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场:
大家好!不破不能立、不拆不成器!我是上党分舵的立蓉,一级拆书家。
这里只谈致用类阅读的选书技巧,分为3步:“海选”“相亲”“过日子”。
第1步,“海选”。先从问题出发,从自己出发,确定要学习的主题。比如时间管理,通过搜索、询问、看亚马逊书评(对致用类图书,亚马逊书评比豆瓣书评可靠一些),找到这个主题相关的十几本书,大概了解下,剔除若干本(这里的要点是“筛选”,而非“选拔”),把其余的都买下来。
第2步,“相亲”。海选下来,买的同主题致用类图书少则四五本,多则八九本。别在乎那几百元买书钱,也别等到打折的时候再买。在学习上,尤其是在明知道对自己有用的学习上,省小钱是最傻的。你不会等医院打折再去看病吧?
书到手后,要求自己用一两个小时全部翻阅一遍——每本书花10~20分钟。这个过程非常像相亲,不需要特别了解有哪些高效的相亲方法,只需要清晰目标:选一个目前对你而言最适合的“人”。这个“人”只有你自己觉得对眼,才能算数,其他人说了都不算。
第3步,“过日子”。开头一定不要同时读好几本书,那样反而不利于建立自己的知识框架。对选定的那一本书,认真地阅读。起码在一段时间里,你只读这一本书。
用便签法拆为己用,可以只拆目前对自己有用的知识点,也可以用书的框架“从网到点”开始构建自己有关该主题的知识体系。
过一段时间之后,可以再找出没选上的那些书,随便翻翻,看有没有值得拿来做便签补充的内容,并丰富现有框架。
3步中最容易误判的是“相亲”。这一步有个技巧——问“媒婆”,即问这个领域的专家或拆书家。不是简单地问关于这个主题应推荐哪本书,而是告知对方自己的具体情况。对方若真是专家,会判断你的问题的前因后果,斟酌你的适用边界,为你量身推荐。当然,即便是“媒婆”推荐来的,也要自己再判断一下。
用FAB法介绍图书:
F:本书是拆书帮创始人赵周力作,本书强调以学习者为中心,关联经验,聚焦实际问题解决。即:RIA学习法。
A:读过很多,也做过很多笔记。一段时间过去,连只言片语也想不起来。而这本《这样读书就够了》让我们懂得了“书不贪多,而贵精”,把书中的知识拆解成自己可以拥有的能力。
B:这本书让你收获更高级的学习方法,通过便签的使用和拆书家的讲解,学习者能够快速直击片段的精髓,并将其转化成工作和生活中用得上
的能力。
What:这个片段交给我们选择自用书的技巧。
Why:选书是个技术活,同类的书很多,如果不切合自己的实际,会盲目购买,然后束之高阁。不仅浪费金钱,浪费时间、浪费精力。选好了会达到事倍功半的效果。
How:
1、 海选先从问题出发、自己出发,确定学习的主题。初步筛选自己需要的,然后买下来。
2、 相亲:选一本能够解决你目前问题的书来读。
3、 过日子:对选定的书,用便签法来读,构建自己有关该主题的知识。
Where:适用于选择致用类书籍。也可以帮助有选择困难症的朋友、
[A1]激活经验提问设计(显像问题):
你有没有遇到过这样的情况,当你选择了一个项目,那是一个全新的领域。你要学习产品、学习销售、学习带团队。我目前就处在这个阶段,想学习销售,销售类的书籍多如牛毛。怎么选择?怎么学习?怎么构建自己在销售方面的知识体系。你有遇到过同样的问题吗?请分享一下。
刘杰:豆瓣推荐、当当购买。朋友介绍、买一堆,但是没看。
闲人:三分钟热度,如何来购买。训练营之前:朋友推荐,看前几页,然后束之高阁。
[A1+]反思加工提问设计(回到过去):
想一想你最近一次选购致用类图书的场景,回想一下自己当时在选书的时候都是怎么做的?假如时间倒流,重新回到之前的场景,运用刚刚学到的方法你会怎么去选书?请大家在小组讨论,写在便签纸上,时间是3分钟,我们邀请两位位小伙伴分享一下!
口袋:网上收索、在大范围中选出5本,然后有针对性的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