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场:
一、开场自我介绍(30S)
大家好,我是今天的拆书家羽沐,目前从事软件系统项目管理工作,业余爱好玩木头,并喜欢一切美好的事物。
其他标签:看书、美食、游玩。
如果针对项目管理、木工、美食有兴趣的小伙伴我们可以进行探讨哦!
当然在拆书帮我们最主要的还是将书面知识进行学以致用。
二、分组(1分钟)
为了方便大家更好的学习探讨,我先提前给大家分一下小组。
今天我们现场来了5位伙伴,那么我们就分为2组,2位女式为一组,另外3位男士为一组。给大家一分钟的时间,大家互相认识下自己的小伙伴。
三、图书介绍(1分钟)
今天我要拆解的图书叫做《请停止无效努力》,作者是孙圈圈。
本书呢,从发掘天赋、提升能力、选择平台、回归自己等几大方面,详细阐述了职业发展和个人提升的正确方法论。书里所讲的方法与思路,可以用来分析我们生活、学习和工作中遇到的大多数问题。
很多时候,我们不是不努力,只是没找到正确的努力方法,极致往往源于持续有效的努力。如能好好利用此书,不仅会颠覆一个人过去的思维认知,并且能让工作和人生得到很大的提升。
四、阅读原文拆页(2分钟)
我今天带来的拆页主题是:“刻意练习”,原文拆页已经发到大家手里了,请大家用2分钟时间阅读,读完的请举手示意。
《请停止无效努力》P48-49 作者:孙圈圈
如何练习才能将天赋转化为能力
好了,劣势上面花的时间少了,如何花时间去开发自己的天赋呢?关键是刻意练习。
首次提出“刻意练习”这个概念的是心理学家K.Anders Ericsson安德斯·埃里克森,他对刻意练习的定义是:为了掌握某种能力,有意识地付出努力,投入到某项活动中。只有有意识的重复,才会引发大脑神经的变化。最终随着时间的推移,大脑不再对这项活动感到不适,成为我们无意识的一种能力。
研究表明,练习的“质”,比练习的“量”要重要很多。
那么,什么是正确的刻意练习方法呢?它必须符合四大特征:
第一,在学习区练习
我们的学习,一般有三个区域:一个是舒适区,就是你非常熟练、几乎是下意识就可以完成的事情;中间是学习区,就是有一些挑战,可以通过努力掌握的;最外层是恐慌区,远远超出你的能力,当前很难掌握。如果用比喻的话,舒适区就像是右手随意写字,学习区是用右手学写某种字体的字,而恐慌区是让你直接用左手写那种字体出来。
因此,你需要反思,你现在的8小时工作内容中,分布在各个区域的比例有多少?如果在学习区的都不到1小时,那你就需要考虑一下了。因为,长此以往,你工作八年,只相当于别人工作一年。
第二,大量重复
这里所说的重复,是指在学习区内重复。学习任何一样新东西,其实是打破思维惯性、进行大脑重构的过程,要建立起重构后的稳定神经结构,需要多次练习,才能掌握。这是一个将有意识变成无意识的过程。你看到很多人,面对问题快速梳理出思路,那是因为,你需要有意识、很努力才能做到的事情,他早已通过刻意练习形成无意识反应了。
第三,持续获得有效反馈
刻意练习是以错误为中心的,因为如果一样事情你从未做错过,证明你根本不需要学习它。我在之前的文章里说过,人类学习的特征是从错误中学习,所以我们才会说“专家是在一个狭小领域内犯过最多错误的人”。
我们都考过试,刷过题库,最有效的做题方式是,每做一遍,记下错误的题目,下一遍只做错题,而不是一遍遍从头开始做。
有句话我之前一直记着,现在离开职场了,也送给大家:如果你的目标是升职为总监/经理,那么,让你的大脑先升职。
第四,专注
同样在学习区里练习,练习时间也一样,而且也有反馈,最后的结果就没有差异吗?不是,差异很大。比如,同样是学写楷体字,一个在写字的时候听摇滚、想心事,而另一个则是沉浸其中,最后的结果是差异很大的。
K. Anders Ericsson提到过他的另一个发现,就是:那些顶尖的专家在进行刻意练习的时候有几个特点:不间断的刻意练习通常只能坚持1个小时、通常在早晨头脑清醒的时候练习、每天都练习而且周末不间断、每天的刻意练习加起来是四到五个小时、没有足够的休息他们会崩溃。
为什么连那些最顶尖的人也做不到长时间刻意练习?因为这是一样非常耗费精力和能量的事情,需要专注和持续。
所以,想要提升你的时间性价比,开始盘点你的天赋和劣势,将时间做个切换,并掌握正确的刻意练习方法吧!
五、拆书家讲解引导(3分钟)
好的,我看大家已经都阅读完原文片段了,下面由我来带领大家分析一下原文片段的内容。
片段讲的什么呢?该片段主要是讲刻意练习的方法。
在生活中我们渐渐发现我们开始止步不前,开始重复劳动,开始变得机械化,那是因为我们在舒适区待得太久,没有踏足学习区。试着去改变自己,拾起你的天赋,突破一下自己,你才知道自己有多优秀。
如果没有一些练习方法的化,我们可能练着练着感受不到进步就放弃了。
那么我们该怎么做呢?
第一步:破圈;走出舒适区,在学习区进行练习,挑战下圈外的技能。
第二步:重复;大量的去练习,就像乒乓球发球,换一种发球并重复去练习。
第三步:纠错;在练习中去纠错,反思错在哪里,不断去复盘,并修正。
第四步:专注;在学习区里学习一定要专注,只有集中注意才能收获更多。
‘刻意练习’适用于练字、写作、演讲、运动等多类技能学习过程,当然这个方法需要有一定的自制力和兴趣为基础,如果我们要练习的项目恰好自己不是特别感兴趣,可能会半途而废。
有人会说,破圈我能做到,重复我能做到,但是不断的反馈,我们在练习过程中怎么识别呢?我想我们可以通过互联网去找到匹配的社群来获得反馈。比如拆书帮,比如各种兴趣打卡群
六、A1激活经验(5分钟)
大家读完了这个拆页、听过了我个人对片段的理解之后,应该了解了“刻意练习”的步骤方法,请想想自己有没有与片段相类似的情景、有没有过相关的经验呢?你们当时都是怎么做的?然后写在便签纸上。写的过程中大家可以注意时间、地点、人物、起因、经过、结果这六大要素。
(讨论2分钟,分享2分钟)准备好举手示意。
好,现在请兔小灰来分享一下自己的经历。
学习者案例记录:
分享者:兔小灰
目前从事着轨道交通的信号设计建设工作,在很长一个阶段内,感觉工作内容重复无挑战。但是在去年独立主管一个完整项目时,走出了舒适圈,开始接触更多的技能,在刚开始阶段困难重重,但随着不断的重复练习,逐步适应了现阶段工作。
七、A2催化应用(2分钟)
感谢兔小灰小伙伴的分享,可以看到大家都潜意识的用到了刻意练习的前两部分。
大家在经过上一轮的讨论和倾听小伙伴的分享后,不知道对“刻意练习”方法有没有新的认识呢?
那我们已经学习了‘刻意练习’的四个步骤,大家未来几周或者一个月,有没有需要去学习下新的技能呢?或者学习一些新知识?比如练字啊,写作啊等,可以运用咱们今天学到的刻意练习方法。
请大家思考下,写在A2的便签纸上,那么给大家1分钟左右时间,稍后有时间我们请小伙伴分享下。
八、总结(30S)
由于时间原因,我们就不做分享了,大家把便签交给我就可以啦。
我们今天学习了刻意练习:破圈、重复、纠错、专注,三个步骤一个技巧。希望这个方法能够帮助到大家,在以后的学习生活中大家可以多多用起来。
非常感谢大家的聆听与参与,我们下期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