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场:
总目标:要求:要完成行为的具体内容和完成程度
在跟随我完成本次现场学习后,学习者学会
1、区分“想法”与“感受”,并能够通过表达感受三步法来描述自己的感受;
2、察觉自身未能满足的需要,通过表达需要的四个步骤来说明自身的需要,从而更好地与他人沟通与交流。
开场分组:目标:简单开场,分组
【开场】不破不能立,不拆不成器!拆书帮把知识拆成你的能力!欢迎大家参加拆书帮上党分舵线下拆书练级活动,我是今天的领拆人二级拆书家付佳,我的三个标签:导游、国家二级人力资源管理师、中级阅读规划师。
【分组】为了方便学习过程中充分交流讨论,我们简单分个组。今天有4位书友到场,我们从中间分开,左边2人一组,右边2人一组这样分开。谢谢!
图书介绍:目标:用场景法介绍图书。要求:事件场景-提问-影响-解决
大家有没有过这样的经历?先来看个我的例子:
【事件】
表妹前几天跟我抱怨她的舍友,她说舍友总是在宿舍看电视剧开很大声音,让她没法好好备课跟休息。我问她有没有把自己的感受告诉舍友,就是她这样做的时候,你有何感受?表妹说感觉她做的不对啊。我接着说道,你说的“她做的不对”是对她的评论,而不是感受。你虽然说了“感觉”但这后面的内容不是感受。我是问你产生了什么情绪?有何感受?
表妹凝眉看着我说道:“我认为他是一个不考虑别人的人,说明她有些自私。”听完表妹的话,我对她说:“不是让你分析她,我是问你自己内心深处的感受。”但是她想了半天说:“那我不知道怎么来形容。”
【提问】
各位是不是也有同感?在很多时候我们自己无法很好地表达自己内心的感受呢?
【影响】
这个问题围绕着我们的生活、工作、学习中,到处都需要沟通,若在沟通时不能够很好地表达自己的感受,那对方就无法体会我们的情绪,导致交流困难,长此以往甚至会给我们的家庭、事业和人际关系等带来各式各样的麻烦,沟通与交流受到阻碍。
【解决】
而《非暴力沟通》这本书提供了神奇而平和的非暴力沟通方式,能够帮我们重新审视我们自己的沟通方法。经过刻意练习后,让我们关注彼此双方的感受与需要,让爱自然流露,化解相互间的各种冲突。
今天我带来的片段一、让学习者学会区分“想法”与“感受”,并能够通过表达感受三步法来描述自己的感受;二、让学习者察觉自身未能满足的需要,通过表达需要的四个步骤来说明自身的需要,从而更好地与他人沟通与交流。
接下来我们来看第一个片段:
第一个RIA
R 阅读拆页:要求:行为+完成程度
目标:在跟随我完成这个片段学习后,学习者学习者学会区分“想法”与“感受”,并能够通过表达感受三步法来描述自己的感受。
请大家先用1分钟时间快速阅读原文片段。
【R阅读原文】非暴力沟通P41
在非暴力沟通中,我们注意区分感受和想法。
A、想法。
·我觉得我吉他弹得不好。
在这个句子中,我评价自己吉他弹得好不好,而没有表达感受。
B、感受。
·作为吉他手,我有些失落。
·作为吉他手,我很郁闷。
·作为吉他手,我烦透了。
如果自认为吉他弹得不好,我可能会失落、郁闷或厌烦。
(还有30秒)片段很简单,阅读完的小伙伴请举手示意一下。
[I] 讲解引导:要求:通过举例与对比引出知识点逻辑步骤和边界条件、给出清晰的HOW。
【what】
片段中通过举例引起我们注意区分“感受”和“想法”。想法带有评价性质,而感受是由情绪引发。
【举例对比】
为了让大家能够更好的区分“感受”与“想法”。我们接下来看几个例子:
例一:我觉得我3-3的拆书稿写的不太好。
【提问】请问各位我这是表达感受吗?
【现场】不是
【分析】正确。
这不是表达感受,只是说出了自己的想法,在评价自己的3-3拆书稿,关注的内容不是自己,是拆书稿,没有察觉到自己的感受。
若是表达感受应该说:“作为二级拆书家,稿子写不好有些失落。”这里体察的感受是:内心失落。
例二:小张在玩手机不理女朋友,女朋友说:“我觉得你就是个木头。”
【提问】那么请问小张的女朋友是在说明想法还是在表达感受呢?
【现场】想法/感受
【分析】这次有了不同的声音哦。
这里是说明想法,因为小张女朋友是在评价小张,说他是个木头,把话中的“觉得”换成“认为”,“我认为你就是个木头”这里没有匹配到适合的情绪词。
如果小张的女朋友说:“从进门到现在2个小时你只跟我说了2句话,我感觉很孤单。”这样才是表达感受,对应到的感受词是孤单。
例三:老婆对老公说:“每天都不帮我分担家务,我觉得你不爱我。”
【提问】各们看看这个是表达感受还是说明想法?
【现场】想法/感受
【分析】结果还是不一致。
在这里还是想法,老婆的关注点放在了老公没有帮忙分担家务上,没有完整地表达出感受。
要是在句子当中加是一句:“我感到疲惫不堪。”那就很明显是表达感受了。
例四:谢谢你帮我搬家,让我感到很踏实。
【提问】大家再想下这个是表达感受还是说明想法?
【现场】感受
【分析】这次是异口同声啊
对,这就是表达感受了。体察到内心的感受:想感谢,匹配情绪词:踏实,同时完整地表达出了感受:谢谢你帮我搬家,让我感到很踏实。
通过以上几个例子不知道大家发现了没有?想法是主观的,是对某人、某行为、某事情的评价、意见或看法等。而感受是以自身的心情为落脚点,是客观真实的,是我们内心活动产生的情绪,体察内心感受、匹配感受情绪词、表达感受。
【why】
若我们将自己的“想法”直接当成“感受”表达出去,往往会让对方产生反感,无法起到很好的沟通效果。最重要的是对方也不能清晰地体会到我们的情绪,更不要说会明白我们的感受了,甚至还会产生误会,导致沟通失败。(坏处)
若我们能够很好地将我们的“感受”表达出来,能促进彼此的沟通,还可以改善人际关系,这也是我们为什么要学会表达感受的关键所在。(好处)
【how】
通过上面的对比可以看出表达感受的步骤,在此总结为以下三点:
一、体察内心感受:
通过你所看到的、听到的内容,来用心的去察觉自己内心的感受。
例如:当你看到对方顺手把垃圾扔到了地上,你内心的感受会很不舒服。
二、匹配感受情绪词:
感受你看到/听到的内容给自己带来的情绪,不区分对错/好坏,找与情绪相关的词语。
例如:
1、需要被满足时:兴奋、喜悦、感激、乐观、自信、幸福、满足、平静、自在、踏实、安全等;
2、需要没有被满足时:害怕、担心、灰心、绝望、烦恼、生气、失望、困惑、沉重、寂寞、难过、尴尬、内疚等。
三、表达感受:
通过:“我感到……”这样的句式,将体察的感受与情绪词表达出来,让对方清楚的接收到。
例如:我很开心,你听我讲话的同时点头示意我,让我感到满足。
【举例】
五一假期带孩子去“探班”老公,孩子见到爸爸很开心,好久不见一直粘着他,我难得清闲地在一旁看着他办公区域的书。不一会儿孩子不开心的跑回我身边,我抬头看向老公,发现他在抽烟,我有些生气。跟孩子交流后确定孩子确实是因为爸爸抽烟味道不好,不能继续跟着爸爸才不开心的。
我拉着孩子走到老公身边对他说:“我觉得你这人真没意思啊,就不能好好陪陪孩子?”老公看着我说:“我怎么没陪了?是她自己要跑去找你的。”
孩子看我们两个吵嘴,就说让我跟她一起去玩乐高。
跟孩子玩乐高的过程中我想起了今天的拆页片段中的内容,意识到自己刚才跟老公说的都是想法,没有把感受表达出来,造成了我们两个的之前的不愉快。
下班回家的路上,我对他说(表达感受):“你下午陪着孩子好好就开始抽烟(体察内心感受——心情不好),让我感到很生气(匹配感受情绪词),孩子不喜欢烟味(体察内心感受)也就不想在你身边呆,这让孩子感到很不开心(匹配情绪词),就又让我陪她。”
听我说完,他马上跟孩子道歉:“宝贝对不起,爸爸以后不在你身边抽烟了。晚上回家爸爸跟你一起玩游戏!”
【预防异议】
有人可能会说,如果真的出现争吵或冲突时,仅仅只是通过表达感受是不足以能够解决问题的。那么这个时候就需要我们结合《非暴力沟通》中的四要素:观察、感受、需要、请求,一起来发挥作用,让这四要素能够完美呈现并顺利解决问题。
【where】
不论是生活中、工作中,还是学习中,只要有人的地方就需要沟通与交流,当你在沟通与交流的过程中有需要表达自己的感受时,都可以运用片段中的方法。
[A2]催化应用可选:要求:设计故事(编剧本)
[A2]催化应用提问设计
【指令】
通过以上的分享,想必大家已经学会如何区分“感受”与“想法”了,相信也学会了表达感受的三个步骤。
接下来,请在场的各位现场运用一下,我们来做个小练习,写个小剧本。
在你的生活、工作、学习当中,有可能会用“表达感受”的情形,会是什么场景呢?
比如:
爱人念叨你不分担家务,不体谅他;
孩子抱怨你总说工作太忙,老没时间陪他玩;
单位同事隔三差五出错,总是理由一大堆的推脱责任。
请大家把你可能遇到的场景,根据今天所学的“表达感受”的三个步骤,来设计一组你跟对方的沟通剧本,以对话形式呈现。
内容要有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以及故事的发展(包括:起因、经过、结果和人物间的对话)。情景不限自由发挥,大家一定要把三步骤体现在内容中,体察内心感受、匹配感受情绪词、表达感受。
把对话的内容写在我给大家准备的“故事小剧场”便签上
Ok,现在开始编写,时间5分钟,把你设计的内容双方间的对话记录下来,大家按我提供的便签填充完整,之后我会邀请小伙伴来分享。
(时间到,哪位来分享一下你们的故事呢,时间大约1分钟哦。)
【学习者案例记录】
(原老师跟老婆表达她与孩子沟通时自己的感受,晚上在家里准备吃晚饭的时候,老婆叫孩子吃饭,孩子在玩玩具不回应,老婆对孩子发脾气)
【角色A:老婆,角色B:原老师自己】
角色A(冲着孩子喊):赶紧来吃饭了,一直玩玩具不吃饭
(过了几分钟之后,孩子还在玩)
角色A(生气地吼):你再不过来吃饭,我就把你的玩具扔了
(孩子还是不为所动,这个时候老婆就会走过去拿孩子的玩具假装要扔,孩子就会跟她抢,两个人就会动手,导致矛盾升级。这个时候我通常就会说老婆:你就不懂跟孩子沟通,你看孩子怎么就没有跟我争吵过,你自己没有做好榜样,应该多学习一下。就会找老婆身上的问题,但是通过今天对片段的学习后,我会这样向老婆表达。)
角色B:看到你今天又跟孩子互相打了起来,让我感受很焦虑,因为我希望你们能好好的、心平气和地沟通,彼此关系都很融洽,让我们家庭氛围变得和谐。
(回应反馈)
谢谢原老师的分享,很棒哦!先说明了体察到自己内心的感受,然后根据感受找到了对应的情绪词,然后通过精炼的语言表达出来自己的感受。
表达感受的三个步骤很好地运用在其中,再次谢谢他。
过渡语:好了,时间关系,就不再请其他小伙伴分享了。
看来大家已经初步掌握了表达感受的三个步骤:体察内心感受、匹配感受情绪词、表达感受。
学会了表达感受,我们就会发现,在找情绪词当中,当我们的需要被满足时都是正面、积极的词语,而需要没被满足时就是出现负面、消极的情绪词,那如何才能够体现我们没被满足的需要呢?这就是今天我们要学习的第二个片段——表达需要。
下面先来做个小测试:
[A1]大家自测:要求:通过自测了解自己某种情况下的表现
看看你自己是否能认清自己的需要,并通过恰当的语言将其表达出来。以下5个题目请按照1-6分的标准给自己打分,1代表完全不符合,6代表非常符合。
请大家花1分钟的时间,仔细阅读下面表格中的每句话,根据自己实际情况凭第一直觉为自己打分,并汇总分数,做好的小伙伴可以示意我一下:
[I] 解析自测
好的,我看大家都做完了,
【解释】
这个自测能让我们清楚自己是否能够准确表达需要,总分30分。
请大家对照一下自己的得分:
【结果】
请总分22分以上的小伙伴请举手:
说明你很了解自身的需要,并能够准确地表达需要!请继续保持。
请总分10-21分的小伙伴举手:
说明你已经具备了表达需要的能力,但还有待练习与加强来提升此能力。
请总分10分以下的小伙伴举手:
说明你在表达需要方面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可以结合我们今天片段中所提供的方法,来学会如何表达自己的需要。
现在,让我们一起开看手中的这个片段。
第二个RIA:目标:在跟随我完成这个片段学习后,学习者能够察觉自身未能满足的需要,通过表达需要的四个步骤来说明自身的需要,从而更好地与他人沟通与交流。
请大家先用1分钟时间快速阅读原文片段。内容可能稍微有些多,大家可以重点看我划线的内容。
【R阅读原文】非暴力沟通P50-51
批评往往暗含着期待。对他人的批评实际上间接表达了我们尚未满足的需要。如果一个人说“你从不理解我”,他实际上是渴望得到理解。如果太太说“这个星期你每天都工作到很晚,你喜欢工作,不喜欢我”,那反映了她看重亲密关系。
如果我们通过批评来提出主张,人们的反应常常是申辩或反击。反之, 如果我们直接说出需要,其他人就较有可能作出积极的回应。
不幸的是,大多数人并不习惯从需要的角度来考虑问题。在不顺心时, 我们倾向于考虑别人有什么错。例如,如果孩子把外放到了沙发上, 而没有挂在衣柜里,我们可能就会说他们是懒虫。如果同事没有听从我们的建议,我们也许会指责他们不负责任。
有一次,我应邀调解南加州的一些农场主与工人的冲突。这些工人是外 国移民,他们与农场主的矛盾越来越尖锐,争吵不断升级。会谈一开 始,我就提出两个问题:“你们双方各有什么需要?为了满足这些需 要,你们希望对方做什么?”一位农场工人喊道:“他们是种族主义 者!”而一位农场主嚷道:“他们不尊重法律和秩序!”很明显,他们都在指责对方,而没有表达自己的需要。
还有一次,为了增进信任,一些以色列人和一些巴勒斯坦人走到了一起。在会谈开始时,我问了同样的问题:“你们现在需要什么?为了满足这些需要,你们希望对方做什么?”然而,一位巴勒斯坦人接着就说道:“你们的所作所为和纳粹一样!”这当然很难得到以色列人友善的回应。
(最后30秒时)阅读完的小伙伴举手示意一下。片段很简单,接下来跟我一起来看下这个片段:
[I] 讲解引导:要求:通过举例与对比引出知识点逻辑步骤和边界条件、给出清晰的HOW。
【提问】阅读完原文后,我们来看下:对他人的批评实际上是在间接表达什么呢?
【现场】期待、尚未满足的需要。
【分析】其实期待也是因为自身的需要没有被满足,所以才会有各种各样的期待的。
【提问】若通过批评来提出自己的主张的话,人们通常会有什么反应?
【现场】申辩、反击
【提问】在两个案例中,双方都有冲突、矛盾,彼此都在指责对方,被他们忽略的内容是什么呢?
【现场】自己想要什么?/没有表达自己的需要。
非常正确,都在找对方的问题,而没有将自己的需要表达或传递出来,因此造成了需要没有被满足从而产生了冲突与矛盾。
若双方都能够很好地表达出自己的需要的话,那当我们的需要被满足时,冲突会自然化解,也不再会产生什么矛盾。
【what】
通过片段我们可以看出,人们的情绪、感受都是源自于自身的需要。当需要没有被满足时,我们会有强烈的情绪,会不耐烦、生气等。
【why】
我们准确地表达出自己没有被满足的需要时,对方会清晰地接收到,并根据我们的需要做出回应,这是因为对方知道了我们想要什么,自然我们沟通就会很顺利,彼此间相处也很轻松。(好处)
若我们不能够准确地表达出自己没有被满足的需要时,就可能会通过抱怨、指责等方式来呈现我们的情绪,这样对方就无法精准地接收到我们想要表达的信息,不明白应该怎么做,造成沟通不顺畅,相处起来很别扭,还有可能相互指责,甚至还会破坏彼此间的关系,造成更严重的不可挽回的后果。(坏处)
【how】
这样看来表达自己没有被满足的需要很重要,如何表达呢?来看下面这四个步骤:
一、体会情绪:
当你感受到自己的情绪波动时,用心体会自己当下的情绪是什么样的。
例如:自己的精神无法集中感到烦躁。
二、自我提问:
仔细想一下这个情绪给自己带来了什么感受?能对应到自己的问题是什么,需要是啥呢?
例如:我现在情绪不稳定,感觉疲惫不堪,可能是接连几天熬夜没休息好,想休息、睡觉。
三、寻找需要
通过提问发现需要的内容,进一步寻找内心想要满足的需要
例如:上面发现的需要是“接连几天熬夜没休息好”,那内心想要满足的需要就是“想好好休息,美美地睡一觉”。
四、表达需要
通过以上三步找到了自己的需要,那就可以通过“我感到……是因为……”的句式来表达自己没有被满足的需要。
例如:我感到内心烦躁、疲惫不堪,是因为缺觉没有休息好,想要睡觉。
【举例】
前几天为了让孩子感受集会是什么样,就提前到幼儿园接她,导致孩子没能吃到下午的餐点。赶到姑姑家的时候,姑夫热情地拿出零食与水果招呼孩子先垫垫肚子,结果趁我去卫生间的时候她吃了块巧克力。当我看到她嘴边的巧克力以及准备偷偷地藏巧克力外壳时,我很生气(体会情绪),然后我耐着性子坐到她身旁(我生气是因为孩子不听话(自我提问),对她不听话吃过甜的食物感到失望,(寻找需要)想让孩子听话不吃巧克力),对她说(表达需要):“妈妈感到不开心,是因为我看到你吃了巧克力,而我们之前约定过在换牙期间不再吃的。现在已经有牙齿被蛀掉了,还处在换牙期,吃巧克力会容易导致你牙齿长不好,影响牙齿美观不说可能还得去不停的补牙。”孩子听完之后说:“我知道了妈妈,以后我会乖乖听话的,刚才是有些饿没忍得住就吃了一块,以后不会了再偷偷吃了,等换好牙了再吃。”
【where】
在与人沟通中发现自己有未被满足的需要时都可以运用表达需要的四步来让对方明白你真正需要的内容是什么。
注:此方法不适用于紧急情况发生时,可事后另找时间来沟通说明再行表达。
【预防异议】
有人可能会说,在跟别人沟通的过程中可能对方双自己的情绪还要大,还怎么让对方倾听自己未被满足的需要呢?这个时候我们可以先通过第一个片段中的方法把自己的感受表达给对方知道,让对方先缓和情绪,确认了沟通的事实内容,再来使用我们上述的方法来表达自己未被满足的需要。
也可以先暂停片刻,让彼此冷静一下,引导对方使用表达需要的四步骤,让对方先行表达他的感受与未被满足的需要,然后再表达自己的,让沟通顺利且有效。
[A3]促动参与:要求:主持微学习,讨论出方案
[A3]促动参与提问设计:
我们上面学习了表达需要的四步法,现在,请大家想想,自己之前在向别人表达自己未被满足的需要时都使用到了吗?
而这其中有哪些对于自己来说不好运用呢?
是体会情绪、还是向自我提问?还是寻找需要,或者是表达需要呢?
选一个你认为最难实施或把握的点把它写下来!
Ok,现在我们都有了一个问题。
【明确问题】3分钟
【拆书家】小伙伴们把自己想好的问题在小组内分享出来,也可以写在拆页模版上。然后我们每个小组选定一个问题拿出来。
左边一组的问题:寻找需要
右边一组的问题:表达需要
【聚焦问题】我们刚才搜集到了两个小组各自推选的问题,大家对哪一个更感兴趣,
是要来寻找需要呢?还是要表达需要呢?
(举手表决一下)好,那咱们现在针对“表达需要”这个点来共同解决一下,那么,有请赞赞小伙伴来重述一下你问题可以吗?表达自己需要的点。
你可以说说你在实践中的遇到的情况,或者举例跟大家说明一下。
我自己能知道要什么点,需要什么,但是表达不了,不知道怎么去表达出来。
【学习者】分享自己的想法,确认问题。
【拆书家】现在请大家把刚才这位小伙们说的问题写下来。
【回应】好的,那我们现在针对这位小伙伴的案例来讨论。
【讨论问题本质】5分钟
既然大家都对这个问题感兴趣,我们就尝试帮他一起来现场分析,来帮助小伙伴出谋划策地解决一下。
给大家5分钟的时间,请大家用开放性的问题来向这位小伙伴提问,比如:可以问他的最初想法,为什么会问这个问题?想得到什么结果等。每个人轮流问,一次只问一个问题。(注意:在这个过程中只能提问,不能给答案,不给建议)
【学习者】
提问,大概3-5个问题
原:能举个例子吗?
赞:就是像刚才我老公在卫生间抽烟这个事情。
韩:通过表达之后想得到什么样的结果?
赞:不要在家里抽烟,要是能够戒烟就更好了。
王:在家里不抽烟,让他吃水果、蔬菜、坚果等可以吗?
赞:抽烟影响健康,多吃水果、蔬菜对身体健康有好处,这样也挺好。
原:通过表达后是希望彼此间的关系更好呢?
赞:那肯定是希望比原来关系更好啊!
【拆书家总结问题】
【明确问题本质】2分钟
刚才通过大家不断提问与讨论,我们知道困扰赞赞小伙伴的问题是:“通过表达能让老公不在家里抽烟,同时还能让彼此的关系更好。”“表达需要”这个问题大家觉得最核心,最需要确认的本质是什么?
【学习者】总结问题,找到本质问题。
现在确定的本质问题是:找到一段话跟老公沟通,沟通后能杜绝老公在家里抽烟的问题。
A3【小组讨论-解决方案】5-7分钟
接下来的5分钟内,请大家在小组内就这个问题来讨论,每个小组就这个本质问题来提供解决方案,如何帮他来解决处理这个问题,用什么方法或步骤可以做到。
每个小组选出一位来记录大家的内容,写在白板纸上。
学习者讨论中……怎么样让其能够顺利表达出来?
【结果呈现-小组分享解决方案】2-3分钟
请小组派代表讲述你们的内容,其他成员可以补充
左边一组:可以通过非暴力沟通的四要素来表达。
右边一组:可以通过他的健康,家人的健康来一步步的说服,尤其家里还有孩子。
【拆书家】大家的内容都非常好,那我们来汇总一个比较可行的方法。
【现场】可以通过非暴力沟通四要素的这个方法:
【学习者案例】
怎么说来达到目的:
第一步:说事实——之前我们约定过不在家里再抽烟的,刚才我在卫生间又闻到了烟味
第二步:说感受——烟味很呛人,还让我感到很失望,你说话不算数。与此同时也让我感到很担心。
第三步:说需要——我希望你能够坦诚地面对我,说到做到,抽烟对身体不好,要为自己跟家人的健康着想。
第四步:说请求——当你实在想抽烟的时候,你能不能到楼下去溜达十分钟,抽完烟散散身上的烟味再回家来,或者帮你准备水果、坚果等来替代抽烟的这个行为。
通过这四步来让自己自然地表达出来。
大家觉得这个汇总怎么样?
学习者:这样的话就能够很好地把想说的内容都融合在这段话里了,而且说话的语气都是平和的,让人也能听得进去,不会造成矛盾与冲突,很好。
赞:这段话说的真好,就是把我想说的内容都有包含在里面了,我要是用这个去跟我老公沟通的话,相信肯定会比我之前说的效果要好很多,回去用这个尝试跟我老公沟通,先在这里谢谢大家。
结语:我们来总结一下今天的内容,首先学习了如何区分“想法”与“感受”,并能够通过表达感受三步法(体察内心感受、匹配感受情绪词、表达感受)来描述自己的感受;然后又学习到察觉自身未能满足的需要,通过表达需要的四个步骤(体会情绪、自我提问、寻找需要、表达需要)来说明自身的需要,从而更好地与他人沟通与交流。
[A2]催化应用:要求:布置作业
[A2]催化应用提问设计:
为了巩固今天的学习成果,让大家更好学以致用。给大家布置一个任务。
帮助大家更有意识去使用这个技能。在未来一周,记录一次使用表达需要的四个步骤来向别人表达一下你自己未能被满足的需要,并让对方明白你的需要。
要求:下周一之前将内容分享在群里。
期待大家的作业哦!
以上是我今天要分享的全部内容,我的拆书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愿今天的分享,你我都能有所成长。
【学习者案例记录】
孩子要上小学了正好赶上房租快到期,我就想在孩子小学附近租个房子,之前跟在异地工作的老公沟通换房子租的问题,老公认为太麻烦不想折腾,不赞同我的想法。
周一听了付佳老师的课,就想尝试着表达需要的方法来跟老公来再次沟通换房子租的问题,回家后我就先体会自己的情绪——发现自己的心情很沉重,然后再向自己提问——觉得自己十分焦虑,害怕自己没有足够的时间,寻找需要——我需要有相对富裕的时间,通过以上三点,我明白我要怎么表达了。于是给老公打电话,这次运用表达感受的方法,这样跟老公表达:
孩子9月份上小学,现在的房子离孩子的学校远,我一个人得上班,还要做家务,照顾孩子,孩子小学一天得四趟来回接送,时间太紧张都跑到路上了,我每当想起这就感到十分的焦虑,因为怕自己一个人时间不够用忙不过来。
这边的房租正好快到期了,我希望能租一个在孩子小学附近的房子,这样不仅孩子上学方便,还能减少我跟孩子在路上奔波的疲惫,同时又能够节省我接送孩子的时间,让我们有更多的休息时间,也能让我轻松一些,不那么紧张。
老公听我说完之后,他说:“那你找吧,下个月房子到期前,我请两天假回去搬家。”
挂了电话之后我感觉一切似乎太顺利了,这个表达需要的方法对于我来说太及时了,还这么好用。
谢谢付佳老师分享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