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解书目: 《结构思考力》 所属活动: 【NO:117】拆书帮天津北洋分舵拆书练级活动 所在级别: TF2-2 学习主题: 这样表达不会“错”

开场:

拆书是门手艺,练级需要毅力

大家好,我叫王靓,用三个标签介绍一下我:

1.闲鱼搬运工 2.运动爱好者 3.目标管理践行者。

今天我挑战的2-2,因为一会我们有思辨、讨论环节,所以在正式开始之前我们先分一下组,我们就以拆页上便签的颜色来分组,绿色便签为一组,蓝色便签为一组。

今天我带拆的片段来自《结构思考力》这本书,大家在跟随我完成本次RIA现场学习后,让我们松轻Hold职场中各种需要口头表达的关键时刻,通过演绎常见式,3分钟就能将事情说清楚,解决头脑空白、语无伦次的问题。现在我们开启一场结构思考力的践行之旅。

首先我先介绍一下这本书:

F特征:结构思考力这本书作者是结构思考力学院创始人,中国思维教育专家李忠秋老师。这本书从明确理念打基础、基于目标定主题、纵向结构分层次、横向结构分顺序、形象表达做演示,五个维度全面讲解结构思考力。这本书最大的特点是非常结构化,所以阅读时要基于章节的顺序阅读,才能更透彻的学会结构思考力。

A优点:这本书的核心理念源自芭芭拉.明托的《金字塔原理》。但是李忠秋老师运用更符合国内企业及国人的特点进行了详细的诠释。如果与原著相比较的话,《结构思考力》这本书更通俗易懂和本土化。

B利益:读这本书我们能有什么收益和收获呢?对于一个成人来说,知识的增加并不一定能提升他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所以如果我们想提升解决问题的能力、决策的能力、写作能力、表达沟通能力以及辅导他人的能力,在这本书中都可以找到方法。可以说一书在手,把握所有。聚焦到今天我带拆的这个片段它能给我们带来怎样的收益呢?八个字概括:应用简单、一学就会,并用很大程度上能提升我们的日常口头表达能力和对自我思路的梳理。

片段一
R 原文片段

常见式真的很常见

刚才已经提到,识别现象、原因和解决方案也是一种演绎结构的形式。之所以说它常见,你会发现就算你没学过结构思考力,也会经常使用,比如你写工作总结时首先会说工作中遇到了哪些问题,然后分析是什么原因造成的,最后提出几项改进建议,这种逻辑就是常见式的演绎结构。而这三个方面跟我们在纵向结构中提到的小技巧2W1H也是对应的,现象是what、原因是why、解决方案是How。毛泽东也教导我们要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其实也是指现象、原因、解决方案。这些都是有关联的,所以我经常说“常见式”并不是什么新鲜东西,它真的很常见。接下来我们看一个案例。

某业务团队的负责人希望跟上司建议增加客户经理的一个支持团队,以提升营销拓展效能。在前面已经运用纵向结构搭建出了金字塔结构的框架,目标是“争取办公室同意启动该项目,按本方案实施该项目”,基于目标确定的主题是“内外兼修,放飞营销,建立支持客户经理团队,提升营销效能”,并且为保证思考全面又运用了2W1H技巧设想问题。当了解到演绎常见式结构后,发现正好与之前的框架切合,于是按照现象、原因、解决方案三部分展开(见图4-9)。

常见式是工作中最常见的表达方式,并同样可以达到增强说服力的作用。因为它相当于从是什么、为什么、如何做三个方面来有力支撑你的结论,比较适用于问题解决、专项汇报、方案推介等方面的呈现。当方案清楚地构思出来后,你就算不用PPT,口头表达也一定可以信心满满地在3分钟内把事情说得清清楚楚。

I 拆书家讲解引导

what:

结构化思考除了要纵向结构分层次上下关系,还要横向结构分顺序逻辑递进关系,符合逻辑推理,这个片段主要讲的是横向结构其中的一个方法演绎常见式。

why:

为什么要学这个方法呢?演绎常见式是最常见的一种结构表达方法,但也是最容易被我们忽视的,职场中很多时候需要我们应对临时性的汇报或是就某一问题现场表述自己观点,给出解决方案,当我们不知所云时可以调用这个模型轻松Hold现场。

how:如何做呢?

第一步 现象(发现问题)

第二步 原因(分析问题)

第三步 解决方案(解决问题)

A1+以前我没有学习结构思考力时,在汇报工作时,特别是阐述关于解决问题方面的工作时,要不是只说了现象+解决方案;要不就是只说了原因+解决方案,要不就是现象+原因,解决方案没有想好,表达的思路不完整、说服力也就逊色了很多。比如以前我和领导阐述人员招聘效果不好这个问题时,我是这样说的,领导目前咱们招聘效果特别不理想,新同事又留不住,我建议1、2、3,差了什么没说?原因,我没有分析问题,而是直接给了解决方案。领导就会质疑,你给出的解决方案真的就能解决这个问题了吗?不够有说服力。

学习了演绎常见式,我的表达是:针对于目前招聘效果不理想,新入职同事的留存率低(现象),存在的问题如下:第一招聘渠道入口较少、第二新人培养体系有待完善、第三部分岗位招聘门槛过高(原因),改进方案:由粗转精,精益求精。第一稳定内部招聘团队,拓展中介及校招渠道,拉动招聘入口,第二指派带教小老师,设定带教奖励机制,提升3-6个月新人保留率,第三人岗匹配完善人才画像,按实际岗位职责拟定岗位需求(解决方案)。所以你看演绎常见式真的可以让我在3分钟将事情表述的明明白白。

预防异议:

1)可能有的老师会问,现象、原因和解决方案要一一对应吗?(如原文片段中图示),在这里有一个小技巧,第二步原因与第三步解决方案要一一对应,比如原因你分析出来有3个原因,那么解决方案也要有3个方案,如果不对应,原因3个解决方案4个,看的人和听的人会很困惑,多出的解决方案解决的是什么问题呢,所以原因与解决方案要一一对应,这样对于信息接收者会很舒服,说服力也会特别强。现象不用与原因、解决方案对应呢,因为现象是我们发现的问题,比如我们发现有5个问题,通过分类归纳,最后其实可能就是3个原因或4个原因。

2)再有我们经常会犯的一个错误是像我把现象与原因混为一谈,没有分析原因直接仅凭现象就做出判断进入到解决方案这步,我上面的例子就是这样,现象与原因是两个不同的概念需要严格进行区分。

where:

结构思考力虽然听着非常抽象,但在我们的工作、生活中真的是无处不在,适用范围一是口头表达,一是文字表达,但凡我们以提高效率和说服力的一定要用,口头表达但凡是一对多、一对一传递信息时,以提高效率和说服力为目的都需要用;文字表达如汇报工作、解决问题、方案推介、PPT等都需要用。

刚才举了一个工作的案例,再给大家举一个用于生活中的案例,大家来感受一下:

在坐的女同胞都有过这样的经历吗?我们去某个化妆品专柜买护肤品时,美容顾问推荐护肤品时的话述是不是这样的,您皮肤状态很好,就是眼角有一点细纹出现了(发现问题现象),随着年龄增涨我们的胶原蛋白会大量流失,皮肤松弛,再加上平时如果我们防晒做的不足,同样会造成细纹出现,还会有晒斑(分析问题原因);我建议您选我们这款明星产品,它含有黑科技某某因子,非常好吸收,可以大大修复皮肤,不仅作用于表皮,通过我们的按摩手法还可以进行深度修复,虽然价格小贵一点但有效果,很尽用也特别适合您这个年龄段使用(解决问题解决方案推荐了一款明星产品)。这样的口头表达背后是啥?暗示+逻辑,说服力非常强。

A 学习者拆为己用

分步催化1:

目前就职于职场或者曾经就职过职场的小伙伴请举手示意我一下,看了原文片段、也讲解了我的案例,也学习了演绎常见式三步骤,接下来请大家设想一下未来一周的某个工作日你正忙手头的工作,突然接到微信通知,十分钟后召开线上会议,看到会议通知,你想到刚好工作中有个问题要与领导反馈,但没有思路,你想到今天学到的演绎常见式三步骤,于是你想要怎么表述才能让自己将事情用3分钟阐述清楚,改变以往表达不到位的问题。

预案:在坐还有一些是自由职业者或宝妈,同样我们可以设想一下在未来一周的某一天中,你会不会遇到需要在短时间内进行口头表述,比如:帮朋友分析一件事情、向他人推荐你的方案。

我们只需要联想出那个场景即可

各位可以先设想一下,然后与同组的小伙伴分享未来一周你可能应用的场景,时间到了我会提示大家。

学习者案例记录:沙沙分享的工作场景以前他们办事大厅经常由于前来办事的人过多而场面混乱一片,因为没有人维持秩序。

好的,谢谢沙沙的分享

分步催化2:

现在请大家将自己设想的这个情景加工成具体例子,想一想今后你可以在该情景下,如何使用今天学习的演绎常见式三步骤的方法进行口头表达,达到3分钟也能将事情说清楚的目标。

同样请大家与同组小伙伴先讨论分享,一会我们找一位发言官分享

学习者案例分享:沙沙分享加工后的案例,现象是办事大厅经常由于前来办事的人过多而场面混乱一片,原因是因为人手不足没有人维持现场秩序,解决方案在经费允许的情况下购买一台取号机。这样可以有效解决因无人维持秩序办事人过多而场面混乱的问题。

好的,谢谢沙沙的分享

看到大家都有与自己的小伙伴进行分享和讨论,最后我们再回顾一下,横向结构演绎常见式(学完之后立刻就能应用呈现)

第一步 现象(发现问题)

第二步 原因(分析问题)

第三步 解决方案(解决问题)

希望通过今天的学习大家在结构思考力践行的道路上不断明道、优术、树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