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场:
大家好,我是安康昕,很荣幸跟上大家的步伐,开启我的一级拆书之旅。我先
用两个标签介绍下我自己。
第一,我是一个宝妈,安康和安昕是我两个小孩的名字。我以前的工作就是陪
伴孩子不断的成长。
第二我是一名成长中的拆书家,希望在拆书帮的升级打怪过程中,不断去
提升自己的表达能力和临场发挥能力。
在内容开始之前先介绍下什么是“拆书帮”。首先,什么是拆书?
拆书是一种学习方法论,适用于以提升能力,解决问题为目标的成人学习,强
调以学习者为中心,而不是以知识为中心,是以内化和应用知识,解决现实中
遇到的问题,提升自己的能力为目的的学习。
其次介绍拆书法:
个人学习的应用是RIA便签学习法,(R-reading-阅读拆页,I-interpretation-讲
解引导,A-appropriation-拆为己用)拆书法的适用边界是致用类书籍,所以
我们阅读过程中,强调的是阅读致用类书籍拆页。然后接下来我们会用三种不
同颜色的便签做笔记(I,A1,A2)。在I便签上用自己的语言写下相关知识,也
可以是总结自己受到的启发、有价值的提醒。在A1便签上写下自己的相关经
验,A2便签是规划今后的应用,包括目标以及达到目标应实施的行动。
“
拆书帮”是基于拆书法的学习爱好者社群,表现为各地的拆书帮分舵(也叫拆
书帮俱乐部),拆书帮分舵是非盈利性青年自组织,旨在帮助更多学习爱好者
成为拆书家,释放学习促进者的能量。
非暴力沟通的四个要素:
为了彼此能乐于互助,我们专注于四个方面--—非暴力沟通模式的四个要素。
首先,留意发生的事情。我们此刻观察到什么?不管是否喜欢,只是说出人们所做的事情。要点是,清楚地表达观察结果,而不判断或评估。接着,表达感受,例如受伤、害怕、喜悦、开心、气愤等等。然后,说出哪些需要导致那样的感受。一旦用非暴力沟通诚实地表达自己,前三个要素就会得到体现。
举例来说,一位母亲可能对她处于青春期的儿子说:“费利克斯,看到咖
啡桌下的两只脏袜子和电视机旁的三只,我不太高兴,因为我看重整洁。”
接着,她立即提出非暴力沟通的第四个要素--—具体的请求:“你是否愿意将袜子拿到房间或放进洗衣机?”这一要素明确告知他人,我们期待他采取何种行动,来满足我们。
这样,这位母亲就清楚地说出非暴力沟通的四个要素。借助这四个要素诚实地表达自己,是非暴力沟通的一个方面。
非暴力沟通的另一方面是借助它们关切地倾听。我们首先通过体会他人此刻的观察、感受和需要,与他们建立联系,然后聆听他们的请求,来发现做什么可以帮助他们,直至情意相通:我此刻的观察、感受和需要是什么;为了改善生活,我的请求是什么;你此刻的观察、感受和需要是什么;为了改善生活,你的请求是什么......
使用非暴力沟通时,表达自己或倾听他人,都是好的开端。但需要牢记的是,非暴力沟通不是固定的公式,它可以适应不同的情况,并根据个人风格及文化环境做出调整。为了叙述的方便,我将非暴力沟通称为“沟通方式”,但有时语言是多余的。非暴力沟通的精髓在于对其四个要素的觉察,而不在于使用什么字眼进行交流。
小伙伴们可以回想一下,在我们的日常生活和工作中,面对不开心或令你愤怒的事情时,你们是怎么做呢?是通过沟通让他人明白你的感受还是发泄情绪最后不欢而散?那种方式会让事情妥善解决?
【WHAT】这个片段,讲述了非暴力沟通的四个要素,通过专注于这四个方面,可以就事论事的表达出自己真实的感受,提出自己的请求,让对方明白自己的需要,从而达成目的。
【WHY】人们之间的误会隔阂有许多都是由于沟通不畅引起的,不科学的沟通方式会变成单纯的指责对方,发泄不满情绪,引起对方不适误会,达不到通过沟通解决现实问题的目的。非暴力沟通模式的四个要素,用科学的方法步骤,针对事件本身说出自己的真实感受,提出自己的诉求,让对方理解明白自己,进而达成自己的目标。
【WHERE】非暴力沟通适用于各种关系和场合的交流沟通:
如1.家庭成员之间、老师和学生之间的沟通交流;
2.医生和病人的心理疏导、康复治疗;
3.外交和商业谈判等。
【How】该怎么用呢?具体的步骤是:
1.留意观察:洞察发生了什么事情,清晰明确的指出观察结果,不做判断评估。
2.表达感受:说出自己此刻内心的真实感受,如生气、难过、失望……
3.指明原因:引起自己这些感受的触发点及背后的需求。
4.提出诉求:将自己的请求告知对方,期待对方采取何种行动,来满足自己的需要。
看了原文,让我想起自己的一个亲身经历,比如星期天的下午,我家孩子和他的同学在客厅玩水晶泥后,把水晶泥的十几个空盒子仍的到处都是,我希望他能把盒子收拾好,但他只顾玩耍,让我十分生气,劈头盖脸把孩子骂了一顿,孩子很委屈,我也很后悔。
现在想想,如果我能用非暴力沟通的四个要素步骤来和孩子沟通,结果可能好很多:
1.洞察事实:指出他的水晶泥盒子扔在客厅里,
2.表达我的感受:我感到很生气。
3.生气的触发点及需求:希望他养成良好习惯——玩具应该在用过后收拾好。
4.让他明白我期望他的行动:去收拾玩具,房间恢复到原来的样子。
在接下来的一个星期内,如果孩子玩玩具的时候没收拾好,我会用非暴力沟通的四个要素来处理,而不是采取打骂指责的方式。
行动:
1.明确观察结果,不做评估判断:指出玩具没收拾好。
2.说出我此刻的真实感受:比如此刻我的感受很不好。
3.指出引起什么事情让我觉得难受及我的需求:玩具丢的到处,都是令我很生气。
4.明确告知我希望他采取何种行动,来满足我的诉求:我希望他把玩具放在原来的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