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解书目: 《关键对话》 所属活动: 2021年合肥霸都分舵第10场拆书活动 所在级别: TF1-1 学习主题: 对比说明法

开场:

各位拆书帮前辈,各位拆书同仁,大家好,我是韦清霞。用3个标签介绍我自己:就职于外企的公共关系经理、家有一宝每天需要和他斗智斗勇的妈妈,和一个运动爱好者。2019年加入拆书帮,今天才开始1-1 的拆书,所以我觉得自己也是一个拖延症患者。But never too late,任何时候开始都不晚。今天我斗志昂扬地再次踏上拆书之路,希望得到各位朋友的支持与指导。

你有没有这样的经验,就是你常常出于提高自己某方面能力而去阅读一本书。但是读完了之后,却发现自己真正获得的提升非常少,甚至于觉得这本书白读了。我就是因为这样的情况,去搜寻如何读书才能真正提高自己,而接触到拆书帮的。

拆书帮是由赵周老师创立,他认为,学习者应该是以自我为中心,而非以知识为中心,要把书上的知识关联到学习者的自我经验,并能进行规划和运用。所以“拆书”不是拆散,而是更重视转换和内化,一方面可以提高自己的学习能力,另一方面也在这种知识内化的过程中让自己在多个方面得到提升。

这个学习法中有一个非常关键的RIA学习法,R(Read)就是阅读原文,I(Interpretation)就是用自己的语言将原文中的内容表达出来,通过这一讲解,可以让自己对原文的内容有更深入的了解,A(appropriation)则是拆为己用,首先是要将这一个知识点与自己的过往经验结合起来,过去有没有发生过和它有关系的事情,是成功的还是失败的?结合原文的知识点,为什么当时成功了,或者失败了?然后是思考将来可以如何利用这一知识点,让我们未来在类似方面可以得到改进。

在赵周老师的影响下,全国很多城市都有拆书帮的“分舵”,很多喜欢拆书学习法的小伙伴们聚在一起,共同学习,相互促进。而且拆书帮还有一个拆书家成长训练,非常系统地帮助成员们修炼学习技能,并成长为一个学习促进者,和一个人生路上不断成长的精进者。

今天很高兴在这里开启我的拆书之路。我带来的这个拆书片段来自《关键对话》。这本书详细剖析了人们在沟通上常见的盲区,并提供了许多立竿见影的谈话、倾听、行动技巧,辅以丰富的对话情境和轻松幽默的小故事,帮助你以最迅速的方式掌握这些技巧。

下面请大家花几分钟时间阅读原文片段。读完之后请抬头示意我一下。

片段一
R 原文片段

原文片段

学会对比说明

对话高手在拒绝“傻瓜式选择”时会提出新的选择。他们会面对更为棘手的问题,排除非此即彼的选择,转而寻找具有重要意义的对比说明。下面,我们来看看他们具体是怎么做的。

首先,你应当阐明自己的真正目的。做到审视自我可以让你在对话中占据领先优势,如果能明确对话可为自己、他人以及你们的关系带来的重要意义,那你就能成功消除“傻瓜式选择”的影响了。例如:“我的目的是,让丈夫变得更加可靠,每次他承诺的事情都做不到,我已经受够了这种失望。”

其次,说明你不想实现的目标。这一点是对比说明法的关键所在。想想看,如果你放弃战胜对方或明哲保身的想法,会发生哪些对你不利的情况?如果你停止咄咄逼人的表现会带来哪些不好的结果?如果你不逃避问题,情况又会出现怎样的转变?例如:

“我不希望看到的是毫无意义的激烈争论,这样不但让人心烦,而且无法改变情况。”

最后,给自己提出一个更复杂的问题。你应当把前两步结合起来,然后提出一个问题,迫使自己跳出沉默或暴力的怪圈,寻找更具创造力和建设性的选择。“我该怎样和丈夫展开坦率对话,一方面能和他讨论更负责任的问题,另一方面又不会破坏情绪或浪费彼此的时间?”对那些从“傻瓜式选择”过渡到理智思考这个新问题的人来说,观察他们的表情是一件很有意思的事。他们会逐渐陷入沉思,眼睛慢慢变大,大脑飞速运转。令人惊奇的是,当我们问他们:“你觉得有可能做到两全其美吗”时,他们的回答非常一致,都承认这种可能性其实很大。举例来说,你要学会的对比说明应当是这样的:在对话过程中,有没有一种方法既能够解决问题,又不会伤害或冒犯对方?在对话过程中,有没有一种方法既能够指出邻居的讨厌做法,又不会让对方争吵?

I 拆书家讲解引导

好的,小伙伴们基本上都已经读完原文,下面我想给大家做进一步的拆书解析。

【What】这个拆页片段告诉我们,需要让自己在情绪化时依然可以冷静思考,找到正确的沟通方式,从而能够同时做到既能分享观点,也能聆听对方的观点,且有助于双方建立牢固的人际关系。

【Why】

我们经常会遇到这样的情形,自己对某个人非常生气,无法冷静下来,只想一吐胸中不快,把自己想说的都说出来,甚至还会振振有词地说:“他做出了这种行为,我只有这样说了,否则还能怎么说?”,似乎我们的选择只有两种:要么就是退一步忍气吞声,要么就是逞一时心直口快。如果我们忍气吞声,会让自己的利益得不到保证,同时也会压抑自己的情绪,长此以往不利于我们的身体健康。而如果我们逞口舌之快,则会伤害到对方,影响我们的人际关系。我们应该跳出这种非此即彼的“傻瓜式选择”,给自己找到真正有意义的对话方式,即文中建议的“对比说明法”。

【Where】

当处于激烈的情绪中,对话可能会造成伤害对方和彼此关系的时候。

【How】

接下来,给大家说一下具体的操作方法。

首先,阐明自己的真正目的。首先要审视自己希望从这段对话中得到什么,希望这话对话能把事件朝一个什么方向指引,问自己“我想为自己、他人和我们的关系做些什么?” 比如说妈妈责备孩子早晨做事拖沓可能会导致迟到,妈妈的目的是希望孩子自责让他觉得自己做事缺乏能力,还是希望孩子能够有意识地关注时间问题并能合理规划?思考之后告诉对方你真正的目的是什么。

其次,表达出自己不想实现的目标。这是对比说明法的关键步骤。我们需要想想如果我选择避而不谈,或者激烈争论,那么会发生什么可能的情形?会不会让对话更加难以继续,会不会让双方更坚定地站在自己的立场而去指责对方,无法达成共识,也会伤害彼此的关系。如果这里面有什么是你不想要的,需要表达出来,告诉对方你不想走向那个方向。“我不希望每天都要在你身后催促不停,这样我们都会心烦,从而让咱们都在不开心的状态下开启新的一天。”

最后,给自己提出一个更复杂的问题。经过前面的2步后,我们需要去考虑有没有一个问题,可以让我们跳出沉默或暴力的怪圈,找到更有创造力和建设性的选择呢?“我该怎么样和儿子对话,一方面能让他具备更好的时间意识,上学不迟到,又能不会破坏情绪地沟通呢?”

A 学习者拆为己用

这让我回想起今年年初在家里时,我老公总是不愿意去运动锻炼身体,身材也在膨胀中。我因此非常焦虑,因为人到中年,身体健康在走下坡路,但是家庭责任却日益增长,我担心他如果健康出了问题,那么我们的家庭将会面临巨大的困境。有一次看到他在沙发上葛优躺刷手机,就气不打一处来 ,心想这个人真是无可救药,随遇而安,得过且过,对家庭没有责任感。于是,我就做事的时候会故意弄出较大的声响,又去沙发扯压在他身下的衣服,并且没有好气地说:“一天到晚就知道躺着,你是猪啊!看你都胖成啥样了。”他也被说的不高兴了:“我胖不胖要你管啊。我自己想干什么就干什么。”他这样反驳我肯定更生气了,说:“你这个人就是懒惰,贪图享受,没有责任感,我怎么就和你这样的人在一起过日子了”。好在他没接着说不想过就不过了之类的话,要不然这个对话很可能会引向更加糟糕的结果。但我们在接下来的几天内说话还是没好气。

如果我当时学习了《关键对话》的对比说明法,那么我就会在自己情绪出现的时候提醒自己真正的目的是什么?我的目的是希望他身体健康,希望家庭平安,希望我们可以一辈子幸福地在一起生活。我不希望两个人争吵,因为这不仅不会解决问题,反而会导致他生出更强的抵触情绪和进一步退出积极的生活方式,从而带来更差的结果,也会影响夫妻感情。

那么我应该积极思考如何对话才能既让他体会我的感受,理解我们拥有共同的目的,能在未来更多关注自己的身体健康,同时不但不会影响夫妻感情,还能增强我们的情感。

我计划在接下来的一周里,使用对比说明法,找到一个机会和老公交流这个问题。

我会计划这样和老公沟通:

第一步阐明我的真正目的。我会说:“我希望你身体健康,精力充沛,希望我们的小家庭平安幸福。”,这样和他在这一方面取得共同认知;

第二步表明我不想实现的结果。我会对他说:“我也不希望和你争吵,影响夫妻感情,也会损害我们共同目标的实现。”

第三步思考既解决问题又能增进关系的表达方式,实现对话共赢。我会向自己提出这样的问题:“怎样能够既能向老公表达我想让他锻炼身体的希望,同时又不让老公产生抵触情绪呢?”,相信带着这样的问题思考,很快我就能找到解决方案。

如果我做到了,谈话结果很理想,老公也开始运动了,我给自己奖励一条lululemon的瑜伽裤。

如果失败了,就罚自己一个星期晚上上床后不能刷手机。

这就是我今天想和大家分享的拆书内容。希望我们都可以通过学习和应用“对比说明法”,更好地应对生活和工作中的高风险沟通情境,让沟通和对话成为帮助我们实现人生目的的阶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