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解书目: 《好好学习》 所属活动: 用反思提升自己 所在级别: TF2-3 学习主题: 用反思提升自己

开场:

【自我介绍】

小伙伴们晚上好,我是拆书帮绍兴阳明分舵的一级拆书家王海英,欢迎大家来参加我的2-3线上过级拆。

我是两个孩子的妈妈,也是一位不断在自我成长的学习者。

不过作为一名一级拆书家,我在二级的路上已经停留了很久,现在总算又重新出发了。是什么促使我有了行动呢?

答案就是今天我们要学习的片段-反思,这片段来自于成甲的《好好学习》。

【FAB介绍图书】

接下来我来先给大家介绍这本《好好学习》。

F(特征)这是本指导学习者精进知识管理,提升学习能力的书。作者是成甲,“得到”app专栏《成甲说书》的作者,曾被该栏目评为“中国最会学习的人”之一。

A(优势)和同类型书籍相比,这本书介绍的学习方法,非常落地,实践性强。它的豆瓣评分7.7分,曾入选2017年经管类畅销书榜单。并且得到脱不花,李笑来,彭小六等大咖的强力推荐。

B1(利益)通过学习《好好学习》,我们可以学到三个提升学习能力的底层方法,三个持续提升学习能力的技巧,帮助我们摆脱“低水平勤奋的陷阱”,并学到多个底层规律,特别适合有知识焦虑,想在学习能力上有所突破,或者想要搭建知识体系的学习爱好者阅读。

B2(利益)今天学习的片段是反思。反思可以用在很多地方,当你觉得自己思考不够深入,当你经常被拖延困扰,当你觉得在人际关系有困惑等等时候,都可以进行反思,它帮你透过现象看到本质,找到问题的核心,从而让你获得提升。

【学习目标】

今天小伙伴们在跟随我完成本次RIA的学习后,在碰到对自己行动结果不满意的情况下,能运用反思的五个步骤,对行动前的假设做一次反思,并找出不足点。(假设,我先做个简单解释,大家可以把它理解为行动前对事该件的判断决策)

【分组】线下我们有分组讨论的环节,今天在线上不方便分组,我们到时候就作为一个小组进行讨论。

片段一
R 原文片段

【阅读原文】

接下来请伙伴们来阅读一下原文,由我来读这段原文,伙伴们可以边看边听。

前面提到,要真正快速学习,不是一上来就求快,而是先放慢,练内功。内功的基础,便是反思

反思,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技能。可是我们的教育中对这一能力的训练却非常欠缺。我们知道,如果想要成为一个肌肉男,那么就要坚持不断地进行力量训练。与此类似,如果想训练思想的肌肉,让自己看问题深刻而准确,要坚持的基础训练之一便是反思。然而,由于我们的教育经历中缺少“反思”这一重要能力的训练,我们大多数人常常把总结当成了反思。

反思不是总结,至少两者的重点非常不同。总结是对结果的好坏进行分析;而反思是对产生结果的原因进行分析。或者,换个说法:反思的实质是对假设进行校正。

从应用的角度看:

做事的顺序:做出假设一→采取行动一→产生结果

反思的顺序:观察结果(现象)一→研究原先假设一一反思校正假设

I 拆书家讲解引导

看到伙伴们差不多都好了,接下来由我来为大家解读这个片段。

[WHAT]

我们看到做事的顺序是,提出假设→采取行动→产生结果。

假设可以理解为行动前,对该件事进行判断决策的一个过程。

打个比方我在路上走,忽然看到前面一位老人摔倒,我马上想到,这会不会是碰瓷呀,还是离老人远一点。

这个判断决策的过程就可以理解为假设的过程。

但是假设有时候是不准的或者错误的。

那么反思就是当发现假设出现偏差或者错误时,对它进行校正。

[WHY]

一般情况下,当发现一件事做得不满意的时候,一般有两种反应:有些人会把责任推给外界,有些人会懊恼,自责,告诉自己下次不要再犯这种错误,但如果仅仅粗浅的反思,没有把核心问题找出来,很多时候,我们依然会踩到同一个坑里。那么作者给我们的反思方法,可以帮助我们透过表象看到更深层的问题。

细化行动步骤:

[HOW]

具体如何反思呢?我们看原文的步骤是“反思的顺序:观察结果(现象)一→研究原先假设一一反思校正假设

便于大家更清晰地操作,我把反思的三个步骤,细分为五步。

1.描述客观问题。可以说一下具体什么事件,也可以加上影响+情绪。

2.描述原先的假设。我原先的想法是怎么样的?

3.思考假设的依据。当时为什么会这么想?

4.反思假设的错误或不足。原先的想法有什么不足吗?为什么呢?

5.校正假设。现在有什么新的想法?通过这件事,我有什么新的启发?

我给大家说个我自己的例子。

1.描述客观问题:我五一打扫卫生,发现橱柜里有半盒低筋粉,已经长虫了,还有两盒几乎没用过的糖霜,还有杏仁粉,可可粉等等,我还想到上次一整盒扔掉的稀奶油。估计这些东西也会经历相同的命运。想想真的浪费,太败家了。

2.回顾原先的假设:我当时为什么会买这么多东西呢?原来我想的是自己做食物,便宜又健康。

3.思考假设的依据:其实这种观念并不是我的生活经验,而是平时不知道哪里听来的,看来的。

4.反思假设的不足:我把经常听到的话当做自己的经验了,而事实上我对做美食并不热衷,倒是经常三分钟热度。

5.校正假设。我想到,自己做便宜又健康,是有前提的。比如本来就是很爱吃,又经常吃。但是对于很少吃,或者从没吃过的食物,还是去买成品,而且要少量为先,避免浪费。

通过这次反思,我发现了自己购物上的黑洞,还发现三分钟热度,不光是存在购物上,还存在学习上,生活的其他方面,需要继续去觉察。

这个就是反思带给我的帮助。

【适用边界】

反思适用于学习,工作,生活的方方面面。特别适合想要不断提升自我的人。你可以反思自己某个不好行为,某种糟糕的心情,或者某个消极的想法等等等等。你可以自己一个人反思,也可以请他人帮忙反思。

当然要说明的是,不是每一次反思,就一定能找出更深层的问题,因为反思也要靠平时多思考,多练习的。

【预防异议】

可能有小伙伴会说:又没有什么大事,生活中都是些鸡毛蒜皮的小事,值得这么认真吗?

说得没错。生活中哪来那么多大事呢?但一件大事的背后,往往都是一件件小事的积累。

我们很多的行为或者思维已经形成一种惯性,只是没有去觉察,有些不好的习惯如果不及时发觉,会一直陷入恶性循环中,有些可能还会导致大的不好的事情发生,而通过反思就可以发现并及时修正不好的习惯,避免错误继续,从而让自己变得更好。

A 学习者拆为己用

听完了我的讲解,接下来我们到了学以致用的环节,我给伙伴们说下今天演练的场景。

【A3场景设计】小丁参加了一个学习营,老师要求月初提交一份上个月的学习总结。刚好五一,小丁想,这么多天,正好趁假期把总结写出来。她给自己订下一个目标,在假期最后一天完成并提交总结。

结果假期里家人说要出去玩,朋友说要聚餐。想想后面两天在家待着吧,结果坐家里也没闲着,这个要做,那个要做,整个假期结束,总结才刚刚起了个头。小丁很懊恼,明明想好要把事情做好的,可是每次订个目标总是无法按时完成。要如何终止这种随便一拍脑袋,就定个目标的恶性循环呢?关键问题出在哪呢?小丁想到找老师请她帮忙分析原因。

【A3小组讨论】因为我们今天是在线上演练,我们就分成了同一个小组,分配角色,相互讨论,一位扮演小丁,一位扮演她的老师,其他的小伙伴可以扮演群里的其他学习者。

由扮演老师的小伙伴运用反思五步法,引导小丁做一次反思,找出小丁当时制定计划时的想法有什么不足的地方。

也请大家注意,这次讨论的目的主要为了大家实践反思的5个步骤,而不是帮助解决事件本身。

好,现在请大家5分钟的时间进行组内讨论。

【A3小组演练】下面请两位小伙伴把讨论的经过演练一下。

杜凡扮演小丁

其芬扮演老师

老师:小丁,你五一是怎么安排任务的?你来说说看。

小丁:我五一没有计划,就一拍脑门就决定了任务。

老师:那你一拍脑门就能完成任务吗?为什么会这么想呢?

小丁:我当时就想,五一这么长时间,我总能抽出时间完成总结的,可是五一大家都放假,朋友,家人都要陪,又有其他事要做,就没有按时完成总结。

老师:你为什么会这么想呢?

小丁:我现在回头想想,当时做计划时的确没有细想,只是一拍脑门决定了,没有给计划做具体可执行的步骤,也没有考虑到五一有这么多的事情要处理。

老师:你讲到了不合理的地方。那你现在进行反思,原来的计划有这么多的弊端,那现在有什么新的想法,去克服那些问题吗?

小丁:有。其实我原来的不能算计划,只能算一个念头。真正的计划还是要把每天要做的事情安排好,心里要有数,到点要做什么事,一步步执行下去。不能只想结果,而没有步骤。

老师:那下次假期写总结,你知道该怎么做了。

小丁:嗯。

谢谢两位伙伴的精彩演练。当我们遇到对行为不满意的情况时,都能通过反思找到核心问题,让自己获得提升。希望伙伴们能多多运用反思,让自己变得更优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