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场:
开场:
自我介绍 :大家好,我是刘丹,是一名财务工作者,也是一位成长中的拆书家。
分组: 为了方便接下来的学习和讨论,我们分一下组,我左手边为一组,右手边为一组。
学习目标 【技能点:学习目标中包含学习者要完成行为的具体内容和完成程度,现场学习设计清晰体现了该学习目标】
学习总目标: 希望通过今天的现场拆书学习,能够现场应用(行为)1次“沉没成本三步法”(界定),面对沉没成本时,能够及时止损(澄清),能够现场应用(行为)1次拖延症口诀“小事不纠结,大事要行动”(界定),来克服面对当下的拖延症。通过本次现场学习,提升大家面对沉没成本和拖延症时,我们能做出正确的决定,并行动起来。
今天选的两个拆页都是我们在面对做决定时,会遇到影响做决定的两个心理陷阱。那沉没成本和拖延症两个片段是并列的关系。
学习目标1: 学习完本次拆页学习后,学习者能够现场运用1次“沉没成本三步法”,巧妙识别生活中的沉没成本,能够及时止损。
学习目标2:学习完本次拆页学习后,能够现场应用(行为)1次拖延症口诀“小事不纠结,大事要行动”(界定),来克服面对当下的拖延症。从而在形成习惯后,减少拖延症对我们生活中做决定的影响。
书籍介绍
【技能点:学习者场景介绍法中,能够清晰辨别出聚焦于图书和学习主题的事件、提问、影响和解决 4 个步骤】
事件场景法
事件
人生无时无刻不在做各种选择。小到今天吃什么,大到要过怎么样的生活。因为做的决定会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我们往往会做出很多非理性的决定。比如,虽然我的书柜里有很多书,却是很多都没读过,接着又忍不住买了很多新书。再比如,明天就要交工作计划,结果到晚上还没动笔写,心理很着急,但是却还是停不下来刷手机。
提问
大家在生活中有没有遇到类似的场景,面对自己已经付出的心血,不知道如何进行下一步行动?或者遇到一边时间紧迫,一边自己又迟迟无法开始行动的情况,你当时是怎样做的呢?
影响
如果这些决定,我们停止不做,那失去的不仅是我们已经付出的时间和金钱,更多的是会影响我们的工作和生活,打乱了我们正常的生活节奏。做出好决定,会使我们的家庭和生活变得越来越和谐,工作也会更是一层楼
解决
那如何做出好决定呢?今天带大家拆解的片段来自于《做出好决定》这本书,本书是由著名的管理学大师斯蒂芬给我们带来了做出好决定的实用方法,还分享了理性决策的6个标准步骤,17个常见心理陷阱以及高效决策的12条建议。
那我们就从影响决定的其中两个心理陷阱沉没成本和拖延症来学习,如何在这两种情况下,做出好决定。
下面给大家2分钟的时间来阅读原文,阅读完后可以抬头示意我一下。
理解沉没成本:承认错误,及时止损
如果一年前你无知,那么一致性要求你今天也无知。 ——贝伦森
我们很多人在做决定时受到沉没成本的影响。举例来说,你认识在餐馆绝不会剩菜的朋友吗?我有一个朋友,在外面吃饭时,她总是强迫自己吃完自己点的所有菜,尽管她已经很饱了。事实上,由于那些菜已经付了钱,吃完或者不吃完,跟她关系不大。你有朋友经常告诉你他们不满意目前的恋人吗?如果你问他们为什么不分手,他们可能会这样回答你:“我们已经相处很久了,分了可惜。”你是否曾经坐在影院看完一部自己讨厌的电影,就因为已经付了8美元的电影票?
一项对NBA篮球运动员出场时间的研究发现,篮球队的教练也受沉没成本的影响。在这项研究中,沉没成本指的是在高校进行的年度选秀排序。虽然你可能认为,理性的教练会让发挥最好的球员上场并一直让他们比赛,但选秀排序不合理地影响了这一决定。教练会给最受关注的选秀球员更多的上场时间,并让他们一直比赛,即使他们在球场上表现平平,甚至带有伤病。
这些例子的共同点就是考虑了沉没成本。当需要忽略之前投入的时间、金钱或是努力时,我们为什么会如此不理智呢?为什么我们更注重过去,而不是未来?因为忽略沉没成本会让我们看起来优柔寡断不一致而且过于浪费。我们要挽回面子,不想承认——特别是在公共场合先前的决定是错误的。“我已投入太多,不能现在退出”,是我们很多人频繁使用的句子。另外,我们也想表现出一致,因为一致性是理性的一个关键因素。很多发达社会都看重一致性和持续性,因此为了给别人展现出自己好的一面,我们就“坚持到底”。最后,还因为我们很多人希望避免出现浪费,在大多数圈子里,浪费被视为一种不良的品质。
今天做的决定只影响未来,而不是过去,所以做决定时,不要注重过去的亏损和成本。
I拆书家讲解引导: 【技能点:有体现出【I】环节的互动,且拆书家能精准掌控】
【简短互动】
好,我看到大部分小伙伴已经读完了,没读完的也没有关系,一起来听我讲解。
Q那大家看原文片段时,哪个词语是反复被提到的呢?
A沉没成本
Q是的,那我们说的沉没成本从字面上理解,它是可以收回的吗?
A不可以
Q那为什么不能收回呢?是因为这些成本是我们之前已经付出的对不对?
A 是的
【what】【概念讲解】
那什么才是沉没成本呢?首先,根据原文给的定义,沉没成本是在过去投入的时间或金钱无法收回的成本,那给大家举个例子,
Q假如你定了两张晚上八点上映的《阿凡达》电影票,结果晚上到七点时,却感觉非常累,不想去看电影了。然后提前一个小时电影票是可以退款的。你也收到了退票钱,那这种是沉没成本吗?
A 不是的
Q是的,这种不属于沉没成本,因为你还没来得及去看电影,花出去的金钱也已经收回。
好,如果晚上八点,我们如约去看了电影,在观影半个小时之后,你发现电影非常不好看,但是你想着花了钱买了票,开场之后又不能退,那还是将就看完吧,于是你又花了两个小时看完了这部电影。这种是沉没成本吗?
A是的
Q是的,它是沉没成本,因为这个时候你花费的时间和金钱已经无法回收了。
Q好,大家看下,原文中有一句话,今天做的决定只影响未来,而不是过去,所以做决定时,不要注重过去的亏损和成本,那其实就是说我们花出去的时间和金钱只会影响我们过去的决定,但不影响未来的决定。例如这几年我陆陆续续买了很多付费课程,比如excel训练营之类的都没有去学。但是今年我又买了写作的课程。大家思考一下,以前的付费课程花出去的钱和现在我买的写作课程花的钱有关系吗?
A 没有关系
Q 对,那过去花出去的钱就是沉没成本,而我决定今年买的写作课程,不管写作课程买不买,之前的钱都已经花出去了,也收不回来了,对我今年买的写作课程而言,没有产生影响。
好,结合以上所说,我们知道了沉没成本的特点,一个是过去投入的时间或精力无法回收的,一个是它对未来的决策不会产生影响。
【why】
那有的时候,已经发生了沉没成本,为什么我们不及时止损呢?我们大多数时候都是感性动物,容易受到内在情绪的控制,特别是恐惧,主要是因为我们不甘心,不甘心之前作出的那么多的努力,到头来发现竹篮打水一场空。不愿意承认自己的错误,接受自己的失败,如果让我们推倒重来的话,还不如原地踏步。但这样只会浪费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损失也会越来越多。
【how】
那面对沉没成本,我们该如何及时止损呢?
首先,认清事实。当你发现自己陷入沉没成本时,你需要停止手中的事情,思考是否已经陷入了沉没成本的困境中,认清当下的事实,接受已经发生的错误行为。
其次,分析利弊,分析沉没成本,如果继续坚持这样做,会带来哪些更多的损失,停止的话,我又得到了什么。
最后,做出决策。分析利弊之后,做出新的选择,明确新的目标后,可以按照第二步的方法,继续思考新的决定是不会还会出现新的沉没成本,那我们就要及时改变。不断调整目标。向自己期望的目标值靠近。
下面给大家举个例子,上次花了200元去吃海鲜自助餐,但是因为那边的海鲜不是很新鲜,结果吃到一半的时候就有点拉肚子。但是想想花了200元,拉完之后我就想着把成本吃回来。所以就吃了很多。结果回到家就后来还去了医院。那如果当时我发现了200元的沉没成本,我该怎么做呢?
首先,认清事实。当我花了200元吃自助餐的时候,我在拉肚子的时候就应该停下来,接受这顿海鲜不新鲜的事实
其次,分析利弊,我已经花了这200元,这里的海鲜不新鲜,我肠胃不好,不能吃太多,如果吃太多,可能就会身体不适,拉肚子很难受。
最后,做出决策,明确自己的目标,就是这次吃海鲜只是很久没吃了,想尝个鲜。并不是要一次性要把之前没吃的海鲜补回来。在第一次拉肚子的时候,我就不应该再吃那么多的海鲜。当时可以去喝一些粥,来缓和自己的肠胃。
不必要的争议
那有的小伙伴说,按照你的说法,沉没成本都是错误的了,其实也并不是这样的,有的时候沉没成本反而会给我们带来好处。比如,考试前缴费,参加会议提前交款这种是为了更好的约束我们。有的人还会说,如果知道了他是沉没成本,但是我就是不甘心之前的付出怎么办呢?万一成功了呢?如果是这种情况,建议你分清当下的沉没成本是不是你所能承受的,如果是,后面事情的发展可以受自己控制,可以往好的方面发展,那就不是及时止损了。
【where】
那沉没成本,及时止损,适用于当你的需求预期目标和现实行为出现了偏差,可以采用此方法及时止损。
A2环节(催化学习者应用:教学习者编剧本)(9分钟)
【技能点:使用【A2】技能点环节指令清晰,涵盖了三级催化应用的技巧: 1)学习者根据指令,设计出一个包含人物角色、有起因经过结果、有对话的故事】
拆书家提问设计:
那请大家想一下,在接下来的一周,或者一个月内,我们会不会遇到沉没成本的情况,比如,你去吃饭时,点了很多菜,但是你已经吃饱了,为了不浪费,你撑破肚皮吃下了剩的食物。赶到商场打折季,商场做打折促销,你买了很多不需要的东西,你花了很多钱,买了很多课程,却从来也没有学,那是什么场景呢?如果运用我们今天学到的及时止损三部法,我们又该怎么做呢?
请大家在小组内进行讨论,用今天学到的“及时止损三部法”编写一个剧本。剧本中包含场景、时间、地点、人物、事件,以及整个对话过程。我待会请一组小伙伴代表来分享。
好的,我看到大家已经讨论得差不多了,下面我请一组小伙伴代表来分享她写的剧本。
哪位小伙伴来分享?好的,
【学习者案例分享】
场景:我自己有一个不合身的裤子,我咨询我朋友小美现在要不要继续穿。因为之前买这条裤子的我很瘦,但是现在我胖了20斤,穿上去就很难受,也不好看。
以下是我和小美的对话
小美:你现在这个裤子是你过去买的吗?
我:这个裤子是我很瘦的时候买的
小美:现在这个裤子你穿上之后合身吗?
我:我现在胖了20多斤,穿上就不合身了(认清事实)
小美:你现在如果穿上这条裤子是什么感觉呢?
我:这个裤子现在穿起来非常难受,绷的大腿肉好疼。我自己感受也不好
小美:如果你不穿这条裤子会有什么好处?
我:如果不穿这条裤子,我就可以新买一条裤子。这样这种裤子我就不用穿的很难受。(分析利弊)
那我就把这条裤子先收起来,重新买一条新裤子。这样以后聚会我也会很轻松。(做出决策)
【反馈】
很感谢阿静的分享,相信阿静在不久之后重新恢复身材,也可以再穿这条美美的裤子了
强有力的结语(0.5分钟)
以上我们学习了面对沉没成本,我们该如何及时止损的三步法,认清事实,分析利弊,做出决策。希望大家在面对遇到的沉没成本时,能够及时止损。【过渡语:说明片段关系】(0.5分钟)
刚才说到做决策的时候会遇到沉没成本,有的时候我们还会遇到其他影响我们做决策的因素,比如拖延症。它也是影响我们做决定的重要因素。下面我们就开启第2个关于拖延症片段的学习。
I拆书家讲解引导:
Part 2 第2个RIA
在我们开始拆书之前,先请大家做一个自测题,来看看大家平常是否存在严重的拖延症。请大家仔细阅读表格中的题目,在右侧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打分。“1”代表很不符合实际情况,“6”代表非常符合实际情况。填写完后,可以汇总一下自己的得分。
A1(激活学习者经验)把知识改编为量表自测题(4分钟)
【技能点:使用【A1】技能点环节的量表题清晰设置了多个选项,学习者通过自测可以了解在某种情况下自己的表现】
I 【解释自测题】
这个量表测试的目的是为了让大家了解在生活中拖延症是否很严重。
测评总分是30分,大家可以根据自己的各项总分加总的值,对比总分值看看自己所处的程度。
14分以下的伙伴,说明你平常做事效率非常高。恭喜你,你是一个超级自律的人。
15-23分的伙伴,说明你在生活存在一部分拖延症的倾向,有的时候可以较好的做决策。
24分以上的伙伴,说明你有很严重的拖延症。你需要亟待解决拖延症的问题。
下面,请大家阅读原文拆页2,阅读完的小伙伴可以抬头示意我一下,谢谢。
惰性:能拖到明天的绝不今天做
拖延症是一种推迟做事情的倾向。我们是不是会有一些拖延的症状:不想去超市购物、避免去诊室检查牙齿、延迟整理我们的支票簿等等。感觉好像如果以后再做这些事情,我们就会有更多时间、更多钱、更少的压力和精力消耗。在一些孤立的小事情上,习惯性的犹豫不决并不会对你的生活产生长期影响。不过,如果这种习惯性的犹豫不决与日常生活(按时完成工作、承担家庭责任)以及生活中的大事情(职业选择、婚姻、设计自己的退休计划)挂钩,那么它会让你疲惫不堪。例如,研究表明习惯性优柔寡断的人会对自己生活状况产生抑郁的情绪,会感到自己不知道如何改变,就像是被困住了一样。
那为什么会引起拖延症呢?这个问题没有简单的答案。研究表明,可能存在很多因素:脆弱的自尊、害怕犯错、过于追求完美、渴望获得控制权、缺乏动力、组织能力差以及经常觉得时间充裕。不过很多研究表明,拖延症产生的主要原因是矛盾心理。如果一个方案在所有重要方面都要优于另一个方案,决策者就不会存在矛盾心理,做决定也会很简单。然而由于每个方案都存在优缺点,人们经常会出现矛盾心理,让做决定变得困难,他们因此推迟做决定,以寻找更多的支撑信息或是备选方案。
I环节:拆书家拆解(10分钟)
好,我看到大部分小伙伴都已经读完了,没读完的也没关系,一起来听我讲解。
【简短互动】
Q那大家在原文拆页中有没有找到因为哪些原因会引起拖延症呢?
A比如害怕犯错,追求完美,缺乏动力
Q那我们根据原文中第一句话来给拖延下个定义,你们看是哪句话呢?
A拖延是一种推迟做事的倾向。
【what】
很感谢小伙伴们的反馈,那我们在生活中经常会因为拖延症而推迟我们做决定。
【why】
那我们为什么会存在拖延症呢?刚才小伙伴们也说了我们拖延症的一些表现,比如害怕犯错,追求完美,缺乏动力。这些最本质的原因是因为我们缺乏自我约束力,或者是内心恐惧在作祟。如果我们做决定一直都是这样犹豫不决,那我们将会花费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弥补之前拖延症带来的损失。如果拖延症在小事上面短时间内不会对我们有什么影响,但是日积月累之后,在大事上拖延,比如职业,家庭,婚姻。我们会越来越焦虑,那可能会影响我们的一生。
【How】
那如何克服当下的拖延症,让我们做决定,并开始行动呢?那我总结了一个口诀,“小事不纠结,大事要行动。”
首先,小事不纠结。是指在我们生活中遇到的生活琐事或者当下紧急且重要的事情,比如今天吃完饭谁洗碗,中午吃什么饭,晚上我要看电影,或者是老板让我明天出一份活动方案。对于这种事情,我们当下不需要纠结,只有一句话,就是直接去做。
然后,大事要行动。是指我们遇到的重要不紧急的事情或者是需要长时间坚持的事情,那我们要做的就是行动,这个行动是从内心和行为出发。
一、转变心态。我们应该从当下被动的不愿意做,变成主动积极去做。想想完成这件事的好处,给自己一个动力,比如考证看书,想想考完证可以升职加薪,就积极去做,
二、从最小行动开始。我们拖延的本质是大脑不愿意做看起来很难的事情。那如果一个任务很难完成,我们就可以进行任务分解,分解到最小行动,比如每天都想运动30分钟,但是你可能10分钟都坚持不了,那我们就先从每天的5分钟开始,逐渐养成习惯,这样后面逐步增加运动量,当形成习惯之后,我们自然就不会拖延了。
三、识别并抵制诱惑。一般我们受到拖延症困扰是因为面对的诱惑太大。比如减肥时想吃甜食,看书时就想玩手机。那面对这些诱惑,我们更多的是尽量远离它。
【举例】
那下面来给大家举个例子,比如我最近想减肥,但是因为减肥要节食和运动,我就不想去做。那如果按照今天的拖延三步法,我该怎么做呢?
第一, 转变心态,变被动为主动。想想减肥之后,自己身材就会变好,可以穿漂亮的衣服。
第二, 从最小行动开始,减肥需要节食和运动,运动对自己说有点难,那就先从减少饭量开始,每天晚餐不吃主食,这样逐步开始,后期增加运动。
第三, 识别并抵制诱惑。在减肥的时候不能吃高热量的食物,远离甜品店和烧烤麻辣烫。
相信通过这三个步骤,我从克服拖延症开始,慢慢后面就会养成习惯,这样肯定可以减肥。
不必要的争议
那大家肯定会说,你说从最小行动开始,但是这样我时间长了,还是只停留在最小行动,那是不是又是新的拖延症了,是的,我们说的拖延症你想彻底根治它基本上是不可能的,它随时随地都存在,那我们最好的办法,就是先克服当下的拖延症,那当你行动起来之后,需要做详细的计划,并坚持行动。这样时间久了之后,就会形成一种习惯,那个时候拖延症就自然而然很少上门找你了。
【适用边界】
那如果当下你正在经历拖延症,你可以从今天的方法开始试试?这三个步骤,只是克服当下拖延症的开始。不适用想一劳永逸解决拖延症的人。
A学习者拆为己用:学习者拆为己用:
A3环节(微行动学习)(30分钟)
【技能点:在未包含 how 拆页的【A3】环节指令清晰,学习者在拆书家主持的微行动学习环节,讨论出了这类问题的解决方案。技能点:对学习者的分享和提问,有体现通过向学习者提问来进行回应式反馈。】
拆书家提问设计(逐字稿):
1.【明确问题】
<提问互动>
拆书家引导:好,刚才我们已经学习了克服当下拖延症的三个步骤,那大家觉得哪个步骤是最难的,可以在小组内讨论一下。选出最难的步骤。
学习者A:我觉得最难的是识别并抵制诱惑,识别很容易,但是抵制很难。比如我今天想吃奶油,那我就会控制不住去吃蛋糕
学习者B:我也觉得识别并抵制诱惑最难,因为我每次都控制不了去吃我想吃的东西。
学习者C:我觉得转变心态最难。比如说我想从网上下单买化妆品,但是都拖了好几天还是没有去买,就觉着这件事情就这样拖着也可以。就是不能很及时的转变心态。
拆书家回应:好,因为不能积极的被动变主动,所以才不愿意转变心态。那大家再来确认一下,这两个步骤,识别并抵制诱惑和转变心态哪个最难呢?
学习者A:我觉着识别并抵制诱惑,之所以抵制不了诱惑还是因为态度转变不了。
学习者B:我也觉得。
学习者C:我也同意。
拆书家回应: 好,是的,识别并抵制诱惑最大的原因还是因为不想转变心态,我看大家已经有了统一的答案,就是转变心态最难。
2.【引导讨论问题本质】
拆书家提问:好,接下来,大家再讨论一下,是什么原因导致转变心态最难呢?
大家可以讨论一下,然后我请大家来分享一下各自的观点
学习者讨论中…….
拆书家提问:我看大家都已经讨论完了,那大家来叙述一下有哪些原因导致拖延者不愿意转变心态呢?
学习者A:我觉得有两个原因,第一从结果来看,如果我一直拖延,这个拖延的结果好像是可以承受的,我不做这件事情,好像对我的影响 也不会很大。
第二个,因为我觉得人不愿意转变心态的原因是因为大家不愿意脱离舒适区
学习者B:因为自己不够自信,害怕现在的改变对未来的自己有影响。
学习者C:第一个是不想转变心态,是因为解决当前的事情超出了自己的能力范围,
还有一个原因转变心态是因为得到的和付出的不成正比,未来的回报不够,使自己没有动力去改变当前的态度。
拆书家回应:好,我看大家都已经讨论出了,不愿意转变心态的5个原因。这些原因外界的因素导致自己不愿意转变心态,还有一些自己被动原因不愿意转变心态。那大家再思考一下,这5个原因中哪个是导致不能转变心态的本质问题呢?大家再来讨论一下
学习者A:我觉得是最本质的原因是因为自己不够自信,害怕现在的改变对未来的自己有影响。
还没有准备好接受更优秀的自己。
3. 【明确问题的本质】
拆书家提问: 好,那其他小伙伴对这个根本原因同意吗?
学习者B:我也觉得这个是本质的原因
学习者C:是的,我也同意。
拆书家回应:好,现在看到大家都一致认为,不能转变心态的本质问题是因为害怕现在的改变对未来的自己有影响。
4.【讨论待解决问题的本质原因的行动步骤】
拆书家提问:那下面大家讨论一下,为了解决我们这种害怕改变的心态对未来的自己有影响,那我们该怎么做呢?下面大家再讨论一下,然后我们请一个小伙伴再分享一下这个行动的步骤
<学习者讨论中……>
5. 【分享讨论结果】
拆书家提完:好,我看大家都已经讨论完了,那有请这个小伙伴来分享一下你们的行动步骤
学习者A;
我们觉得可以用以下四个步骤来解决这个问题
第一:调整心态,调整自己对未来的恐惧心态,自己为什么没有做好准备
第二:盘点自己的现状,自己当前的优势是什么,取得哪些成绩。
第三,找老师进行咨询,找到自己对未来的定位
第四,找到自己对未来的定位后,做出自己的实际行动。
拆书家引导总结行动步骤:
好,看大家都已经讨论完了,我们今天讨论了害怕改变的心态对未来的自己有影响这个问题的解决方案,第一,调整当前心态,第二,盘点自己的现状,第三,找老师进行咨询,第四,做出具体行动。好,以上就是我们今天微行动学习的全部内容,希望大家在以后的生活中如果遇到这个问题,就可以使用这个四个步骤出发,找到解决问题的方向。
A2环节2(催化学习者应用:布置任务)(1分钟) 【布置任务】
【技能点:2)学习者可以根据指令,写出自己未来的一个具体的要做的应用(比如:某个特定任务、和人分享、事后复盘或找人陪练)】
接下来呢,再回到我们克服拖延症的话题,我给大家布置一个小任务。请大家在未来的一周内,设想一下,你会不会遇到拖延症的情况,比如吃完饭了,不想洗碗,买了很多书却不想读,要考试看书却不愿意行动。大家可以运用我们今天学到的拖延症口诀来克服面对的当下拖延症情况。大家可以在本次活动结束后将作业发在本次活动的微信群里。
(A2反馈:学习者分享)
我马上要考中级会计师,报了三门,但是我现在还没有看书。那我要是想改变这种拖延症就会使用今天的方法
第一,转变心态,从今天晚上开始,我就开始行动,变被动为主动
第二,从最小行动开始,现在离中级考试还有五个月的时间,这是个持久战,如果你让我从现在开始每天看书两个小时做起,我也做不到,那就从今天半个小时看书开始,以后每天增加十分钟。这样时间长了,我也可以养成一个坚持看书的好习惯
第三,识别并抵制诱惑,看书的时候,将手机上交给我男朋友,利用番茄钟监督自己。
最后我们再来回顾一下今天我们的学习内容。在第一个片段中,我们学习了面对沉没成本,及时止损三步法,认清事实,分析利弊,做出决策。在第二个片段中,我们学习了解决当下面对拖延症的口诀“小事不纠结,大事要行动”。那希望通过今天的拆页学习,大家能够在面对沉没成本时,学会及时止损,面对拖延症时,能够马上行动起来。
【结语】最后分享书中的一句话给大家,你的人生,由你决定。好了今天的拆书就到此结束,谢谢大家的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