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解书目: 《提问力》 所属活动: 4月15日南山拆书 ‖ 自我谅解三步法 ‖ 重量级的感谢 ‖ 有人向你请教,你却不知道答案,怎么办? 所在级别: TF1-1 学习主题: 有人向你请教,你却不知道答案,怎么办?

开场:

大家好,我是今天的拆书家林江,先用三个标签介绍一下自己:
1.项目管理专家:有pmp 和信息系统高级项目管理师的认证,有十多年项目管理经验。
2.目前从事运营管理:负责某上市公司研发中心2000+的运营工作。
3.是一名 正在升级打怪的1-1拆书家,希望在这里能解决自己的问题,实现转型和锐变。

在正式拆书前,先给大家介绍一下什么是拆书?什么是拆书家?什么是拆书帮?

1.拆书:
“拆书”的“拆”不是 “拆散”是转化和内化,强调把知识转化为学习者的能力。是一种成人学习的方法论,拥有知识产权的专有名词。适用于以提升能力、解决问题为目标的成人学习,强调以学习者为中心,要把知识关联学习者的经验、规划具体的应用。分为个人学习的拆书法和组织学习的拆书法:个人学习应用的是便签读书法,让人读一本书就能达到参加同主题培训的效果;组织学习的应用是一位拆书家拿一本书加工出一场现场学习,引导和促进一群人把知识拆为己用。

拆书法的核心是RIA便签读书法。

R-阅读原文片段。
I-用自己的语言重述知识,强调知识的理解和内化。
A-拆为已用,A分为A1和A2,分别代表过去和未来。
A1 关联自己的相关经验,
A2 规划自己的应用。

2.拆书家:
拆书家是学习促进者,通过教会别人让自己得到最好的学习。拆书家不需要像培训师一样在某一领域特别专业,或者拥有丰富的演讲技巧,但以学习者的学习效果来衡量的话,一位拆书家创造的价值不亚于一位培训师。

3.拆书帮:
拆书帮是以拆书法为学习方法论的学习爱好者社群,是非盈利性的青年自组织,使命是帮助更多学习爱好者成长为拆书家。在全国40多个城市都有分舵,大家可以互相学习和交流。

片段一
R 原文片段

介绍完拆书、拆书家和拆书帮后,接下来进入今天的拆书环节,今天给大家拆的这本书,叫《提问力》,作者是拆书帮帮主赵周老师、资深拆书家李真、丘恩华老师。这本书能让我们学会如何提问,因为学会学会提问,不仅可以提升我们的思考能力;还可以提升我们的沟通力;从而可以改变我们的一生。

大家是不是曾经有这样的经历?好朋友职业正处于迷茫期,问你是在原公司换岗好呢?还是离职好呢?闺蜜有两个追求对象,问选择哪一个好呢?面对这些真诚的请教,您是否也曾感觉到有心无力,很想帮忙可自己却不知道答案。

学习今天的拆页,我们希望达成的目标是:当有人向你请假,你却不知道答案,能够运用苏格拉底提问法帮助他们自己想清楚,从而增加你在人际关系中的价值。


下面请大家花1分钟的时间,阅读原文拆页内容,阅读完以后,大家可以抬头示意一下我。


原文拆页:
有一家大企业的高管请汉迪去给他们做咨询,费用非常高。但没想到汉迪并不给他们什么建议,而是问了他们好多问题——
“你为什么采用这个战略?”
“因为它能给我们的投资带来最佳回报。”
“为什么你把投资回报当作最重要的标准?”
“因为投资者希望如此。”
“为什么投资者是你做决策的唯一考量?”
“因为商业就是这样。”
“为什么商业就是这样?”
......

感受到了吗?在这里,查尔斯 .汉迪不是提意见,而是提问题,促进他人自己把事情想清楚。
一方面,做到“苏格拉底式提问”很难,因为人的本能不是提问,而是表达。另一方面,做到“苏格拉底式提问”也容易,因为你不需要在那个课题上经验丰富、见解独到,你只要会巧妙地提问就好。
所以,再有朋友、同事来找你咨询建议,你也可以尝试使用苏格拉底式提问来帮助他。

首先,克制表达的本能。起码在对话的前半段,不要说自己的观点,不要给对方提意见。

然后,用封闭式提问跟对方核对主题。比如:
“你是想不好到底要不要考研,对吗?”
“你现在的主要问题是,想转行,又不知道该怎么转?”
“所以你是觉得,不原谅他吧,也不能就这么离了;原谅他把,你又不甘心,是吗?”

接着,表明自己也不知道答案,但愿意陪着对方聊。苏格拉底总是这样做的。他会先说关于这个课题我其实没想好,所以我来请教你。如果不表明自己其实没有答案,而是暗示对方你知道应该怎么做,只是故意不说,那沟通的味道就不对了。

最后,连续向对方提问。提的是开放式还是封闭式的问题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你的提问要有洞察力。常见的提问有这样一些方向:探究他背后的假设;探究他自己还没想明白的标准;提醒他还没有考虑到的情况;逼着他去发现细微之处。

I 拆书家讲解引导

好,我看小伙伴们都读完了原文的拆页。
what :本片段通过英国管理学家汉迪给大企业高管做咨询的案例,展示苏格拉底提问法用于咨询的作用,拆页非常详细的介绍了苏格拉底提问法的详细步骤。

why :苏格拉底提问法为啥可以用于咨询呢?因为它不是给人提建议,而是通过提问题将提问者带入深度和全面的思考,让提问者自己寻找答案。提问者对自己的情况是最了解的,他们深入全面思考后,自己得出的答案他们的执行力才会更强。

how :那怎么进行苏格拉底提问法呢?
1. 克制表达的本能:人的本能是表达,而不是提问,需要克制本能,最少在对话前部分不给出自己的建议。回想上周自己辅导儿子作业的时候,儿子问一句“妈,这道题咋做?”,我能说上好多句,被儿子无情的制止了发言,这是典型的不会克制表达本能的表现。所以,第一步,克制表达的本能是对话的基础。
2. 用封闭式提问跟对方核对主题。如上面闺蜜的问题,你是不知道要选择小A呢?还是选择小B呢?对吗?
3. 表明自己也不知道答案,但愿意陪着对方聊。这种陪伴赋能能让人踏实、安心、有勇气面对困难。 如果让人觉得你知道答案不告诉他,他会产生 觉得你故弄玄虚或憋坏或觉得你认为他不够聪明等想法,这些想法都有可能让提问者 无法进入深入、全面思考的阶段。
4. 连续、深入地对对方提问。可以有很多维度的提问,如用5w2h做全面性的引导,可以用5why 法做深入的根因分析等。提问要有觉察性,有洞察力、要能抓住核心问题,可以探寻他背后的假设、探寻他心里的标准等。

where :适用于别人向你提问、你不知道答案的情况,比如闺蜜选择对象的事;不适用于回答简单问题,你知道答案的情况,如儿子问:“妈,几点吃饭呀?”。

A 学习者拆为己用

A1:
我公司软件项目过敏捷评估模型,硬件项目过精益评估模型。
半年评估前,部门的A 同学,问我:“我的项目是软硬件项目你觉得要用哪个模型评估呢?”我直接给了我的建议,建议你们项目过精益,敏捷豁免即可。
不久后,她又来找我,问了同一个问题,最后加了一句“部门谁谁谁说我们最好过敏捷”。我忍着心里的火气,依然把我前一次的建议重复说了一次。我为啥生气呢?1.我已经给过你建议了,但你不听,还去问了别人,明显不信任我。2. 问了别人就算了,答案不一样回过来又问我同样的问题,怎么操作你可以自己多想想呀?
反思这件事,我觉得可以用苏格拉底提问法引导她自己得出结论。
不给建议只提问。
澄清问题,你是软硬件项目,你不知道用敏捷模型还是精益模型,对吗?
我也不知道怎么办,要不,咱们一起探讨下。
●从交付看,你项目组成硬件多点还是软件多点?从开发人员组成看,你硬件人员多点还是软件人员多点?项目组对敏捷和精益哪个更熟?……直到她自己得出结论。

A2
目标:将这个方法用于辅导儿子写作文上,解决儿子作文不知道写啥,有时候字数不够的情况。

行动:
本周辅导儿子写作文时,
不直接给建议,只提问。
儿子,这篇作文你是不是觉得不好下手,不知道怎么写呀?
我也不知道,我们一起来探讨下吧。
这个作文的题目是“我的乐园”,看到这个题目,你想到啥?如滑冰场吧,好,围绕滑冰场 ,你能不能讲讲滑冰场 为啥是你的乐园呀?能否描述下滑冰场是啥样的呢?在滑冰场 发生过什么事让你难忘呢?能否回忆具体的让你难忘的这件事呢?最后结尾,如果把滑冰场 当成人,你想对他说些什么呢?
这几个问题问完,估计几百字是有了,呵呵

可控:
为了保证计划的落地,请儿子监督我。

好了,以上就是我今天全部的分享,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