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解书目: 《只管去做》 所属活动: 20210306(周六)拆书帮线下练级场-街道口 所在级别: TF2-1 学习主题: 事务处理之4D工作法

开场:

大家好,我是陈羽西,羽西二字和一个品牌化妆品碰巧同字,蹭一下品牌热度,希望大家记住我。我现阶段的3个标签,一是生物公司的技术部部门经理,一是兼职的企业内训师,一是拆书帮的品宣小助手。

【技能点】分组
为了便于待会活动时的讨论分享,我们先分一下组,我左边的小伙伴一个组,右边的小伙伴一个组。

【技能点】设定学习目标

今天大家跟着我完成RIA现场学习以后,能够学会遇到工作生活中众多事务,迅速用4D工作法进行判断与分类,确定这件事情的下一步行动,写到待办清单里,从而更加高效不遗漏地安排好工作生活中各项事务。

【技能点】FAB介绍法,能够清晰辨别出F、A、B

F:特征,核心是“书”,用于满足好奇心。

这次我要和大家一起拆解的片段来自《只管去做》这本书。这本书是一本时间管理类的书籍,作者邹小强老师是一位时间管理达人,本书既讲解了如何设定目标,也提供了很多工具和方法帮助我们实现目标,比如平衡人生九宫格、甘特图、习惯培养卡、4D工作法等等。

A:优势,重点是“比较”,用于建立安全感

本书豆瓣得分8.5分,是古典、彭小六、及赵周老师隆重推荐的书目。相比同类型其他的时间管理书籍,本书最大的特点是作者通过小强和老付的交谈对话将各种工具方法娓娓道来,文中小强的做法就是直接的案例说明,可读性强,非常通俗易懂。

B:利益,强调的是“你(学习者)”用于引发兴趣

B1:指这本书给学习者带来的好处

在读这本书之前,我觉得怎么确定目标,将目标落地,是一件很困难的事,看了很多“大道理”,做起来仍觉得很难,不知道如何下手,而读了本书,确定年度目标的方法,两种不同类型的目标是什么样的,项目类目标和习惯培养类目标分别应该怎么做,如何更好地推动目标,处理每天的事务等等非常易懂易落地。总之,它提供了许多简单易行的工具和方法,帮助我们将愿景孵化成目标,并推动每日的行动,实现目标。

B2:指接下来的这个片段给学习者带来的好处

我们今天拆解的这个片段,就是帮我们将工作生活中的众多事务,迅速用4D工作法判断和分类,确定这件事情的下一步行动,写到待办清单里,从而更加高效不遗漏的“立刻去做”,安排好工作生活中各项事务。

片段一
R 原文片段

接下来请大家阅读我为大家准备的原书片段,给大家一分钟时间阅读,阅读完毕之后请举手示意我。

……既然你对四象限工作法已经很了解了,那我就重点说说怎么把4D工作法落实到待办清单上,其实就一句话:不管遇到什么样的事,迅速用4D工作法确定它的下一步行动,然后写在代办清单里。具体是这样的:

第一,Do it now,立即去做的事情写在自由区,不一定非要写在最上面,只要你在这件事情上做好标记就可以,这样的事情在一上班的时候优先去完成。

第二,Delay it,计划去做的事情有四类:(1)今天做,而且是约会,所谓约会就是固定时间点去做的事情,比如说下午2点开会,这就是到2点才能去做的事情,所以是约会,我把这类事情直接放到手机日历里;(2)今天某个时间段做的事情,我把它放在左侧的时间轴上,这是硬性时间,这段时间内我一定要排除干扰做这件事;(3)今天做,但什么时候做都行的事情,我把它写在右边的自由区,并且做任务分解;(4)今天别人交代给我的事情,但是将来才去做的,我就把它写到日历里。

第三,Delegate it, 授权去做的事情并不等于放权,我把一件事情授权给别人去做的时候,都会跟他确认一下什么时候给我回复。比如对方说三天后给结果,那么我就在日历里三天后设置一个提醒,到时候我就会跟进这件事情。

第四,Don’t do it,尽量别做的事情我根本就不会写到清单里。

I 拆书家讲解引导

我看大家都看完了原文片段,下面我来和大家分享一下我对这段话的解读。

【技能点】【I】拆书家讲解引导-强调不这么做的坏处

(Why)在工作生活中,我们经常会遇到一件事情还没做完,又来了三五件,不知道该如何安排是好。

(坏处)要么我们可能被各种事情推着走,盲目地来一件做一件,一天下来郁闷地发现怎么还有这么多重要的事儿没做,也不知道时间都去哪儿了。

(坏处)要么我们可能对一些事情迟迟不想动手,今天拖明天。明天推后天,不停拖延,还抱怨着自己“没时间”。

(坏处)还有可能一不小心忘掉了一些琐事,尴尬地失信于人,或者冷不防地传来自己的一阵惊呼“哎呀,我又忘什么什么了”!

(一般做法)通常面对工作生活中的众多事务我们有两种方式处理:

一种是用脑子记,这种方法在事情少的时候还好,一旦事情多起来,就会明显感到脑子就不够用,会不小心忘事,另有一种方式就是列清单,把事情全部罗列出来,但是因为没有对事务进行分类和判断,会习惯性地先处理一些好做的事情,殊不知好做的事情不一定是重要的事情,并且单纯地列清单还可能对我们的可用时间的没有清晰地规划,造成低效,拖延。

(反例):我说一个我的例子:

这周一是这个月的第一天,又是月初我的事情特别多。有例行事务:月初的盘点(下午三点前完成并做单审核),提交采购单(每月前3天)技术部门的会议(上午10点)设计订单(全天等待技术支持通知后设计),但在当天又接到了几个任务 盘点的时候接到了一个客户的项目咨询,给客户评估项目反馈了,盘点没做,然后到十点赶着去开了会,开完会想着3点要做完盘点,先去做了盘点,盘点还没做完就到中午吃饭午休,一个员工过来提离职,跟她做了离职面谈,谈完又去找人资申请离职补充,做了岗位说明,眼看截止时间到了当天盘点没做完,内心崩溃中,赶着做盘点,做完三点半,跟财务说抱歉晚了一点。又收到市场部要求做一份营销宣传稿,大致看了看稿子,和市场部沟通了一下理了下思路,约定周三交,先放着了,接着把采购单提交。一看竟然快五点了。完蛋,订单一个还没设计,只能悲催的加班了。

(What)那怎么做才能更加高效不遗漏抓住重点地安排好工作生活中各项事务呢?对事务进行判断与分类,确定这件事情的下一步行动,列清单,作者给出了4个D开头的英文单词,分别是Do it now(立即去做)、Delay it(计划去做)、Delegate it(授权去做)和Don’t do it(尽量别做)。

(How)运用4D工作法安排事务的做法如下:

第一步,判断事情需不需要做,不需要做的Don’t do it,需要做的转下一步

第二步,判断事情需不需要自己做,可以授权他人的Delegate it,确认对方反馈的截止时间,并及时跟进。需要自己做的转下一步

第三步,判断事情能不能立即去做,立即去做的事情Do it now,记下来,优先去完成。不能立即做的转下一步。

第四步,Delay it,计划去做,有四类:第一类是今天固定时间点必须做的事,比如会议,第二类是某个时间段要做的事情,可以放到待办事项的时间轴上;第三类是今天做,但是做的时间不固定的事;第四类是今天收到的任务,但可以延后做的事,记录下来及时跟进。

(why好处)采用4D工作法,你会首先对接收到的任务有一个初步的判断和分类,有意识地权衡当天所有事务的时间安排,去更加合理地规划你接下来要做什么。

(反例变正例)比如说我刚刚的周一

第一步判断事情需不需要做,盘点、采购单,开会、设计订单,客户咨询,离职面谈,申请离职补充,营销宣传,这些都是需要做的。

第二步,判断事情需不需要自己做,可以将客户咨询授权给某个技术支持,记下来后面向技术支持跟进客户问题。

第三步,能不能立即去做:盘点,设计订单可以立即去做。

第四步:计划去做

10点开会

采购单三号之前

营销宣传三号之前

离职面谈:先大体了解下情况,约下午4点做完重要事务之后再对她进行离职面谈,并申请离职补充

这样一梳理,如果安排得当,我大概率是不会跟财务抱歉晚交了盘点单,也不至于加班设计订单的。

(where)4D工作法,可以用在我们的工作生活中,当事务繁多时,先按4D分类判断,再写到代办清单里,用来更加妥善安排,避免遗漏。

A 学习者拆为己用

【A1激活经验】

【技能点】【A1】显像提问法

接下来呢,我要请大家回想一下,你最近一周,有没有事情比较多,像我刚刚那样比较忙碌的一天,具体是有哪些事情,你是如何安排的?安排的怎么样呢?有没有出现没按计划完成?忘事了?拖延了?请大家想一想,在小组内分享。时间3分钟。

现在我们请小伙伴来分享一下,我们请熊红娟来分享一下。

我回顾了一下我上周五,罗列了以下事情要做:

做周一会议安排

设计项目框架,五套问卷

院长让我帮忙处理文件

同事让我改方案

演讲打卡、听书等学习任务

当天设计问卷没有做完,因为我做事也喜欢挑简单的做,所以再设计问卷遇到了一点障碍,我就放下了,五套问卷只设计了两套。

【A1+反思加工】

接下来大家再回顾下刚才你在小组内分享的经历,如果再给你一次机会,运用今天学习的4D工作法,你会如何来将事务判断和分类,确定下一步行动,列清单。请在小组内分享,时间为3分钟。最后,我们会请一位小伙伴来分享。

现在我们请小伙伴来分享一下,我们还是请熊红娟来分享一下。

我会把我当天的事情按4d工作法分类:

做周一会议安排(立即去做)

设计项目框架,五套问卷(立即去做

院长让我帮忙处理文件(授权他人做)

同事让我改方案(同事不急,计划去做)

演讲打卡、听书等学习任务(立即去做)

当天需要立即做的是:做周一会议安排,演讲打卡、听书等学习任务,设计项目框架,五套问卷

将帮院长处理文件授权给他人

将同事要改的方案计划晚点有空的时候做

【结语】

好,感谢小伙伴的分享,今天我们学习的4D工作法确定事务的下一步行动。希望大家可以在未来的工作生活中用到4D工作法的思维,高效生活。我的分享到此结束,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