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解书目: 《好好学习》 所属活动: 【NO.005】拆书帮贵阳第二筹备分舵练武场 所在级别: TF1-1 学习主题: 学会反思,不断成长

开场:

【环节1:自我介绍(1分钟)】
首先,感谢这个时代,让我们有机会随时随地学习;

其次,感谢拆书帮,它给我们提供了这个交流学习的平台;

第三,我也要感谢我自己,今年三月份21天训练营的坚持与努力,争取到了同大家在在这里交流学习的机会。

我叫马阳,来自美丽的红色圣地---遵义,毕业于花溪湖畔美丽得贵州大学。毕业之初,为求生计,我考取了“选调生”,回到家乡遵义习水基层政府工作了6年,2016年,有了一定的经济基础后,我辞职回到了省城贵阳创业,现从事建筑设备租赁行业。从业11年,基本实现了“农村包围城市”的战略。

我热爱读书与运动,未来成长的路上,愿我们携手同行,共同进步。


【环节2:拆书帮介绍(2分钟)】

2020年偶然的机会,偶然的机会接触到了拆书帮,于是我爱上了这个组织,真有种“众里寻他千百度,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之感。我立志在一年内完成各项拆书技能点,成为一名三级拆书家,下面请允许我介绍一下我心目中的拆书帮:

“拆书”是指把书中的知识内化成自己的能力,影响和改变我们的行为,最终实现学以致用。拆书法是一种成人学习方法论,拆书法又称作RIA便签读书法,它倡导以学习者为中心,而非传统的以知识为中心。

  针对不同的对象,拆书法有两种不一样的形式:对个人是便签法,让学习者看一本书就如同参加一场培训课;对组织是现场法,是由拆书家在线下将一本书加工成一场现场学习,引导促进学习者把知识拆为己用。

拆书帮是基于RIA便签拆书法的学习爱好者社群,表现为全国各地的拆书帮分舵。

其目的有二:一是为学习爱好搭建一个共同学习平台;二是培养更多会学习、促进别人学习的人——就是所谓的拆书家。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好的读书方法能够让我们的阅读事半功倍。让我们一起学习“RIA便签读书法”,加入拆书棒,一起拆书,拆出行动力,拆出不一样的人生!

片段一
R 原文片段

【环节3:R阅读原文拆页(2分钟)】

下面是我的拆页选文片段:

主题:反思的三个方法
片段来源:【好好学习】-个人知识管理精进指南P220

原文片段

不过,“反思”这件事情有点特殊。一方面,反思是一种方法,你可以拿来执行;但是,从另一个角度看,反思也是一种能力,是需要不断培养的。

在我自己实践和在我们公司推行这个方法的过程中,我发现学会反思,本身需要一些方法来支持。
我自己总结,提升反思能力大概有三个方法:

(1)从小事反思,深入突破;

(2)把生活案例化处理;

(3)培养记反思日记的习惯。

I 拆书家讲解引导

【环节4:分享I便签(2分钟)】

下面我分享一下我对片段的理解:


【WHAT】片段主旨

这个片段介绍了个人提升反思能力的“反思三法”。


【WHY】为什么要学习片段
古代有曾子“吾日三省吾身”,近代有曾国藩日记“研几”(几:细节),现代有柳传志把“复盘”(反思之意)当做一种企业文化。形式各异,本质上是反思,无论是个人还是企业,无论是修身还是经营管理,都必须通过反思找出优势与不足,不断精进。
对个人反思,很多人都知道其重要性,但如何反思才有效果呢?“反思三法”告诉我们反思什么、如何反思。


【HOW】怎么做,才能更好的反思?
许多人在反思时,发现这一天平淡无味、普通无奇,没有反思的材料。实际上,可以这样反思:
1.以小见大-从小事反思,深入突破。曾国藩写日记强调“研几”,几就是细节之意,强调不要从细节上滑过去。在他的日记里,经常看见一些对鸡毛蒜皮的事情的反思,比如春心萌动多看了几眼美女、和别人聊天吹了个牛皮,假意逢迎了别人几句、参加聚会浪费了一个晚上的时间等等。从这些事情中,曾国藩深入挖掘,发现小事背后的本质为:志向短浅、虚伪不诚、好逸恶劳。正是通过这些反思,曾国藩发现了自己的问题,不断改进,成为吾辈学习的楷模!

2.以己为镜-把生活案例化处理。我们读书就是为了读别人的生活和感悟,而最好的书其实是我们自己的生活经历和感悟。把我们自己的生活当成案例分析,从一个个案例中分析优劣得失,吸取经验教训。
3.坚持日记-培养记反思日记的习惯。凡事只要坚持就能有意想不到的收获,生活不像电视剧每一集都轰轰烈烈,生活中的多是平凡小事,但只要我们坚持反思,不断改进,长此以往,积少成多,“量变”必定带来“质变”,“滴水穿石”亦是此理由。

A 学习者拆为己用

【环节5:分享A1便签(3分钟)】

下面我分享一下我的经历:

【故事】

2016年,因为创业,事情越来越多,我总感觉时间不够用,我开始学习时间管理得方法,试图试图找出时间不够用的原因,解决时间不够用的问题。看了许多时间管理方面的书,有些要求进行回顾,而回顾就需要有记录。于是我开始像学生时代一样重新开始写日记。大概坚持了一个多月,回头看自己写下的东西,写的都是自己知道的事情,有点“流水账”之感,没有什么用,坚持不下去,以失败告终。

【反思】

“反思三法”让我恍然大悟,出现上面情况,原因有三:
一、未从生活中小事儿入手进行反思。
二、未对自己生活案例化,虽然记了日记,但多是感悟,没有从中分析优劣,总结得失。
三、没能坚持。对于没有价值的事情,我们断难坚持,时间久了,“一腔热血”也枉然。

【环节6:分享A2便签(3分钟)】

下面我分享一下我的规划应用:


【目标】

花一个月时间,从今天开始,每天复盘反思、写反思日记。按照“反思三法”,学会反思总结。

【行动】
1.从小事反思,深入突破。从普通寻常的一天当中,从之前自己习惯忽略的小事入手,关注细节,以小见大。
2.把生活案例化处理。将在当天找到的案例,从事件描述、对标预期、关键问题、改善措施、规律总结等几个方面进行复盘、分析、总结。
3.培养记反思日记的习惯。将每天的反思呈现在笔记本上,初期可借鉴《晨间日记的奇迹》,用九宫格来记录。

【结束语】(1分钟)

人生向前看是梦想,是目标;向后看是结果,是修正。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慢慢人生路,需要经常“复盘”,才能不断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