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场:
不破不能立,不拆不成器!拆书帮把知识拆成你的能力!感谢各位参加今天的拆书练习。
【M】大家好,我是爱学习更爱分享的爱妈,三个标签:大学讲师;心理咨询师;健身教练
【T】1.超200小时个案的心理咨询师身份让我有机会看到很多教育和沟通失败的案例,2.超14年的大学讲师身份则让我有更多的可能在教育和沟通上不断的搜集第一手的信息和实践反馈。3.超8年的健身教练身份让我对健身有一套自己的小方法。4.我很喜欢读书,家庭教育,个人成长,健身养生等都有涉及。
【V】:我能为大家提供一下这些服务:1、青少年的心理咨询和家庭关系建构;2、书籍选择和知识梳理;3.健身养生,塑形增肌
目标:简短清晰地表达拆书/帮是什么
接下来我先介绍一下什么是拆书。
【拆书】“拆”是分解的意思,而拆书不是把书物理性的分解开,而是把书中的内容根据自己的需要分解成小的片段,它的好处有点像房屋的拆迁,拆迁是把一片废墟变成金钱装进腰包,拆书则会让你看到的知识转化能力长在你的身上。
拆书法分为个人学习和组织学习两种形式。
【拆书法】在自己看书学习的过程中,看到自己需要的内容,可以拿出三张便签,第一张便签上写下自己对原文的理解,叫做I便签,第二张便签上写下自己过去的相关经验,叫做A1便签,第三张便签上写下未来具体如何应用,叫做A2便签。这就是个人学习时用到的“便签读书法”。
第二种组织学习则是通过拆书家的设计和带导,营造一个现场共学,探讨的状态,促进现场参与的每一个人把知识拆解开并用在自己生活中的学习方式。组织学习的效果相当于参加一场同主题的培训效果。
【拆书帮】那拆书帮,就是这样一个由拆书爱好者组成的青年自组织,有各地的分舵,比如我们长治上党分舵这样自发形成的学习社群。拆书帮的使命是,培养拆书家,释放拆书家能量,相互陪伴主任达己。
读书一定要记住么?P70
上学的时候,为了准备考试,我们经常需要背诵书里的内容,很多人哪怕毕业很多年了,在阅读的时候,仍然希望自己尽可能地记住更多的东西。
但是,要读的书那么多,怎么可能都记得住呢?
不信的话,你回忆一下自己在学生时代背过的课文,现在还能完整地背出几篇?
对于特别好用的内容,我当然希望自己能记住,但我更希望自己能用上。 用,才是更好的读。
用,才是更好的读。
用,才是更好的读。
用,才是更好的读。
因为太重要了,我强调了四遍。
我是怎么做的呢?
(一)重复读,多读几遍。
(二)读的过程中思考怎么去用,还要真的去用,且努力做出成绩。
(三)分享给更多的人。
时间一久,这些内容就真的被我消化了。这时候,也就不存在是否能记住的问题了。
看到大家都已经读完了,我来分享一下我的I便签,也就是我对原文的理解。
【what】记得上学时读书是为了应对考试,所以需要背下来。但现在读书是为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所以怎么用最重要,背诵就没那么重要了。
【why】如果现在仍然是为了记住而不是使用到实际生活中,那读书带给我们的价值就太小了
【how】怎样才能把读书的价值最大化呢?
1、多读几遍,每一遍读的时候都要思考什么时候可以用,怎么去用。
2、真的去实践,并且要努力做到。
3、分享给更多的人,让知识变成自己的能力,随时可以用在需要的问题上。
【where】什么情况下我们需要将书中的知识用到实践中呢?在生活中遇到解决不了或者需要更好的解决问题时就可以用这样的方法。
接下来,我要分享一个自己的案例,也就是A1便签的内容。
因为身体的原因,今年我把加班从晚上调整到了早上,但是比过去每天6点15起床做饭还要提早半小时或者一小时用来工作,确实是很难做到的,于是我看了张萌老师的《人生效率手册》,其中早起仪式的九个步骤让我感触颇深。阅读完的当天,我信心满满决定次日开始执行。第二天闹钟响起的时候我也迅速翻身下了床。但是半小时后,我就因为瞌睡又跑回床上睡回笼觉了,再一次醒来时比平时起床还晚了十几分钟。我安慰自己明天一定要做到,结果连续四天,我都没能起来,书里的那九个方法我也忘的差不多了。
接下来是我通过今天拆页里提到的方法进行了应用规划,也就是我的A2便签。
1、今晚在睡觉前我要做得是将这九个步骤读两遍,第一遍读的时候思考明天我选择哪三步来做;第二遍思考这三步怎么能做到。
2、将思考的结果写下来贴在我一起床就能看到的衣柜门上,每完成一个内容就划掉一个内容。
3、和早起营的伙伴一起早打卡,如果连续21天能够完成就买一个8寸的蛋糕奖励自己。
对于我们的生活来讲,书本上的知识通过实践帮助我们解决问题是最重要的,所以今天的内容我希望通过我的分享和您的学习,带给大家更多的收获。
我的分享到此结束,希望大家都有所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