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场:
F: 《把时间当做朋友》作者是李笑来老师。著名的前新东方的讲师、作家、投资人,在得到专栏《通往财富自由之路》被广大网友追捧。这本书作为他从教师出圈的第一部经典成长类书籍,集合他的个人经验与思考,讲述了如何运用心智来和时间做朋友,开启人生的成功旅程。
A:那这本书在豆瓣高达8.4的推荐,同时被樊登、喜马拉雅深度解读过,相对比其他的成长类书籍而言,它既包含了成长思考,又介绍了时间管理,提出了全新的心智模型,提高了大家对时间认知。
B1:这本书可以帮助我们看透人生现实,认清现状,找到纷杂问题的根源,毫无疑惧地涉入其中,运用心智,获得解放。学会与时间作朋友,真正地成长!
B2: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大多事务都是重复的,但是总按照新的方式重新开始,浪费时间精力,还容易犯同样的错误。如何节约时间精力少犯错呢,这个片段就来告诉你,如何把重复的事流程化。
学习目标:在面临重复性任务时,能够通过“121”流程法,梳理出工作的具体行动步骤,提高工作效率,避免在同一地方摔倒两次。
无论是学习、工作还是生活,我们面临的任务大都是重复性的。要想加快执行重复性任务的速度,只需在遇到重复性任务时先将其做完一次,然后马上总结、整理,搞清流程,再靠进一步的实践把它变成“闭着眼睛也能做好”的事。这是提高效率、减少失误的根本手段。
在这里,我拿拨打工作电话做为例子.而且我认为.这是最好的一个例子,因为几乎没有人认为自己“不会打电话”——“怎么可能?我怎么可能连打电话都不会?!”
场景一
大多数人是在有事的时候抓起电话就拨。
可是,等等!你凭什么确定对方现在就可以接电话?每个人的工作习、工作时间都不相。
例如,身处管理层的人通常可能要参与更多的会议,日常工作也更加繁忙,
所以,给他了电话的时候,最好的通话时间很可能是在上班时间的前半个小时,因为他们通常是准时上班的,而半小时之后,他们要么去开会,要么正忙于处理其他事。
另一些人(尤其是那些从事与设计相关工作的人)往往是夜猫子、上午11:00以前给他们打电话很可能会令他们大为光火,而在凌晨给他们打电话他们却不一定会觉得意外。
应对这个问题的一个良好习惯是,在电话上簿中加上备注,记清此人通常情况下方便接电话的时间。
另一个是,在无法确定对方是否方便接电话的时候,可以发一条短信过去:“请问您方便接电话吗?我是XX,有关于xx的事情找您”其实,最好能在手机里做一条这的信息模板,以备随时调用。
【Why】在我们的工作生活中,大多是重复性的任务,比如写材料、发邮件、做家务甚至细微到早上出门这样的小事,都是每天重复的内容。
可是很多时候,我们总是把重复的事情重新做,重新花精力和时间去梳理思路、关注细节,有时还因思维惯性犯同样的错误。不仅浪费精力和时间,还总掉入同一个坑。
【What】把重复性的任务流程化,可以有效解决这一问题。即完成工作后,梳理出流程清单,总结经验教训,形成行动惯性。节约重复思考的精力和时间,后续再遇到时,按照清单重复即可,提高效率,减少失误。
How:我把片段中的行动步骤进行了细化,形成了“121”流程法,来简化重复动作,提高工作效率。【细化行动步骤】
1.走1遍工作。先把要做的工作认真的做一次,记住都做了什么,在哪儿犯错和吃力。
2.做2个总结。1个步骤总结,把任务分解为具体的几个步骤,分解的越细越容易执行;1个细节总结,把刚刚吃力和犯错的内容,总结为每个步骤的关键点和易错点。
3.画1个流程。把步骤和细节做成至简的流程图。至简的最佳标准,让一个什么都不懂的普通人,也能按照这个流程做好这件事。
流程图示意图
举例:18年6月,我第一次办案,需要整理案卷。当时对接部门提出了案卷整理要求及反馈内容。我意识到,这是一个长期的重复性工作。
于是我按照流程化梳理了整卷工作。
一是走1遍工作,认真做完工作,让对接部门对我的整理工作进行评价指正,找出错误项。
二是做2个总结,把任务分解为罗列文件顺序、标注办案时间,复检落款内容,同时在每个步骤上,写上我第一次案卷整理时,关键处和易错点,比如关键处的落款、易错的时间点。
三是画1个流程。把这些步骤画成流程图,纵向是步骤,横向是需要注意的点。
这样一套流程图下来,在半年后的第二次整卷时,我也没有请教对接部门,自己按照画的流程图,用了上次不到一半的时间,完成了工作,并顺利通过检验。
这是我们自检,如果你帮助别人梳理流程,就要一步步的去引导启发对方。一问你这一遍流程都有步骤,二问步骤中出了什么问题和难点,要怎么注意,三问能不能把它画成流程图。
【where】当我们发现面临的任务是重复性较高时,就可以尝试这种方法,梳理流程,提高时间效率。
【预防异议】有伙伴会质疑,即便是重复性的任务,也会有新情况新问题。不可能所有任务都是千篇一律,一招鲜吃不遍天。
的确,世界没有一片相同的树叶,工作和生活亦是如此,我们梳理出来的流程,只是节约任务中重复性项目思考的时间精力,减少犯同样错误。这样,面对任务中的新问题、新挑战时,有更多的心力去应对,进而提高工作效率。
同样,也并不是所有步骤都有关键点和易错点的,需要针对性的去写好即可。
A3:
刚刚呢我们学习了121流程绘制法,我们回顾下,走1遍工作,做2个总结(步骤总结和细节总结),画1个流程。
光说不练假把式,那我们要开展一次现场的演练,故事是这样的。
今天早上小明又迟到了。本来好不容易早早起床,一开始是找衣服,没放到固定位置,找半天才发现扔在沙发上;接着是找钥匙,发现没挂门口,竟在书台上;最后好不容易出门了,一上车发现没拿手机,又焦急地跑回去拿手机。等拿到手机,一看手表又要迟到了,本想打电话请假,竟然发现犯了大错,手机没电了。下班后小明吐槽遭遇并请教好友小红,怎么摆脱这个早起混乱的局面,小红介绍了“121”流程法,帮小明梳理了早晨出门的流程图,并建议他贴在门口时刻提醒自己。
现在请小伙伴们自由分组,请以小组为单位,按照今天学到的“121”流程法的每一步,演绎小明向小红吐槽遭遇,小红用“121”流程法为小明梳理出门,最后我们会邀请1组的伙伴进行分享。
(此处要给学习者强调,注意我们要引用学习的3个步骤,小红你需要一步步的引导小明写出步骤中的具体做法,比如问他出门都有哪些步骤,步骤上哪儿出现了问题,以后哪些注意事项。)
小明:哎呀,今天简直太惨了,你知道么?从早晨起,灯坏了去修灯,找衣服,在沙发上,找钥匙放在书台上。
小红:的确,够悲催的,我建议你用121流程绘制法。我们来试试看。一是先走一遍工作。你一天的回家到出门的步骤是什么?
小明:哦,我回家后,放钥匙,睡觉前找好衣服,手机充电、睡觉起床,把该拿的东西拿好出门。
小红:那你从回家到出门分别是四个步骤,放钥匙;安排衣服;手机充电;全部起床带走。
小明:是的,是的。
小红:那你今天流程上出问题都是在哪儿,
小明:衣服地方不对,钥匙地方不对,手机没拿,手机没看充电。
小红:那我们一起按照流程梳理下步骤,并找一下关键点。
1、放钥匙。关键点:进门挂好,要挂门口。
2、安排衣服。关键点:定点换,提前换,卧室换衣服挂床头,提前一天晚上。
3、手机充电。易错点:没冲好电,要注意电源线是否连接。关键点:醒来查看手机有电和有信息。
4、正常出门。易错点:忘记携带。出门默念,伸(身份证)手(手机)要(钥匙)钱(钱包)。
小明:哎呀,这样一梳理,我整个回家事务就清晰了很多。
小红:我还是建议你写下来,贴在门口,回家就想起来。
小明:好的,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