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解书目: 《正面管教》 所属活动: TF2-1定级 所在级别: TF2-1 学习主题: 关于三种管教方式的区分 学习目标: 通过区分正面管教与常见管教方式的不同,了解自己的养育风格。

开场: 大家晚上好,我是朱莉萍,未撇朱,茉莉花的莉,倪萍的萍,主要是因为我出生的时候倪萍很红,因为我们家乡话里,N、L不分,所以倪萍和莉萍是分不清的,所以取名叫莉萍。我有三个标签,拆书、正面管教、网络运营。我是希望通过拆书的学习方法将我在正面管教上学到的知识转为我的技能。也能够分享给更多需要的伙伴。今天我们要分享的这本书是《正面管教》,作者是美国的简。尼尔森女士,她引领正面管教成为管教孩子的黄金法则,这本书被翻译成16种语言,在美国的销量超过400万册,在其他国家,销量也超过了200万册,虽然正面管教是一种系统的管教方法,但是在书中,作者帮我们总结了52种管教工具,让我们很方便的去运用。父母是不是都希望孩子有出息、过的好呢?但美好的愿望却不一定有好的结果。父母是不是都很爱孩子?但结果亲子关系非常紧张。正面管教,就是倡导既不惩罚也不娇纵,让孩子能够在很好的亲子关系中有很好的成长和收获。
下面我将本次的片段发给大家,请大家用两分钟的时间阅读一下,阅读完的小伙伴可以举手示意一下。

片段一
R 原文片段

和善而坚定

许多父母都受着内疚感的折磨。这是因为他们对孩子要么控制过多(“我说了算”),要么过于娇纵(“我是个意志薄弱的人”)。有些父母则在控制过多和过于娇纵这两个极端之间反复摇摆,缺乏一致性。正面管教的父母则不走任何极端,他们坚持和善与坚定并行。你属于下面哪种类型的父母呢?

控制型:你拥有全部权力,孩子必须对你唯命是从,只因为你是父母。

娇纵型:孩子是宇宙的中心,他们拥有所有的权力。

和善而坚定型:孩子是家里的一份子,而不是宇宙的中心。你了解孩子的个性,并能够在不挫伤孩子心灵的前提下设立界限。

你还确定不了自己属于哪种类型吗?这里有更多的线索。无论是控制型还是娇纵型的父母,通常都是被动反应,而不是积极主动。这意味着,他们一直等到问题发生,才作出即时反应。和善而坚定型的父母却能退后一步,在行动前先观察并思考。他们的行为方式会让孩子看到应该怎么做,而不是不断地说“可以”或“不行”。控制型父母往往会追究孩子的责任或过错,并将惩罚作为首要的管教工具,和善而坚定型的父母寻求的是解决方案,而不是责备孩子,并且认识到能够改变而且必须首先改变的是父母自己。通过改变你自己,哪怕是最小的改变,你都能积极地影响孩子的行为。

娇纵型父母把大量的精力用在自己本应该怎么做、本能够怎么做或本打算怎么做上,当孩子把事情搞砸时,他们往往会为孩子感到难过,并且不愿意放手让孩子从自身的行为中学习。如果你是这种养育风格,那就是你的孩子在“养育"你,而不是你在引领孩子。你会对孩子过度保护,并且对孩子学习和成长的能力缺乏信任,你不会给孩子大量机会去培养“我能行"的信念。内疚将时刻伴随着你。当你运用正面管教工具时,你会成为一个和善而坚定的父母,并且会消除自己的内疚感,你会允许自己和孩子犯错误,允许不完美,允许反复尝试。为什么呢?因为你知道错误是最好的老师,并且人类就是这样成长的。

和善而坚定的养育,是一步一步地实现的,你首先要想一想自己的长处和家人的长处,然后,要想一想你愿意改进哪些方面,并要每次致力于解决一个问题,这样,你就不会使自己或孩子难以承受了。


I 拆书家讲解引导

呈现这个片段属于how的内容:这个片段的学习目标,是学会使用和善而坚定的方式去面对犯错的孩子。作者通过比较三种父母面对犯错的孩子的不同反应,让我们看到如何使用和善而坚定的方式。我提炼如下——面对孩子犯错,严厉型(过度控制)父母是追究责任、惩罚,让孩子害怕犯错;娇纵型(没有限制)父母是替孩子难过、后悔自己本来可以怎么做,让孩子觉得犯错无所谓;正面管教(和善而坚定)的父母接纳孩子犯的错、跟孩子一起寻求解决办法,让孩子在错误中获得学习的机会。

如果我们不使用这种方法,而是用常见的严厉控制或者娇纵的方式,就会因为孩子犯错而造成亲子关系紧张,并且孩子无法通过犯错积累经验、获得成长。下面我分享一个案例,便于大家理解。(强调不这么做的坏处

下面我举一个例子。我儿子最近喜欢说“我来,让我来”,昨天晚上他在刷牙的时候,倒水倒的太满,水从杯子里漫出来,客厅的桌上有很多水。

这时,家长会怎么做呢?我家有三个大人,爸爸、我、奶奶。

爸爸首先看见了,冲过去抓住他的手,说:叫你不要倒,你看搞的到处都是水吧。赶紧把桌子弄干净,不然就不要刷牙了。

奶奶听到声音从房间出来,先把爸爸的手从宝宝手上扯开,把宝宝抱到房里,跟宝宝说:哎呀,乖乖哎,衣服都湿了,奶奶跟你说不要倒水,我们小,你喊奶奶帮你倒。来,奶奶帮你换衣服。

过了一会儿,爸爸感觉刚才对宝宝有点太凶了,他就笑着跑过去跟宝宝说:要不要喝奶啊?爸爸给你泡奶啊。奶奶呢,一直搂着宝宝,说我们以后不倒水哦,喊妈妈倒哦。

而我是这么做的:宝宝,妈妈看到桌子上有很多水。怎么办呢?这时宝宝拿抽纸来擦桌子。我又跟他说:宝宝,有很多的水,需要很多的纸巾,阳台上有能帮助我们的工具吗?然后儿子想了下,说“我有办法了”,跑去阳台拿抹布来擦。擦完之后,儿子自己开心的刷牙去了。

相信大家通过这个案例,看到了和善而坚定的力量,这种方式,不只适用于孩子,也适用于我们成年人之间,还适用于我们面对自己所犯的错误。以上就是我分享的I的部分。


A 学习者拆为己用


 A1:(显像提问:现在我们一起来看看,大家都有些什么样相关的经验呢?比如你的孩子把家里搞的一团糟,甚至还伤害到了自己;比如你又犯了一个低级错误,忘带钱包啦、拿着银行卡去刷公交啊,你自己都觉得太尴尬了;比如有个同事又把文件打印反了,又把做的汇报材料没保存就死机了,你急的要死。你最近一次遇到的这样的事情是怎么发生的呢?请在便签上写上,2分钟后,邀请一位伙伴分享具体的情景。)

 

参与者1(A1):孩子以前是爷爷喂饭,不肯配合爷爷,要自己吃饭,自己吃饭就也常搞的一团糟,上周末要自己吃牛排,还把汤汁溅到手上,烫了一个泡。

参与者2(A1):今天早上赶车,到了车站才发现车票买的是明天的,而且来不及买当天的了。后来上车后我就想,我太愚蠢了,犯这种错误。

 

谢谢两位伙伴的分享,现在根据片段中和善而坚定的方法,我们可以怎么去应对呢?请大家在便签上写下A1+的部分,两分钟后进行分享。

参与者1(A1+):如果使用和善而坚定的方式,我可以这么跟宝宝说:宝宝,汤汁溅到手上,爸爸觉得有点心疼。咱们有什么办法可以保护好自己呢?我想一定可以通过垫纸巾、等牛排凉一凉等办法,让宝宝提高他吃饭的本领。

参与者(A1+):用和善而坚定的方法对待我自己犯的错的话,我就会停止自我批判,不再责备自己是笨蛋。而是想到,我确实对数字不敏感,那我的解决办法就是:多多核对,请别人提醒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