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场:
大家下午好,我是粉黑天空,先用三个标签介绍下我自己。
第一个标签是新晋拆书家,这是我的一个新身份,在这我也立下一个FLAG,我要在今年内拆完3-3,希望大家可以来监督我。
第二个标签是传播者,这指的是我的过去,我曾经是一名向大众传播新闻报道的记者,后来跨界到了商业地产行业,进行品牌传播。
第三个标签是全职妈妈,这是我的当下。对于这个身份,我是又爱又怕。爱的是这个身份带给我的自由,让我可以去做我真正想做的事情;怕的是这份自由没有用好,梦想最终成了空想,让自己抱憾终身。我以后的目标是通过读书变现养活自己,也希望可以吸引到同频的小伙伴,一起加油。
那从粉丝升级到了菜鸟级拆书家,我对“拆书”的理解也更深入了。“拆书”不仅是一种读书方式,更是一种非常适合成年人的学习方法论。
拆书的过程,是围绕着RIA便签读书法展开的。它的核心是三张便签,分别代表着成人学习的三个维度:分析和整理信息、追问和反思经验、内化和应用知识,这个图示大家可以在刚才发的资料上看到。第一张是I便签,就是当你读到一个对你有用的片段时,能否用自己的语言去重述知识,注意一定要用自己的语言,而不是原话,这是在训练你分析和整理信息的能力;第二张是A1便签,就是去激活自己的过往经验,想想有没有看到听到或者经历过类似的事情,这是在训练你追问和反思经验的能力;第三个是A2便签,就是思考你应该怎么去运用这个知识,解决自己的实际问题,这是在训练你内化和应用知识的能力。
“拆书”其实就是在培养你将知识拆为已用的能力,正如赵周老师所说,一本书放到你面前,上面的字你都认识,关键的是你是否具备一种能力,就是快速地找到对你最有用的那个点,然后把它跟自己联系起来,去解决你自己的问题。
我们现在很多人都有知识焦虑,去参加各种培训,事实上,如果掌握了拆书法,你就是自己最好的培训师。我们可以在读书的过程中,有意识去践行使用RIA便签法;也可以选择加入“拆书帮”这个拆书法学习爱好者的大家庭,由拆书家来引导和促进你,和一群人一起把知识拆为己用;甚至,你也可以在这里成长为一名帮别人解决问题的拆书家。
拆书帮是什么呢,是指践行拆书方法的一群读书爱好者,也就是应用RIA便签法的一群人形成的一个公益的自组织团体。组织的使命就是帮助更多学习爱好者成为拆书家。拆书帮的总舵在北京,在全国各个区域设有各种分舵,正式分舵有47个,筹备中的有14个,比如我们今天的智行分舵就是其中的一个。拆书帮已经正式注册了专利,所以我们不得随意侵权使用。
那下面正式进入今天的拆书主题——如何通过复盘,让自己真学习。下面请大家花1分半钟的时间,阅读下手里的原文片段,读完后的小伙伴请跟我点头示意下。
选自《精力管理手册:为意志力充电》
作者:张萌
P300-302
大多数人在学习时,通常是获得了一种学习的快感,并没有为目标服务。学习本身是一件相当耗费时间的事,因此我们要讲究方法,了解什么是真正的“学到”。“学到”的前提就是要思考,你到底为什么要学,以及你如何产生持续的学习力。持续的学习力是一个人的竞争力,也是其在职场中竞争力的重要体现。很多人忙碌一生终究没有学到学习的要领,但有的人稍微学习一点儿知识,就可以看到显著的效果。所以,我们不能让学习停留在表面,而要真正持续、深入地学习,以提升自我认知水平,收获成长。
学习复盘法包括哪些?分为三个步骤:复盘新知,改变旧知,如何去做。
第一步,学完后,通过复盘,你有什么新知吗?
新知就是过去不在你的知识体系中的新的知识,它很可能是你第一次听说,或者过去你只有模棱两可的概念的知识。但通过学习,你切切实实地了解了这个概念。
第二步,这些新知识改变、更新了你知识体系中哪些旧的认知?
我们过去看待一些事物可能存在一定的偏见,这种偏见不是由某个个体的偏见产生的,而是我们之前对其并没有充分地了解,对事物了解的片面性导致我们产生了偏见。所以,改变一个人旧有的认知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我们过去的认知很有可能是错误的,在学习之后,我们有了新的认知。那么,新的认知和旧的认知一定在某种程度上是互相关联的,也是互相补充的。
第三步,思考如何去做,让梦想照进现实。
很多人把学习看做认知升级,但他们学完后还是停留在原地,始终没有将学习知识上升到行为模式改变的层面上。请建立这样的学习意识,将学习与你将如何改变自我、如何去做联系在一起。很多时候,如果你学习后,在行动上没有改变,就等于没学,这不是真正的学习。学习是人的重要能力,很多人没学到位,本质上不是因为没学,而是因为学完之后还不知道怎样去做。
我们有一个“三个to do(如何去做)”计划。
比如你看一本书,请在读完后做三件事:一是思考这本书带给了你什么新知;二是它改变了你过去什么样的观念或想法;三是读完后,你要做出哪些改变。
我看到大部分的小伙伴都读完了。接下来给大家分享下我对这个片段的理解。
【WHAT——片段讲了什么】
这个片段讲述了如何通过复盘巩固学习成果的三个步骤,帮助我们告别假学习的模式,可以真正学到知识并收获成长。
【WHY——为什么学,学了有什么好处】
这几年,随着科技的进步,似乎我们想要学习任何的知识,在网上都可以获取。但是这种知识的更易获取性,并没有给我们变得厉害起来,反而让我们变得越来越焦虑,有人还感叹:为什么我读了这么多书,还是过不好这一生?甚至产生一种读书无用的错觉。
而今天我们读的这个片段,就有力反驳了“读书无用论”。其实不是读书无用,而是我们很多时候不会学习。根据作者的观点,只有将新知和自己的旧知打通,改变自己的固有行为模式,才能让你真正学到。反观我们自己,很多书看完后便都抛诸脑后,没有转换自己的思路,也没有改变自己的行为,又怎么能改变自己的人生呢?
【HOW——如何用,具体步骤有哪些】
那具体应该怎么做呢?书中作者给了我们三点建议:
1、梳理新知:梳理你学到的内容,认真思考下有哪些是你之前不了解或者模糊的知识点。
2、更新旧知:思考这些新知识点,是否改变了你的旧知,或者是让你对某个领域的知识了解得更透彻了,将这些思考都更新到你的知识体系当中。这里可以运用一些文档存储的APP来管理你的知识体系,比如有道云、石墨、黑曜石等,都可以。
3、立即行动:这一步是整个复盘学习法当中最重要的一步,没有做到学以致用,前面的所有学习都是纸上谈兵。我们需要马上思考,要怎么将前面学习到的知识运用起来,做出改变。
在这里,请大家回顾下,刚才我们说过的成人学习的三个维度,还记得是什么吗?分别是分析和整理信息、追问和反思经验、内化和应用知识。是不是刚好也契合到我们片段中的三个步骤?不难发现,很多好的方法论往往都是触类旁通的。
【WHERE——什么情况下用,什么情况下不能用】
当然,这个对学习进行复盘的方法也不是万能的,主要适用于学习致用类的知识,不太适用于学习诗歌、散文、教科书类的知识。
A1
那来说一个我自己的故事。最近,有一个媒体行业的前同事,想约我一起去做一个政府部门的公众号。因为我之前的工作上会涉及到公众号运营的部分,而且我自己也专门报班,系统学习过新媒体运营方面的课程,所以我下意识觉得自己应该是可以胜任的。但当聊到细节,我前同事问我一些运营公众号的具体想法和思路时,我发现自己脑袋一片空白,竟然什么也说不出来。那些曾经学过的东西,似乎全都从我脑袋里清空出去了。最后,这个机会就这么被我浪费了。
这件事也让我开始反思,我一直以来,究竟是有在认真学习,还是只是假装在认真学习的状态?那用片段中学习到的三个步骤来对照下:
1、梳理新知:我在上完新媒体相关课程后,并没有去及时梳理回顾这些知识点,之前不了解或者模糊不清的就这么放下不管了;
2、更新旧知:其实在学习的过程中,会产生一些感受,也准备付诸行动,但是当时没有及时记录下来,时间久了就忘记了,导致一切又回到了原点;
3、立即行动:在学完后,我其实是有想过要好好运营自己的公众号,但是没坚持半个月,就放弃了。很多学习过的技巧都没有实际去操作,没有做出成绩来就放弃了,现在回想起来觉得挺可惜的。
A2
基于这个教训,我希望我自己在学习上不能贪多求快,要牢牢把握住能把握的点滴。对于学习到的内容,要通过学习复盘的方式,让自己真正地学到。最近,我刚通过便签训练营的培训,通过高强度的作业,我也积累了15条RIA便签。
我的目标就是,在本周内,我要通过复盘学习法来学习这15条RIA便签。
1、梳理新知:梳理便签营写下的15条便签,回顾这些观点和思维模式,是否有自己不太理解或者模糊不清的知识点,将它们一一整理出来。
2、更新旧知:我个人的习惯是使用黑耀石来管理我的个人知识体系,我会将新学习到的这些内容,和自己积累的观点和思维模式进行对比,将以前不懂的内容更新到我的知识管理体系中去。
3、立即行动:找出一些能解决我目前问题的方法,比如如何管理自己的精力,如何跟别人沟通,如何读书等等,直接写入自己下一周的行动计划中去,尽快实操起来。
以上,就是我今天的全部分享内容,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