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场:
一、开场(自我介绍)1分钟
(提前把原文拆页发给大家)
大家好,我叫袁磊,目前从事生涯规划工作。
这份工作主要是帮助即将入职的朋友和准备转型的朋友提供咨询和测评服务。
大家如果想测试一下自己的兴趣、能力和动力,或者有职业选择的困惑,都可以联系我,我一定会知无不言言无不尽!谢谢!
二、分组(2分钟)
为了方便大家更好的学习探讨,我现在先提前给大家分一下小组。
今天来现场一共_5人,我们将分成2小组,每组2人......
现在给大家两分钟时间互相自我介绍认识一下吧!
三、图书介绍(1分钟)
好了,时间到!
记住大家所在小组和组员之后,我给大家简单介绍一下今天要拆的图书------
这本书的名字叫做《好好学习》,作者是“中国最会学习的人”成甲老师,他目前主攻“知识管理”。
我们在学习的时候,最难的部分不是收集,也不是整理,而是内化。内化是将外在的信息变成自己的认知,进而变成解决问题能力的过程。这个过程太难了,以至于很多人读了很多书,参加了很多训练营,结果能力还是提不上来。怎样才能增强内化知识的能力呢?成甲老师的这本《好好学习》,就主要介绍了内化的方法和步骤,干货满满,非常值得一看。
【过渡语】
下面我们就开始拆页!我今天带来的拆页主题是:“黄金思维圈”,原文拆页已经发到大家手里了,请大家用2分钟时间阅读,读完的请举手示意。
《好好学习》成甲P193-195
所谓黄金思维圈,其实是我们认知世界的方式。我们看问题的方式可以分为三个层面——第一个层面是what层面,也就是事情的表象,我们具体做的每一件事;第二个层面是how层面,也就是我们如何实现我们想要做的事情;第三个层面是why层面,也就是我们为什么做这样的事情。
绝大多数人思考问题的时候,是从what的角度出发,很少有人能够从how的角度去思考问题。而站在why的角度思考问题的人,就少之又少了。
最早将why——how——what的思考方式总结成黄金思维圈的人,是西蒙·斯涅克。他是在TED的一次演讲中提到黄金思维圈的,那个演讲的名字叫“伟大的领导者如何激励行动”。不过显然这个方法应用的领域远远超越了激励别人。
西蒙在他的演讲中举了一个非常精彩的关于电脑行业的例子:大多数电脑生产厂商思考和表达问题,都是站在what的层面。他们在营销时,大多都是说:“我们生产的电脑性能非常好,使用很便利,要买一台吗?”这是站在what的层面上去思考,“我们是做什么的,我们有什么特点”。
而西蒙提到,苹果公司是完全不一样的。苹果公司做营销时,传达的理念是:
我们做的每一件事情,都是为了突破和创新。
我们坚信应该以不同的方式思考。
我们挑战现状的方式是把我们的产品设计得十分精美,使用简单,界面友好。
我们只是在这个过程中做出了最棒的电脑。想买一台吗?
可以看到,这两种情况,同样是在销售电脑,同样是在讲自己很棒:一个是从what出发,“我们做了什么,我们的电脑是什么样的”;一个是从why出发,“我们为什么存在,我们为什么生产不一样的东西”。
如果你去电脑公司(比如戴尔)购买MP3(一款音乐播放器),你会感觉这是一件很奇怪的事情;但是如果你从苹果公司购买MP3,看起来却是理所应当。
当我们能够从why的角度去思考问题时,我们显然能够和别人更好地建立信任和共识。事实上,西蒙举的这个例子,也就是营销的最高境界——营销你的价值观,也就是营销你的why——你为什么存在。
【过渡语】
好的,我看大家已经都阅读完原文片段了,下面由我来带领大家分析一下原文片段的内容。
why———
同样是卖电脑,普通电脑公司使劲浑身解数,销售量却寥寥无几,而苹果公司,不用推销、不用广告,他家的电脑却供不应求。
本质的区别究竟在哪里呢?
西蒙·斯涅克教授经过大量调查之后发现:
原来普通电脑公司的思维总是先考虑WHAT-----“我们是做什么的”、“我们有什么特点”,之后再想着怎么去卖---”HOW”。
而苹果公司的思维却是先考虑“WHY”----“客户为什么要买我的产品”、“我为什么要做这个产品”?之后再考虑“为了让客户购买我的产品我该怎么做”HOW?最后定位清晰了才考虑“究竟卖什么”----WHAT。
what———
这种“先WHY再HOW最后WHAT”的思维方式就叫做“黄金思维圈”
how———
“黄金思维圈”具体该怎么做呢?
通过原文片段中苹果公司和其他厂商的营销对比可以得知,想要更好地与客户建立信任和共识,必须按照以下步骤进行思考------
第一步:先问为什么要做?WHAT
第二步:再去想怎么做?HOW
第三步:最后再问做什么?WHY
举个例子,我的朋友不知道“黄金思维圈”这个概念,他去年年底开了一家水果店,打出的宣传语是“新鲜水果,快速送达”。
我告诉他这宣传太普通了,并不能直击客户心灵,他问我怎样能直击心灵。
我就问他:“为什么大家喜欢新鲜的水果?”
朋友说:“因为新鲜水果更加健康!”
我说:“对啊!你卖的其实不是新鲜,而是健康才对啊!”
朋友听后觉得很有道理,于是我们一起协商后把宣传语换成了“我们与您一起守护家人健康”,结果生意明显比之前好了许多。
通过这件事,之后我就越来越重视“黄金思维圈”这个概念了,我发现它不但能够用在营销产品方面,在择偶、投资、创业、职业选择时,也完全可以用到。
A1激活经验(4分钟)
拆书家提问设计:
好了,大家读完了这个拆页、听过了我个人对片段的理解之后,应该了解了“黄金思维圈”的“先WHY再HOW最后WHAT”的思维方法,请想想自己在没学习这个概念之前,是先WHAT,还是WHY再去做的呢?
大家先在小组内互相分享一下,分享自己的经验时,尽量加上时间、起因、经过、结果和反思,分享时间为___分钟,每人___分钟,时间到了,我将邀请一名小伙伴来跟大家一起分享一下,现在开始计时!
学习者案例记录:
分享者:静客
静客目前在创业阶段,其中有一个项目是做家政服务,他之前去和客户介绍产品时,会介绍公司的规模、产品等“WHAT”层面,发现效果并不好。经过合伙人仔细分析,一致认为客户要的不是你公司的介绍,而应该是能提供什么,这就无意中从“WHAT”层面,提到了”WHY”层面,弄清楚了“客户为什么要买我的产品”,以及“客户为什么不购买我的产品”之后,静客他们又开始针对这些“WHY”制定“HOW”,最后,公司的家政服务业务走上正轨。
A2催化应用(3分钟)
拆书家提问设计:
感谢静客小伙伴的分享(鼓掌)
大家在经过上一轮的讨论后,不知道对“黄金思维圈”这个技巧有没有新的认识呢?对自己的未来,有没有一个更好的规划呢?
如果要想更好的学以致用,我们应该结合原文知识点再做一个A2标签。
A2标签是根据所学知识点做出的目标和计划,一定要有具体的做法、要有明确的时限、要有可衡量或可观测的预期结果。
你准备什么时候开始运用“黄金思维圈”?
你准备以后在什么场景下运用“黄金思维圈”?
具体计划如何安排?
下面我将便签发给大家,留出两分钟时间写出来你的目标和计划吧!
总结:由于时间有限,我们就不再做A2分享了,大家一会把便签交给我就行了。非常感谢小伙伴的参与,下期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