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解书目: 《正面管教》 所属活动: TF2-2定级 所在级别: TF2-2 学习主题: 如何矫正错误 学习目标: 学会道歉并在错误中进行合作

开场: 各位伙伴晚上好,我是今天的拆书家朱莉萍,我有三个标签,分别是拆书、正面管教、网络新媒体运营,因为关注孩子的教育问题,所以一直在寻找合适的科学育儿方法,同时觉得拆书的学习方法能更好的帮助我将育儿知识转化为技能。今天我们要分享的就是《正面管教》里的一个片段,关于“向孩子道歉”。
首先介绍一下这本书。《正面管教》是美国的简.尼尔森,这位女士有7个孩子,还有22个孙子孙女,她引领正面管教成为管教孩子的“黄金法则”。这本书被翻译成16种语言,在美国的销量超过400万册,在其他国家的销量也超过了200万册。我们的父母,是不是都希望孩子过的好,有出息呢?可是最美好的愿望却不一定给孩子带来好的结果,所有的父母也都说很爱孩子,实际的做法却让亲子关系非常紧张。正面管教就是倡导既不惩罚也不娇纵孩子的管教方法,能够让孩子在和善而坚定的氛围中培养出自律、有责任感、愿意合作以及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学会使他们受益终生的社会技能和生活技能。
并且,这本书并不只是适用于孩子教育哦,它对我们成年人的生活、工作也一样有指导意义,比如今天要分享的这个片段,我们时常都会用到。
下面就请大家用两分钟的时间来阅读这个片段,阅

片段一
R 原文片段

本书最重要的主题——你会反复看到的一个主题——就是学会怎样把管教中所遭遇的挑战作为你学习的机会。然而,大人首先需要改变自己对犯错误的任何负面观念,这样他们才能为鲁道夫·德雷克斯所说的“不完美”树立榜样。下面的“矫正错误的三个R”,是树立“勇于不完美”榜样的一个绝佳的方法。

矫正错误的三个R

1.承认(Recognize)——“啊哈!我犯了一个错误”

2.和好(Reconcile) ——我向你道歉”。

3.解决(Resolve) ——“让我们一起来解决问题。”

当我们把犯错误看作一个学习机会而不是什么坏事时,为自己的错误承担责任就变得容易多了。如果我们把犯错误看成一件坏事,我们会倾向于觉得自己无能,感到灰心,并且可能会为自己辩解、推托、轻下判断或者好批评—既对别人又对自己,另一方面,当把犯错误看作是一个学习机会的时候,承认错误就好像变成了一次让人兴奋的探索,"我想知道我能从中学到些什么”。自我原谅是“矫正错误的三个R”中第一个R(即承认)的一个重要因素。

你注意过当我们愿意道歉时,孩子是多么善于原谅我们吗?你曾经对孩子说过“对不起”吗?如果你说过,孩子是怎么回应的?我在世界各地讲演时多次问过这个问题,听众的回答都是一致的。当大人诚恳地道歉时,孩子们几乎总是会说:“没关系妈妈(或爸爸,或老师)”孩子可能在一分钟以前还对大人的不尊重行为感到生气和憎恶(而且很可能正是大人应得的),而一旦大人说一句“对不起”,孩子就彻底原谅了。

“矫正错误的三个R”中的前两个一承认与和好——为第三个R(解决问题)营造出一种积极的氛围。在充满敌意的中试图解决问题绝对不会有好效果。

正像大多数成年人和孩子一样,即使我很明白应该怎么做,可有时却不一定能照着去做。作为一个人,我们很容易被情绪右而失去正常的理智(倒退到“爬行动物大脑”的控制)。这时我们会不假思索地做出反应,而不是深思熟虑的行为。我深深喜爱正面管教原则的一个原因就在于,不论我犯了多少错误,也不论我的错误造成了多少麻烦,我总是能回归到正面管教原则上来,从我的错误中学习,清理我造成的麻烦,而且能让事情变得比我犯错误之前更好。


I 拆书家讲解引导

好的,大家已经阅读完了。预防异议有的伙伴可能要说,我自己心里知道错了,我默默把事情解决了就行了,没必要非要道歉啊。是啊,你看起来事情解决了,对方心里还是窝着火,觉得不开心呢。矫正错误的前两步就是帮助舒缓关系,进行链接的关键,感觉好了,事情就顺了。  也有伙伴会说,道歉很尴尬啊,送个小礼物啊、拍下肩膀啥的,就行了。确实,在我们以前的习惯里,表达歉意是一件陌生的事情,所以导致了很多关系的恶化。大家的这些疑惑,也是我希望与大家分享这个片段的原因,原来,道歉是可以很简单的,原来,道歉可以有这么大的力量,能让关系缓和、能帮助我们共同合作去解决困难。并且,这个工具不只是适用于孩子,成年人使用的效果也非常的好

下面,我继续分享片段中教我们 “矫正错误的三个R”,第一个R,承认,也就是意识到我们犯错了或者说在某个事件中,我们也有责任,第二个R,和好,简洁而真诚的道歉,这里要强调的是,既不要过度道歉,也不要说出例如“我都已经这样了,你赶紧见好就收吧”这样的话。第三个R,解决问题。通过前面的两个R,为我们营造一个能够解决问题的氛围,从而能聚焦我们的具体情况。



A 学习者拆为己用

分步催化1大家设想一下,你约了朋友下班后聚会,你迟到了,对方很生气,你觉得你是因为加班才迟到了一会儿,对方太小气了,两个人一晚上都别别扭扭的。或者,你回到家,发现桌子上很多水,你很生气,训了孩子一通,结果孩子说他想帮你倒杯水等你下班,不小心倒洒了,正在找抹布想擦干,你感觉错怪孩子了。请大家想象一下你工作、生活中会遇到的类似的情况,并在便签上写下,要求包含人物、事件。2分钟后,我们请一位伙伴分享一下)

 

参与者:我儿子最近很热衷于自己动手,常常把家里弄很脏。我估计明晚回家吃饭,地上又会有脏东西。我肯定会批评他。但是静下来想一想,孩子有可能还是跟以前一样,想帮我拿一瓶橄榄菜,只是不小心洒了,我会觉得不好受,觉得错怪孩子了。

好的,谢谢分享。

现在我们继续进行A2(分步催化2)。针对大家所描述的情况,如果运用我们今天片段的内容,我们可以怎样去应用?请大家在便签上继续写下你的应用,2分钟后,我们请一位伙伴进行分享。

参与者:如果用矫正错误的三个R,我想我可以跟儿子这么说“对不起,爸爸错怪你了。橄榄菜掉在地上,你看我们怎么样将它们清理干净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