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场:
首先我们分下组,在我左手边的为一组,在我右手边的为另外一组。
各位小伙伴晚上好,我是韦清霞。职业上我是一名公共关系经理,目前就职于一家德资企业,负责企业的对内对外沟通;工作之外我最主要的身份是妈妈,因为大部分的时间和心思都投入在了如何陪伴和教育孩子;最后我是我自己,一个喜欢撸铁,喜欢跳舞,喜欢瑜伽,喜欢一些可以动起来的活动的人。
今天给大家分享的内容片段来自《关键对话》这本书。
【F】这是一本讲沟通方式和技巧的书,书中给出了关键对话中的8个步骤,并提供了非常系统和实践性超强的沟通理念和技巧以及案例帮助读者学习和应用。
【A】这本书由《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的作者史蒂芬●柯维亲自作序推荐,在全世界广受欢迎,一经推出即在亚马逊畅销书排行榜位列首位。2011年时就已销售了200万册,可谓是沟通领域的圣经。
【B】你有没有和同事就如何开展某项工作无法达成共识的时候?你有没有希望你的另一半做什么事情,他却无动于衷的时候?你有没有误会别人或被别人误会,从而使双方关系和沟通陷入困境的时候?
这本书可以教会我们在任何场景下继续展开对话并取得建设性成果。可以说,如果我们能熟练运用作者给出的8个沟通关键点,我们就再也不会有沟通不畅的烦恼,反而会通过高效沟通让自己的事业与生活如虎添翼。
首先请大家用1分钟的时间阅读下刚才发给大家的拆页,阅读完后可以抬头示意我一下。
【原文】
和对方讨论棘手问题是,或是感觉自己可能会强迫对方接受自己的观点时,你应当采用综合式陈述法,包含以下五种技巧。
· 分享事实经过。从最少争议、最有说服力的事实谈起。
· 说出你的想法。说明你根据这些事实得出的结论。
· 征询对方观点。鼓励对方说出他们看到的事实和产生的想法。
· 做出试探表达。承认这些结论只是你的想法,不要假装是事实。
· 鼓励做出尝试。创建安全感,鼓励对方说出不同甚至对立的观点。
在这五种技巧中,前三种是关于“内容”方面的技巧,后两种是关于“方式”方面的技巧。
好的,我看大家都看完了。下面我们一起来学习一下这个片段。
【Why】大多数情况下,我们会用最常见的方式和他人展开对话,比如说:“嗨,你的孩子最近怎么样?工作还顺利吗?”但是,当我们想要表达的内容非常敏感、令人不快或是充满争议的时候,如何向对方传达观点就变得非常困难,就需要提高自己表达观点的技巧。如果缺乏这样的技巧,在和他人讨论敏感问题时,就可能表现为自顾自说,不顾他人感受,或者就是沉默,让对话失去意义。
【What】对话高手不但可以完全说出内心想法,而且会维持对话安全感,让对方认真倾听自己的看法,并作出积极回应,既能做到坦诚直率,又能做到尊重对方。这个拆页里就给我们介绍了5个可以达到此目的的技巧。
【How】
这里,我们可以将综合式陈述法总结为3个步骤:[1]
第一步:分享事实经过。要想冷静地和对方分享观点,先要分享事实,因为和主观判断相比,事实是最不会引起争议的内容。从事实谈起可以为对话提供安全的出发点,也更有说服力。比如以下这两种开启对话的内容。第一种是表达观点:“别再性骚扰我了”。第二种是表达事实:“我们说话的时候,你的眼睛总是盯着我的身体而不是我的面部,有时候还会把手搭在我的肩膀上。”
【预防异议】
你可能觉得有的时候事情一旦发生,情绪就会失控,哪还能那么冷静地表达事实啊?这确实不容易,但是如果对话没有一个好的开头,又怎么能顺利引导对话,达到我们期望的方向呢?这一步非常值得,我们必须控制自己的情绪,遏制立刻表达观点的冲动,冷静下来,从事实出发。
第二步:说出你的想法。只有事实没有想法,别人不知道你想表达的是什么?所以做到了从事实出发之后,我们就可以过渡到个人想法。但是表达个人想法也需要技巧,否则对方还是可能会表现出抵触情绪。
这里面就可以用到原文中的第4个技巧“做出试探表达”,目的是说明这只是我们不成熟的想法,绝不是板上钉钉的事,常用的表达语句有:“我个人认为……”, “我有点怀疑是否……”,“我感觉到……”。可以看出我们试图软化自己的措施,因为我们希望推动观点的只有交流,而不是强迫对方屈从于我们的意志,而且我们表现的越强硬,对方就越充满敌意。
但是这里的措辞软化也有一个度,不能显得过于不自信,比如“我知道这样可能不对……”,“我想我真是疯了,这件事……”,这样对于我们的观点非常不利。我们的表达方式应该给人坦率开放的印象,而不是紧张不安。
第三步:征询对方观点。当我们陈述完自己的事实和观点后,接下来就该鼓励对方做出反馈了,包括鼓励他们陈述自己观察到的事实、产生的想法以及感受,然后仔细聆听他们的表达内容。
这里的措辞也非常重要,我们需要用到原文中的第5个技巧,即鼓励做出尝试。你不仅要鼓励他们开口,还要表明这样一个态度,即无论对方的看法和自己的有多么不同,你都愿意洗耳恭听。我们需要给对方足够的安全感来分享自己的观察与观点,否则他们就不敢坦率表露心声,你也就无法验证自己的观点是否正确了。
我们可以鼓励对方说出不同的看法:“我想听听你的看法。”“我知道大家不愿谈这件事,但我的确很想知道你们是怎么想的?”“我知道大家对这件事有不同看法,能不能互相交流一下呢?这个决定回给我们带来哪些问题?”
【预防异议】
有的小伙伴可能会说,我对自己的观察和观点非常非常自信,一定非要请对方来分享自己的观点吗?如果他不承认不认可我的观点怎么办?这里我们了解一个事实:每一个人的视角都是有限的,我们对事实的观察是有可能出错的,而我们的想法充其量只是具有一定事实依据的猜测而已,因此必然是存在缺陷的。所以当我们获得了更多的信息和观点,我们应该有这样一个开放的态度,在主观上放弃或改变自己的想法。
我曾经有一次和领导申请加工资,我就和老板说:“老板,你看我好久都没有加工资了,这次调有没有考虑给我加薪啊?”老板说:“这个事情我会考虑的”。但后来老板也没有给我再提起这个事情。
如果用今天学习的综合陈述法,我可以这么表达:
第一步:分享事实经过。
“领导,我2015年加入公司,到今天已经快6年了。当时公司的沟通工作非常基础,记得当时内部月刊就是4张A4纸打印出来发给员工的。经过这些年的努力,我们现在内刊的内容和排版和专业杂志也都差不多了,还开辟了微信公众号、双向沟通等多种渠道,公司的企业文化项目和活动也做了不少,且每年都在增加的趋势,工作量和工作难度都有逐渐加大。”
第二步:说出你的想法。
做出试探表达。“这么多年我工作负责,兢兢业业,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同事们也都给与了很多的认可。因此我希望领导能考虑在这次调薪计划中考虑给我加薪10%,既是对我工作的认可,也是对我未来工作的莫大激励。”
第三部:征询对方观点。
鼓励做出尝试。“我想借此机会和领导沟通下这些年的整体工作表现,也想听听领导对我这个加薪的请求如何考虑。”
【Where】这个方法并不适用于所有的话题,比如日常中轻松愉快的交流等等,而常用于话题比较敏感,可能存在争议,对话结果充满风险或对话双方情绪比较激烈的时候或者一些比较正式的谈判场景中。
工作和生活中我们经常遇到一些有些似乎“难以启齿”的敏感话题需要处理。比如,你在推进一个项目,但是团队成员积极性不够,你想要了解他们对于项目的想法但又不知道该从何处入手;或者你觉得某个老师的上课方式有问题,你想单独找老师交流,但又不知道该怎样沟通;又或者你觉得男朋友可能背着你做了什么令你不开心的事,你希望他能够坦诚交代等等。
请各位小伙伴也想象一下,在你未来一个月内,是否会有类似的情境出现?
请各位先在一张便签上记录下来,并在小组内分享交流一下,一会我请一个小伙伴分享一下自己的经历。
好的,我看大家讨论的差不多,哪位小伙伴愿意分享自己的相关经历?
【案例整理】
未来一个月内我可能会考虑买房。我想买到包河区,男朋友可能会想买在高新区。
谢谢这位小伙伴的分享。
那么就我们刚才提到未来一个月内可能会发生的事情,如果应用今天学习的综合陈述法个技巧,你会如何去开展这个对话呢?
请大家先小组内部讨论。5分钟后,我们请1-2位小伙伴分享下。
【案例整理】
我可以用今天学到的综合陈述法来表达我的观点。
第一步:分享事实经过。
“高新区现在房价已经快4-5万了,要想买一个还不错的房子,至少要300多万,买的话,之后的贷款压力会很大。包河区房子目前在合肥市价格洼地,只要2万左右,压力小很多,未来升值空间也较大,也有相对不多的学区。”
第二步:说出你的想法。
做出试探表达。“因此我感觉我们在包河区买房是比较适合我们当前的情况的。”
第三部:征询对方观点。
鼓励做出尝试。“买房是一件大事,我想想听听你的想法。”
好的,很高兴我们共同学习了综合陈述法的技巧。希望我们多加应用,让我们在生活中再也没有什么敏感话题让我们觉得无法开展对话。
我的拆书到此结束,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