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场:
大家好,不破不能立,不拆不成器。我是今天的拆书家:洛绮。
今天我们又相约在过级场,期待今天一起的学习。
我先介绍下我自己,我是一名六岁孩子的妈妈,同时是一名正面管教家长与学校双讲师,很开心与各位一起学习。
为了接下里更好的学习,让大家都有发言与练习的机会,我们先进行一个分组,每2个人一组,请第一次参加拆书的小伙伴举下手,我们进行分组。(老学员带领新学员)
F:今天我们一起学习的拆页,选自《正面管教》第139-141页,先简单给大家介绍一下,《正面管教》这本书是美国教育学博士、杰出的心理学家、教育家简.尼尔森所著,而且她还是是7个孩子的母亲,18个孩子的奶奶或外祖母。本书展现给大家的是一种既不惩罚孩子也不骄纵的管方法。
这本书自1981年出版以来,已成为管教孩子的“黄金准则”。本书被翻译成16种语言,全球销量超过600万册。
A:有一些育儿教育的书中,我们觉得很有道理,却不知道如何运用,因为没有运用的方法。有些书中有详细的方法,按照步骤也没有效果,因为没有讲述原理。而正面管教这本书中既有理论,也有方法,我们可以理论结合实际,将知识化为行动。
B1:通过阅读这本书,我们不仅可以学习到如何解决和孩子在家庭教育中的一些问题,还能了解孩子行为后的感受与想法,父母不仅可以学到理论知识,还能学到落地可行方法,更好的理解孩子,帮助孩子成长。
B2: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为了让孩子能少走弯路,父母愿意将自己的经历与知识都传授给孩子,可是孩子好像不能理解父母的“良苦用心”,听不进去父母的建议。今天我们学习的拆页是“赢得孩子四步骤”,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可以了解到,我们如何做,才能让孩子愿意,并且和我们建立起有效沟通的桥梁。
赢得孩子
当孩子们觉得你理解他们的观点时,他们就会受到鼓励。一旦他们觉得被理解了,就会更愿意听取你的观点,并努力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记住,在孩子们感到你的倾听之后,他们才更可能听你的。下面的“赢得合作的四个步骤”是一个非常好的方法,它能营造出一种让孩子愿意听、愿意合作的气氛。
赢得合作的四个步骤
1.表达出对孩子感受的理解。一定要向孩子核实你的理解是对的。
2.表达出对孩子的同情,而不是宽恕。同情并不表示你认同或者宽恕孩子的行为,而只是意味着你理解孩子的感受。这时,你如果告诉孩子,你也曾有过类似的感受或行为,效果会更好。
3.告诉孩子你的感受。如果你真诚而友善地进行了前面两个步骤,孩子此时就会愿意听你说了。
4.让孩子关注于解决问题。问孩子对于避免将来再出现这类问题有什么想法。如果孩子没有想法,你可以提出一些建议,直到您们达成共识。
友善、关心和尊重是上述四个步骤的根本。你决定要赢得孩子的合作就足以为你带来积极的感激。经过头两个步骤之后,你也已经赢得了孩子。等你进入第三步时,孩子就已经能听得进你的话了(哪怕是你以前说了多少遍,孩子都听不进去的话)。第四步肯定会很有效果,因为你已经营造出一种相互尊重的气氛。
What:
在我们日常和孩子沟通的过程中,如果想让孩子愿意并且能够听进去我们的观点或者建议的时候,首先我们要能理解孩子为什么要这样想,这样做,他们一点觉得我们理解他们,他们更愿意听我们对待这件事情上的看法与建议。然后我们在通过诚实的表达我们的感受,和他们讲述我们曾经经历过的诸如此类的事情,孩子可能更容易听进去我们要说什么。
Why:
父母特别期望,孩子很听话,我们说什么,孩子就去做什么,面对孩子的不良行为时候,我们经常站在“过来人”的身份,对孩子进行说教,期望孩子能听得进去,不会再出现问题。而现实的情况是,父母苦口婆心,孩子充耳不闻,更有甚者,变成一场家庭之战。如果我们不能理解孩子,一味的站在自己的角度去思考与看待问题,我们就和孩子之前建立起一道鸿沟,慢慢的孩子就会屏蔽我们的“好心”、“担心”,我们越着急,孩子越远离,变成一种恶性循环。
How:
可以说一个我自己的例子。
前天孩子想自己洗杯子,爸爸好心怕孩子打破杯子扎到自己,就帮忙洗了。孩子看见了就又哭又闹。爸爸说是担心她,帮她洗了,怎么还哭得不得了。越说孩子越哭,最后急的都开始生气了,孩子哭得更稀里哗啦了。
那么,如何和孩子建立有效的沟通呢?让孩子可以听进去我们的话。通过今天的拆页,我们可以通过以下步骤,让孩子可以听进去我们的话。
首先:描述孩子的感受,客观描述孩子的感受,同时和孩子确认描述的是否正确,让孩子感受到被理解。
父女两人闹僵之后,我带离孩子离开现场,我对她说:看得出来,你现在非常的生气非常的伤心,是吗?
其次:理解孩子的行为,通过讲述自己的经历,理解孩子的行为,让孩子感受到再次被理解。
我说:妈妈小时候也经历过这样的事情,妈妈相帮奶奶做家务,奶奶就嫌我做不好,我心里也特别的难受,想证明自己,奶奶不给我机会。
然后:诚实表达感受,向孩子诚实表达自己的感受。
我说:妈妈看到你这样哭得很伤心,妈妈很担心的,我可以抱抱你吗?
最后:关注解决问题,等孩子冷静下来,让孩子参与到解决问题。
过了一段时间,当孩子逐渐停止了哭泣,安静的趴在我的肩膀上,
我对她说说:宝贝,爸爸也很伤心,如果是你想帮爸爸洗杯子,爸爸却不领情,你有什么感受呢?
孩子主动去和爸爸和解,爸爸也向孩子道歉。
通过“赢得孩子四个步骤”,帮助孩子和爸爸重新建立连接,问题得到了解决。
Where
通过“赢得孩子四步骤”,在日常生活中,可以帮助孩子在感受不好的时候,帮助孩子恢复到良好状态,再和孩子沟通,这样孩子就能听进去我们要说的话了。这里有一个条件是,让孩子参与到解决问题的时候,一定是孩子冷静下来,恢复到理性脑的时候,否则,孩子无法自愿参与到解决问题的事情上。
【A1】激活经验
我想问问大家,我们和孩子在日常生活中,可能会遇到一些冲突。例如:孩子写作业磨蹭,不按约定关掉电视,吃饭挑食,或者犯一些其他的错误的时候,我们想让孩子改正并按照我们的要求来执行,我们越想纠正 ,孩子就越抵抗,这时候我们是怎么说的,怎么做的,孩子是怎么样的回应。记录下来,然后小组内讨论一下。
可乐姐分享:
昨天晚上头晕,我躺在床上,孩子刚开始帮忙揉揉肩膀,然后让我休息。
过一会儿,孩子过来跟我说:妈妈,你可以把ipad的下载密码告诉我吗,我想玩会儿游戏。
然后我给孩子说:妈妈首先想跟你说个感谢,谢谢你在我这么难受的时候依然照顾我关心我。第二个,你也非常着急想玩游戏,看到妈妈这样的情况下也没来打扰我,没有一遍一遍像小时候那样执着,不达目的不罢休,一定要让我把密码打开。妈妈能听见,我睡了,你还一遍遍过来看看妈妈,不打扰妈妈。明天还要上学,能不能把游戏时间放到其他时间呢?
孩子不高兴的嘟囔了几句,去洗漱了。还说我妈生病了,不计较了。
孩子也接受了。
【A1+】
通过今天的片段学习,我们再次回到当时的情景,结合“赢得孩子的四个步骤”,我们应该怎么做。记录下来。
以上就是我们今天的学习,我们知道了赢得孩子,才能和孩子建立起沟通的桥梁,怎么做呢?第一就是描述孩子的感受,第二理解孩子的行为,第三,诚实表达我们的感受,第四关注问题的解决。期待大家回去很好的将这个工具运用起来。
谢谢大家聆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