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解书目: 《可复制的领导力》 所属活动: 【郑州轩辕 NO.230期】周日主题:"布置任务五步法"+"BIC反馈法" 所在级别: TF3-3 学习主题: "布置任务五步法"+"BIC反馈法"

开场:

【自我介绍】大家好,我是今天的拆书家肖利,首先用三个标签介绍我自己:第一,准三级拆书家,今年的目标之一拆书帮收徒1人;第二,2岁宝宝的妈妈,家里的大事小事都要操心;第三,人力资源经理,团队人数20+。很多人说只有领导角色才需要领导力,其实社群成员、家庭成员等需要通过他人完成部分事情的角色也需要布置任务、提供反馈、营造氛围等领导力。
【学习目标】在跟随我完成本次RIA现场学习后,学习者在布置任务或交代他人事情时,能够使用布置任务五步法,达成双方对任务和执行标准的理解一致,避免后期勉强接受、重新做或加班加点做。并且在对方任务执行过程中,能够使用BIC反馈法给予反馈,对对方的错误行为及时纠偏或正确行为及时强化,保障对方高效完成任务。
【现场分组】为了方便后面的讨论,我们延续宇星的分组,分为4个小组,谢谢大家!
【场景】现场的小伙伴有没有过这样的经历:你给其他人布置了一个任务或交代一件事情,你以为他理解你让他做这个任务的目的,过程中他没有找你沟通,你想着一切顺利,但截止日期前,你发现对方交付的成果根本不是你想要的,甚至有可能没有进展。
【提问】是对方的理解力和执行力太差吗?其他人布置给他们的工作也都做不好吗?
【影响】我们布置任务时简单说一遍,过程中也没有反馈,任务交付时偏差太大或没有交付,要么我们一万个不愿意勉强接受,要么对方重新做或加班加点做,不仅工作质量受影响,双方的关系也会受损害,布置任务的人觉得执行任务的人执行力太差,执行任务的人觉得布置任务的人领导力太差。
【解决】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布置任务五步法和BIC反馈法,选自樊登《可复制的领导力》这本书,作者是樊登读书会的发起人。书中提供了一系列可操作、可模仿、可践行的工具,让每个人都可以学会领导力。通过本次学习,你能够通过使用布置任务和提供反馈的方法,提高对方的执行力。

片段一
R 原文片段

【自测】下面请大家花一分钟时间做一个简单的测试,看看在布置任务这件事上大家的能力大小。你们面前的自测表中有5个题目,请按照1到6分的标准给自己打分,1代表完全不符合,6代表完全符合。请大家仔细阅读自测表,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为自己打分,并计算总分。

(询问)请问各位总分分别得了多少分?
神羽:20
李霞:24
小闪:21
小金:17
胡旭:18
啦啦:16
。。。

通过这个自测表,大家可以简单地了解自己布置任务的能力:分数在25分以上,说明你很善于布置任务;得分在18-24分之间,说明你有不错的布置任务能力,可以通过刻意练习提升自己布置任务的技巧;得分在11-17分之间,说明你有一定的布置任务的能力,但需要进一步提升;得分在10分以下,说明你不善于布置任务,亟需学习布置任务的技巧。

【学习目标1】我们先来一起学习下拆页一,在布置任务或交代事情时运用5个步骤,达成双方对任务和执行标准的理解一致,避免勉强接受、重新做或加班加点做。
接下来,请大家用1分钟的时间阅读拆页一,阅读完成后的小伙伴请举手示意我。

【片段来源】《可复制的领导力》P16-17
【主题】布置任务五步法
【原文】
给华为起草《华为基本法》的包政教授在一次讲课中,向我们形象地描述了日本公司是如何向下属部署任务的。其中最有趣的部分是:“日本的大公司规定,管理者给员工部署任务时,至少要说五遍。”具体情况如下:
第一遍,管理者:“渡边君,麻烦你帮我做一件××事。”渡边君:“是!”转身要走。
第二遍,管理者:“别着急,回来。麻烦你重复一遍。”渡边君:“你是让我去做××事对吗?这次我可以走了吗?”
第三遍,管理者:“你觉得我让你做这事的目的是什么?”“你让我做这事的目的大概是咱们这次能够顺利地召开培训,这次我可以走了吗?”
第四遍,管理者:“别着急,你觉得做这件事会遇到什么意外?遇到什么情况你要向我汇报,遇到什么情况你可以自己做决定?”渡边君:“这件事大概有这么几种情况……如果遇到A情况我向您汇报,如果遇到B情况我自己做决定。您看可以吗?”
最后一遍,管理者:“如果让你自己做这个事,你有什么更好的想法和建议吗?”渡边君:“如果让我自己做,可以在某个环节……”

I 拆书家讲解引导

分享开始前,我先讲一个自己的例子:上周末因为加班,交代老公带着孩子出去玩,趁着春暖花开,让孩子去体验大自然的美好,下班后发现老公带着孩子在室内的蹦蹦床玩了一天。看着满头大汗且毫无精神的儿子,恨不得掐死老公。
相信大部分人跟我一样在布置任务或交代事情的时候说一遍,以为对方能理解,如果对方多问几句就会说“自己看着办吧”或 “不要让我再说第二遍”。这样布置任务的结果是什么呢?有可能对方交付的结果不是你想要的,也有可能对方没有结果可交付。
布置任务五步法可以通过五个步骤,让对方清晰理解任务是什么,目的是什么,意外情况如何处理,同时让对方提建议,虽然时间稍长了一些,但因为双方对任务和执行标准理解一致,避免了勉强接受、重新做或加班加点做的情况,节省的可不是那短短的几分钟时间了。
如何布置任务或交代事情呢?具体有五个步骤:
第一步:讲给他听。在布置任务或交代事情时,用自己的话将任务讲给对方听,比如“某某,麻烦你在什么时间内完成一件什么事情”;
第二步:请他复述。不同的人对同一个词的理解会不同,比如宇星讲到的失败和失误,每个人的理解不同。请他用他的语言复述你布置的任务,比如“请你用自己的话复述这个任务”
有的小伙伴会说,自己讲明白就好了,让对方复述这一步太多余了,而且会让对方觉得是在歧视他的智商?的确有可能存在这样的误解,但这一步非常重要,如果发觉对方误解,可以跟对方说明不是不相信对方的理解力,而是为确保双方的理解一致。
第三步:理解目的。同样是打扫卫生,接待未来丈母娘和哥们聚会两种不同的目的,任务交付标准会有很大的不同,比如“你觉得我让你做这个任务的目的是什么?”
第四步:预判意外。任务的开展不会一帆风顺,让对方提前预判有可能的意外情况,及意外情况的处理方法。比如“你觉得做这个任务会遇到什么意外?遇到什么情况你要向我汇报请求协助,遇到什么情况你可以自己做决定?”
第五步:请提建议。执行任务的人有可能有更好的方法,这一步不仅可能创造更好的交付结果,而且可以调动对方的积极性。比如“你有什么更好的想法和建议吗?”
同样,举个给老公交代事情的例子:最近工作太忙,下周需要老公自己去给孩子挑选托育机构,第一步:老公,下周末之前需要你自己去给孩子挑选托育机构了;第二步:怕你忘记,你复述一下我刚才说的事情呗;第三步:你觉得我让你找托育机构的目的是什么呀?第四步:你觉得在挑选托育机构的过程中会遇到什么意外或麻烦呀?遇到什么样的意外或麻烦咱俩商量,遇到什么样的意外或麻烦你可以自己做主?第五步:你有没有更好的想法和建议?这样五步下来就不会出现上周末交代他带孩子出去玩的场景了。
当然不是所有的任务布置都需要这么麻烦,这个方法更适用于项目管理、活动组织等复杂任务,不适用洗件衣服、打个车等具体行动。也可以根据双方的熟悉度和对方的靠谱度,减少某些步骤,但建议刚开始练习的小伙伴先按步骤来。

A 学习者拆为己用

拆书家提问设计(逐字稿):
接下来,邀请大家进入“编剧”角色,设想一下在未来的一个月内,需要给他人布置一个任务或者交代一件事情,比如家长给孩子布置家庭作业,师父安排徒弟组织师门活动,领导交办下属编制月度汇报材料,老公麻烦老婆带老人做年度体检等,如何运用布置任务五步法让对方对任务和执行标准的理解一致呢?
每组编一个小剧本,我们这个剧本要设计出人物、情节变化(包括: 起因、经过、结果)和当时双方的对话等,其中对话部分要使用到今天学习的布置任务五步法。请将故事的摘要写在小剧场模板中,并组内分享,时间5分钟。5分钟后我们请人来讲讲他的剧本。
好的,时间到了,有小伙伴自愿分享的吗?
学习者案例记录:
时间:今天活动结束后
地点:老胡办公室
人物:小荷和小闪
事件:小荷和小闪之前定的计划是,小闪今天要完成2个便签,小荷用布置任务5步法再次给小闪布置这个任务
对话:
小荷:小闪,之前咱俩定的计划是,今天你要完成2个便签,你需要在今天晚上把便签写完交给我(讲给她听)
小闪:哦
小荷:那你跟我说一下,我让你什么时候写完几个便签呢?(请她复述)
小闪:今天晚上11点前写完2个便签
小荷:那你知道我为什么今天又跟你说让你写便签这个事情吗?(理解目的)
小闪:1、之前我们说好了,本周要写3个便签;2、为了改变我拖延症的习惯,我也请求你帮忙一起督促我改变拖延症
小荷:从现在到今晚11点还有10个小时,你觉得这10个小时内可能会出现什么意外吗?(预判意外)
小闪:1、可能有人找我做其他事情,耽误时间导致任务完不成;2、找不到合适的片段,无法写便签
小荷:你觉得有没有更好的办法完成这个任务呢?(请提建议)
小闪:1、如果遇到他人找我,先把事情延后,先完成便签;2、如果找不到原文片段,会请求你的协助
小荷:我们一起努力,写出好便签,克服拖延症,写便签的flag大计不能倒

拆书家回应/反馈:
非常感谢二位的分享,我们可以看到他们在布置便签的这个任务中运用到这5个步骤,小荷讲给小闪听,并让小闪复述,双方明确知道什么任务,几点完成,完成几个,对任务和执行标准没有异议,并明确写便签的目的,并考虑意外事件的发生及处理办法,且处理办法是让小闪自己用提建议的方法提出。
(提问)小闪,我想问问你,今天晚上完成便签的可能性大不大?
(回答)很大
通过五个步骤,大大提升了执行任务的人的执行力

片段二
R 原文片段

【过渡】刚才我们学习了布置任务五步法,达成双方对任务和执行标准的理解一致,那是不是双方理解一致任务就一定能高效完成呢?不一定,如果没有过程中的反馈,对方可能会跑偏或没有动力。

【学习目标2】接下来,我们一起学习用“BIC反馈法”在对方任务或事情执行中,给予对方反馈,对错误行为及时纠偏、对正确行为及时强化,保障对方高效完成任务。
请大家用1分钟的时间阅读拆页二,阅读完成后的小伙伴请举手示意我。
【片段来源】《可复制的领导力》P212
【主题】 BIC反馈法
【原文】
鉴于反馈对于工作进程的巨大促进作用,管理者有必要学习如何正确进行反馈。一般而言,反馈分为两类,一类叫作鼓励性反馈,即正面反馈,另一类叫作纠正调整式反馈,即负面反馈。顾名思义,鼓励性反馈是在员工做对事情时管理者给予的反馈,俗称表扬;纠正调整式反馈就是在员工做错事情时管理者给予的反馈,俗称批评。
既然如此,为何我又将其称为反馈,而不是简单称为批评和表扬呢?批评和表扬是相对主观的词汇,比如,管理者要批评一个员工,是基于管理者认为员工做的事情是错误的这样的前提。但是有可能管理者的认知本身就是错误的。在日常生活中,也有很多这样的小故事,说明人的主观经验对事情的判断是多么武断。

I 拆书家讲解引导

现场的小伙伴试想一下,任务或事情执行中没有任何反馈,会是什么结果?有可能执行过程中忘了初心跑偏了,也有可能情绪波动或事项太多忘记了,俗话说“初心易得,始终难守”,最终可能交付结果不合心意或没有交付结果。
【互动提问】
提问:我们回到原文,大家找一下反馈分为哪两类?
学习者回答:鼓励性反馈和纠正调整式反馈、正面反馈和负面反馈
提问:正面反馈是在什么情况下给予的反馈?
学习者回答:员工做对事情时
提问:负面反馈是在什么情况下给予的反馈?
学习者回答:员工做错事情时
提问:为什么作者用反馈,而不是简单称为批评和表扬?
学习者回答:批评和表扬是相对主观的词汇
【强化概念对比】
我们明白了“反馈”的分类和重要性,那怎样才叫反馈呢?小熊最近一个月每天迟到近半小时,领导说他没有一点责任心,是反馈吗?不是,因为反馈基于客观事实,如最近一个月每天迟到半小时;
小刘上周出差一周,交代老公给孩子做饭,老公每天变着花样做饭,回来后看着孩子红润的脸蛋,小刘说你是个好爸爸,是反馈吗?不是,反馈的要点是阐述行为对他人产生的影响激发对方的动力,如孩子感受到满满的父爱;
小李提报了一份活动方案给领导,领导说打回去重做,是反馈吗?不是,因为反馈的目的是纠偏错误行为或强化正确行为,如格式不对需修改;
从反馈的概念和要点出发,归纳出反馈的三个步骤:
第一步:描述事实(Behavior)。事实是真实存在的,容易被验证,对方会觉得是在就事论事。
第二步:阐述影响(Impact)。指事实对周围的人产生的影响。
第三步,期待结果(Consequence)。反馈的目的是纠偏错误行为或强化正确行为,告诉对方你期待的结果,他才会更有方向和动力向结果迈进。
简称BIC反馈法
举两个简单的例子,负向反馈:豆豆,你今天迟到了10分钟(描述事实),大家都在聚精会神听课的时候你走进来,打断别人的思路了(阐述影响),下次记得要提前5分钟进场(期待结果)。
正向反馈:今天我的拆页忘记带了,老胡特别紧张快速的帮我打开他的打印机,第一时间安排打印(描述事实),打印好的拆页可以发到大家手里,今天的活动才可以正常举行(阐述影响),感谢老胡每次考虑这么周到,一定是个用心的暖男,保证了我们活动的正常开展(期待结果)。
有的小伙伴会说,BIC反馈太麻烦了,还是直接给予表扬和批评比较容易,大不了多表扬少批评就是了,如果对方都不知道因什么而表扬,有可能造成对自己的错误认知最终做出错误的选择,比如从小被夸聪明的我,为了保持聪明的形象,不愿意挑战困难的目标。
反馈不仅适用于工作场景,也适用于亲子沟通、亲密关系中,但不适用于简单或紧急的场景,比如举手之劳或孩子暴力行为的紧急制止等。

A 学习者拆为己用

拆书家提问设计(逐字稿):
【明确问题】
现在大家了解了BIC反馈法的两种类型和三个步骤:正面反馈、负面反馈和描述事实、阐述影响、期待结果。请小伙伴们各自回想一下曾经给家人/朋友/同事提供反馈时,哪种类型或哪个步骤最难?
学习者回答:
第一组:阐述影响
大家觉得最难的类型或步骤,场景是什么样呢?小组内可以互相分享下,最后投票选出一个你们最有兴趣去解决的场景。给大家3分钟的时间。
现在邀请每组被选出问题的持有者(也就是案主)用1分钟时间介绍下自己的问题,并描述场景和困扰。
学习者回答:
第一组(案主:宇星):在几周之前,手把手教一个新人做销售数据分析,希望教完后新人可以给她提供一个数据分析报告,结果这个新人提供的报告不但没有按宇星教的工作方法进行数据分析,还把她给的基础数据做了修改,在这样的情况下描述事实是OK的,但在接下来的阐述影响步骤中,已经不想阐述影响,只想骂人了
【重述并明确问题】第一组小伙伴的问题是教了方法,但对方做的答非所问,在这种情况下可以描述事实但不想阐述影响,只想骂人了,对吗?
学习者回答: 是的
【引导分组讨论问题的本质】小组的问题都非常明确,现在我们一起结合自己的经验来向案主就刚刚的问题进行追问和讨论,对这位小伙伴而言,是什么原因导致刚才问题的产生,问题真正的原因究竟是什么,追问的方法很多,建议大家可以用连续几个“为什么”进行追问,直到你们认为已经接近问题的本质。组长负责将问题的根本原因写在纸上,时间是5分钟。
学习者讨论:
第一组记录:1、不是不会阐述影响,而是在当时的情况下,已经不愿意阐述影响;2、对新人过高期待,期待落空失落感导致情绪失控;3、情绪管理能力有待提高;4、挫败感强
【明确问题的本质】好,看见大家基本讨论出来结果了,那请小组长分享一下你们讨论的结论
组长(豆豆):不是不知道怎么阐述影响,而是在被情绪控制的一瞬间,就不想阐述影响,只想表达愤怒
拆书家提问:也就是说不是我不知道如何阐述影响,而是有情绪时不愿意阐述影响,只想宣泄情绪,也就是说情绪管理能力不足,大家认同吗?
组员:认同
【引导分组讨论解决方案】接下来,大家对案主进行提问,这个问题解决到什么程度他才是满意的,才觉得这个问题解决了,注意哦,是基于现实的解决而不是理想状态下的解决,比如,成为亿万富翁我就满意了,是不可以的。给大家2分钟时间,现在开始。
第一组你们的目的是在生气的时候快速恢复平静,不伤害自己,也不伤害他人,是吗?
学员回答:对
现在各小组的目的都已经确认,下面请大家根据两位小伙伴的解决目标,帮助他们讨论这个问题的解决方案,并请组长带领大家把讨论出来的方案写在纸上,给大家8分钟的时间小组讨论,稍后我们请组长分享讨论的成果。小组可以选择先让组员自己写思路,分类合并后再进行小组讨论,也可以选择直接进行小组讨论。
接下来我们有请一位案主来分享一下今天微行动学习的成果:
学习者分享:
第一组,分享人:豆豆和宇星(案主)
解决方案:
1、 按暂停,做一个深呼吸;
2、 找一个同事,当发现情绪即将失控时,及时打断,转移注意力;
3、 通过书写的方式改变心理状态,比如当特别特别想骂人时,可以写在纸上,写完后撕掉,也是一种表达,且在书写的过程中,改变了身体动作,当身体动作改变,情绪也会随之改变;
4、 适当的情绪宣泄,比如用文字或图案宣泄等

具体见下图:

拆书家回应/反馈:请问各位案主,宇星你的问题是否已解决?
案主(宇星):是的

看来我们的案主都得到了满意的方案。大家需要注意的是,我们在面对问题时,容易只看到表象的原因,而忽略了问题背后的本质,所以我们需要不断通过追问找到根本原因。只有从根本上下手才可能真正的解决问题。

【A2】拆书家提问设计(逐字稿):
今天我们一起学习的是一个很实用的技能,孰能生巧,给大家布置一个小任务:请大家在稍后的苹果洋葱环节给我一个包括描述事情阐述影响期待结果的反馈,让我做第一个接受反馈的幸运儿。
学习者案例记录:
小闪:
B:今天肖利师姐过级流畅,自然,完全脱稿,直接用现场场景举例,带动现场氛围;
I:直接让我们投入到师姐的讲解中了,特别的吸引人;同时也让我想到了我练级的时候的背诵场景,很生硬
C:期待下次练级更自然,并将这种自然带给其他练级的小伙伴,回去后我也要好好准备预备稿,向师姐请教,怎么更好的呈现预备表,争取讲解流利、自然
拆书家回应/反馈:期待小闪2-4的精彩表现, BIC中的C 就是反馈的目的,强化正确行为或纠偏错误行为,针对被反馈的人,希望她做什么,就是期待结果

【结语】领导力不是领导者的专属能力,更不是基因自带的能力,80分的领导力可以标准化并通过学习掌握。今天分享的布置任务五步法和BIC反馈法,可以助力他人高效完成工作,同时提升自己领导力。期待领导力成为每个人生存和发展的硬技能,学会领导力,收获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