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解书目: 《掌控谈话》 所属活动: 烟台拆书筹备分舵第28次活动(21年第1次线下拆书过级) 所在级别: TF1-1 学习主题: 分辨谈话中的真假

开场:

各位热爱读书和分享的小伙伴们你们好,欢迎参加拆书帮烟台分舵的线下活动,我是今天的拆书家大辉。在开始今天的分享之前,我要简单介绍一下我自己。我的全名叫张旭辉。旭日东升、熠熠生辉,这是我的父母送给我的美化祝福,但是今天我想把这个美化的愿景送给大家,希望今天见到我的每一位小伙伴都能收获吉祥。说到我个人,我有三个爱好想与大家分享:

1、新媒体运营。目前我正学习朋友圈、视频号、以及直播的运营,希望有一天可以帮助自己建立个人品牌。

2、演讲教练。演讲作为我的个人爱好,最近两年占据了我大量的业余时间,所以我希望有一天可以成为演讲教练,帮助更多人享受演讲的乐趣。

3、读书分享。曾经听人说运动滋养身体,而读书滋养灵魂。对于一个热爱生活的人来说,怎能放弃读书呢?

以上就是我的三个标签。总结下来就是:一个不懂得新媒体运营的演讲教练终究成不了三级拆书家。而我三个条件都具备,所以2021年我的最大愿望就是成为三级拆书家。

既然已经提到了“拆书”,那么接下来请允许我为大家介绍一下什么是“拆书”,而“拆书帮”又是一个什么样的组织。

所谓“拆书”就是提取书中的一个片段,将原本空洞的知识点与学习者的过往经验以及未来的规划结合起来,从而达到提升能力,解决问题的目的,它是以学习者为中心,而不是以知识为中心的一种成人学习方法。具体分为个人学习的拆书法和组织学习的拆书法:其中个人学习的应用是RIA便签法(R表示阅读原书拆页,I表示讲解引导,A表示拆为己用)组织学习是一群人在拆书家的引导下,将书中的知识转化为技能的学习过程.从学习者的学习效果来看呢,一位拆书家所创造的价值可不亚于一位培训师哦!

说完拆书法,接下来我们了解一下“拆书帮”。拆书帮是一个公益的青年学习组织,它的使命是培养更多的拆书家,具体的组织形式是遍布全国的分舵,时至今日,拆书帮的分舵已经遍布各大中城市,像我们烟台的筹备分舵就是其中之一。

以上就是关于拆书和拆书帮的介绍

片段一
R 原文片段

接下来就是正式的拆书环节。今天我选择的拆页来自《掌控谈话》

现在我们有三分钟的时间阅读片断,阅读完以后,请伙伴们举一下手给我一个反馈

原文片段

片段主题:三次原则

片段来源:掌控谈话P169

我相信你在生活中碰到过这样的情况:你在一场谈判中得到了“是”的答复,后来却变成了“不”。可能是对方欺骗了你,也可能他们只是在自己的理想愿望里。不管是什么原因,这种经历并不罕见。

这种情况会发生是因为“是”其实有三种:承诺的、确认的和虚伪的。

我们在第五章讨论过,许多推销员想让客户掉人承诺的“是”的陷阱,许多人却非常擅长说虚伪的“是”。

一个能避开陷阱的有用的方法就是“三次原则”。三次原则非常简单,让对方在一次对话中对某件事情同意三次,它可以让你在任何时候把想要发挥的力量增强三倍。通过这个原则,就能事先发现问题。因为人确实很难连续地说谎或做伪证。

当我第一次学到这个技巧时,我的最大顾虑是,如何避免让自己像一个破唱片机一样重复“说话”?我悟出的答案是:你要使用不同的技巧。

当对方第一次同意某事或给你承诺的时候,是第一次说“是”。

第二次,你可以标注或总结对方所说的话,然后对方会回答“你说得对”。

第三次可以是一个包含“如何”或“什么”的校准问题,内容关于协议执行,问对方什么是成功的必备因素,比如“如果进展不顺,我们该如何做”。

以上就是原文片段,请看完原文的小伙伴举手示意我,代表您已经看完原文。

I 拆书家讲解引导

对于刚才这个片段,我谈一下我的理解:

【what】

这个片段通过三次原则的介绍,提供了一种分辨谈判中真假“是”的方法。

【why】

在谈判或者交流的过程中,有的时候我们会遇到这样一种情况,对方明明答应了我们的请求,可是到了执行阶段却完全是另一番景象,造成这个现象的原因很多,有一种情况是对方很善于说一些虚伪的“是”或者“同意”。对于每一人来说,我们必须意识到对话中的所谓“是”,其实有三种情况:承诺的、确认的以及虚伪的。如何分辨虚伪的“是”,对于接下来的执行阶段至关重要。只有找到虚伪的“是”或者“同意”,才会避免发生严重的事故。

【how】

要想找到虚伪的“是”其实也不难,原理是人很难连续的说谎或者做伪证,这里给大家介绍一个“三次原则”,具体方法是:

1、 确认第一次“是”。当我们提出某个建议或者想法的时候,对方马上表示同意或者认同,这就是第一次“是”。

2、 总结第二次“是”。当对方表达同意以后,接下来我们就需要运用重复、标注、沉默等主动倾听的各种技巧,获得更多对方关于这件事的有用信息,最后一定不要忘了将对方的所有信息用你自己的语言总结出来,如果这个总结与第一次一致,并且对方再次表示同意,那么我们就完成了第二次确认。

3、 校准第三次“是”。当我们关于某件事已经谈论了一段时间以后,对方可能已经忘了前边说的话,这个时候是确认谎言的最佳时期,我们可以谦虚的提出:您认为关于这件事我们应该如何处理呢?如果对方的回答依旧能够紧扣前两次的“是”,那么他是发自内心的同意,否则很有可能之前的承诺都是虚伪的应付。

相信通过变换技巧的确认,我们既可以避免多次重复的尴尬,同时也能找到所有虚伪的“是”。

以上就是“三次原则”的全部内容。

【where】

通过学习我发现“三次原则”不仅可以用于谈判,其实同级工作交接、亲子沟通、给下属下达命令等等方面都有广阔的应用价值

A 学习者拆为己用

下面分享一下这个知识点我经历的一件事:

故事

前段时间,我经历了一次没有辨别虚假的“是”而导致工作工作被动的事

3月18日,我准备到外地参加一个重要的培训,为了保证工作的连续性,我在离开烟台之前将我的工作与同事小丽进行了交接,可是当我在外地培训的时候,领导来电话让我马上回公司处理工作的事,我告诉领导工作已经交接给同事小丽了,并急忙联系同事小丽,同事辩解说我没有交接清楚,他休班了,虽然后来同事上班处理工作上的事,但工作进展很不顺利。

反思:

1、 确认第一次“是”。关于工作安排,我只确认了一次,当时完全没有意识到他其实非常敷衍。

2、 总结第二次“是”。收到确认信息后,我没有认真听听他对工作安排的一些想法,更没有对他的想法进行总结,导致我忽略了虚伪的“是”。

3、 校准第三次“是”。其实我应该让他说说关于周末的工作安排,他是怎样想的?因为懒惰和过于信任,我失去了最后一次校准“是”的机会。

下面,我想谈一下这个知识点的具体应用:

目标:

下个月我还有一次培训,到时候我需要和另一名同事进行沟通,这一次我一定要通过三次原则做好工作的交接,保证我的培训不受打扰。

行动:

1、 确认第一次“是”。首先我会将周末所有可能的工作交接一下,一定要确保对方已经听清楚了,并且要得到准确的“是”。

2、 总结第二次“是”。接下来我会请他说说关于周末工作安排的一些想法,然后总结他的语言,看看是否有遗忘的工作,这样就完成了第二次确认。

3、 校准第三次“是”。最后我可以问问他:关于周末的工作安排,他是怎样想的?是否有一些不合理的地方?通过校准问题,我就可以完成三次原则的重要确认。好,以上就是我今天的分享,谢谢大家!

以上就是我今天的分享,期待各位老师和小伙伴们给予我的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