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解书目: 《如何说孩子才会听,怎么听孩子才肯说》 所属活动: 开始练级啦 所在级别: TF2-3 学习主题: 问题解决四步法

开场:

开场:大家好,我叫方婷玉。三个标签的自我介绍:1.阅苏分舵会员发展,2.心理咨询师,3.立志成为陪伴有价值的妈妈。欢迎课后跟大家有更多交流。这里是二级拆书家的练级现场,非常高兴和大家一起开启今天的学习.

【分组】今天我们按照两人一组,方便一会儿小组角色扮演和讨论。

【图书介绍】

F 特征(核心是“书”,用于满足好奇心)

《如何说孩子才会听,怎么听孩子才肯说》的作者阿戴尔和伊莱恩,她们是国际著名亲子沟通专家,美国最畅销亲子教育书系作者。本书是她们在创办的学校和研究所长期与父母们一起进行实验的研究总结。

A 优势(重点是“比较”,用于建立安全感):

该书在美国畅销300多万册,并被翻译成30多种文字风靡全球。相比其他同类型书籍有什么优势呢?一、书中有大量场景,正反案列,可以和孩子一起看图模拟,角色互换练习,很容易学习。二、每章最后的简短提示卡,也可以复印下来,贴在家里醒目的位置,强化实操运用。

B 利益(强调的是“学习者”的利益,用于引发兴趣)
B1:本书探讨了培养自信心的方法,寻求建立友爱、互敬关系的沟通技巧。激励孩子合作的情感世界,让他用这种方式跟我们交谈,不仅现在,包括未来。

B2:本拆页帮助父母在孩子面对难题时,不是惩罚打击,而是说出彼此感受,积极参与讨论共同商议,从而找到双方都满意的解决办法。

学习目标:

课前通过问卷知道大家都是孩子的爸爸妈妈,在跟随我完成本次RIA现场学习后,父母与孩子产生冲突需要解决时,用解决问题三个步骤。培养孩子如何成为积极的参与者共同解决问题。

片段一
R 原文片段

《如何说孩子才会听,怎么听孩子才肯说》 P142-144 方婷玉2-3

解决问题三步骤

司科特(八岁)不知道如何排解他的愤怒情绪。这天晚上,他又被惹火了。他攥着拳头怒气冲冲地离开了餐桌,不知道如何使用让大家都能接受的方式来排解他的愤怒情绪。

在回房间的路上,他不小心碰掉了一个我最心爱的花瓶。眼见花瓶在地上破碎,我气极了,不幸的是我像发疯一样对他大吼起来,他跑进他的房间,把门一摔。

我丈夫试着把花瓶粘起来了,时间也慢慢地平息了我的愤怒。我来到司科特的门前,敲了敲门。他说:“干什么?”这时候我问他我可不可以进去和他谈一谈。

他面带感激地看着我说:“可以!”似乎我的出现对他是一种安慰,让他感到我仍然爱他,仍然把他当做有尊严的人来看待,而不是个笨手笨脚的、不可理喻的孩子。

我先问他这么愤怒是什么感觉。他说他真想打谁一顿或砸烂什么东西,想从这里冲到那里,用最大的力气来摔东西。我对他说当他这么发泄怒气时,我真想到他屋里把他最喜爱的玩具拿来砸碎,我们彼此看着对方,说了向:“嗯”。

我问他我们可不可以一起想出一些, 我们双方都能接受的发泄愤怒的方法(我手上有笔和纸)。他开始说出他的建议:

1/爸爸把我的拳击袋挂起来

2/在墙上挂个东西我好照它扔球

3/把收音机开到最大音量

4/安一个单杠

5/把枕头砸在脑袋上

6/摔门

7/在地板上使劲儿跳

8/在床上跳。

9/把灯开了关,关了开

10/到外面去围着房子跑10圈

11/撕纸

12/掐自己

我一句话也没说,把他说的都写了下来。有趣的是,当他说完那些他自己也知道不可能的事时,他自己会嬉笑一番,好像是要让我知道这是他真的想干的。

我们回过头再来看这个单子。我去掉了一些,并向他解释了那些要求为什么在我这里通不过。我们定下了四种可能性。

爸爸要定个时间把拳击袋修好,挂起来。

单杠只能在他房间门口的走廊上用。

只能在白天到外面去围着房子跑。

等我们谈到“撕纸”时,我说:“这里还有一个问题。”他说:“我知道。撕完了我会收拾的。”

谈到这里时,我们已经亲密地坐在一起,非常平静地讲着话。最后我对他说:“我只想再加一条,这一条在你感到充满怒时永远都可以使用。”

他立刻接口道:“我知道,我还可以谈谈我的感受。”那晚,我们俩入睡时心里都感到非常踏实。

I 拆书家讲解引导

【what】:这个拆页讲了一个妈妈跟孩子产生冲突之后,妈妈如何与孩子共同解决问题

【why】:在育儿的路上,孩子会遇到各种难题,比如我们认为他做的错事,我们常常打骂一顿,发泄了自己的情绪,没有真正解决问题,不停地循环着出现问题-打骂一顿。父母生气,孩子有怨,孩子更加敌对不好管教。那有没有一种方法,在不影响我们和孩子亲密关系的情况下,既释放了自己的情绪,又让孩子学到解决问题的办法呢?
【how】根据拆页,我们可以学习到的方法,细化为以下共同解决问题的三个步骤:(细化行动步骤)
1.询问感受。问孩子现在什么感受,如果双方情绪都很激动敌对,先等一会时间,冷静一下,并用“我现在可以和你谈一谈吗?”“我在想你一定觉得……”开头。真诚地听孩子讲感受,不管对错不要打断,尽可能的理解孩子感受,并问还有吗?让孩子知道你想了解他的感受。再谈谈你的感受。这样说,我对这件事的感受是……简单明了的说出自己的不满或担忧,因为一个孩子很难听明白,长篇大论的重点是什么,父母到底对这事是什么态度。

2. 探讨办法。邀请孩子参与问题解决,先鼓励他说出他对这件事的解决想法,不带评价的听着,一起集思广益把所有想法都写下来,这也对提供想法者的一种尊重。然后双方一条一条的评估,解释不同意的原因,最终找到双方都满意的方法。

3.实施方案。办法想好了,做到才有价值,比如,我们什么时候开始,各自要负责哪些事呢,这才是解决问题的不二法门。

意译案例

下面分享一下我的案例,暑假时让孩子写字的一件事,当时想让他多练习写字,更有笔感,上学的时候字能写快点。他是上午说下午写,下午说晚上写,晚上还是一直玩着不写。我很生气地对他说:“我是信任你,你把我的耐心都磨没了,现在必须马上写。”他就一边哭一边磨蹭着写,我看着就生气,破口大骂。他哭着大叫想要静静,我会写的,把他的房门关住了。半小时过去了,我的情绪随着时间平复了下来,想到了这个三步骤。

1.询问感受。

我便尝试跟孩子解决问题。轻轻地敲响了他的房门,他充满敌意的大喊:“干嘛?”1.谈感受。我小声地问是否可以进去跟他谈谈,他语气低沉地说:“哦,可以。”我就进来坐在沙发上,让他也一起坐过来,说:“孩子呀,你为什么哭,它是什么感受呢?”“我很难过,觉得你话太多……”我看着他点头,表示收到了他的想法,然后说:“你想听听妈妈对此的感受吗?妈妈很担心你写字慢,影响写试卷的速度。(他常常考试因为写太慢,有一页来不及写)所以安排了今天的练习。”

2. 探讨办法。

我说:“一天有10个小时在玩,写1小时作业,你觉得合理吗?我们来看看怎么做个计划,你有什么好想法吗?”

他说:“我想睡觉前写”

我说:“好主意,还有吗?”

他说:“上午玩,中午写”

我说“挺好的,我来拿笔把这些好想法都记录下来。”

他说:“玩2个小时写15分钟”……全部都记下后,我和他坐在一起,手拿着纸笔,一条一条的讨论,找到我们都满意的一条,上午玩,中午写,中午天气热刚好在家写,为下午留出玩的时间。
3.实施方案。

我们把计划写在白板上,明天开始,我负责到时提醒,我们俩一起比赛练字,看谁写的最好。

【预防异议】

可能有伙伴要问了,如果孩子不愿意坐下来一起解决怎么办?我觉得可以试着写便条。如,亲爱的孩子,我想听听你对某事的想法,你也许想要(什么什么)……,我想要,(什么什么)……如果你有什么建议能顾到我们双方的需求,请告诉我,爱你的妈妈!

还有伙伴问,如果这个方法用了几天就不管用了怎么办?那就是考验自己的时候了,你是打算回到说教和惩罚,还是按新问题重新来一遍。如,我太难过了,你的书包又是我在收拾,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我们要不重新讨论一下……让孩子站在解决问题的一边,而非对立面,把精力用在对抗对方的人格上。

A 学习者拆为己用

【A3】激活经验(10分钟)

拆书家提问设计:

请大家先听好我给出的场景,待会按照场景要求进行角色扮演哦。

小杨带7岁孩子在充气城堡玩了一上午,中间只喝过水,现在家里奶奶打电话等着吃饭,小杨要带孩子回家,孩子怎么说都不肯走,小杨跟孩子发火了,双方僵持,互不退让。

【指令】

请你们在小组内,由一人扮演小杨,一人扮演场景中的孩子,然后根据今天学习的知识-解决问题三步骤,来和孩子共同参与解决问题。(大家还记得三步骤吗?询问感受,探讨方法,实施方案)

请大家先在小组内讨论并预演,接下来我会邀请一个小组两名成员上台来为大家分享他们的角色对话。

好的,大家都听清楚了吗?如果要求都听清楚了,那么大家就可以讨论和预演吧,这个环节有10分钟的时间。其中讨论时间是7分钟,分享时间是3分钟。

如果有不清楚的地方,大家可以举手示意我。

【学习者案例记录】

小杨的扮演者是小芳,孩子的扮演者是东哥。他们的演练如下:

僵持5分钟了,小杨想到了解决问题的三步骤,她慢慢靠近孩子,轻轻地说。

小杨:我看你都不理我,你是生气了吗?

孩子:是的,你不让我玩,我很生气。

小杨:妈妈也很生气,我都陪你在这玩了5个小时了,让你回家你还不肯走。

孩子:我还没玩够呀……

小杨:你觉得玩的很开心?舍不得走对吧?

孩子:是呀,但是现在不开心了^……

小杨:我现在也不开心了,因为我很饿,想回家吃饭……

孩子:妈妈你回家吃饭吧,我自己在这玩,你吃完来找我。

小杨:你还很体贴妈妈嘛,那我很担心不安全,担心失去你。

孩子:有电话手表呀。

小杨:你还有其他好办法吗?

孩子:那要不我们一起玩。

小杨:一起玩可以呀,同时时间不能太久,我们设置一个时间可以吗?20分钟?

孩子:30分钟?
小杨:半小时时间太久了。

孩子:25分钟可以吗?

小杨:好的,成交25分钟,那我们把时间定一下,你的手表设置闹钟,我的也设置闹钟,到时你过来找我,如果没有找我,我就去找你,好吗?

孩子:好的,谢谢妈妈,爱你呦。

孩子开心地去玩了,妈妈也觉得内心一阵乐呵,其乐融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