎片清单,还可以通过几个步骤的提问的方式引导朋友解决自己的碎片清单。也是非常好的。

【A2】 催化应用(分步催化1)

以下那种场景你会遇到?
周一早上来到办公室,领导催资料,同事催开会,别的部门的同事要上周要求的资料,自己的工作还有很多,一天下来忙的水都喝不上一口,结果快下班了发现还有好多的事没做?
好不容易在家休息一天,做饭、带娃、买衣服、洗衣服、遛狗一天就结束了结果忘记了答应孩子的礼物?
想象一下未来一个月你可能遇到的需要写碎片清单的场景有哪些?大家简单思考后可在小组内进行分享,稍后邀请大家进行分享。
拆书技能点观察7——使用【A1】技能点指令清晰,至少一个【A2】环节提问中包括情境或场景,有学习者受启发联系到自己的具体应用场景。
学习者案例记录:

曲冠华:未来的一周内,我可能正在给其他人通电话,有人给我发消息,或者想发通话失败了,然后我就会这么做:

第一步拿出便签;

第二步记录下来—回电话,然后回复给对方:下午回复或者一会回复;

第三步接着继续打电话。

拆书家反馈:未来的一周内,曲冠华可能会遇到这样的场景:他正在给其他人通电话,有人给他发消息,或者想发通话失败了,

他第一步拿出便签;

第二步记录下来—回电话,然后简短给对方回复;

第三步接着继续打电话。以免这个事情忘记。

【A2】催化应用(分步催化2)

那么接下来,面对刚才可能遇到的场景,可以用我们刚才分享的3个步骤处理自己的碎片清单,让生活更有序。

5分钟时间,请大家写到便签上,写完之后可以小组内讨论一下,每个小伙伴都尽量表达一下自己的观点。5分钟后请几位小伙伴来进行分享。

拆书技能点观察7——使用【A1】技能点指令清晰,至少一个【A2】环节提问中包括情境或场景,有学习者受启发联系到自己的具体应用场景。

学习者案例记录:

神羽:我最近在做一个我们酒店的培训项目,要先做大纲中的岗位职责。这是我碎片清单中的一件事。我是这么处理的:

1、 对每个碎片清单按照下面的顺序进行六大问,看它属于哪一个就放到对应的“文件夹中”——我先问自己能不做吗?不能。要做这培训项目就得有岗位职责。

能以后做吗?不能,一周得完成10%。

能找其他人帮忙做吗?不能,这个主体的是我,其他人做不了。

可以现在做吗?不能。

有明确的时间点吗?有的,最好今天晚上写完。

接下来我要做什么?今天晚上把我所接触到的岗位职责梳理出来

2、 知道是有明确时间点以及接下来要做的事情了就可以进行操作了。

3、分类操作——

这件事是有明确的时间点要做的事情,我把它列入自己的今日计划里,安排今天晚上把我所接触到的岗位职责梳理出来。对于这件事情有了头绪,就可以开始做了。

拆书家反馈:大家很多时候没有办法开始做这件事,就是这个头绪没有梳理出来,我们通过三步骤六大问把碎片清单里的事情给具体化了。当然这是神羽碎片清单里的一件事情,我相信他能用这个方法把其他的事情进行分类操作。彻底地粉碎了他的碎片清单。

总结:

非常感谢大家的到来,希望大家面对碎片化时代运用今天学习的知识能够帮助大家留住转瞬即逝的信息,不遗漏重要的事情;通过三个步骤六大问处理碎片清单,找到每件事情怎么去做,帮助我们理顺生活,减少焦虑。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