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场:
大家好!
我的名字叫杨梅。拆书帮花名“噜啦嘞”,大家叫我“噜啦嘞”就好。
我个人喜欢快乐,喜欢学习,喜欢快乐的学习。想加入拆书帮,学习拆书法,应用“拆书法”快乐的学习。
[主题]:四步暗示提问,让我的“建议”更容易被采纳
[片段来源]《提问力》p66,p67速溶综合研究所著
1、当对方感到不满时,分析对方的原因。
如果在交谈中暂时达不到预期效果,那么我们就应该分析对方不满意的地方。具体在哪里,然后有针对性的进行调整,找准这个关键点是后续谈话或提问的基础。
2、找到关键点,要积极寻求解决方法。
在找准关键点之后,我们要立刻寻求解决的办法。这时候,如果对方自尊心很强,你一味单方面说出自己的解决方案,很可能达到相反的效果,这时候我们就要采用下面的方法,用提问来暗示解决问题的方法。
3、用提问去暗示对方解决的方法。
我们可以将解决方法放置到提问中,暗示对方解决方法比如采用,“你觉得这样做可以吗?”“***曾经这样去处理,你怎么看?”这样既不会过于主观,又能达到暗示对方的效果。
4、通过观察对方的回答和反应,及时调整提问策略。
在提问时要善于根据对方的回答调整你的提问方法,对方的回应往往反映出对方就你的解决方法所持的态度,因此要根据对方的回答揣摩对方的想法,并以此为基础调整自己的提问方法。
总括而言,有的时候如果我们想将自己的建议或者解决方法告诉对方,利用提问的方式将自己想告知的信息暗示给对方,会比直接告诉对方的方式更加奏效。
看了这两页拆页,大家有什么收获呢?
拆页告诉我们:为了更好地寻找并推荐好的解决方案,我们可以通过提问把解决办法按送给对方。也就是说用四个步骤,让我的建议更容易被采纳。
四个步骤分别是:
第一步: 分析原因,找关键。
搞清楚为什么没有达到预期,具体分析且针对性的调整关键点,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解决问题。
比如:我要给别人建议的时候,首先要先去做一个判断,那在这个过程中分析以及去找关键的因素,来为自己接下来的提问做准备,就是非常必要的。
第二步:寻找方法,不说教。
积极寻求解决方法,不急着说出来,也是避免伤害当事者的自尊心,而影响问题解决 。
这里所说是,不管你找到的方法有多么的好,在表达的时候,都不要急于表达(说出来)。相信大家在生活中也见过一些人,虽然他也可能会想要解决问题,但是当有人来教他的时候,反倒会激起他的防御。而防御一定会影响我们问题的解决的。
第三步:提问暗示,非主观。
将解决方法提出询问当事人的意见,或者假借别人的经验询问当事人的意见,既避免好为人师,又可让当事人感受到被尊重。
比如说,有的时候我们给别人提意见,很容易被别人误会,又在给他当老师?我要把我的想法强加给他,那么可以说“这个事情这样做,你觉得可以吗?”或者说“***好像也遇到过这样的问题,他好像是这样做的,你怎么看呢。”
第四步:揣摩想法,再提问
就比如说第三步,问了“这个事情这样做,你觉得可以吗?”如果对方回应说哦,太好了,这个方法我怎么没想到我们现在就按这个做?那当然就很好。如果说对方不吭气,可能还面露难色,那么可能我接下来的提问就要做调整,我会问“你是又有什么新的想法了吗?”(有点像,又重新回到了第一、二步,重新分析原因。寻找方法)哦,再在暗示的时候就要注意评估,采用这个人可以接受的方式。
可能还是有小伙伴会好奇,一定需要这么做吗?这样做有什么好处吗?
(是的,有很多好处呢)通过暗示提问,既可以避免自己给他人留下“好为人师”的印象,还可以让对方感受到被尊重更有利于沟通和问题解决;暗示提问是基于现实分析并针对性调整过的,所以找到的解决方案,往往更有效;暗示性提问为多次沟通收集很多信息,有利于多次沟通。
(不这么做又能怎样呢?有坏处么。)当然我们也经常开门见山、直来直去的沟通。虽然同样也传递了解决方案,但是如果遇到当事人是自尊心较强的伙伴,有的就此引发冷热战争,有的反而影响团队合作等引发信任危机、沟通危机(回避等)等更多问题。(动作:看向大家)
请大家回想自己的经历。咱们线上人不多,可以自成一组,结合今天拆页里的四个步骤,找到可以应用的一个经历片段。
可以是成功应用了拆页中分享的四个步骤的,也可以是今天学习后认为可以应用本拆页的经历。
请小伙伴们分享一下:
第一位小伙伴分享:
在孩子的沟通里有使用。我在给孩子提建议的时候也用到了这中间的四个步骤,有的时候不是很完整,但是也用到了部分吧,就是在孩子遇到问题的时候,她来问我,她问我的时候我会先跟他分析这个问题,这个问题的原因是什么?然后我们找到这个关键的点是什么,然后再引导他去找到这个解决问题的办法,接下来呢,又给他设置一个提问的环节,设置提问的环节就引导他去思考了,最后在问到这个回答问题上面来,请他来回答这个他开始的这个问题。这样的建议呢,也是更容易被孩子所接纳,所接受的一些。
谢谢冰之灵的分享。
咱们还可以再来一位小伙伴分享一下。
第二位小伙伴分享:
我感觉有时候在孩子身上可能会用到,但是在其他人身上就是比如或者朋友呀,同事呀,用的比较少,“分析原因找关键”有时候还行,“寻找方法"做的不太好。今天这个方法对我原来进行的提问来说,这是很好的一个方法,让我总结了,我平时都是在孩子身上做的比较好的地方,还有再对其他人提问的时候,做的不好的。我的建议,对朋友说的会比较直,让别人没有那么容易去采纳我的建议。
谢谢分享。
学以致用,这里还要邀请伙伴们在下周需要沟通的事件中选一件来练练。
大家思考并写下你的应用吧!(动作:看看参与的伙伴们)
下周要进行的沟通,应用到今天的拆页,大家可以参照以下思路进行设计:
目标:(未来可以在何时何地跟谁?达到什么目的。)
……
行动:(按照方法怎么用!)
为了尽可能实现沟通目标,实践今天拆页的四步法。具体计划如下:
第一步:……
……
第二步:……
……
第三步:……
……
第四步:……
……
当然,为了更有行动力,大家也可以考虑设计“奖惩”
“学以致用”四个步骤,让我的建议更容易被采纳,关于在下周的应用,大家可以写下来,之后分享或者反馈给我。
今天的拆书分享就到这里,感恩大家的积极参与,相信拆书法学习——“学以致用”的体验,会让你更热爱读书。也欢迎大家加入我们,一起学习并实践“拆书”读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