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场:
【技能点】学习目标包含了学习者可被观察到/被测量到的行为或动作。
拆动乾坤、赋能你我!亲爱的小伙伴们,大家下午好!我是今天的拆书人--北魚!我是个一爱读书、爱写作的中年大叔。
学习目标:
我们本次的学习目标是通过学习两个四步法的倾听技巧,让你从容的应对两个不同的倾听场景。第一个场景:身心俱疲、情绪低落无法进行倾听时,自己如何控制情绪,表达自己也需要倾听;第二个场景:自己有意愿倾听时如何让对方充分的表达。
在拆书之前我给小伙伴分一下组,左边的小伙伴一组,右边的小伙伴一组。
【图书介绍】 2分钟 FAB法图书介绍(技能:FAB介绍图书 F特征 A优势 B利益 )
【F特征】
今天的拆页选自图书《非暴力沟通》 ,书的作者是马歇尔·卢森堡博士。非暴力沟通简写NVC,又称爱的语言、长颈鹿语言等。这本书提供了一套切实可行的沟通方法教我们如何避免暴力沟通,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
【A优势】
这本书豆瓣评分8.4分的相比其他同类型书籍有什么优势呢?
一是:沟通技巧步骤清析,案例通俗易懂,读者很容易掌握这些技巧。
二是:书中沟通技能用途广,工作、生活、职场、学校沟通中都可以用到,甚至调解战争都有很多的成功案例。
最重要的一点,书里的技能在我们的生活或工作中很容易拿来就用,效果明显,很接地气。
【B利益】
B1:如果你学着运用书里沟通技巧,就会建立良好的交流氛围。和孩子沟通起来无障碍,和同事沟通起来避免冲突,特别是和领导沟通起来也能轻松自然,让你体验沟通的成就感和幸福感。
B2:我们本次的学习目标是通过学习两个四步法的倾听技巧,让你从容的应对两个不同倾听场景。即身心俱疲、情绪低落无法进行倾听时,自己如何控制情绪,表达自己也需要倾听和自己有状态倾听他人时如何让对方充分的表达。
下面我们开始第一个目标的学习即身心俱疲、情绪低落时无法进行倾听,自己如何控制情绪,表达自己也需要倾听。
我给大家发第一个拆页,首先请大家仔细阅读,阅读完毕之后,请举手示意我。时间为3分钟。
【技能点】【R】所选拆页,包括how的内容;且总内容未超过2页图书内页。
··································································
我们无法给别人我们自己都没有的东西。有时,我们会发现自己没有心情去关心别人。一般来说,这反映了我们也需要得到关心。如果告诉他人我们正处于痛苦中,我们无法顾及他们的感受和需要,别人很可能就会伸出援手。
然而,在许多时候,我们需要自己的体贴。联合国前秘书长汉马斯克德(Dag Hammarskjold)曾经说道:“你越是留意自己内心的声音,就越能够听到别人的声音。”一旦我们能够敏锐地察觉并照顾自己的感受和需要,我们就有能力迅速调整好状态,来倾听他人。如果做不到这一点,我们还有另外两种选择。
其中一种选择是大声地提出请求。有一次,我应邀去协调两个帮派之间的矛盾。在冲突中,双方都有人死亡。最严重的一个月,一方死了两人,另一方死了一人。为了帮助他们倾听彼此的意见并找到解决冲突的办法,我紧张地工作了三天。在开车回家的路上,我感到筋疲力尽,我和自己说,我再也不想去协调任何冲突。
可是,一到家,我就看到我的两个孩子在吵架。我没有力气去了解他们的情况,于是,我就大声地提出请求:“我很痛苦!我现在真的不想过问你们的事情!我需要安静!”我年仅九岁的大儿子停了下来,问道:“你愿意和我们说说吗?”我相信,如果我们能够直接地表达我们的痛苦,那么,即使对方也处于痛苦之中,有时他也能够意识到我们的需要。当然,我并不想冲着孩子大声地喊:“你们怎么回事?你们就不会乖一点吗?我在外面忙了一整天,还不够累吗?”我也不想说别的来指责孩子。我大声地提出请求,是为了提醒他们注意我此时此刻的痛苦和需要。
不过,如果对方正处于激烈的情绪中,他也可能无法留意我们的感受和需要。这时,我们的另一种选择是,换一个环境。我们需要时间和空间来调整状态,等平静下来了,再回来。
我看见小伙伴们都已经阅读完成了,下面我来分享一下拆页。
【I:拆书家讲解引导】(5分钟)
【What】自己情绪低落或者身体疲惫不堪,无法倾听或关心他人时,要大声说出自己的内心请求,让对方理解自己。从而控住情绪,表达出自己也需要倾听的需求。
【Why】谁都不是打不死的小强,谁都有状态的至暗时刻,如果自己还处在一种糟糕的状态中是无法去体会和关爱对方的。
【一般做法】自己情绪低落或者疲惫不堪时,面对别人的抱怨、诉苦,会忍不住发泄自己的不良情绪。诸如今天出门没看黄历,我咋就这么倒霉,添乱的事情没完没了,并由此引发了一系列不愉快的结果。即使对方有高兴的事情要和你分享,你也会心不在焉或者语言冷漠,让对方高兴而来,败兴而归。
【不这么做的坏处】
如果一个人自己都没有意识到自己的状态很糟,很容易被对方的情绪带着走; 只会大声的指责或者抱怨,最终导致一场不愉快。既使高兴的事也是勉为其难的倾听,敷衍了事,让对方认为你不真诚,没有尊重他,会破坏彼此的情感 。
【how】结合拆页我归纳出暂停倾听四步法。(细化步骤)
1、主动甄别状态。如果你感觉自己不在状态或很疲惫,应该告诫自己有些事你已经不胜任了,甚至设什么事都做不了了。只想安静一会儿。
2、主动表达请求。如果状态不佳时遇到了诸如倾听之类的事,不防大声一点,说清自己的请求。例如:我想·····,我需要······。这样,对方就会意识到你也有需要,你也需要被倾听和关爱。
3、选择安静独处。如果对方不回应或者无力回应你的请求,就请按下暂停键,找自己熟悉的环境独处一会。比如书房里躺一会、阳台抽颗烟或者楼下走走。生活中大家可以留意给自己的建立一个独立小空间,用于自己安静的思考。(互动环节:询问小伙伴有哪些独处空间。拆书人:金刚葫茹娃,你的独处环境有哪些?金刚葫茹娃:洗手间。小伙伴A:楼下小花园)。
4、回归当下角色。心情平复后,问问自己当下的角色是什么?父亲、儿子、领导······然后再回去面对问题。
【案例】我举自己一个失败的例子
3月份,公司的制度修订遇到了很多麻烦,弄得我焦头烂额,疲惫不堪。晚上刚到家,老婆就过来神神秘秘对我说:告诉你,一件事,你儿子很可能早恋了····“ 我一听就烦了:”早就和你说过,多管管他,你就是不听!”老婆也急了,“我咋不管了?还不是随你!”·····我一头扎进了书房。
【正例】
如果我用暂停倾听四步法就可能会是另一个结果······
累了几天,我状态糟糕,我需要关爱和休息(主动甄别状态)。晚上刚到家,老婆就过来对我说:告诉你,一件事,你儿子很可能早恋了····’ 我听到后应该说:”老婆,我今天很疲惫,我需要安静的休息一会儿(主动表达需要),这个问题我们吃完饭再聊!”老婆看看我憔悴的脸,会说“好的,你先休息一会,我做完饭叫你。”我在自己的卧室躺了一会(选择安静独处)。想想我都回家了,公司的事明天再说,我先要做好一名好父亲,好老公(回归当下角色)。吃饭时心情好多了,并且和老婆商定了解决问题的方法。
【Where】:主要是面对朋友、家人等关系亲近的人。面对上级时不建议采用。
【技能点】A1激活经验——显像提问
现在请大家想一想,自己有没有经历过的类似情景,比如:你心情沮丧时,两个下属为鸡毛蒜皮的事找你裁决!最近加班多,老婆抱怨你不太顾家,回家啥也不做!疲惫了一天的你,闺蜜哭诉男朋友不爱她了,约你交心······
请把你的经历简单写到便签上,记得要有时间,地点,人物,情节,结果等要素。时间是1-2分钟。稍后我会邀请一位小伙伴进行分享,分享时间是3分钟。大家谁还有不明白的地方?好,现在开始写。
小伙伴分享:
果盘:我这个确实是一个比较失败的案例,时间是周末晚上去。每个周末我都回父母家和他们一起吃饭。由于最近工作也比较忙,原打算吃晚饭早点回去休息。回到家,我妈就跟我唠叨说 有一个朋友给她推荐了一款非常好的保健品,保健品的各种好处?能治各种疑难杂症······
我的早就听不进任何东西,就说:你愿意买,我给钱就是了,你就不要再唠叨了。我一直是不耐烦地情绪,结果晚饭也没吃好。
拆书人:感谢果盘的精彩分享。
【A1+】请学习者反思加工经验。
现在请大家想一想,如果时光倒流,回到刚才的情景,运用我们学到暂停倾听四步法,你会怎么做?给大家3分钟时间写在便签纸上,之后邀请1位小伙伴进行分享。
小伙伴的分享
果盘:我还是用原来的案例吗?
拆书人:是的,用上次失败的案例,运用暂停倾听四步法来控制好自己的情绪。
果盘:我最近一周很忙,感觉很疲惫。(主动甄别状态)回家以后母亲肯定会跟我唠叨很多事,我有思想准备。回家后我回对我妈说最近一周比较累,想早点吃晚饭回家休息。(主动表达需要)但我母亲还是会跟我唠叨一些琐事,我就说:“妈,我先接个电话······”或者找个理由到楼下花园,平复一下心情(选择安静独处)。理解父母想和孩子进行交流的愿望,和父母一起商量保健品的事(回归当下角色)。我会给出一些的建议,比如说上网查查相关保健品的知识,避免被误导。
拆书人:我们今天主要探讨的是倾听,关于解决问题的建议我们不做讨论。倾听是为了更好地掌握信息,为后面解决问题提供更好的参考和营造安全沟通氛围。
拆书人:感谢果盘的精彩分享。他按照我们的今天学习的四步法(主动甄别状态)工作了一周,感觉很疲惫。回家后主动和父母表达了自己的需求,想早点回家休息(主动表达需要)。当父母说到保健品时,内心抵触时,选择独处,冷静一会儿再选择安静独处)和父母进行交流(回归当下角色)。
我们今天学习的倾听主要是控制好情绪,收集信息,为解决问题做好准备。
【拆页过渡】
我们今天所学习的两个拆页是一种并列的关系。
下面我准备了第二个拆页:运用有效倾听四步法,如何让对方自然的充分表达,从而平复情绪,达到的倾听目的。(分段学习目标)
现在我给大家发第二个拆页,请小伙伴们仔细阅读拆页,看完的小伙伴请举手示意我。时间3分钟。
············································
我建议,在解决问题或询问他人的请求前,为他人的充分表达创造条件。如果过早地提及他人的请求,我们也许就无法传达我们的关心;甚至还会被看作是应付。而且,在谈话刚开始时,人们所表达的感受往往是冰山之一角,有许多相关的感受——通常是更为强烈的情感,并没有得到表达。倾听将为他们探究和表达内心深处的感受创造条件。反之,如果急于了解他们的请求或表达自己,就会妨碍这个过程。
假定有一位母亲和我们说:“不知道怎么回事,我的孩子不论我和他说什么,他都不听。”这时,我们就可以表达我们的理解:“听起来,你很伤心,你希望找到和孩子沟通的办法。”这样的回答通常会鼓励对方去了解自己的感受和需要。如果我们的理解是准确的,这位母亲一般就会开始表达其他感受:“也许这是我的错。我总是冲他大喊大叫。”作为听众,我们继续体会她所表达的感受和需要,并给予反馈:“你希望你能多体贴孩子,以前没有做到这一点,你现在有些内疚,是吗?”如果这位母亲觉得我们能够理解她,她也许会接着说:“我是一个失败的母亲。”我们这时可以继续把我们的理解反馈给她:“你有些灰心,你想加深与孩子的感情联系,是吗?”就这样,我们一直保持关注,直到她充分表达相关的感受。
怎样判断对方的感受是否已经充分表达呢?首先,如果一个人觉得别人已经完全明白他的意思,他就会变得轻松。这时,我们也会感到放松。另一个更为明显的标志是,他停止了谈话。如果无法确定对方是否还有话要说,就不妨问一句:“你还有什么话要告诉我吗?”
····································································
我看见小伙伴们已经阅读完成了。下面我来分享一下:
【What】让对方的充分表达出自己的感受,你只要保持良好的倾听,就会让对方的情绪恢复正常。
【Why】倾听就是倾诉和聆听,聆听的主体者是听者,而倾诉的主体者是诉说者,当诉说者把全部的感受、委屈,甚至苦恼表达清楚以后会特别的轻松,也就是一吐为快。
【how】如何让倾诉者一吐为快呢?结合拆页我提炼出有效倾听四步法。(细化行动步骤)
1、倾听准备:当别人向你倾诉时,倾听前暗示告诉自己不要带偏见和框框,不评判,不提建议等;或者放下手中工作,正面面对倾诉者,甚至去一个安静的空间,暗示对方你很愿意倾听。
2、表达理解: 对方讲的任何内容不要表现出惊讶、厌恶、奇怪、激动或气愤等神态,而是予以无条件的尊重和接纳。如果自己不确定是否完全理解对方的话语,可以进行询问:你的这句话我这样理解对吗?
3、即时回应:时不时地鼓励对方,用你的眼神或者语言鼓励(是的、噢、确实、说下去,嗯…)。同性之间还可拥抱或者拍拍肩膀,以示鼓励对方继续讲下去。
4、确认结果:当对方停止诉说时,或者情绪恢复如常。可能说明对方已经释放完了能量,你不妨问一句“你还有什么话要告诉我吗?”或者“你还有什么话要说吗?”
【意译案例】我说我的一个案例
工作中很多时候难免受委屈,男同志最多去喝喝酒,解解愁就过了,女同事就不一样了,会在办公里哭,人越多,她哭的越可怜。虽然能博得同事的更多同情,但会给领导留下不好的印象。
2月某一天,我看到办公室同事小马眼睛含着泪坐在椅子上,我转过身去面对小马(倾听准备),我问“小马,你流泪了!”,小马就委屈的说;“委屈死了。下月集团公司要来检查,我整理了一上午小仓库,领导竟然说我瞎忙!”
“我们都看见你工作很有想法和思路,是不是想让领导认可你的表现。”小马说:是的,表扬倒是不需要,就是不要说话太伤人心。”我说:我知道你很委屈,是不是想让领导尊重你和你的成果?”(表达理解)小马说:”我是新人不假,但也需要尊重。上个月上报一次错误数据,我就替他背锅。还有········。”我只是专心倾听,时不时地点点头而已。(即时回应)
五分钟后,小马的情绪恢复正常了。我说“轻松多了吧!”
小马说“好多了 ”。(确认结果)
【预防异议】有小伙伴会问有些人找我们倾诉不就是想得到一些建议吗?其实,很多倾诉人明明知道该怎么做,他就是想让人知道他需要被理解或者被关爱。一旦他的感受被大家理解和认可他就恢复如常了。如果他确实来求帮助的,只有对他的感受和需求了解透彻,你才能给出更好一点的建议。倾听是解决问题的前提,却不是要解决问题,
【好处】运用有效倾听四步法,让对方尽情倾诉,释放压力,同时让你能够更准确把握住对方的核心信息--对方的真实感受和需求, 从而为接下来解决问题创造了更好的条件。
【适用范围】
生活或工作中,我们都要善于做一名倾听者。
【场景设计】
接下来我们进入现场演练环节。模拟下面的这个场景进行角色扮演。
场景如下:同学聚会时,老同学向你抱怨上高中的儿子的学习成绩差、偷偷玩游戏,还出现了早恋····真真让她操碎了心,面对此情此景,你是如何做好倾听者的呢?
现在每两位小伙伴一组,一人扮演倾听者,一人扮演倾诉者。倾听者要用上今天学到的倾听四步法——倾听准备,表达理解,即时回应,确认结果。
大家有10分钟时间进行讨论,在过程中,如果发现有疑问或不清晰的地方可以及时向我提问。讨论完成后,我会邀请两位小伙伴进行演练。
小伙伴场景演练:演练者晨晨(倾诉者),葫芦娃(倾听者)。
倾诉者:老同学干杯。马上高考了,我发现儿子竟然早恋,还偷偷玩游戏,真是愁死我了。你家孩子有这种情况吗?
倾听者(放下酒杯,面向倾诉者(倾听准备)):我的孩子还上小学。你说的情况确实很让人很着急。(表达理解)
倾诉者:我估计这回又在家玩游戏呢,挺愁人的。
倾听者:那你有没有和他沟通过。
倾诉者:我天天说他,他也不愿意和我说话了。
倾听者:你是发现自己沟通力是有问题的。(即时回应)
倾诉者:不瞒你说,我前段时间参加了一个拆书帮活动,学习了一些沟通技巧。
倾听者(目视对方):嗯······。
倾诉者:我还买了一些关于孩子青春期的书看看,大多数孩子都会这样。挺让父母操心的。一直想和他好好谈谈。
倾听者:你想好什么时候了吗?
倾诉者:我想在他过完生日后和他谈谈。
倾听者:我觉得很好,确实需要谈谈。我觉得生日也是个很好的契机。
倾诉者:也行。让他的生日有仪式感,可以增进交流,希望带来一些改变。
倾听者:好的!你已决定去做,加油,你一定行。好好干。
倾诉者:好吧!干杯!谢谢你帮我解决了一个大问题。
拆书人点评:
感谢小伙伴的精彩分享。倾听者按照四步法进行了倾听。首先接受倾诉者的约酒,并进行了干杯,就是一种倾听准备,倾听准备更多是向对方传达愿意倾听的信息。倾听者之后也表达了自己的理解。表达理解和及时回应是穿插进行的,不必遵循固定的顺序。
倾听过程中尽量不要给与对方建议。比如葫芦娃给出了举行生日宴会的建议。倾听者应该引导对方说出自己的一些想法和建议。
倾听不是要解决问题,而是为解决问题做准备,主要是做信息的收集和沟通氛围的营造。小伙伴们一定要明白这一点。
【分步催化】
第一步:请大家设想一下,在未来的一个月内里,你可能会遇到哪些场景需要运用我们有效倾听四步法?强调一下分享的是你未来可能遇到的情景,不是你的过往经历。
给大家5分钟的时间,在过程中,如果发现有疑问或不清晰的地方可以及时向我提问。
拆书人:我看到小伙伴们都写完了,我邀请昭君小伙伴进行以下分享。
昭君:我写了一个今晚就可能遇到的场景,我今晚约了一位大哥进行交流,他正在建设一个新项目,肯定会有很多话对我说,我准备用今天北魚大哥教的倾听四步法来进行沟通。
第二步:邀请小伙伴进行分享。
【技能点:对于学习者分享的回应和反馈、 追问确认、好奇反问、坦承无知、组织讨论、故事启发、简短重述、摘要点评、真诚赞美、号召鼓掌、超越拔高】
拆书人:我们此时此刻只分享场景,昭君的场景是和一位大哥进行交流,这位大哥可能会倾诉困难和挫折,也有可能分享成功的喜悦。大家利用今天学到的倾听四步法,针对自己要遇到的场景,写出行动步骤,要有时间、地点、人物等 ,三分钟后我邀请一位小伙伴进行案例分享。
拆书人:我们邀请昭君美女进行案例分享。
昭君:时间:今天晚上;地点:开展新项目的大型超市;人物:我和老大哥;起因:近期新项目推进遇到的一些问题。
我们寒暄之后就会针对新项目的推及情况进行交流,我将运用今天学到的倾听四步法首先给与对方一些回应,会专注的用心的倾听对方谈话(倾听准备);第二个就是积极引导,在不给建议的情况下,引导对方找到解决问题的方式方法(表达理解); 第三点就是讨论出对大家有帮助方案(确认结果)。
拆书人:还有什么分享吗?
昭君:还有就是交流过程中我还会用到一些方式,例如点头啊、重复啊、或者认真听啊等技巧(及时回应)。希望自己的努力能给对方一些成长。
拆书人:感谢昭君的精彩分享,特别提到了一个倾听小技巧,就是重复对方的一些重要信息,这样不仅让对方感受到你的理解,还会让对方更加愿意想你倾诉或者表达。让我们用掌声再次感谢昭君的再次分享。
【强有力的结尾】
今天我们学习了两个倾听四步法!第一个四步法也叫暂停倾听四步法即(主动甄别状态、主动表达理解、选择安静独处、回归当下角色)来应对我们无力倾听的场景。第二个四步法(倾听准备、表达理解、及时回应,确认结果)即引导对方充分表达需求,从而进行一次有效的倾听。
一句话共勉:好的倾听不一定会解决问题,但解决问题却需要好的倾听!谢谢小伙伴们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