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场: 大家好,我叫寇馨月。一个时而活泼,时而安静,乐观开朗,积极向上的女孩。
接下来进行I环节,就是用自己的话复述原文片段。
稀缺原理,简单来说就是数量少的说了算。“机会越少见,价值似乎就越高”的稀缺原理会对我们的行为的方方面面。比如我们在购买东西时,就会认为价格高的物品就是好的,数量少的物品就是好的。当我们在顺从环境中受到了稀缺压力的包围时,我们采用一套两步应对法。
第一,当我们觉得自己在短缺影响下产生了高度情绪波动,就是一种暂停信号。这时我们要冷静下来,理性看待这件事情,禁忌出现恐慌、狂热的反应。
第二,询问自己,为什么想要那件东西。如果只是想要拥有,就要利用稀缺性来判断该为它出多少钱;如果是想要它的功能(即想要驾驶它,喝它或吃它。)那么我们就必须牢记:该物品不管是稀缺还是充足,它功能都是一样的。
例子:心理学家斯蒂芬.沃尔切和同事设计过这样一个实验:他们给一群消费者偏好研究的参与者从罐子里拿了一片巧克力饼干,并让参与者给饼干的质量打分。有一半的评分者看到罐子里装着10块饼干;另一半则看到罐子里只有两块。正如稀缺原理的预测,参与者吃的饼干属于仅有的两块之一时,给出的评价更高。较之供应富余的饼干,人们觉得短缺的饼干更美味、吸引力更大、价格更贵——虽说两种饼干根本一模一样。
拆书家提问设计:请大家想一个你在生活中经历过或者见过的“稀缺原理”的案例,在小组内分享自己的经验,待大家分享完之后,我会请一位代表分享一下自己在小组内分享的经验。小组分享三分钟分钟,代表分享两分钟。
学习者案例记录:
宝骧:圣诞节和舍友去买苹果,舍友你宁愿买包装好看的,价格贵的。苹果外表不好看的,价格便宜,但却无人问津。
拆书家提问设计:请大家思考说明今后我们可以在该情景下用两步应对法来避免我们的损失。大家用一分钟时间分享的具体的行动计划。
学习者案例记录:
宝骧:分情况而定,如果是自己吃的话,就可以选择价格便宜样子不好看的苹果;如果是要送人的话就选择外形漂亮一点的苹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