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场:
大家好,我是王雅兰。
我是财富自由的追梦者,人类教育的探索者,拆为己用的实用主义者。
今天我给大家介绍的书籍是《非暴力沟通》。
设定学习目标
今天,我们一起完成本次的RIA学习后,再向他人表达感谢时,就可以跳出苍白的:“谢谢啦!”三个字的模式,改用表达感谢三部分来具体的在给对方反馈,让对方接收到我们的感谢的真诚,清楚的知道自己的帮助为我们创造的价值,拥有美好的感受。
在正式介绍这本书之前,我们先进行一下分组,面对面的小伙伴为一组,分两组。
FAB图书介绍法
F特征
《非暴力沟通》的作者是著名的马歇尔·卢森堡博士,他发现了一种神奇而平和沟通方式,依照这种方式进行谈话和倾听,可以帮助我们不使用精神暴力,在沟通中实现相互理解,和谐相处。
A优势
非暴力沟通与其他书籍相比有两大不同。
第一,的应用范围非常广泛,有人用它来沟通理解自己、有人用它来改善人际关系,有人借助它来改进工作。它被用来协调各个层面的争论和冲突。
第二,书籍的重点不在于口才或者沟通技巧,而是从内在解决问题。它不受个人心理年龄和情感的限制;打破了引发愤怒、沮丧、焦虑等负面情绪的思维方式;用不带伤害的方式化解人与人之间的冲突。
B利益
B1:非暴力沟通借助观察、感受、需求和请求四个要素,诚实地表达自己和倾听他人,促进双方可持续的互动,实现相互的理解和支持。
B2:学习完今天的片段,我们可以通过具体的三个部分的表达感激,让感谢不流于形式,变成虚伪的客套或者常规的礼仪;而是让对方对你印象深刻,从而快速拉近你与对方的关系。
现在请大家用一分钟时间阅读原文片段,读完的小伙伴请举手示意我。
《非暴力沟通》 P179 非暴力沟通表达感激的方式
在表达感激时,这三个部分的先后次序并不重要;有时,我们甚至可以通过微笑或说声“谢谢”来表达这三个部分。然而,如果我们确保对方能够明白我们的意思,那么,用语言具体地描述这三个部分是值得的。以下是我和一个非暴力沟通研讨班参加者的一段对话。在这话中,我试图理解他为什么要赞扬我。
参加者:(在研讨班结束后走进我)“马歇尔,你真了不起!”
马歇尔:“我想知道你为什么这么说。”
参与者:“为什么呢?”
马歇尔:“在我的一生中,人们用各种各样的话来评价我。这对我并没有多大的
帮助。我需要更多的信息来理解你的评价。”
参与者:“什么样的信息?”
马歇尔:“首先,我想知道,我做了什么,你认为对你的生活有帮助?”
参与者:“哦,你聪明过人。”
马歇尔:“也许这又是一个评价。我还是不清楚我做了什么对你有益的事情。”
她想了想,然后拿出笔记本,指着其中的两段话说:“就是这两点。
你今天在研讨班中提到它们。”
马歇尔:“哦,你很欣赏这两个观点。”
参与者:“是的。”
马歇尔:“听到这两个观点时,你的心情怎么样?”
参与者:“我感觉一阵轻松,对将来更有信心了。”
马歇尔:“现在,我想知道,这两个观点使你什么样的需要得到了满足?”
参与者:“我没法和儿子沟通。他今年18岁了。我一直盼着能有办法和他沟通,
你今天的这两个观点给我很大的启发。”
What
非暴力沟通中表达感激的技巧,就是从他人得到帮助带给我们的状况改变、需求的满足和内心的感受三个方面,真诚而具体的告诉对方他的行为给自己带来的帮助,让对方明白自己为他人创造的价值。
自己充分的表达了感谢,对方也全面的接受到了感谢,双方的情感和关系也会在反馈中快速拉近。
where
不论是在生活中,还是工作中,不论对象是谁,只要他人帮助了我们,尤其是对于我们来说熟悉的人,重要的人,重要的事,能够用表达感激的三个部分来具体进行反馈就再好不过了。
当然,并不是每次得到他人的帮助都一定要用三部分来,表达我们需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对于很简单的事情,或者陌生的、偶然性的帮助,比如:端个水、让个路、让座这样非常细小的事情,我们常用的微笑和谢谢其实已经可以表达以上三部分;当然,我们也可以用其中的某一部分来表达,比如:你为我倒水我觉得特别温暖和体贴;但是,如果要确保对方能够明白我们的意思,具体而完整的使用这三个部分也是值得和必要的。
Why
(不这么做的坏处)
如果使用惯常的方式,只是简单的对他人微笑,并说一声:“谢谢!”可能会出现以下情况:
1、他人在无意识中帮助了我们,根本不知道发生了什么,对我们的感谢会一脸迷茫。
2、他人会认为这只是礼仪性的回复,对我们的感谢不以为然。
3、他人甚至有时会误解我们的感谢会不会别有用心或者是虚伪。
在这些情况下,被感谢人根本感受不到我们的接收帮助后的感受,也不知道自己的帮助对我们的价值,当然也不会有被认可和被感谢的喜悦,我们的一片真心诚意对方也是接收不到的,被误解就更不值当了。。
(反例)
举个例子,以前我要来拆书,需要妈妈帮我照顾孩子,回家之后我都会对妈妈说声“谢谢”,我妈基本没反应,感觉这句话鸡肋得很,挺废话的,但确实不知道怎样表达更好。
How
说了这么多,表达感谢的三部分到底是什么呢?怎么做?
1、告诉对方,他做了什么具体的事情,让我们的生活或者工作发生了什么样的、具体的、好的改善。
2、告诉对方,由于他的帮助,满足了我们当时什么样的外在的、内在的、或者潜在的需求。
3、告诉对方,由于他的帮助,我们的境况改善后,我们的心情和感受是什么样的,是喜悦的、温暖的、安心的、放松的……。
(举例)
还是回到刚才我和妈妈表达感谢的例子,后来我采用了感谢三部分法,结果很不同。
我进门先给妈妈一个拥抱。然后说:“您帮我带娃,我就不会担心孩子一个人在家出现意外,这让我非常安心”(告诉对方他的帮助带给我生活的改善)“有了您的帮助,我就能偶尔有一点属于自己的空间,抽空去参加一些额外的学习,提升个人价值。”(告诉对方他的帮助满足了我的需求)“能够有机会安心参加学习,让我感觉非常开心,也非常的满足。”(告诉对方他的帮助带给我的感受)我妈听了眉开眼笑,告诉我有事就找她帮忙,她不帮我帮谁?瞬间感觉母女之间很温暖。
(预防异议)
有的小伙伴在听完讲解后会产生一些疑问:
1、这三个部分必须按照这样的先后顺序来表达吗?
当然不是。这三个部分是并列关系,不分先后次序,只要能完整的表达出三个部分的内容,让对方接收到你的真诚就可以了,不必拘泥与顺序。
2、这三个部分的表达必须用我们今天学习到的语言模式吗?
也不是,每个国家的语言习惯都不太一样,中国的语言尤其丰富多变,表达出三个部分的意思才是关键,至于用什么样的语言表达形式不是重点,大家可以灵活处理。
A3促进学习者现场演练
输出是最好的输入,让我们演练一下,帮助我们加深对知识理解和运用。
这里有一个场景:
小张和小王在同一个单位工作。一天中午吃饭时,小张告诉小王自己很郁闷,自己的业余爱好就是看书,想要通过不断的学习提升自己,但苦于上班很多年,一直没有找到志同道合的小伙伴。小王立刻热情的向她推荐了拆书帮,小张很激动,终于找到组织了,小张当场对小王表达了自己的感谢。
现在我们按照刚才的分组,一个小伙伴扮演小王,另一个小伙伴扮演小张,在双方的对话中,用刚才学习的表达感谢的三部分来具体表达感谢。
给大家5分钟的时间先在小组内讨论和设计对话,然后,请一组小伙伴来给大家表演一下。
小张:感谢你推荐给我拆书帮,去了以后我看书的速度提升很多,而且思路很清晰,缓解了我得焦虑,一下子变得很安心。下次有这样的活动,我一定积极参加。
小王:我就说拆书帮不错吧!
小张:是的,还能交到朋友。
今天的分享就到这里,感谢小伙伴们的参与和分享。
感谢这件事看起来简单而平常,但拿捏得当,表达有血有肉,让彼此心意相通,双方都收获感谢带来的价值,不是一次学习就能达到的,记得多多练习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