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解书目: 《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 所属活动: 拆书帮武汉古琴台分舵第218期-全国共拆 所在级别: TF3-1 学习主题: 识别影响圈,主动出击,提升掌控感

开场:

自我介绍+分组:大家好!我是Lotus,也可以叫我克琼。 我今年给自己3个标签:理财极客,拆书家,教育学学生。很荣幸今天跟大家一起学习,希望能带给大家新的思考,考虑到后续会有小组讨论环节,我们先分一下组,跟你的队友们交换一下眼神吧!

【学习目标】学完后,学习者能够区分 “关注圈”与“影响圈”,通过聚焦 “影响圈”四步法,积极主动解决生活和工作中问题。

图书介绍

今天我为大家拆解的片段来自(高效能人士的7个习惯 )115页的一个片段。

【场景】

我的孩子刚上一年级的时候,老师跟我反馈说孩子注意力特别不集中,老师直接表明对她这样的孩子她已经无能为力了。 听到老师的反馈我也很不舒服,一边心里抱怨老师怎么能对我的孩子下这样的结论,一边也很焦虑孩子上课的时候怎么这么不专心,内心充满了挫败感,无力感。

【提问】大家在工作或者生活中有没有经历过看上去是由他人或外围环境带来的问题呢?是否曾像我曾经一样在当时抱怨他人或环境呢,对那种问题你当时是怎么应对的呢? 效果如何呢?

【影响】如果我盯着老师的问题去抱怨老师或者反对老师,盯着娃的问题去教训娃,于己于孩子得不偿失。 总是抱怨环境的问题,老板的问题,同事的问题,推卸责任 ,结果也只能越来越怨天尤人,不断为自己的消极行为寻找借口。

【解决】怎么样才可以扭转这种局面呢? 这本书里为我们提供了很多变被动为主动的好习惯,比如积极主动,以终为始,要是第一等这些习惯都可以让我们获得掌控感,今天我带领大家拆解的片段来自积极主动这个习惯:聚焦影响圈,在遇到问题时积极主动解决问题。

【R】阅读原书拆页

接下来,让我们走进今天的拆页,请大家花1-2分钟阅读下原文拆页。看完的小伙伴,请举手示意一下。

[主题]:聚焦影响圈,积极主动解决问题

[片段来源]:拆解片段来自《高效能人士的7个习惯》P115;

片段一
R 原文片段

关注圈与影响圈

看一个人的时间和精力集中于哪些事物,也能大致判断他是否积极主动。每个人都有格外关注的问题,比如健康、子女、事业、工作、国债或核战争等等,这些都可以被归入“关注圈” ( Circle of Concern ),以区别于自己没有兴趣或不理会的事物。(见图3-3)。

关注圈内的事物,有些可以被掌控,有些则超出个人能力范围,前者可以被圈成一个较小的“影响圈” ( Circle of Influence,见图3-4),观察一个人的时间和精力集中于哪个圈,就可以判断他是否积极主动。

积极主动的人专注于“影响圈”,他们专心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他们的能量是积极的,能够使影响圈不断扩大。(见图3-5)

反之,消极被动的人则全神贯注于“关注圈”,紧盯他人弱点、环境问题以及超出个人能力范围的事不放,结果越来越怨天尤人,一味把自己当作受害者,并不断为自己的消极行为寻找借口。错误的焦点产生了消极能量,再加上对力所能及之事的忽略,就造成了影响圈日益缩小。(见图3-6)

只要我们的焦点在关注圈,就等于是允许自己受制于外界条件,自然就不会主动采取必要措施来推动积极变化。

I 拆书家讲解引导

【技能点】I讲解引导时,拆书家举出了案例,并通过概念与匹配例子之间的对比,引出知识点逻辑、步骤等。或者I讲解引导时,拆书家主动给出貌似相近或相反的概念,并辨析了易混淆概念之间细微差异,从而让学习者更清晰知识点的适用边界。

从这个片段我们了解到:积极主动的人专注于“影响圈”,消极被动的人紧盯着“关注圈”。 那么什么是影响圈,什么是关注圈,他们的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是什么呢?

片段里告诉我们关注圈是我们有兴趣,格外关注的所有事物:比如我这个职场女性的角色,我的关注圈里有:我的收入,健康,假期,孩子的教育,股市行情,疫苗接种,教育学自考,而打仗,比特币,考研就不在我的关注圈范围里。 如图3-3。在关注圈里的所有这些事物,有的是我们能影响能掌控的,在我们能力范围内的,而有的是我们不能影响不能掌控的。能影响能掌控的这部分事情就是我们的“影响圈”先有关注圈-如图3-3,才有影响圈-如图3-4,影响圈是关注圈的一部分。 这本书为了更好让读者直观的理解,将影响圈以外的那些我们不能掌控不能影响的的事物归入“关注圈”。

他们的相同点是两个圈的事物都是我们感兴趣的事物的集合,他们的不同点可以从以下三个维度来考虑:

第一,可控程度不同,关注圈里的事情是自己无法掌控,无法改变的。 他人的行为作风,社会规则,外界环境是我们无法改变的;影响圈是自己可以影响,可以掌控的事情,比如自己的回应方式,自己的努力程度,等都是可以掌控的。

第二:责任主体不同,聚焦影响圈的人,他们认为责任主体永远是自己,一旦遇到问题,首先会先想到自己能做什么?这些人是积极主动的,影响圈会随着时间往外扩大,如图3-5;而盯着关注圈的人认为责任主体是外界环境或他人或能力范围外的因素,遇到问题和挑战的时候,第一反应就是别人啥啥不好,环境啥啥不好,自己不得不,没有办法,这部分人消极被动,影响圈会越来越小,如图3-6

第三,情绪反应不同,总是盯着关注圈的人会有一种“无力感”,他们对待问题的态度非常消极被动。 聚焦影响圈的人会有一种“力量感“,他们主动积极应对问题,他们坚信”办法总比困难多“。

关键词:关注圈,他人/外界,能力范围外,不可控,消极被动;影响圈:自己,可掌控/影响,积极主动。

现在按照上面3个维度,来举几个例子,大家来判断一下是属于关注哪个圈?

例1: 小李的婆婆那人一直有个爱唠叨的毛病,小李天天听婆婆唠叨都快受不了啦!真希望她尽快回老家去。请问下里是盯着关注圈还是影响圈?

学习者:

拆书家:我们用3个维度来看看这个例子:这个例子里小李认为责任主体是他人-婆婆;例1的主角情绪反应是心情不爽,没有办法-消极被动,可控程度:婆婆爱唠叨这个习惯是不可控的,这个是关注圈。

例2: 现在暑假,班上大部分孩子都报了暑假班,大家都在学,我不得不也给孩子报一个班。

学习者:

拆书家:这个例子的责任主体是班上大部分孩子;可控程度:别人报不报班你控制不了,情绪反应是没办法随大流,无力感-消极被动,这个也是关注圈。

例3: 3-1实录总舵没有通过,看来自己还没有吃透3-1的技能点,借这个机会好好研究一下3-1的技能点,脚踏实地地夯实好基础再来一次。

学习者:

拆书家:这个例子责任主体是自己,情绪反应是积极主动的,自己对没有通过这个事的回应方式和努力程度是可控的;这个是聚焦影响圈。

例4: 老师反馈孩子注意力很短,上课小动作多。我觉得我需要深入长远地看待这个事情,理解孩子这个阶段的状态,相信孩子的发展,寻找专业书籍好好研读,实践,找到帮助孩子改善的方法。

学习者:

拆书家:这个例子责任主体是自己,情绪反应是力量感-积极主动应对问题,自己对这个事的回应方式和努力程度是可控的;这个是聚焦影响圈。

【行动步骤】

从上面的例子我们可以发现聚焦影响圈就是要把自己当作解决问题的主体,积极主动应对问题,寻找自己能掌控能影响的能力和资源去解决问题。

了解了关注圈和影响圈的区别之后,当遇到问题和挑战时,如何做到聚焦影响圈积极主动解决遇到的问题呢?结合原文和刚才的拆解,我梳理出聚焦影响圈四步法:

第一: 分析处理这个问题需要的能力,资源,(这里的资源指你的人力资源,资金资源,物质资源,信息资源)这些能力和资源可能有你具备的,也可能是你没具备的。

第二: 确定自己能够掌控和影响这个问题的能力和资源。

第三:明确计划:可以采用smart原则来明确自己的计划—明确先做什么,后做什么,哪些事情需要长期做,定期做,经常做。

第四:采取行动

【匹配举例说明】

回到开头那个场景,孩子的老师反馈我的孩子注意力不集中和孩子的诸多问题。我是这么运用这4个步骤解决的:

一.首先分析处理这个问题需要的能力和资源:同理心,沟通协调能力,心理调节能力,耐心,坚定的信念,资源有(老师,孩子,书籍和课程,其他家长) 二. 确定自己能够掌控和影响这个问题的能力和资源:对自己:心理调节对孩子的预期,放低姿态;对老师-同理老师的用心良苦,跟老师保持密切沟通让老师了解孩子的其他优点,向老师表达自己的养育理念,借助书籍课程的帮助;对孩子:关注孩子,引导孩子了解老师的动机, 跟其他家长保持交流了解老师处理孩子不良行为的做法。给孩子营造好的家庭环境让她更好地保持专注力。三. 明确计划:先调节对孩子和老师的心理预期,然后去跟老师沟通,同理心老师的付出,放低姿态听老师表达完。日常找机会跟老师展现孩子的优点,自己也持续保持学习。始终为孩子创造一个好的学习环境,跟孩子定期聊聊学校生活,关注孩子的心理状态。

四:采取行动:按照行动计划进行。 一年多过去了,现在看来:老师对孩子的看法改变了很多,孩子跟老师的关系比以前近了,学习成绩也相对稳定,专注力的问题也改善了不少。我成为老师推荐的学校家委,班上孩子们有些调皮的行为,家长都喜欢来找我聊聊。 我觉得在这个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自己的影响圈扩大了。

【适用边界】

在生活、工作、学习等方面遇到了问题,都可以运用聚焦影响圈的4步法积极主动解决问题。

A 学习者拆为己用

现在请大家设想一下,在接下来的一段时间,你有可能在哪个场景遇到什么问题。比如:工作上的沟通,家庭养育?哪一个场景可以运用刚刚学习的4个步骤来解决你的问题呢? 我们以小组为单位在自己的小组里把这个场景共创成一个小故事,这个小故事里有情景,有人物,有对话,在这个对话里使用刚刚学习的聚焦影响圈四个步骤来解决故事里的问题。这个部分我们有5分钟时间,之后,我将请小伙伴们分享他们小组的故事。

学习者案例记录:

分享者:金晶

时间:下个月

地点:公司

人物:金晶和她的书友东东

背景:上周接到一个任务,要给新晋管理者做一次培训

起因: 公司新提拔一批管理干部需要做培训,而自己上个月做过一次勒烯的分享,管理者这次继续把这个任务给到金晶。

经过:运用聚焦影响圈四步法解决这个任务中遇到的挑战和困难。

对话:

金晶:上周就接到一个任务,老板让我给一个月后给新晋管理者做一次培训,我当时一想,我这刚刚做培训的经验不足,这次又是给新晋管理者做培训,怎么办好呀!

东东:那你怎么运用这四个步骤解决这个问题的呢?

金晶:今天学习了这个聚焦影响圈4步法,我这样做了一个梳理。

首先分析做这次新晋管理者培训需要的能力和资源:

这个培训师需要:知识总结能力,情景针对性的能力,实操管理者的能力等等;需要的资源,目前想到的是公司的总经理,管理大咖,两本书《1分钟经理人》《可复制的领导力》,以及其他的一些书籍。

然后是确定自己能够掌控的能力和资源:知识总结能力,情景针对性的能力,确定好的两本书。

再次是明确计划:自己这两周要把这两本书先看了,总结提炼里面管理大咖的一些方法工具。下周去参加一个管理课程的学习,再下周就是出课程大纲。

最后是采取行动:我按照我的计划逐步去实施。

东东:看来你已经梳理出自己的影响圈,积极主动解决问题了,祝你培训成功。

【结语】

非常感谢!今天金晶的分享,非常棒的例子。 通过今天的拆页,我们区分了关注圈和影响圈,更重要的是我们学会了聚焦自己能掌控能影响的事情积极主动解决我们生活和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再次谢谢大家的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