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解书目: 《好好说话2》 所属活动: 82次燕郊拆书帮星火分舵线下演武场 所在级别: TF3-1 学习主题: 反向激将法

开场:

【技能点:学习目标】学习目标包含了学习者可被观察到/被测量到的行为或动作。

在跟随我完成本次RIA现场学习后,当对方的行为偏离自已的预期时(界定),学习者能够应用“反向激将法”,引导(行为)对方按自已预期的方向选择行动[1] [G2]

【技能点:用学习者场景法介绍图书】(2分钟)

大家好,我是今天的拆书家尹燕。因为我们后面会一个分组讨论的环节,我先分一下小组,。

<事件场景>我想问一下在座的小伙伴,你身边的亲人或亲密朋友有没有过做事或行为偏离你的预期,让你感到非常气恼的时候?

比如孩子成天看电视,想着玩不好好学习;朋友整天追网剧,工作却一点都不上心?老公因为玩游戏,做错数据,被老板骂,差点开除?

<提问>:不知道大家有没遇到类似我这样的情境?当你遇到这样的事情的时候,你之前是如何来应对的呢?自己生闷气?还是继续追上去,跟对方争论?

<影响>:不管是生闷气还是争论,都解决不了问题,还会对双方关系造成不好的,甚至很坏的影响。

<解决>:那如何解决这种情况呢?今天我给大家带来的这本图书《好好说话2:简单有效的高情商沟通术》给我们提供了解决这种问题的思路。《好好说话2》是一本可以帮助大家解决工作和日常生活沟通交流的好书,他具备可操作性、实用性强的特点。回到我们说的刚才的情况,这本书就给出了一个非常好的解决方法:叫“反向激将法”。

我今天将带领大家领略下语言的魅力,当对方的行为偏离自已的预期时,我们如何应用这个“反向激将法”引导对方按自已预期的方向选择行动。



片段一
R 原文片段

【技能点】【R】所选拆页,包括how的内容;且总内容未超过2页图书内页

【过渡】接下来请大家花1分钟时间来阅读一下我挑选的这个片段。阅读完的伙伴请举手示意我。

我孩子回家就一直看电视、刷手机,拖到很晚才随便做一做功课,我要怎么说,才能让孩子好好做功课呢?

常见的说法:“隔壁的XX是不是有考了第一名?我听说他每天回家,第一件事就是把功课做完,他那么优秀,你能不能多学些人家啊?”

更好的说法:“你是不是有个同学叫xx?家长会上,他妈妈抱怨了好久,说他作业都乱写一通,让他妈妈这么操心,实在太不应该了,幸好你不一样,玩归玩,至少还会把功课好好完成,让我不那么担心,对不对?” 很多人在敦促别人做事的时候,都会使用“激将法”,也就是通过批评目标对象,或者称赞他的对手,激发其羞愧感,使其为了避免愧疚而奋发努力,但这其实是一个误区。

最典型的例子是,小时候父母经常把我们跟别人家的孩子比较,有时被贬得一文不值。你的父母可能误以为,既然是亲近的人,说话就可以更严厉更直接,“反正我是为你好”,但是作为小孩,最常见的反应就是“别人家的孩子那么优秀,那你找他去啊丨”

因此,在日常生活中使用激将法,往往都是错误的,因为“激将法”从根本上来说是一种惩罚,而惩罚一定会带来极强的挫败感。尤其是亲近的人这样做,我们会感到特别受挫,甚至觉得被背叛。

不是所有人都能在遇到这样的挫败是,仍能毫不退缩的地勇往直前。绝大多数普通人,都是被奖励推着走,被惩罚逼着退。所以,想要激励别人,可以多用奖励的办法。

而且进一步说,把惩罚变成奖励,其实是非常简单的事情。你只需要反向使用激将法,也就是通过贬低其他人,抬高目标对象的自尊感。这里有个关键的说法:幸好你不一样。

比如前面提到的要激励小孩做作业,你的说法应该是:有很多不乖的孩子,但是“幸好你不一样”,最后还可以加上一问“对不对”等待对方的确认。在这种情况下,实际上不论对方乖不乖,几乎没人会回答“不对”。而只要对方跟你确认,他就是你所说的那么好的人,那就相当于建立起了他在这方面的自尊。接下来,他就有维护这种自尊的动力了。

I 拆书家讲解引导

好,我看大家都看完了!好,下面我来和大家分享一下我对这段话的理解。

【I:拆书家讲解引导】

好的,我看到大部分小伙伴已经阅读完了。

什么叫激将法?“激将法”,就是通过批评目标对象,或者称赞他的对手,激发其羞愧感,使其为了避免愧疚而奋发努力。但这样做往往都事与愿违。而且有时不但达不到效果,还经常会导致争吵。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激将法本质是一种惩罚。那惩罚的反面是什么呢?是肯定和期望,这里把它称之为“反向激将法”。

【技能点:概念对比】

这样说大家可能比较难理解,我举几个例子,大家对比一下。

<举例>

(贬低对方≠反向激将法)

比如:你的老公经常周末都宅在家里打游戏,你希望他能带孩子出去玩,然后你对的老公说:“人家梅子的老公每个周末都带她出去玩,你呢?你的世界里只有打游戏!”这是不是“反向激将法”?不是,这是典型的贬低他人,因为称赞别人对于对方来说,就是被贬低了,让对方觉得自己不如别人好。,而“反向激将法”要贬低他人,来抬高对方的自尊感。

<举例>

惩罚≠反向激将法,

比如:你的孩子一回家就看电视,总是拖着不做作业,然后你和你的孩子说:“孩子,你一回家就看电视,作业不做,明天上课的时候,我又该被你连累的上你们班的“后进榜”了。回家先写作业,你们老师说了多少遍了?你再不写作业,晚上就不要吃饭了。”这是不是“反向激将法”?不是!这还是典型的惩罚,为什么?因为“反向激将法”是要肯定对方。

<举例>提要求≠反向激将法

比如:你已经到成为了大龄青年了还没有男朋友,你一回到家,你妈妈就对你说:“你都老大不小了,能不能不要这么挑,抓紧成家呀,你再不抓紧结婚,到时我老了,你生了孩子,我可就不帮你带了。”这是不是“反向激将法”?不是!为什么?因为这是提要求,而“反向激将法”是要提出期待[1]

再比如:你老公一回家就“葛优躺”在家刷抖音,你希望他能帮你擦擦地。你对老公说:“老公,琴子今天又跟我抱怨他老公一回家就躺在沙发上玩手机。家里两个娃哭闹个不停,而老公就在那里做甩手掌柜。她都愁死了。幸好你不一样,你只是上了一天班累着,休息会,等你休息好了你就会干些家务活。比如擦擦地,晾衣服,对吧?

这个是反向激将法吗?

回答:是。

<引出知识点的逻辑、步骤>

所以,“反向激将法”就是通过贬低其它人,肯定对方,并通过提出期待来引导对方积极行为的方法。

我总结出来“反向激将法”四个步骤:

第一步:贬低其它人做错的地方;目的是抬高对方的自尊感;

第二步:肯定对方;参考话术是:幸好你和他不一样,你会。。。;

第三步:提出期待(期待对方做的事)。而不是直接提出要求。[2]

第四步:追问确认。“对不对呀?”

大家回答的非常正确,看来,大家已经对“反向激将法”有了初步了解了。为了加深大家的理解这几个步骤,接下来,我举一个我的案例:

<举例>

我的儿子就是喜欢一回到就刷抖音,我希望他改变这个习惯。所以,上周三下午他下课回到家里,我就按上面的步骤这样和他说:

(第一步,贬低他人)。“你是不是有个同学叫齐齐?家长会上,他妈妈抱怨了好久,说他一回家就刷抖音,作业都乱写一通,结果成绩差的一塌糊涂,他妈妈都愁死了

(第二步,肯定对方)幸好你不一样,玩归玩,至少还会把功课好好完成。

(第三步,提出期待)你会让妈妈不用那么担心你的作业和成绩, [3]

(第四步,追问确认追问确认,让对方反思)对不对呀? ”

孩子听我这么说后,有点不好意思,赶紧去写作业去了。

<适用边界>

当然,这个方法适用前提是,任何人都有自尊,并且希望维护这种自尊。

还有,这个得是在你情绪比较好的时候,否则你很容易陷入指责中去。当然了,这个在工作中对领导也不适用。对于年龄很小的孩子也不适用。比如2.3.岁的孩子,肯定听不懂你在说什么。

<预防异议>[4]

有的小伙伴肯定会说了,我这样说不习惯怎么办?当我说到“别人”的时候,我就是会说“别人家娃”的好,说我家娃的不好。那就请大家在说之前组织好你的语言,心平气和的慢慢说出来。在你想说别人家娃好的时候,改下语言。你要有意识的觉察自己的语言,告诉自己,你用的是“反向激将法”。

A 学习者拆为己用

拆书家提问设计(逐字稿)

【技能点】【A2】【分步催化应用】

分步催化1:

现在请大家试想一下,在未来的两周内,你可能会在什么情况下用到“反向激将法”?

请大家设想一下这个场景,这个场景是对方的某个行为偏离自已的预期,比如不积极工作,不认真学习、睡懒觉、晚睡呀等等,给大家两分钟左右的时间,把时间、地点、人物,起因,经过。写在A2标签纸上[1] ,稍后我请一位小伙伴跟大家分享一下。(注意:只写场景即可,不需要写具体的对话)

下面我们请一位小伙伴分享一下他的场景。

学习者案例记录(逐字稿):

晁儿:下周周一,我们规定的有一个常青藤爸爸的古文打卡。下次孩子没有按时来找我打卡的时候,我就用这个反向激将法的方法跟他说。

【编写剧本】(10分钟)

分步催化2:谢谢小伙伴跟我们分享的场景,她的场景很具有代表性。

接下来,给大家一次当编剧的机会,请大家根据你刚才想的场景来编写一个剧本。剧本要用对话的方式来编写[1]这时你通过“反向激将法”的四个步骤引导对方选择正确的行动。

编写要求

1包括时间、地点、人物、事件(起因、经过、结果)和当时双方的对话、动作等。

2.剧本立应用到刚才讲的3个步骤,并成功解决了问题

示范:

一个规范的“反向激将法”应该包括三要素:贬低他人、肯定对方、提出期待,得到肯定回答的提问。

第一步:贬低其它人;目的是抬高对方的自尊感;

第二步:肯定对方;参考话术是:幸好你和他不一样;

第三步:提出期待。而不是直接提出要求。

如:“谁谁谁做了什么不好的事,有个不好的结果,而你不是这样,你会知道自己怎么做。”

第四步:追问确认,对不对呀?


学习者案例记录(逐字稿)

阿风:明天回家之后,如果儿子在看电视,没有遵守约定关掉电视的时候。那我就用这个反向激将法来跟他说。

我就会跟他说:

(第一步:)你看果果妈妈跟我说,果果约定每天看30分钟电视,他就老不遵守时间,看完一集又一集的,

(第二步:)幸好你不一样,

(第三步:)你会看完电视就会关掉的。

(第四步:)是不是啊。

儿子说:恩,是,就去把电视关掉了。
问题得到圆满解决

【总结】

非常感谢小伙伴的分享。看其他小伙伴也都讨论的很热烈,时间问题,我们就不请其他组小伙伴们一一分享了。大家有么有发现,如果你是那个被追问的人,你是不是也愿意听别人的劝?“生命的本质就是渴望被看见,你看到他尊重他,他就愿意按照你的方式去行动”通过今天的四个步骤,相信也感受到了被接纳,被看见的力量。(备用词汇:追问确认、好奇反问、坦诚无知、组织讨论、故事启发、简短重述、摘要点评、真诚赞美、号召鼓掌、超越拔高。)希望我今天的拆页可以帮助到大家,如果你也感受到了反向激将法的魔力,那就从现在开始用起来。我今天的带拆到此结束,再次感谢大家的聆听和配合,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