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场:
大家好,我是本次的练级拆书家姚远,用3个标签来介绍我自己:
1.爱好学习的生产经理
2.通过RIA方法成功戒烟的受益者
3.跨行业持续创业者
本次的拆页内容来自于《了不起的我》一书,此书是得到APP课程《自我发展心理学》的衍生书籍,作者陈海贤老师是浙大的心理学博士,著有“积极心理学”、“亲密关系30讲”等课程。
此书从改变的方法、思维的进化、关系的发展、人生使命等多个角度贯穿讲解了各种自我发展的方法论,对于焦虑、迷茫、颓废等社会普遍心理症状做了详细的理论分析,并提供了相应的改变落地方法。
《了不起的我》P117-119
有一句祈祷词是这样说的:“上帝啊,请赐予我勇气,让我改变能够改变的事情;请赐予我胸怀,让我接纳不能改变的事情;请赐予我智慧,让我分辨这两者。”
如果把这句祈祷词精简一下,就是控制的两分法:努力控制我们能控制的事情,而不要妄图控制我们无法控制的事情。前半句的意思是专注精进,后半句的意思是顺其自然。只有把这两句话结合起来,才是既保持积极上进,又保持内心平静的方法。
什么是我们能控制的部分呢?如果你想锻炼身体,你可以控制自己是否早起、晚上是否去小区散步,还可以控制自己的饮食。就算不能控制自己每天都锻炼身体,每周至少可以保证锻炼一天。可是我们并不愿意控制这些,因为这些事情看起来太微小了,不能马上改变结局,我们宁可由着性子去想那些自己控制不了的事情。
所以,控制的两分法的第一步,是思考担心的事情里,哪些是自己能控制的,哪些是控制不了的,并把注意力转移到自己能控制的部分。
认识到很多事情是自己控制不了的,是一种心智上的成熟。
对于没办法完全控制的事情,可以使用控制的两分法的第二步:把能控制的部分找出来,并作成计划,努力把它做好。
看大家已经完成阅读,接下来我和小伙伴们学习一下原文内容。
此拆页介绍了一种减少焦虑,增加行动力的方法——“控制的两分法”。
控制的两分法将事物分为了“可控”和“不可控”两部分,可控的事物是指通过自己的行动能影响其过程和结果的事物,不可控的事物可以理解为自己无法影响其发展和结果的事物。
世间万物,我们能够控制的只有一小部分,能够认识到自己有控制不了的事物,才有可能把更多注意力放到可控制的事物上。与其白白看等自己不能控制的事物,不如正确的识别出能控制的事物或因素,去提升和改变自己。
如果我们把精力都放在不能控制的事物上时,只会增加失控感和我们的焦虑,对于现状的改变起不到积极的作用。
下面我们来看一下,如何用“控制的两分法”来解决我们现实中的问题。
第一步,列举出我们遇见的问题或者想要改变的事物。
第二步,将这些事物(问题)分为哪些是我们可以直接控制改变的,哪些是不能直接控制改变的。
第三步,将不能直接改变的事物(问题)继续拆分,提取出自己可以改变或影响的因素。
第四步,将可以控制、改变的的因素做成计划执行,忽略自己不能控制的部分。
为了方便大家实践此方法,我将以上步骤融合成了一张表格工具,位于文末附表。
此方法可以在我们焦虑、拖延、迷茫时来帮助自己走出消极情绪,采取积极行动,在制定目标、计划时,同样有助于减少无效行动。
当然,没有哪些方法是永久的真理,因为事物的可控性会伴随自己和周围环境因素的改变而改变,所以这个方法需要定期复盘来重新定义因素的性质。
我自己也曾经利用到此方法来克服了焦虑,记得在一次临考前,由于太过注重考试结果,导致自己焦虑万分,一好友劝我说:”你尽管努力,结果交给上天”,这引起了我的反思,让我意识到自己虽然无法掌控结果,但可以通过好好复习来提升通过的可能,奇迹的是瞬间焦虑感就消失了,于是我开始安心备考,最后顺利通过。
【A1激活经验】
刚刚我们介绍了“控制的两分法”,下面请大家回想一下,过去的几周里,自己有没有焦虑、迷茫、的经历呢?
先在空白处写一写,写完与小伙伴分享一下,时间2分钟。
实录整理:
欢迎美玲来给大家分享一下自己的经历。
最近让我焦虑的一件事就是纠结是否再开一个新班,我可控的因素是我自己的时间还有精力,不可控因素就是没有找到合适的老师,然后就是学生,每个班4个学生,目前只找到了3个,不知道是否能找到第四个。
————————————————————————————————————————————————————————
【A2催化应用】
今天我们学习了如何利用“控制的两分法”来改善自己的焦虑、迷茫。但是学到和熟练的应用之间还需要不断地练习,那么你将如何计划将这个技能熟练应用到现实中呢?
请把你的计划写在标签上吧。
—————————————————————————————————————————————————————————
我的分享到此结束,希望“控制的两分法”可以为大家解决一些现实中的问题,感谢大家的积极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