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解书目: 《这样读书就够了》 所属活动: 海口花梨分舵第87期拆书活动 所在级别: TF1-1 学习主题: 一个方法,高情商提意见

开场:

大家好,欢迎来到拆书帮的现场,我是蔷薇,一名医疗行政人员,我的三个标签是茶艺师、瑜伽爱好者、演讲爱好者。这是我近五年来一个学习的经历,茶艺和瑜伽更多的是向内修心修身的一个过程,而近三年的演讲的学习,让我感觉到自己的知识储备已经远远不能支撑我的有效的输出,为了能够更好的去构建逻辑架构,整合知识结构,做更有价值的分享,所以我来到了拆书帮。

拆书帮是基于拆书法的学习爱好者的社群,有分布在各地的拆书帮分舵,都是非盈利的组织,使命是帮助更多学习爱好者成长为拆书家。拆书法是由赵周老师在阿里巴巴企业内部做培训的时候使用的一种成人学习法。以提升能力、解决问题为目标的学习方法。对于个人学习者,简而言之就是便签读书法,通过阅读、对原文的重述,回顾相关经历,规划未来的使用四个方面的IRA便签法来指导我们把书本上的知识运用到行动当中去,把知识拆为己用。第二种呢,就是组织学习的拆书帮现场学习法,会由拆书家带领着大家拿一本书,围绕一个主题,对书中的精华内容,引导大家一起去思考,去学习,把知识真正应用去行动中的方法。那么今天就由我给大家来分享一个片段

片段一
R 原文片段

选自《跟谁都能处得来》P71,72页

屡试不爽的技巧

下面我要讲的方法, 是给出建设性批评意见和反馈的最佳方法,而且它的优点很多,使用范围不仅仅限于领导们。用来应付令人讨厌的同事或者让人恼火的恶习,同样有奇效。方法是这样的:

想象一个大大的美味多汁的汉堡。上面是一半松软的圆面包一一下面是肉,这才是汉堡的重点所在;或许中间还有些点缀的蔬菜,比如生菜,番茄和洋葱。但是其实你买汉堡就是为了那块牛肉。最下面,是圆面包的另外一半。(如果你是个素食主义者,可以想象把汉堡分成三层,第一层是“好的",接着是"不好的",最后又是"好的"。)

在桑娜那个故事中,最上面一层是上司夸奖她的写作水平。然后是“肉",即如何正确规范的写一份报告。最后达芙妮用另外一半松软美味的圆面包结束了跟桑娜的谈话。

小技巧20 汉堡法

当你不得不批评同事的时候,第一步:应该针对你想要对方改进的地方先提出表扬,表扬要具体。第二步给对方“肉",即指出对方哪里有待改进。第三步,再次予以赞扬,结束谈话。

假如对方需要你好好跟他(她)谈一谈,那么夸奖时不妨多说些她爱听的话。这就好比汉堡里的番茄酱、芥末、奶酪和洋葱。如果对方令你不满的地方不止一处,那么最好在两块"肉"之间,再加一块面包,这就是个巨无霸啦!

I 拆书家讲解引导

这个片段主要是讲的给出建设性批评意见和反馈的最佳方法,也就是汉堡法,在很多时候也被称为三明治法。简而言之,就是在沟通过程中"好的→不好的→好的"这三个步骤。那么具体怎么做呢?首先我们要找到对方的优点,给予肯定,这个优点,一定要具体化,很多人就会很疑问了,我需要的是改进为什么要找优点呢?其实人与人之间最有效的拉近距离的方法是什么?那就是赞美,让大家放下这种敌对的意识状态,而且是要发自真心的赞赏。接下来呢?关键的来了,我们目的是要提出一些针对性的建议或者改进的方向,这个建议必须是具有指导意义且可行的,某种程度上也代表了自己处理事情的能力。最后一步,再次予以肯定,很简单,可以直接就是优点的重复,瑕不掩瑜的意味,利于接受;也可以提出一个愿景,营造一种向上的氛围,以利于他更好地去落实这个事情。这样三步下来,气氛是不是会相对和谐融恰一些呢?这个方法适合领导对下级,同事对同事,甚至在处理夫妻关系,亲子关系中也适用,还可以用来自我审视自己在沟通中存在的不良习惯。那么在一些对峙或谈判的场合,我们按这个方法会不会在气势上柔和中庸了很多,我们或者可以直接提出棘手的问题来,再适当的应用赞美适时缓解。所以这个方法也是一个活学活用的过程。我们要掌握的不光是技巧,还有背后的逻辑。

A 学习者拆为己用

[A1]激活经验

接下来结合我最近经历的一件事情,和大家做个分享,最近我们单位上级部门过来巡视,大家很紧张。我的同事就跑过来跟我说,丽姐,我要有个事情需要你帮我一下,然后他直接就提出来了,说要把我们领导近一两年去疗养的差旅费,然后做一个拍照留存,我一听当时就否定了他这种做法,直接告诉他你这种做法非常的不成熟,就相当于警察还没来,你就先把你的疑似赃物的东西做了一个呈堂证供,几个回合下来,他妥协了,虽说我是有道理的,但如果开始给予他认真负责的态度一些肯定和赞赏,他应该会很愉快接受我的建议。从自身沟通习惯上来找深层原因就是:摆老资历,没有给予对方充分的尊重。

[A2]催化应用

“汉堡法"使用对照表

特定关系人 好 不好 好

(工作)

(家庭)

(生活)

(社交)

原因分析

下步对策

结合这个表格,可以在工作、生活、家庭、社交中任选一位,通过汉堡法的学习,来提升沟通的技巧。我打算在与女儿的沟通当中去使用这个方法:

每天发现一个小优点,并适时提出表扬,观察反馈并记录下来。

每次发脾气之前先深呼吸3秒,想想她的优点去表扬她,再去尝试建议改善。

周末利用一小尝试共同规划交流愿景并写下来,贴在醒目位置共同监督,

每一个微小的改变都值得去尝试,希望这个小方法能带给大家更多的启示,日常践行中提升自己沟通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