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场:
哈喽,各位小伙伴们,大家好!我是洛落,很高兴能和大家相聚于拆书江湖。我就职于全球20强银行,从最初的前台柜员做起,现在主要负责行政用印工作。在这里,我练就了一身手脚麻利的本领,比如我一分钟能敲出120个字,一分钟能翻打100个七位数,一小时能盖2500个章。可这些“神技能”并没能给我带来什么成就感,我平时更喜欢阅读、写作,也希望将自己所学所感,分享给更多人。今天,我站在这里,就是想和大家一起拆为己用。
可到底怎么拆呢?主要有两种方式,分别适合组织和个人学习。组织学习时,由一位拆书家拿一本书,加工出一场现场学习,引导和促进一群人将知识落地。但就算不是拆书家,我们自己也能使用拆书法学习,在读一本书时就能达到参加同主题培训的效果。
下面让我带大家一起了解,什么是拆书法中会用到的RIA三张便签。
R:就是阅读拆页原文,即我们想要学习的书本里的片段。
I:则是用我们自己的语言解读、复述这个片段中的内容。
A中包含了A1和A2
A1:要求我们运用学到的原文片段,联想自己过去的经验,进行对比、反思。
A2:是根据原文片段的方法进行目标的规划,这样一来,我们就能够根据自己的目标,写出具体的执行方法和可量化的步骤。
从上面这四个步骤,不难看出,拆书法强调的是,以学习者为中心,而不是以知识为中心,也就引导我们在想提升某种能力或解决某个问题时,将所学的知识与原有经验做关联,并对具体如何运用作出规划,我们成人学习不正需要这样的方法论吗?
“拆书帮”基于拆书法、不以营利为目的,这样的社群吸引了大批学习爱好者,帮助了许多人学以致用。我希望和他们一样,持续通过实践改变行为,提高自己的思维力、执行力、沟通力、关系力、信息力等等,同时分享我所学的知识,促进更多人一起成长。
下面给大家两分钟时间,阅读我选的这个片段:
三、解决方案备份 Plan B
所谓解决方案备份,就是我们常说的B计划。我们不一定需要对原来的系统进行备份;只要我们在极端情况发生时,有一个能够实现同一个目标的解决方案就可以。
发生火灾时,消防通道便是电梯的 Plan B;战争时期,高速公路便是机场跑道的 Plan B。我们的职业生涯,也需要一个 Plan B。
Linkedin(领英)和 Paypal的创始人霍夫曼有一个非常著名的ABZ理论。他认为,你在任何时候都要有三个计划:ABZ计划。
A计划,是你目前能够长期从事,并且值得持续投入的工作,例如你现在的工作。
B计划,是在A计划之外,你应该给自己创造的新职业机会。万一A计划有问题,你可以有应对的方案。
Z计划,是用来应对最糟糕状况的备用计划,即假如有一天,你倒霉透顶,你的A计划和B计划都失败或失效了,你应该有一个可以保证自己生存的计划。比如,存足够的钱,在半年没工作的情况下生活质量也不会下降。
霍夫曼的ABZ计划里,B计划就是一个备用的解决方案。
看来小伙伴们都已经看完这张拆页了。
下面我想给大家读一读去年世界经济论坛报告上的这段内容:“到2025年,机器人革命可以在全球范围内创造约9700万个工作岗位,但与此同时,也将替代8500万个人工工作岗位。”
而专家们还预计,未来5年内,这10类工作将被机器取代,都有哪些呢?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1.数据录入人员;
2.行政和执行秘书;
3.会计、簿记和工资办事员;
4.会计师和审计师;
5.装配和工厂工人;
6.商业服务和行政管理人员;
7.客户信息和客户服务工作者;
8.总务和运营管理人员;
9.机械师和机械修理工;
10.材料记录和库存办事员。
看到了吗?我的工作将来可能会被消灭!天啊!当时我是吓出了一身冷汗,因为即使进了全球20强银行,也不意味着我端了个“铁饭碗”。所谓的体面又高薪,不过是在数据处理领域中,重复出卖自己的体力。
假如对职业生涯没有任何规划,那我只能等着被机器人干掉!真的太可怕了。
还好,我很幸运地在《好好学习》这本书中,看到霍夫曼提出的ABZ理论,它告诉我们这样一条真理:人生无处不风险,做好备案,能让我们处在安全边界。
具体怎么做呢?
A计划,我们的职业主计划,就是当下我们觉得值得持续投入,并且能够获得一定产出和安全感的计划。例如我们现在的工作。
B计划,则是在A计划之外的各个支点计划, 这些计划包括当下看起来还不足以成为我们的职业,但能引发我们兴趣或热情的、能带来价值的、值得我们长期投入和关注的事情,可以是我们的副业,也可以是潜在的新机会。
最后的Z计划,其实是用来应对最糟糕状况的备用计划。现在我们很多人不是月光族就是房奴、车奴、孩奴,可是生活担子再重,也要预留一个保证自己生存底线的计划,比如在A计划和B计划之外设置一笔“备付金”,让我们在意外来临时,能够有一些缓冲时间,重整旗鼓再出发。
相信这个理论,无论是对于刚刚毕业的大学生,还是在职场中已经摸爬滚打了很久的中年人来说,都一样重要。因为如果我们真的能够长期实践它,那我们的职业生涯一定会更加游刃有余,最起码我们手中一定不会缺少机会,还有选择余地。
【A1便签】
就拿我来说,大学毕业后,就直接进入银行工作,一干就是十年。在海口这座小城市,银行的工作环境不错,待遇也不错,可按部就班久了,发现自己也被熬成了温水煮的青蛙,于是思来想去,觉得这样下去不是办法,就想着要换一份有挑战的新工作。
前两年,看到招商银行一则办公室文秘的招聘信息,当时我就想着,这不是和我现在的岗位在同一个部门吗?不如试试,当下吭哧吭哧写好简历就投了,但结果可想而知,石沉大海啊!
佛陀说:“现在的你,是过去的你所造;未来的你,是现在的你所造。”
在过去这些年,我只守着A计划里这一亩三分地,根本没有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给自己培养什么技能,也就没有什么B计划,怎么可能说转岗就转岗呢?就算是累成狗,也不敢一走了之啊,因为手上仅有的那点积蓄,根本不够自己的日常开销,没有Z计划的诗和远方,那就是耍流氓!
【A2便签】
所以,看完这个理论,我立马在自己的A计划上增加了B和Z计划:
B计划是什么呢?我先从自己感兴趣的培训讲师入手,打算在今年参加至少30场线下拆书活动,现场观摩各位小伙伴的演讲技巧,再完成三级拆书家过级。
Z计划已经正在进行了,就是从今年3月开始,每个月做一笔1000元的基金定投。到现在为止已经累计完成两期强制储蓄。
ABZ理论,实际还是一种动态性的计划,只要我们努努力,B计划在将来是很有可能变成A计划的,这个时候我们就可以再另起一个B计划,并匹配相应的Z计划。这样一来,无论何时,我们都有应对方案,是不是特别棒呢?
我的分享到此结束,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