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解书目: 《非暴力沟通》 所属活动: 20210602【福田●华强路No.130】非暴力沟通之“用选择做代替不得不”和“自我宽恕” 所在级别: TF2-4 学习主题: 非暴力沟通之“用选择做代替不得不”和“自我宽恕”

开场:

【自我介绍】

大家好!我叫施云健。我的三个标签:一级拆书家、项目咨询顾问、终身学习者。

【分组】

为了方便大家稍后讨论和演练,我们先两两一组,左边两位,右边两位,各为一组。

【技能点】2个学习目标,均包含学习者可被观察到/被测量到的行为或动作,且有逻辑关系,现场的2个RIA设计都清晰体现了各自的学习目标。

【学习目标】

我们今天学习《非暴力沟通》中“爱自己”这个章节中的两个片段,分别是:用“选择做代替不得不”和“自我宽恕”两个片段。这两个片段共同的主题的是用积极快乐的心态做事情,一个是如何说服自己做不想做又不得不做的事情,另一个是自己做错事,怎么和自己和解,宽恕自我。

我们先开始第一个片段,这个片段的学习目标是,在跟随我完成本次RIA现场学习后,我们在遇到自己不想做,但又不得不做的事情时,采取用“选择做”代替“不得不”三步法,可以变消极为积极,进而乐在其中的做事情。

【技能点】在FAB图书介绍法中,能够清晰辨别出聚焦于图书和学习主题的F、A、B。

【图书介绍】

【F特征】

《非暴力沟通》作者是马歇尔·卢森堡,由于在促进人类和谐共处方面的突出成就,2006年他获得了地球村基金会颁发的和平之桥奖,这是一本沟通类的实用工具书。

【A优势】

非暴力沟通的观点自1963年被提出以来,历经近60年沉淀锤炼。该书被誉为沟通类书籍中的“圣经”,被联合国誉为全球非暴力解决冲突的最佳实践手册。比较其它同类书籍,该书侧重于探究语言背后想要表达的情感和需求,从而消除分歧,化解冲突。

B利益】

【B1】:

你是否遇到过语言暴力,甚至造成彼此冲突的场景,本书倡导双方通过全身心的倾听、感受,改变原有指责、抱怨、愤怒等负面情绪,用不带伤害的方式化解彼此冲突。

【B2】:

今天学习的两个片段,对我们的价值是什么呢?《非暴力沟通》倡导用爱的语言沟通,用“选择做代替不得不”和“自我宽恕”两个片段,就是教会我们如何用爱的语言和自己对话。当自己遇到不想做又不得不做的事情时候,可以说服自己去接纳它;或者,遇到因为自己过失,自责的时候,可以引导自己从自责转变为自我宽恕。

片段一
R 原文片段

【技能点】两个拆页R中,至少一个包含HOW的内容;比如递进关系;且总内容未超过4页图书内页。

【片段来源】: 《非暴力沟通》P126-127

【主题】:用“选择做”代替“不得不”

用“选择做”代替“不得不”

第一步

在日常生活中,你觉得哪些事情没意思,却又认为自己不得不做?请将它们列在一张纸上。

我清单上的第一项是“写临床报告”。我讨厌写那些报告,然而,每天我至少要折磨自己一个小时。第二项则是“开车送小孩上学”。

第二步

列好清单后,向自己坦白:你做这些事情是因为你选择了它们,而不是因为你不得不做。在你所列的每个项目前,加上“我选择做”。

当时,我对这一步骤有些抗拒。我反复强调:“写临床报告不是我的选择!我不得不做!我是一个临床心理医生。我不得不写这些报告。”

第三步

一旦承认某一行为是你的选择,就填写以下的声明来了解你为什么要那么做:“我选择做因为我想要。”

I 拆书家讲解引导

【What】

这个拆页给我们展示的是,当生活中面临一些不得不做的事情时,可以转换思维,用“选择做”代替“不得不”,从而让自己从消极状态转化为积极状态。

【Why】

<人们通常的做法>

通常我们以不得不的心态,去面对事情的时候,内心反应要么是排斥、要么是回避、要么是敷衍。

<不那么做的坏处>

如果采取以上三种心态来处理事情,很难将事情做的更好,相反长此以往,还会逐步淡化个人的责任感,甚至因这种心态引起他人的反感,从而影响到自己与他人的和谐相处。

【How】

如何用积极心态去面对不愿意做的事情呢?我们总结提炼出,用“选择做”代替“不得不”的三步法

1. 明确事项,罗列出自己不想做,又不得不做的事项。

2. 转换思维,在事项前面加上“我选择做”,并给自己积极的心里暗示,我有选择权利,这是我主动选择的结果。

3. 找出原因,憧憬未来,积极思考,找出自己选择做的原因,如:“我选择做XXX,是因为我想要XXX”。

<反面案例>

我举一个自己的例子:

平时我家的家务分工明确,我厨艺不精,只能干洗碗的累活。上周四忙了一天,心情也有点烦,晚饭后,看着厨房里堆得七零八落、油兮兮的碗碟,再看看其他人饭后,看书的、看手机的不亦乐乎,一时心急就抱怨了一下,“你们这么闲就不会来帮帮忙吗?”

<正面案例>

如果用“选择做”代替“不得不”,来复盘一下我的失败案例。我会这样处理:

1、 洗碗是我不想做又不得不做的事情。(1明确事项)

2、 在洗碗事项前加上“我选择做”,积极暗示自己,我有洗碗和不洗碗选择权利,这是我主动选择结果。(2转换思维)

3、 我选择洗碗,是因为我更爱自己家人,我希望通过这种形式来传递对家人的感情,同时承担自己对家庭的一份责任和义务,洗碗越多我传递的爱也就越多。(3找出原因)

【Where】

这个方法不仅适用于家庭中,同样也适用于工作中、人际交往中,那些不想做,但又不得不做的事情。

A 学习者拆为己用

【技能点】使用A1技能点的环节提问和指令清晰,学习者能根据提问中的场景联系自己过往的具体经验,且加工出假如再遇到同等情况,可以如何做。

【A1】激活经验,显像提问

拆书家提问设计(逐字稿):

1. 请大家思考下,曾经有没有出现以下,不得不面对的场景呢?

2. (场景一)上周三快下班,本来要参加拆书帮活动,领导临时安排加班,你很不情愿,但又不得不加班。

(场景二)上个月某天晚上,本来约好要参加好朋友生日聚会,但社区工作站临时通知,那天晚上你所在的小区全员要做核酸检测,你不得不服从要求。

(场景三)春节回老家过年,亲友聚会饭局很多,喝酒在所难免,不胜酒量的你,想拒绝但又怕伤了和气,只能硬着头皮往下喝。3. 或者除了以上,过去一个月内,你还会遇到哪些不得不做的场景?请大家按刚才的分组进行讨论,2分钟后请一位小伙伴给大家分享下。

4. 好的,时间到,下面有请小伙伴,给鸽子同学分享一下您的案例。

学习者案例记录:

鸽子(学习者):

我不得不做的事情,是开完会都要写会议纪要,我不愿意做但又不得不做。

【A1+】反思加工

拆书家提问设计(逐字稿):

1、 感谢刚才小伙伴的分享,看来大家都有类似经历,如果再遇到同等情况,重新复盘各自案例,结合今天学到的,用“选择做”代替“不得不”三步法,你会怎么处理呢?

2、 大家继续小组内讨论下,2分钟后请一位小伙伴给大家分享一下。

3、 好的,时间到,下面有请鸽子小伙伴,继续给大家分享一下您的案例。

学习者案例记录:

鸽子(学习者):

1、 我不得不做的事情就是开完会我都要做会议纪要。

2、 转换思维后调整为,我选择做会议纪要。

3、 选择做会议纪要的原因是:只有写会议纪要,会议的内容才可以被记录下来,会议确定的工作可以被更好的推进,更有利于工作的展开。

感谢鸽子小伙伴的分享,这个案例告诉我们,原来她不想做会议纪要,后来转换思维后,为了有条不紊的推进工作,会议纪要起到很重要的作用。通过学习这个方法后,以后再遇到不想做又不得不做的事情,用“选择做”代替“不得不”三步法,就可以让自己从消极状态转积极的状态。

好的,以上就是我第一个片段的拆书内容。

【技能点】2个学习目标,均包含学习者可被观察到/被测量到的行为或动作,且有逻辑关系,现场的2个RIA设计都清晰体现了各自的学习目标。

【片段过度】

我们今天学习总的主题是用积极快乐的心态做事情,第一个片段学习教会我们,如何用选择做的积极心态,面对不得不做的事情。有的小伙伴可能会说,我现在可以用积极心态做事,但做事过程中难免会出错,有些错误可能是自己疏忽造成的,这个时候往往又让自己陷入自责,我该如何来化解自责的情绪呢?我们又该如何用快乐积极心态做事呢?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就需要进入第二个片段的学习。

【学习目标】

第二个片段的学习目标是,在跟随我完成本次RIA现场学习后,当大家遇到因为疏忽造成过失,而陷入自责的时候,可以运用“自我宽恕的三步法”,引导自己从自责转为自我宽恕的态度。

片段二
R 原文片段

【技能点】两个拆页R中,至少一个包含HOW的内容;比如递进关系;且总内容未超过4页图书内页。

【片段来源】: 《非暴力沟通》 P124-125

【主题】:自我宽恕

外衣染上墨水带来的启发

我想通过个人经历来说明非暴力沟通的忧伤及自我宽恕。在一个研讨班开始前的一天,我买了一套浅灰色的夏季外衣。这个研讨班很重要,出席的人很多。在结束时,许多人围着我询问地址及其他信息,并请我签名。为了赶下一场会面,我匆忙地回答问题,并紧张地签字和留言。当我飞快地冲出门时,我将笔放入了新外套的口袋。我居然忘了戴笔帽!等到了外面,我吓了一跳——那件雅致的浅灰色外套已染上了墨水!

有二十分钟的时间,我不停地训斥自己:“你怎么可以这么粗心?这么愚蠢的错误!”我刚损失了一套崭新的外衣,如果我在生活中需要得到体谅,那么,此刻正是时候。可是,我却是在训斥自己,这简直糟透了。

幸运的是,二十分钟后,我意识到自己正在做什么。我静了下来,开始想外衣染上墨水使我什么样的需要得不到满足。我问自己:“我责备自己“粗心”和“愚蠢”,是想要满足什么需要呢?“

我马上就明白了,其实我是想照顾好自己:在匆忙地回应他人的请求时,要多留意自己的需要。此时,我的心情也随即发生了变化。我不再感到恼怒、羞愧和内疚,身体也一阵轻松。我体会着损失一件新外衣及忘记戴笔帽的悲哀,以及照顾好自己的强烈愿望。

接着,我开始考虑,我为了满足什么样的需要而随手把笔放入口袋中。这使我意识到,回应他人的请求对我是多么地重要。遗憾的是,为了尽量满足他人的需要,我忽视了自己的一些需要。想到这些,我并没有责备自己,而是感到对自己深深的爱——即使在我心不在焉地把笔放入口袋的时候,我也是在满足自己服务他人的渴望。

这样,我做到了同时包容上述的两种需要:一方面,服务他人;另一方面,照顾好自己。我相信,在类似的情形中,只要能意识到这两方面的需要,我就能灵活地克服困难。反之,如果陷入内心的冲突,只会使情况更糟。

I 拆书家讲解引导

【技能点】两个拆页的I,涵盖了二级的4种讲解引导技巧:1)强调不那么做的坏处,2)给出了学习者可能异议的预防性讲解,3)细化了原文行动建议的步骤,4)根据原书中案例脉络,给出了更贴近实际的例子。

【What】

这个拆页告诉我们,当事人因为满足他人需求,而忽略对自身的关注,造成过失产生自责,再通过思维转换,实现从自责到自我宽恕的态度转变。

【Why】

<人们通常的做法>

当我们面对一些因自身原因造成过失,陷入自责,要么是埋怨自己的疏忽马虎,要么是抱怨自己考虑不周全,甚至有的会为自己不完美的表现,陷入深深自责。

<不那么做的坏处>

其实自责是解决不了问题的,无论是哪种原因的自责,归根结底都是自我否定的表现。长此以往,不仅让自己缺乏信心,还会产生自我嫌弃、自卑的心里情结,这样只会让事情更糟糕。

【How】(细化行动步骤)

如何能做到自我宽恕呢?我们结合原文提炼总结出,自我宽恕的三步法,并对行动步骤进行了细化补充

1、 停止自责,当发生过失开始自责的时候,学会停止自责,明白自责解决不了问题。原文中这样描述,(幸运的是,二十分钟后,我意识到自己正在做什么。)

2、 满足需求,要清醒认识到,自责是因为什么需求没有被满足到,如何能满足需求。原文中这样描述,(我问自己:“我责备自己“粗心”和“愚蠢”,是想要满足什么需要呢?”);以及,(我马上就明白了,其实我是想照顾好自己:在匆忙地回应他人的请求时,要多留意自己的需要。

2.1 找到需求,了解自己什么需求没有被满足到。

2.2 反思总结,反思总结哪些可以做的更好,尽可能以后能满足到需求。

3、 宽恕自己,不必对自己过于苛求,人无完人,人的一生总就是在不断交学费中才获得成长的,学会宽恕自己。原文中这样描述,(想到这些,我并没有责备自己,而是感到对自己深深的爱。)

【意译案例】

上周四中午,一个朋友约我吃饭,他面临职业选择困惑想咨询下我的建议。我给他建议是职业选择可以结合个人兴趣、个人优势、发展空间三个方面考虑。他觉得对他很有帮助。原计划午饭时间1个半小时,大家聊得开心,不知不觉聊了两个小时。后来,我突然想起下午还有一个会议,所以急急忙忙起身要赶回公司。等回到公司开完会,才想起中午因为走得匆忙,随身一幅墨镜忘记在了餐厅,再打电话回去,餐厅说没有找到。

当时自己很自责,怎么这么粗心,这是老婆在父亲节给我的礼物,而且也是我比较喜欢的墨镜。10分钟后,我意识到自责也解决不了问题。后来冷静下来,我问自己:“我的自责,是什么需要没有被满足呢?“

我意识到是自己只顾着满足他人的需求,而忽略了对自己的照顾。我提醒自己以后再遇到类似的情况,既要考虑满足他人的需求,也要照顾好自己,这样就避免丢三落四事情的再次发生了。

想到这些,我已经从之前墨镜丢了后,烦躁郁闷的情绪中慢慢走出来了,身体也随之轻松了很多了。

【Where】

这个方法不仅适用于,自己可以采取“自我宽恕的三步法”,引导从自责到自我宽恕的转变;也适用于,帮助他人从自责到自我宽恕的转变。

但这个方法不适用于,因为自己有意而造成过失,且没有悔改之意,就不能用这个方法去掩饰自己的责任。如某人在停车场开车时发现别人车停在自己车前面,心怀恨意,悄悄在别人车上划了一下,而且这种错误行为有多次,这种不知悔改的行为就需要承担相应的民事赔偿责任。

【I 便签-常见异议】

有的小伙伴会说,自我宽恕和破罐子破摔式的自我安慰(如:工作不认真被领导批评,然后自己不高兴就辞职,还给自己借口,此处不留爷自有留爷处)有什么区别?

【I 便签-预防性讲解】

这两种还是有本质区别的,破罐子破摔是一种消极的自我安慰,自我宽恕是积极的心里暗示,通过自我总结反思,可以避免以后少犯同类错误。

A 学习者拆为己用

【技能点】使用A3技能点的环节指令清晰,学习者可以根据拆书家设定的案例场景,进行小组讨论、应用知识点并形成一个解决方案,或是应用知识点进行组内角色扮演。

拆书家提问设计(逐字稿):

接下来,结合今天学到的自我宽恕的三步法,我们一起来做一个角色扮演的演练。

【A3场景设计】

场景:公司安排小郑(郑细心)和小马(马大哈)上周一出差江西赣州,小郑帮小马定了火车票。当小马按照约定时间到达高铁站的时候,才猛然发现上车地点是在罗湖火车站,而不是在龙华高铁站。再赶去的时候,已错过了当次火车,只能再买下一班车票了。当小马和小郑在赣州见面的时候,小马为自己的粗心自责不已。小郑会如何运用“自我宽恕的三步法”引导小马学会自我宽恕呢?

【小组讨论】

1、一句话概括这个场景,“小马因为看错火车上车地点,而耽误了火车。”如果你是小郑(郑细心),你会如何运用自我宽恕的三步法,引导小马(马粗心)学会自我宽恕呢?

2、请大家按照刚才的分组,两两一组,演练一下这个场景。

首先(角色分工):你们先决定谁演小马、谁演小郑。

其次(设计剧本):结合场景,参照自我宽恕的三步法,设计彼此对话的剧本。

最后(小组演练):根据设计好的对话剧本,进行小组演练。

3、好,现在开始演练,8分钟后我会邀请一组同学上台表演。

4、好的,时间到,下面有请伟杰和鸽子这组同学,上台给大家表演下。

【A3现场演练】

现场演练案例记录:

伟杰扮演小郑、鸽子扮演小马

小马:小郑非常对不起我看错了地点,错过火车,让你等我这么久。

小郑:没关系,迟到这种情况每个人都可能遇到,你不用太责备自己。你可以回顾下,下次如何避免这类事情发生。

小马:这次主要因为我看错上车的火车站,所以错过这班火车,导致匆匆忙忙赶到上车的火车站,延误了火车,导致你在这里等我这么久。

小郑:没事,其实在等你这段时间,我也在做自己喜欢的事,比如看书。

小马:我下次遇到一定看清楚上车的时间、地点,按时赶到,既照顾好自己,不用让自己匆匆忙忙,也不耽误对方的时间,避免再发生这样的错误。

非常感谢两位小伙伴的精彩表演,如何通过角色扮演,让我们了解到,因为小马看错火车上车地点,导致延误火车,小马比较自责,通过运用 “自我宽恕的三步法”,小郑安慰并帮助小马找到自己的需求,因为迟到既没有照顾好自己,让自己赶火车匆忙,又让同伴多等几小时。再通过反思总结,以后遇到类似情况,既要照顾好自己也要顾及同伴,最终小马也从自责转变为宽恕自我。

【技能点】使用A2技能点指令清晰,至少一个A2环节提问中包括情境和或场景,有学习者受启发联系到自己的具体应用场景。

【A2分步催化1:场景】

拆书家提问设计(逐字稿):

1、 学以致用,是我们学习的主要目的,结合这个片段的学习主题“自我宽恕的三步法”,请大家设想下,未来一段时间,有没有可能出现以下自责的情况?

2、 (场景一)下周某个晚上,加班写报告到凌晨,快要写完了,因为自己不小心一脚踢到台式电脑插座,电脑断电,文档没有保存,那个时候百爪挠心?

场景二)下周某个早上,上班出门打车,因为接个电话,下车忘拿手机,到公司才猛然想起手机丢车上了?

(场景三)下周末你想一展厨艺,烧个拿手菜,可能会遇到临时接个电话长聊了一会,炉上火没关,回来发现菜烧糊了?

3、 或者除了以上,未来一个月内,你还会遇到哪些让你自责的场景?请大家按刚才的分组进行讨论,3分钟后请一位小伙伴给大家来分享下。

4、 好的,时间到,下面有请若男小伙伴,给大家分享一下您未来可能遇到的自责场景。

学习者案例记录:

若男(学习者):

未来可能遇到在自己用电脑画画或写文章的时候,因为没有及时保存,电脑突然卡死,软件卡崩了,那种心情大家都能感受到,我当时很烦躁,一直捶桌子自责。

【A2分步催化2:催化学习者加工未来的场景】

拆书家提问设计(逐字稿):

1、 感谢刚才小伙伴的分享,结合今天学习的主题“自我宽恕的三步法”,大家对刚才提到的各自场景,再考虑下,你会如何帮助自己做到自我宽恕呢?

2、 请大家继续小组讨论,3分钟后请一位小伙伴给大家来分享下。

3、 好的,时间到,下面有请若男小伙伴,给大家分享一下,面对未来可能遇到的自责场景,结合自我宽恕的三步法,你会如何去处理?

学习者案例记录:

若男(学习者):

1、 用电脑画画时候,面对电脑突然卡死,软件卡崩的场景,东西没有及时保存丢失,开始都会发泄自责。

2、 冷静下来后,我停止自责,再回顾自己有哪些需要被满足?我的需求要是完成一幅作品稿件,做事要细心,但后来忽略未及时保存,导致软件卡崩文件丢失了。反思以后,为了能顺利完成作品,不出现马虎再丢失情况,我可以通过在电脑上贴便利贴,时刻提醒自己要及时保存,或设置自动保存时间,借助外力做到及时保存。

3、 这样一想,我也宽恕了自己。

【技能点】拆书家至少有一次给出了关联到原文的知识点的回应或反馈。

感谢若男小伙伴的分享,她给出的案例是用电脑做设计的时候,没有及时保存,遇到软件卡崩,原来做的东西全部丢失,从而造成自责,其实就是忽略了自己的需求。这个例子也契合拆页原文中的一句话:“我马上就明白了,其实我是想照顾好自己,要多留意自己的需要。”其实就是要关注到满足需求的这个知识点。这个例子非常贴切的说明了,遇到过失自责的时候,运用“自我宽恕的三步法”,就能让自己从自责转变为自我宽恕。

好的,以上就是我第二个片段的拆书内容。

【技能点】结尾时给出强有力的结语。

(逐字稿)

1、最后总结下,我们今天学习了《非暴力沟通》两个拆页片段,一个是“用选择做代替不得不的三步法”,一个是“自我宽恕的三步法”。这个片段的共同主题是用积极快乐心态做事。

2、第一个片段是告诉我们,用选择做的心态,去积极面对不得不做的事情,三步法分别是:明确事项、转换思维、找出原因。学会积极做事后,做事过程中犯错在所难免,如何从自责转化为自我宽恕。第二片段让我们学会了,做事出错时候,用自我宽恕的方法,引导自己走出自责阴影,三步法分别是:停止自责、满足需求、宽恕自己。

3、希望这两个方法对大家能有所帮助,这就是我今天全部拆书内容,感谢大家聆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