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解书目: 《正面管教》 所属活动: 20210519【福田●华强路No.128】 启发式提问 所在级别: TF2-3 学习主题: 启发式提问

开场:

【自我介绍】

大家好!我叫施云健。我的三个标签:一级拆书家、项目咨询顾问、终身学习者。

【分组】

为了方便大家稍后讨论和演练,我们先两两一组,左边两位,右边两位,各为一组。

【技能点】学习目标包含学习者可被观察到/被测量到的行为或动作,现场学习设计清晰体现了该学习目标。

【学习目标】

今天的学习目标是,在跟随我完成本次RIA现场学习后,以后,当他人面临可能错误选择的时候,我们可以用启发式提问的四个步骤,引导他们做出更合理选择。

【技能点】在FAB图书介绍法中,能够清晰辨别出聚焦于图书和学习主题的F、A、B。

【图书介绍】

【F特征】

《正面管教》作者是简·尼尔森,她是美国心理学家、教育学博士,也是美国“正面管教协会”创始人。本书介绍了一种既不惩罚也不骄纵的管教孩子方法,并提供了52个行之有效的育儿工具。

【A优势】

作为7个孩子的母亲和18个孩子的外祖母,作者把她丰富的育儿经验与专业的心理学知识相结合,写出了这本书。本书已经成为美国管教孩子的黄金教科书,比较其它同类书籍,本书系统地介绍了“正面管教”的方法,而且通过细化场景,让理论更加落地,便于读者学习运用。

B利益】

【B1】:

在孩子教育方面,家长都有过既担心严厉过度又担心放松骄纵的困扰?本书告诉我们如何在和善而坚定的氛围中有效管教孩子,培养孩子自律意识、责任感,以及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

【B2】:

当孩子面临可能错误选择的时候,今天学习的拆页片段,给出了一个办法,就是运用启发式提问的四个步骤,可以帮助引导孩子做出更合理的选择。

片段一
R 原文片段

【技能点】所选拆页,可以是简单的HOW指令,也可以是隐含HOW的案例或故事;且总内容未超过2页图书内页。

【片段来源】: 《正面管教》P127

【主题】:启发式问题

我最喜欢的一个例子是,我女儿有一次告诉我,她打算在一次聚会时一醉方休。我倒吸了一口气,说:“跟我说说看,你为什么要那么做?”她说:“很多孩子都那么做,而且看上去他们喝醉了都很开心。”我克制住想要对她说教的冲动,问道:“你现在不喝酒,你的朋友们是怎么说你的?”她想了想,说:“他们总是说多么钦佩我,多么为我骄傲。”我接着说:“你认为你喝醉了酒,他们会怎么想或怎么说?”我能看出她在思考,之后她说“我敢肯定他们会感到失望。”我跟着又问一句:“那你觉得你会怎么想你自己呢?”这个问题显然让她更费思量。她停顿了一下说道:“我大概会觉得自己是个失败者。她随即又加上一句,“我想我不会那样做的。”

I 拆书家讲解引导

【技能点】I环节,给出了比原拆书页更加细化的行动步骤,或者将书中的案例进行了意译。

【What】

这个拆页给我们展示的是,家长通过启发式的一连串问题,引导孩子做出更合理的选择。

【Why】

<人们通常的做法>

家长在孩子面临可能错误选择的时候,通常以说教的方式直接把答案抛给孩子,孩子要么无条件的接受,要么背着你偷偷去做别的尝试。

<不那么做的坏处>

如果孩子甘于接受选择,长期以往,就会慢慢减弱自己思考问题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而如果孩子背着你偷偷做其它尝试,不仅解决不了问题,还会造成更大的麻烦,甚至影响到亲子关系。启发式问题,可以引导孩子逐步培养思考能力及解决问题能力。

【How】(技能点:细化行动步骤)

如何做到启发式提问呢?结合原文拆页内容及内在含义,我们提炼出启发式提问的四个步骤,并对有的步骤进行了细化补充:

1. 调整心情,对话前务必调整心情,确保双方都能用平和心情进行对话。

2. 询问原因,引导孩子说出作选择的原因是什么?

2.1 先不预设答案,不能把预设好的答案植入到提问中。

2.2再客观提问,要客观提问,了解孩子真实想法。如:“可以和我说说,你做这个选择的原因是什么吗?”

3. 了解后果,引导孩子思考选择带来的后果是什么?

3.1 先了解,别人对自己现状评价。如:“可以说说,其它同学对你现在xxx(现状)是如何评价呢?”

3.2 再了解,别人对自己如果改变现状后评价。如:“可以说说,如果你那样做了,其它同学对你又会如何评价呢?”

4. 确认想法,再次和孩子确认对这个问题的看法。如:“你现在怎么看待这个问题呢?”

【意译案例】

女儿学校的英语老师比较严厉,听女儿说英语老师批评学生时,很少愿意听学生解释。女儿不喜欢这个老师,也讨厌上英语课,说以后上英语课就做其它学科作业。

为了避免说教的态度,我先平复下心情,再观察孩子情绪稳定。(1调整心情)

我说:“可以和我说说,你讨厌上英语课的原因吗?” (2询问原因:2.1先不预设答案;2.2再客观提问)

她说:“英语老师凶巴巴的,甚至有时蛮不讲理,我不喜欢这个老师,所以就讨厌上英语课”

我说: “以前你上英语课比较认真,而且上次英语考试成绩考的还不错,其它同学对你如何评价呢?”(3.1了解后果:别人对自己现状评价)

她说:“嗯,有的同学看到我成绩,还说我进步比较大呢!”

我说:“如果你现在因为不喜欢英语老师,不认真听他的课,学习下降了,其它同学又会如何评价呢?” (3.2了解后果:别人对自己如果改变现状后评价)

她说:“嗯,可能有的同学又会说,之前她考的好,看来只是运气好。”

我说:“你现在会怎么看待你的英语学习呢?” (4确认想法)

她说:“我不想被别人误认为之前考得好是运气,我希望能继续保持下去。”

【Where】

这个方法不仅适用于,亲子教育中,用启发式提问引导孩子做出合理选择,同样也适用于成人之间的沟通,通过启发式提问帮助对方做出合理选择。

但这个方法不适用于,一方判断,对方做出的错误选择可能造成安全危险,应立即指出或制止(如:小孩好奇尝试把手指伸进电风扇里去触碰)。

【I 便签-常见异议】

有的小伙伴会说,我如果运用启发式提问和孩子沟通,但孩子就是认死理怎么办?

【I 便签-预防性讲解】

如果孩子认死理,家长也要足够的耐心,只有双方心平气和时候,你才能启发孩子自己找到问题的根本原因,也才能解决问题。

A 学习者拆为己用

【技能点】A3环节,给出了非常具体、确定的场景,学习者可在此场景中演练或讨论或应用新学技能。

拆书家提问设计(逐字稿):

接下来,结合今天学到的启发式提问四个步骤,我们一起来做一个角色扮演的演练。

【场景设计】

场景:上周五晚上,女儿回到家告诉父亲,单元考试成绩出来了,同桌成绩比她高,原因是老师监考比较松,同桌考试时候偷看了书的答案。女儿愤愤不平的说,以后考试她也可以学着翻翻书。

【技能点】使用A3技能点的环节指令清晰,学习者可以根据拆书家设定的案例场景,进行小组讨论、应用知识点并形成一个解决方案,或是应用知识点进行组内角色扮演。

【小组讨论】

1、一句话概括这个场景,“女儿同桌考试作弊,成绩比她高,她也想以后有样学样”。如果你们是孩子父亲,你会如何运用启发式提问的四个步骤,引导女儿做出正确选择?

2、请大家按照刚才的分组,两两一组,演练一下这个场景。

首先(角色分工):你们先决定谁演父亲、谁演女儿。

其次(设计剧本):结合场景,参照启发式提问的四个步骤(包括细化步骤),设计彼此对话的剧本,对话可以写在原文拆页背面。

最后(小组演练):根据设计好的对话剧本,进行小组演练。

3、好,现在开始演练,8分钟后我会邀请1组同学上台表演。

4、好的,时间到,下面有请瑞莲、雯琳小组,上台给大家表演下。

【现场演练】

现场演练案例记录:

父亲(瑞莲扮演)、女儿(雯琳扮演);

父亲先调整心情,心理想着自己生的不生气。(1调整心情)

父亲:“给我说下,你为什么要这么做呢?”(2询问原因:2.1先不预设答案;2.2再客观提问)

女儿:“我也想要一个好成绩,同桌作弊都可以得好成绩,凭什么要把好成绩给她呢?”

父亲:“你现在没有作弊,你的同学会怎样评价你呢?” (3.1了解后果:别人对自己现状评价)

女儿:“同学说我活泼开朗像个小公主,大家都愿意和我玩。”

父亲:“如果你作弊成绩提高了,你的小伙伴会怎么评价你呢?” (3.2了解后果:别人对自己如果改变现状后评价)

女儿:“他们会觉得我原来的成绩都是靠作弊,不诚实不可爱了,他们不愿意和我玩了。”

父亲:“那你想要大家对你什么样的评价呢?”

女儿:“想要大家认同我,认为我是自己努力获得的成绩。”

父亲:“好的,那我们应该怎么去做呢?” (4确认想法)

女儿:“嗯,那我就不去作弊了,让他们自己作弊吧,老师以后监考会更严格,我的成绩会比他们高的。”

父亲:“嗯,真棒!”

非常感谢两位小伙伴的精彩表演,通过角色扮演,我们学会了,运用启发式提问的四个步骤,可以引导他人做出更合理选择。这就是我今天全部拆书内容,感谢大家聆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