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场:
【自我介绍】
各位小伙伴早上好,欢迎大家来到2-2的拆书现场,我是谭亭亭,谭咏麟的谭,亭亭玉立的亭。用三个标签介绍一下自己:首先我是一名一级拆书家,成为三级拆书家是我接下来的目标;其次我是一名高校教师,通过我的不断学习带领学生打怪升级是我的终极梦想;最后我还是一个宝妈,有一名8岁女儿,最享受的时光就是与女儿一起畅聊未来。
为了更好的讨论,我们首先就近原则将小伙伴分为两组。
【图书介绍】
【F】今天拆解的片段选自世界时间管理大师戴维·艾伦的《搞定I:无压力工作艺术》,这是目前最具影响力的时间管理类著作。其提出的理念Get things done(GTD)被奉为时间管理的经典。目前市面上很多时间管理类的书籍中,都有GTD的影子。
【A】具体来说,《搞定》介绍的方法独特性有二:其一,方法更具宽容性。书中介绍的方法呈现出较强的模块化特征,即便你无法全盘掌握其中的GTD体系,某些模块的应用,比如2分钟法则,依然能提高工作效率;其二,方法更具适用性。目前世界上已经开发出上百款专门针对GTD的工具,如Wunderlist(奇妙清单)、Omnifocus,以及滴答清单。这些软件都为重度GTDer提供了发挥的空间。
【B】(B1)《搞定》中提出的GTD工作方法包含了5个步骤:即收集、整理、组织、回顾、行动,通过这5个步骤的逐步使用,可以让你真正把事情搞定,而不是一直留着一些没有处理完的清单持续焦虑;(B2)今天的拆页着重关注其中的第二个阶段:清空工作篮。往往是这个环节的忽视,让我们的生活一度陷入忙乱,在做重要的事情之前,清空大脑,分类处理信息,并对不同信息区别处理是高效完成工作的重要环节。
请大家花1分钟时间浏览一下拆页内容,对于拆页中的流程表,重点关注黑色加粗部分的内容,也就是中间一列的内容。请阅读完成后举手示意我。
l R(阅读原文拆页。选自《搞定I:无压力工作艺术》P173-174)
理清阶段:清空工作篮
假如你已经完成了收集过程,现在你要做的就是彻底清空你的工作篮。所谓清空工作篮,并不意味着完成你所收集到的全部工作。它指的是识别你收集到的每样东西,确定它是什么,它意味着什么,它需要你采取什么样的行动。如果你希望从总体上了解工作处理流程,你可以参考下述工作处理流程图。中间一列内容(位于直角方框中),就是你在处理和确定下一步行动过程中需要采取的具体步骤。本章介绍的重点,就是中间这一列的内容,它们将工作篮中的任务转化为具体的下一步行动。你将看到,任何一个悬而未决的问题在经过这几个步骤的处理之后,都能迎刃而解。它会帮助你明确下一步行动。比如,你拿起工作篮中的某样东西时,意到“我该给安德里娅打个电话,告诉她这件事情。算了,还是等到星期一她在办公室的时候再打吧”,那么你要做的就是将“给安德里娅打个电话”这个行动推迟,并把它记录在你的日程表里。
I:拆书家讲解引导
你可能也有这样的困扰,每天都在接收和应付四面八方扑来的各种信息和工作,包括老板布置的各类任务,下属提出的协助要求、需要打扫的房间……当这些信息和工作进入到你的待处理清单(工作篮)中时,你会如何处理?通常的反应是:直接去做啊!还等什么?!然而,这么做的结果不是高效的完成任务变得更轻松,而是会让你的待办清单越来越冗长,堆积了越来越多未能完成的任务,陷入永无止境的焦虑。
(负面例子)试想一下:早晨,作为产品经理的你刚坐到办公桌前就接到老板的电话:上午把A产品品牌宣传的PPT做好,下午开会要用,于是赶紧交代下属整理资料完成初稿,要求中午前提交以便午休修改。交代到一半,又接到市场部的电话,要求就B产品的市场计划做出邮件回复,以便进一步修改;邮件刚开头,实习生来说:老大,昨天您交代的数据表我有些地方不明白,能否指教一二?于是,你拿起电脑和资料开始给实习生讲解数据表。好不容易讲完了,却突然意识到已经11:00点了,赶紧去问下属资料整理情况,下属却说:还没整理完。只好自己抱了一堆资料回办公室做PPT,12:45终于做好了PPT,却发现忘记了定午餐……
一天下来,你一直处于高度紧张状态,应付不断出现的新状况,到了快下班时,才突然想起市场部的邮件还没有回复,答应女儿的蛋糕也没有定……
(what)回想一下你是否也有过同样的感受?为什么会这样呢?原因是面对扑面而来的各种任务信息你选择了直接行动。片段介绍了接收任务信息到行动之间的步骤:清空工作篮。有了这个步骤,可以让你更容易掌控生活。通过今天的RIA现场学习,大家可以试着找到1-2个适合自己的工作篮,并运用清空工作蓝的方法对自己的工作日常进行重新规划,每天至少节约1-2个小时工作时间。(学习目标)
(how)怎么做到呢?我将其总结为四个步骤(ACTS):
第一步:(Add)将任务信息加入工作蓝。工作篮是帮你将信息暂时移至头脑之外,不占据当下精力的一种方法。工作篮可以是手机上的记事本、备忘录或者各种云端笔记。
第二步:(Classify)对工作篮中的信息进行分类。被放入工作篮的信息可以被分为两类:一类是需要及时处理的,一类是不需要处理的,包括一些没用的垃圾信息或者暂时不需要的信息。对于不需要处理的信息,可以直接扔掉(垃圾信息)或放入参考资料(以后或许有用);需要及时处理的信息则进入下一步。
第三步:(Two-minute-rule)按照2分钟原则确定任务完成顺序。2分钟以内可以完成的,立即完成;2分钟以内无法完成的进入下一个步骤。
第四步:(Schedule)制定日程表。对于2分钟以内无法完成的任务,可以选择委托他人完成或延迟完成,无论选择哪种,都需要制定好日程表,以便提醒自己随时跟进。
(正面例子)运用ACTS方法再来看一下产品经理的一天。
第一步:将任务信息加入工作篮。当天的工作有:帮女儿定蛋糕、定午餐、完成上级指派的任务、与市场部对接B产品的市场计划;与实习生交流数据表制作。
第二步:将信息进行分类。以上清单中没有不需要处理的信息,可以直接进入第三步。
第三步:按时间选择立即行动的任务:2分钟以内可以完成的包括订蛋糕、预定午餐,可以选择优先处理。
第四步:制定日程表。其他任务则可以按照工作安排放在日程表中随时跟进。具体来说,可以制定如下的日程表:
可以看到,经过以上安排,这位经理一上午的工作井井有条,由于每一个时间段专注完成一件事情,效率会大大提升,不会像案例中那样手忙脚乱。
(where)片段中的ACTS方法不仅可以用于职场工作的安排,对于家庭中遇到的琐事也可以使用。
【预防异议+讲解】有的伙伴可能会说,现实中的琐事比案例可多多了,很难那么理想化的安排各项工作。的确,现实永远比理想更残酷,但越是如此,我们才越需要不断修炼技巧帮助我们从焦虑中解脱出来,只要你不断训练,让自己具备遇事不急,分类处理的自然反映,相信你必然会成为掌控时间的高手;也有的伙伴会问,清空工作蓝,对于短时间内无法完成的工作,要怎么做接下来的安排呢?别急,这是GTD第3个环节的工作,我们今天只需要掌握时常清空工作蓝的方法就可以了。
l A2(分步催化1)
【分步催化1:指向未来的显像提问】
现在就请大家设想发生在你身上的忙碌的一天。想象一下,周末的清晨,你满怀欣喜的开启一天的生活,你早早的坐在阳光明媚的阳台上,摊开买了许久的书,身边的咖啡还散发着迷人的香气,就在这时,一声“妈妈!”/“一声急促的电话铃声”(可能是工作电话)拉开了今天的序幕……
请伙伴们想象一下,这一天在你身上会发生什么不可思议的事情?请用1分钟的时间思考并在小组内分享,提醒一下,这一天可能发生的事情或许有很多,请小伙伴聚焦4-6件可能让你焦头烂额的事情。1分钟之后,请伙伴们描述一下可能出现的“狼狈”场景。
【伙伴分享】
学习者宝妈分享
我周末的事情非常多,简直是一场战斗,包括孩子的安排:如早上8点的象棋课、下午1点的羽毛球课,晚上的架子鼓课,这些都需要接送,陪伴,耗费很长时间,另外还有自己的工作,比如党员的答辩安排,互联网竞赛的时间安排,拆书过级等工作,可能会跟孩子的事情冲突,所以导致自己的事情都被压缩或拖延,非常焦虑。
拆书家:感谢宝妈的分享,可以看得出来,宝妈的周末非常忙碌,一方面要为孩子的各种安排劳心费力,另一方面还要顾及自身的发展。刚刚宝妈聚焦了几件必须要完成的工作,这些工作在安排上可能会发生时间冲突,导致顾此失彼。这个场景适合我们今天的练习。
l A2(分步催化2)
【催化学习者加工未来的场景】
现在请大家试着将这一天可能遇到的各种任务通通收进工作篮,并逐步运用ACTS方法化解一个个危机,重新安排自己一天的时间表,让你的这一天井井有条,充满生机。首先大家用3分钟时间在小组内进行分享。接着我们邀请小伙伴来向其他组分享。
【分享行动计划】
学习者婷婷分享
我分享一下我上班时间的安排,上班时间我通常会首先有一个to do list,但是微信时常会跳出一些工作,比如拆书帮小伙伴的咨询,还有公司临时安排的其他事情,根据今天学到的ACTS方法,我首先会将这些信息收集到to do list中(Add),然后我会进行分类(Classify),确实需要做的我会看,(Two minute rule)2分钟以内能完成的我就会率先完成,比如对于一个技能点的咨询;2分钟以内无法完成的就会延迟放入日程表(Schedule)
总结:感谢婷婷的分享,非常棒,婷婷的学习能力非常强,她运用了今天的ACTS方法,将工作中临时遇到的工作通过收集、分类、加入日程表的方式快速清空大脑,让自己在特定的时间内专注完成某一项工作,相信工作效率也会非常高!
请大家回去以后也试着运用今天的方法对每天的工作安排进行重新规划,期待大家都成为时间的掌控者!
今天的拆书到此结束,感谢大家的聆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