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解书目: 《结构思考力》 所属活动: 20210522(周六)拆书帮拆书法讲座与线下练级场(街道口) 所在级别: TF1-2 学习主题: 结论先行,沟通中让对方快速get到

开场:

大家好,我是夏小雪。

新手拆书家,想在拆书练级中学习心理学和思维类的书籍;

8岁男宝妈,想通过拆书成长为一枚能科学斗智斗勇的老母亲;

人力资源从业者,也就是大家通常说的HR。

今天的拆页选自李忠秋的《结构思考力》,这本书的理念和麦肯锡的第一位女顾问芭芭拉·明托写的《金字塔原理》有异曲同工之妙,但相比之下要好读多了,它里面很多的案例非常贴近我们的生活习惯、工作场景和思维方式,因此读起来很生动、也通俗易懂。

比如接下来我们要读的这个拆页就很生动,作者为了讲述在工作中用结论先行的方式沟通是很必要的,举了个例子,上司一不小心躺枪了。

接下来我们按左手边一组,右手边一组,用1分钟的时间,分组来学习。

片段一
R 原文片段

你有一个不耐烦的上司吗?

“我的上司对我特别不耐烦,每次汇报工作或者会议发言时他都打断我的话,真是郁闷!”

我们再看看另外一个版本。

“我们的这些干部每次找我汇报工作,就在那里说呀说的,经常是听了15分钟也没听明白他们到底想说什么事情,只能在无法忍受的情况下打断他们!”

上述情况在我们的身边经常发生,问题的核心不是我们的上司不耐烦,而是如何提高沟通的效率?如何既能清楚地表达你的观点,又能让对方准确快速地把握你的观点?

那么怎样消灭你上司的“不耐烦”呢?(注意我说的不是消灭不耐烦的上司……)

消灭上司的“不耐烦”,从“结论先行”开始。

第一步:结论先行,表明观点;

第二步:依次阐述支持你观点的要点A/B/C;

第三步:再一次总结你的观点。

(此处原文是图片)

I 拆书家讲解引导

(what)这个拆页讲的是总-分-总的方法,教我们在工作中表达起来结论先行、能够围绕目标快速沟通。

(why)这么做有什么好处呢?举个例子,有时候别人想听的是“要什么”而我们还刚刚开始说“是什么”,这个时候别人听我们讲话的感觉不是娓娓道来而是和长篇大论差不多;如果我们稍微调整一下,先表达观点、结论,再阐述原因、细节,对方起码能够听下去;如果不调整继续按自己的节奏,沟通很有可能就被打断了,或者发现对方其实并没有跟着你的思路走。我们想要表达的信息就没能有效的传达出去或者说服对方。

(where)结论先行从信息传递的角度来看,是效率最高的一种沟通方式。在时间紧迫、商务情景等以效率为中心的情况下普遍适用;但以情感为基调的情况,比如闺蜜吐槽、女友抱怨要慎用。

(how)那么如何做才是结论先行,能在工作中围绕目标1分钟快速沟通呢?

1.说结论,开门见山,表明需要汇报或发言的观点;

2.讲要点,主次分离,依次阐述支持结论最重要的、强相关的2-3个观点;

3.再重申,归纳提炼,说出强调的内容以及需要的支持等,可以用关键字。

【例子】半年前我有一次向领导申请支付商业险费用,情况有些复杂又需要快速说清楚,当时就是这么说的:

黄总,商业险4月到期后的续费要支付XX元,和去年相比人均多的56元可以看作是预支【结论-总】。因为根据比价,换用这种保险可享受高新区的科技保险补贴,补贴后人均降低116元的;第二申请补贴的通过率很大,保险公司代办已评估过我们的申报材料,同行公司也印证了通过率很高;第三办理下来后我们意外险提额了20W,对公司更有利【要点-分】。所以,申请选用这种科技保险,续费共支付XX元,1年后补贴到账,实际是支付XX元。

A 学习者拆为己用

A1--大家有没有遇到过类似这样的情形,跟对方讲事情讲到一半就他被打断了?或者自己需要在很短的时间里给对方讲清楚一件事情,不知道如何说;

请想一想近3个月里有没有相关的经验,并在小组内用1分钟讨论,待会再请1位小伙伴为我们大家分享。

【学习者案例记录】

小莉:做毕设的时候,老师让做模拟而我做的是实务,我实务做完和老师说时(汇报,想让老师get到做实务也有可行性)被老师打断了。当我翻看聊天记录的时候,发现自己没有把实务已经做出来而且做成功了的这个结论先说。

A2催化应用--请大家再想一下,在未来两周工作里,你要用结论先行总-分-总的三步法去和谁沟通,会选在什么时间,如果只有1分钟,围绕着目标你会怎么说。

有2分钟的时间,写在便签上,可以是关键字。

看到大家都写的差不多了,由于今天的时间有限就不分享了,我们将便签收上来。

【学习者便签】

小莉:时间-下周;人物-老师;事件-毕设的事情

【总】老师,毕业设计的实务已经做完了,误差在控制范围内;所以想用实务来做毕设。

【分】1.做实务前做了规划和时间计划,没有增加多少成本;2.目前时间上是来得及的;

【总】如果用实务来做毕设,会更有挑战,在您的指导下我也很有信心做好这个毕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