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场:
1、自我介绍:
大家好!我是柯莱,在我们正式拆书之前,先三个标签简单的介绍下自己。
柯莱,是我的花名也是我工作室的名字,为什么取这个名字,因为我的职业是摄影师,柯是柯达的柯,柯达发明了第一台自动照相机,选柯字也是敬重它的百年精神和自己对胶卷的热爱;莱是莱卡的莱,玩摄影的朋友一定会知道莱卡,徕卡镜头从用料,加工,光学设计,都堪称艺术品级,成像质量和色彩还原,使大多数摄影者叹为观止。希望自己对待摄影也有如他们般匠心精神和不断创新的艺术追求。
第一个标签介绍完,我的第二个标签是运动达人,不论是陆上的运动还是水下的运动我都很喜欢,并且保持一周五次的运动习惯。第三个标签是两娃的宝妈。一个青春期的儿子,一个上小学的女儿。
2、“拆书”与“拆书帮”简介
有的朋友第一次来,对拆书和拆书帮很好奇,下面我们就了解一下:
“拆书”是一种学习方法论,适用于以提升能力、解决问题为目标的成人学习,强调以学习者为中心而不是以知识为中心,要把知识关联学习者的经验、规划具体的运用。分为个人学习的拆书法和组织学习的拆书法:个人学习的应用是便签法,让人读一本书就能达到参加同主题培训的效果;组织学习的应用是一位拆书家拿一本书加工出一场现场学习,引导和促进一群人把知识拆为己用。从学习者的学习效果来衡量的话,一位拆书家创造的价值不亚于一位培训师。
“拆书帮”是基于拆书法的学习爱好者社群,表现为各地的拆书帮分舵(也叫拆书帮俱乐部)书帮分舵是非营利性青年自组织,其使命是帮助更多学习爱好者成长为拆书家。
阅读拆页《正面管教》P116
关注于解决问题的3RIH
1.相关( Related)
2.尊重( Respectful)
3.合理(Reasonable)
4.有帮助( Helpful)
下面的内容摘自《教室里的正面管教》,说明了当学生们由关注于逻辑后果转向关注于解决问题时,在两次头脑风暴中提出的建议有着怎样惊人的差异。
在五年级一个班的一次班会上,老师让同学们做头脑风暴,对两名因为没听见课间上课铃声而迟到的同学讨论逻辑后果。下面是学生们列出来的后果清单:
1.让他俩把自己的名字写在黑板上。
2.让他俩放学后留下,他们上课迟到了几分钟就留几分钟
3.扣除他俩明天的课间休息时间,他们迟到了几分钟就扣几分钟
4.取消他俩明天的课间休息。
5.向他们吼叫。
然后,老师要求大家忘掉逻辑后果,为有助于迟到的同学准时回到教室的解决方案做一次头脑风暴。下面是他们列出来的解决方案清单
1.大家可以一起大喊:“打铃啦!
2.迟到的同学可以在靠近电铃的地方玩。
3.迟到的同学可以注意别人什么时候回教室。
4.把电铃调得更响一些。
5.迟到的学生可以选一个好朋友,提醒他们该回教室了
6.打铃的时候,大家可以拍拍那两个迟到同学的肩膀。
两个清单之间的差别是非常大的。前一个不论看上去还是听上去都更像是惩罚。它关注的是过去,以及让两个孩子为自己的错误付出代价。第二个清单则不论看上去还是听上去都更像是解决问题的方案,它关注的是帮助这两个学生在将来做得更好。其焦点在于把错误当成学习的机会。换句话说就是,第一个清单是用来伤人的,第二个是用来帮人的。
【I:用自己的话重述原文】
(what)
通过两段不同解决方案的对比,我们会可以发现用3R1H,是用和问题相关、尊重的态度、合理、有帮助的方法去解决问题,不是以惩罚定规矩或是承担后果为目的,而是更关于注于如何有效解决问题,并教会孩子用积极正向的方法去面对问题。
(why)
在我看了这段拆页时,让想起在家中经常发生的场景,当孩子犯了错或者没有按时完成作业任务,或者成绩下滑或者没有按时回家等等情形,经常说是和孩子一起解决问题,最后的方案看上去都是惩罚。其实后面孩子既没有按照约定的方法执行,同时还会有情绪上的抵触,问题其实也没有得到改善。那如果用了3R1H的方法,我们会发现用正面积极的态度一起头脑风暴出来的方法,是不带惩罚性的,孩子的配合度也会相应提高,同时也让孩子在面对冲突和问题时,学会用正面积极的态度去解决问题,而不是一味的指责或没做什么之后有什么后果要承担。
(how)
1、相关(Related):与解决问题的事情是相关联的
2、尊重(Respenctful):是在平等尊重彼此的前提下进行
3、合理(Reasonable):所提出的解决方法/方案是合理的,而不是惩罚
4、有帮助(Helpful):解决的方法是有效的,可以解决问题,帮助孩子学会解决问题
(where)
工作生活中出现的问题时,在遇到孩子犯错或者意见相左时,或者与同事或家长需要一起协商解决问题时。
A1:激活过往经验
近一个月一到周末儿子就要出去玩,上上周六他和同学约好去图书馆写作业,一大早出门,中途11点回家拿英语作业又去图书馆,结果中午饭没吃,作业也没有做完,弄得家里老人也很不开心。周日晚上我找他聊这件事,和他提起开学时我们有过的约定,周六在家写完所有作业,周日出去玩。爷爷都没办法给你们准备中午饭,他听了不开心,脾气上来了,来了句:我想什么时候出去就什么时候出去?
反思:我们的聊天没有解决问题,反而让孩子觉得被责备。
A2:未来运用
目标:这周五的晚上,我将和儿子讨论周六、周日出去玩的问题,首先控制自己的情绪,明白发脾气、责备是解决不了问题的,类似的事情再发生时,我会用关注于解决问题的3RIH的方法来解决问题。
1.相关( Related):关于你想要和出去玩的事情,我们好好聊一下。
2.尊重( Respectful):让我听听你的想法,如果可以我们一起来想办法解决作业和吃饭的问题。
3.合理(Reasonable):我的建议:因为大家目前都是学生没有经济能力,在外面一起吃饭不管是谁请客都不太好,都是用父母的钱,可否早上在家里先完成一部分作业,等到吃过午饭后再去图书馆,晚上6点前到家,正好吃晚饭 ,如果作业没做完,你自己决定怎么解决。
4.有帮助( Helpful):儿子,你觉得我们讨论出来的方法,你是否乐意执行或者你更喜欢这样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