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解书目: 《精力与时间双重管理研习手册》 所属活动: 用PDCA复盘模型,让你的成长转动起来 所在级别: TF2-3 学习主题: 用PDCA复盘模型,让你的成长转起来

开场:

哈喽~大家好,我是李霞,我的三个标签是:

1、 我的职业:大健康行业的质量人;

2、 在拆书路上升级打怪的新手拆书家;

3、 精时力的践行者;

【学习目标】

通过拆解“PDCA复盘”的片段,可以帮助大家掌握复盘的基本方法,并且可以通过使用PDCA复盘的方法帮助自己更好的去回顾和分析自己的目标。

今天和大家分享的是《精力与实践双重管理研习手册》这本书。

【F】这本书的作者是一位三级拆书家,上海喜乐分舵的前任舵主,一名涉外律师,也是精时力学院的创始人,崔莉莎。这本书主要讲解的就是时间和精力的管理方法。

【A】时间管理类的书,相信大家都读了很多,这本书和同类书比较最大的特点是,这是一本操作性很强的书,帮主在这本书的推荐序中,有写到“崔律帮助过的每一个人,都是证人,证明本书中所有方法“亲测有效”。”我想说,我也是证人,已经实践了2年,结论就是“亲测有效”。

【B】今天在场的小伙伴都是爱学习的小伙伴,大家之前有没有经常给自己立Flag?比如,每天晚上看1h的书?进行30min的专业学习?

结果呢?每天工作完回家吃完晚饭,哇,困意就上来了,唯一能做的就是“葛优躺”,摊在沙发上,什么学习,完全抛在了脑后,刷刷手机已经是力所能及最大范围内能做的事情了。

《精力与时间双重管理研习手册》就能够帮助你把想做的事情,变成能做的事情,提高自己的时间使用效率。

再有,大家在工作中、生活中,有没有目标设定已经很清晰&具体了,但过程中,还会出现各种问题,导致最终目标没有达成?比如:我计划每天晚上20点,坐在书桌前用30分钟阅读这本《精力与时间双重管理研习手册》 ,很清晰&具体的目标了吧,但是,在具体做的时候,总会被各种问题打断,一会儿和朋友聚餐,一会儿公司加班…导致最终目标没有最终达成。

今天这个“PDCA复盘”的片段,就可以帮助大家在实践目标的过程中,不断的总结经验,改善问题,最终达成设定目标。

片段一
R 原文片段

【原文】PDCA复盘

针对具体事件的复盘

复盘形式多种多样,因人而异,因使用场景而异。简化起见,我建议使用PDCA循环。PDCA即计划(plan) 、执行(do) 、检查(check) 、调整(Adjust) 。

常言道,“大道至简”。PDCA最初来自于质量管理,但大量实践证明,它是一种底层逻辑,可用于工作、管理等多个领域。在我们的个人成长中也无时无刻不体现着PDCA。

结合个人成长的具体情况,对于单个事件的PDCA, 我优化后的格式如下(见右图):

PDCA不一定仅在活动结束后进行,在活动进行中也同样适用。

I 拆书家讲解引导

开始之前,想先问大家几个问题:

1、 你在行动之前会有明确的目标&行动计划吗?

2、 你在做回顾/反思时,有回复目标达成的结果吗?

3、 在回顾/反思时,你有给自己点赞吗?

4、 在回顾/反思自己的不足时,你有仔细查找具体的原因吗?

5、 你的下一步行动是针对你总结的好的经验or不足做的吗?

大家有几个Yes呢?记住你的Yes数量,看看学习完这个片段之后,我们的Yes数量是否会增多?

【what】

PDCA,最早来源于质量管理,叫做PDCA循环,又叫戴明环。是由美国的戴明推广&普及的。PDCA循环分为四个阶段,即计划(Plan)、执行(do)、检查(check)、处理(ACT),这本书里是,调整(Adjust)。

我们今天拆解的PDCA,只是一种复盘的方法。

【why】

为什么要用PDCA做复盘呢?

复盘,原本是围棋术语,本意是对弈者下完一盘棋之后,重新在棋盘上把对弈过程摆一遍,看看哪几步下得好,哪几步不下得不好,哪几步有更好的下法。

PDCA循环,指在质量管理活动中,要求把各项工作按照做出计划、实施、检查实施效果,然后将成功的纳入标准,不成功的留在下一循环去解决。

两者很相似,对不对?都是重走一下过去的路,找到好的和不好的额地方,不好的继续优化。

之所以用PDCA做复盘,因为PDCA步骤清晰、明确,好解析、好学习。所以PDCA才会在日常工作、学习、生活中使用。

【how】

具体的做法是:

P:目标&计划

目标:做事情的方向&目的;

计划:为实现目标具体化的行动步骤。

通常情况,大家经常是没有目标的,习惯于被动接受,或者跟着感觉走。

给大家举个栗子:我想早起,这是目标吗?

是一个不够清晰&明确的目标,可以是:周一到周六,早上5点起床(时间记录app中记录的是5:05之前起床就算达标)。具体的计划(行动步骤)是:

1、 每天晚上睡觉前上好5点的闹钟;

2、 早上5点闹钟叫起后,起床;

3、 起床后,用手机中的“时间记录”APP记录起床时间。

D:实施&结果

这里有两个部分,一个是实施的过程,一个是最终的结果,也就是目标的达成结果。

在描述的时候,可以记录过程中发生了什么?我们采取了哪些行动? 结果是什么?是否达到了预期的目标。比如:

结果:一周里,我有7天5点起床。

实施过程:

我在周日的晚上,把闹钟设置为每天早上5点叫起。5点闹钟叫了之后起床,有3天在被窝里会迟疑一下,再起床,最多下床记录时间为5:04;剩余时间直接起床。

C:检查:

分成C1&C2,从亮点和不足两方面进行检查和回顾。

C1,就是亮点,做得好的地方,日后可以作为经验复制的点。比如:一周内的早起,完成了7天,比计划多一天。

C2,就是不足,需要日后进行调整&完善的地方。

比如:这周里,有3天,闹钟响了,自己会迟疑1-3min起床;

原因:闹钟响就起床的时候,自己已经进入的浅睡眠,脑子是有意识的,是自然醒的状态,所以起床比较快;而起床迟疑的是,自己被闹钟闹醒的,脑子还处于混沌状态,所以会有几分钟的缓冲的时间。

这里要说明的一点是,亮点很重要,之前在check的时候,大部分人会本能的找自己的不足,而这里要重点强调的就是亮点,而且要放到不足的前面写,就是要帮助大家要善于发现自己的亮点,建立自信。

A:下一步行动

A是调整,这次作者修改为“下一步行动”,是未来的行动计划。主要是针对C进行的:

(1) 对于C1亮点,可以找到可以复制的内容,作为之后的经验使用;

(2) 对于C2不足,可以找到原因,针对原因执行下一步的优化步骤。

这里有个简易版,就是可以先针对这次的事情,给自己打个分,然后思考如果在这个基础上,增加一分,要怎么做?

比如:我给自己打分(10分满分),8分,如果再提高一分,我可以先计算好睡眠周期,按照睡眠周期入睡。我现在是4个睡眠周期,6个小时的睡眠时间,5点起床的话,要保证11点睡觉。给自己预留入睡时间,所以自己要在10点40上床,确保11点可以入睡。

【适用边界】

这个片段是针对具体事情做复盘,这个复盘可以是做的过程中,也可以是做完事情之后;同时,PDCA不仅针对事情,还可以针对时间;不仅针对工作、管理等领域,还可以用在生活、学习等等多个方面,总结一句话,就是万物皆可盘。

好了,现在总结一下:

P是目标和计划;D是结果和过程,结果是目标实践后的结果,过程是计划执行的过程;C是亮点和不足,不足要找到具体导致不足的原因;而A是针对亮点可以复制的行动,以及针对不足产生的具体原因进行改善的行动步骤。A可以用+1打分法进行实际操作。

A 学习者拆为己用

【A3】

催化场景

我们学习了之后可以用‘PDCA复盘’的方法来复盘自己的运动时间。

现在我们一起做个演练,请大家认真听一下演练的场景:小强给自己设定了个目标:周一到周日,每天5点半之前,完成keep里的腹肌进阶运动。

计划每天早上5点起床;5点05打开KEEP运动APP,开始运动;5点25完成运动后,在APP中打卡,5点30完成打卡。

实际执行一周,小强做了5天运动,其中周六5点起床后,在拿到手机准备打开KEEP时,看到微信里有几十条未看信息,就点开看了一下,结果等自己发现自己在看微信的时候,已经5:10了,赶紧切换到KEEP运动APP上,开始运动。

另外,周三晚上小强单位加班,到家都11点多了,收拾洗漱后,睡觉时已经过了12点,结果第二天他一觉就睡到了6点半。

再有,这周小强觉得自己工作太累了,周六晚上就自己窝在家里刷剧(最近很火的《荣耀乒乓》),结果越看越兴奋,一下子就刷到了凌晨2点半,好不容易睡着后,再睁眼就是周日早上9点20了。

现在,假如你是小强,请用“PDCA”复盘的方法,复盘这周的目标达成情况。

给大家3分钟,现在开始。3分钟后,我会邀请现场的小伙伴来做分享。请大家听听他们是怎么样用“PDCA”来做复盘,帮助自己总结实践经验,改善不足,向着设定的目标不断靠拢的。

【小伙伴分享】

[徐韬] 我来试一下。

P:想要达成的目标:周一到周日,每天5点之前起床,完成KEEP里的一个运动。

计划是每天早上5点起床;5点05打开KEEP运动APP运动;做20分钟运动后,5点30完成打卡。

D:有4天完成了计划。周四没有运动,没有打卡;周六有打卡,但打卡时间延时5min;周日起床延迟了,没有运动打卡。

C:

C1,做的好的地方:周一、周二、周三、周五,按计划实施;

C2,做的不好的地方:周三晚上加班后,12点多才睡觉,周四早上没能按时起床和运动;周六早上刷手机,运动延时了5min;周六晚上刷剧,第二天没能正常起床,也没有运动。

A:周四因为加班影响起床的改善方法:给起床设置双重闹钟,比如:4:40、5:00各定一个闹钟;或者可以在白天提高单位时间的工作效率,来解决加班的问题。

周六早上刷手机的问题改善方法:可以根据事情的优先级设置分类,把重要的事情置顶;

周六晚上刷剧影响周日早起的改善方法:制定睡前流程,贴出来;设定闹钟提醒自己要睡觉了。

【我的反馈】

谢谢徐韬的反馈,非常精彩。整个PDCA的复盘过程很清晰,在A的过程中,给了我们很多的实用方法,比如:针对加班也要起床的这种情况,可以给自己设置双重闹钟,帮助自己起床;另外,我们还可以在制定计划的时候,就给自己一个允许例外存在的条件,再遇到特殊情况的时候,自己也就不会纠结了。

另外,在刷手机的问题上,徐韬的建议也很赞,可以分优先级别。这里我有个问题,如果我就是一个当我看到有信息就想打开的人,怎么办?

【小伙伴分享】

[徐韬]

可以给自己一个觉察的机会,比如:给自己30s,如果30s之后,自己觉得还是要打开,那就打开,如果可以不打卡,就不打开,这样通过延时念头,做选择,避免自己的情绪波动,消耗精力。

[aliang]

对于控制手机使用的问题,如果在非工作时间,回到家里,可以把手机放门口,有紧急的事情,会有人打电话的,自己可以隔1h看一下是否有紧急的事情处理。

【我的反馈】

谢谢两位的分享,aliang刚刚告诉了我们一个非常好的方法,当我们想动手机的时候,可以通过物理的隔离,不让手机出现在视线范围内,避免自己刷手机的行为。

另外,还有一个点,刚刚徐韬在说的过程中,D除了有针对计划的具体实施过程,还要有针对目标的具体达成的结果,比如:这次一周只完成了4天,是没有达成计划的,这里要有一个明确的目标达成的结果。

这样就完整了。

【结束语】

好了,让我们回看一下,之前的5个问题,刚刚我们在做的过程中,你有几道题由NO改为了YES?

PDCA复盘,是一种方法,一种自我成长&反思的方法。希望今天通过现场的学习,大家可以掌握这个非常简单的方法就好。

最后,送给大家一句话,万物皆可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