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解书目: 《跃迁》 所属活动: 20210324【福田●华强路No.118】IPO知识模型&推动深入沟通的两步曲 所在级别: TF1-2 学习主题: IPO知识模型

开场:

【自我介绍】

大家晚上好,我是伟杰,我的三个标签是:环保从业者、升级打怪的拆书家、野生插画师。

【分组】

了方便大家稍后讨论和练习,我们先做一个分组,左边三位,中间三位,右边三位各为一组。

【设定学习目标】

我们今天的学习目标是,在跟随我完成本次RIA现场学习后,大家能够利用IPO模型实现知识最大化。

【自我介绍】

如今这个时代真正的高手,几乎都有一个特点——他们既懂得如何驱动自己持续地努力和积累,也懂得借助社会和科技趋势放大自己努力的收益。所有这些取得重大成就的人,最明显的共同特点,就是阶段性的非线性成长、跃迁式的上升。

今天我所拆解的片段来自《跃迁》这本书籍。作者是古典,他是一名职业生涯规划师,他帮助过3000多人找到了努力的方向,这些人大都从小白跃迁到了精英。

片段一
R 原文片段

下面请大家用2分钟的时间阅读下手中的原文拆页,读完的小伙伴可以抬头示意我。

【R】

第一步,你必须有一个真实的、高价值,并且有可能被解决的问题(I)

理解这个问题遇到的障碍和挑战。围绕这个问题搜索各领域的知识、然后生长出一棵关于解决这个问题的“问题树”。

提真实的问题:和搜索引擎一样,如果输入的关键词不精确、太宽泛,就会导致问题无解。对于问题的第一个要求就是“真实”。比如,如果你的问题是“如何找到钟爱一 生的事业”,这可能并不是一个真实的问题。因为钟爱一生的事业都是回顾出来的,谁也不会在事业刚开始的时候就确认会钟爱一生。

提高价值的问题:第二个要求也常常会有人踩坑,就是花大量时间思考“低价值”的问题。当然,任何一个问题都是有价值的。关键是要与你当下的生活有联系。我常忍不住点开知乎(我是深度潜水用户)某个特别有趣的标题,比如《不夸张地说,这几部电影影响了日本汽车业的发展》,看完了一段很专业的冷知识以后,却发现这和我的生活没有什么关系。我把这种情况叫作“认知流浪”。作为保持思想弹性的练习或休闲,这很有效;但是如果占用了你的工作时间,那这些问题就是“低价值”的一因为我明明有更好的问题,比如“如何起一个好名字, 推广这本书”,可以思考。

提能被解决的问题:还有就是这个问题是“有可能被解决的”。网络上常有人提问:“ 如何在一周之内快速成为某个领域的专家?”门外汉回答的你不信,专家回答的—如果 你和专家只有一周的差距,他还是专家吗?设计思维中,这类型的问题被称为“重力问题”。不要提“为什么这个世界不公平”,这种问题如重力一样,无所不在,不如改成“如何让我在不公平的世界成为想成为的人”,甚至“如何利用或者改变这种不公平性”。

第二步,不是要学习知识,而是要解决问题(P)

出于强烈的认知惯性和好奇心,你还是会忍不住想看完找到的全部资料。但不要恋战,你无法看完这些浮上来的资料,往往点击几次,你会发现自己看了几个小时的有趣东西,但是事情一点儿进展都没有。

正如你不可能走完一座大山的所有角落,聪明的探险者懂得做个标记,下次再来, 继续向终点进发。整个过程以解决问题为最高标准,持续问自己:“这个知识对于解决问题有用吗?”“如果有用,是当下就有用吗?”如果暂时没有用,做个记号收藏到你的笔记里,以后再看。

一旦你能解决一个问题,就要尝试多解决同类型的问题,逐渐让这个解决方案能够应对不同情境,自我进化。

第三步,输出倒逼输入(O)

大部分人欠缺的,是把解决问题的结果传播出去。

一方面, 写作能把这些知识形成体系,整理成能出手的“知识晶体”。更重要的是,这个过程能兑换价值,让更多人知道你有解决这类问题的能力。这个动作能帮你找到下一轮更大的问题,以及更大的价值,形成迭代。

这个循环能持续放大,带来一轮又一轮的知识跃迁。

I 拆书家讲解引导

好的,时间到了,我看到大部分的小伙伴已经读完了。没有读完的也没有关系,可以跟着我的讲解继续了解这个片段。

【what】

这个片段介绍了想要实现知识价值最大化就需要找到核心并能解决的问题,针对该问题输入大量相关知识并进行加工,最后倒逼输出产品的观点。

【why】 

IPO模型是以问题为导向进行主动性学习的方法,可以帮我们解决把所学的知识实现最大价值的问题。在如今知识爆炸时代,我们有太多想要学习的知识,却不知如何分辨哪些知识对自己真正有用以及可以帮助自己解决问题,所以大部分人一直停留在学的层面上,却难以发挥知识的价值。

【how】

1、提出核心问题:我目前面临的问题什么以及想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需要从真实、有价值、自己能力能够解决的角度去提问。

2、输入核心知识:针对问题,持续学习,扩大该知识的深度以及广度,并对知识进行筛选与加工。

3、输出核心产品:根据自己所提取的知识,进行整理和应用,最后输出属于自己的产品,并给他人带来价值。

根据以上的IPO模型步骤我举个例子。

去年,我在绘画的时候,画一些商业稿件时遇到人物肢体表达的局限,因为我非科班出身,没有学过素描、人体结构等等专业的训练,但想要更好的表达画面就必须掌握的基础人体结构,所以在绘画里我最想解决的核心问题是:提高人体结构基础知识,熟悉人物动作的表达,并用在系列主题作品上。那么针对问题,我需要浏览大量优秀的作品或者报系统的课程跟着老师学习,从中总结出自己喜欢的人物表达的风格特点,并找到练习方法,最后输出一系列属于自己的作品,用作品去签约视觉中国图库以此来检验以上的学习成果以及作品是否达到商业的标准。

【where】

IPO模型适用于构建知识体系、解决问题、知识变现以及打磨个人课程。

A 学习者拆为己用

A1:

下面我们来回忆一下,大家有没有遇到利用IPO模型成功经历呢,还是在过去的工作中,你是否有遇到某个问题不知如何解决,或者在学习的时候,面对庞大的知识,无法从中找到对自己真正有用且能帮助自己解决问题的知识的失败经历呢?当时是因为什么原因,在什么时间,大概什么样的场合下,具体什么情况下发生的呢?最后的结果如何?请大家跟同组的小伙伴分享一下你的经历,每人分享1分钟左右,我会给大家3分钟时间,然后邀请一位小伙伴上台分享。

学习者案例:(振南)分享在工作中,面临被各种琐碎知识袭击而来,却不是如何选择学习最重要且必要知识的失败案例。

A2:非常感谢刚才这位小伙伴的分享。我们知道,做任何事情,光知道是没有用的,关键要有行动。接下来,我想请大家结合今天学习到的IPO 模型法,在便签上写下你未来一个月内的行动计划,帮助自己实现知识价值最大化。这个计划需要是具体的,可衡量的,可实现的,有相关性,并且有时限的。

那到这里,我今天的分享就到尾声了。希望通过今天的共同学习,我们都对“IPO模型”有了深入的了解,希望大家可以把这个模型利用起来。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