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解书目: 《掌控习惯》 所属活动: 练级场20210306 所在级别: TF1-1 学习主题: 习惯养成的4个步骤

开场:

大家好,我叫江晶,长江的江,亮晶晶的晶。

用三个标签介绍下自己:我是一名85后商务管理工作者,10人左右的小团队,个人比较擅长EXCEL表格。同时是一名刚刚开始微习惯的学习者和践行者。习惯比理智更有力量。近期在用微习惯践行,不节食,没有强度大的运动,通过思维和行为上的小改变,半个月下来瘦了6斤,未来会持续践行。也是一名想要成为三级级拆书家的学习者和践行者。约翰生曾说过:知识有两种,其一是我们自己精通的问题;其二是我们知道在哪里找到关于某问题的知识。通过学习可以让自己不迷茫,找到方法摆脱一地鸡毛,去到我们想要去的诗和远方。期待在未来的几个月内,能成功升级打怪,希望能和大家一起成长,共同进步。

【技能点】如何介绍拆书帮

接下来给大家介绍下拆书法和拆书帮。

“拆书”是一种学习方法论,适用于以提升能力、解决问题为目标的成人学习,强调以学习者为中心而不是以知识为中心,一定要联系学习者的经验,解决学习者的问题,提升学习者的能力。拆书法有两种实践形式:一是供个人学习的便签学习法,二是供组织学习的(由拆书家带领)现场学习。个人学习的应用是RIA便签法,R阅读原文,I重述知识,A联系过往经验和设想未来应用。便签法可以让我们将需要的知识逐步转化为我们的能力。组织学习的应用是一位拆书家拿一本书加工出一场现场学习,引导和促进一群人把知识拆为己用。从学习者的学习效果来衡量的话,一位拆书家创造的价值不亚于一位培训师。

“拆书帮"是一个基于拆书法的学习爱好者社群,表现为各地的拆书帮分舵,也叫拆书帮俱乐部。拆书帮分舵是公益性的青年自组织,其使命就是帮助更多的学习爱好者成为拆书家。

片段一
R 原文片段

原文片段来自于詹姆斯•克利尔著作的《掌控习惯》的第三章培养良好习惯的四步法。

原文片段

养成习惯的过程可以分为四个简单的步骤:提示、渴求、反应和奖励。将它分解成这些有趣的部分可以帮助我们了解什么是习惯,它是如何工作的,以及如何改进它。

图5:所有习惯的形成都会经历相同顺序的四个阶段:提示、渴求、反应和奖励

这个四步模式是每个习惯的核心支柱,你的大脑每次都以同样的顺序运行这些步骤。

首先,是提示。这个提示触发你的大脑启动某种行为举止。这是预测回报的零碎信息。我们的史前祖先会特别留意那些表明重要奖励(如食物、水和异性)所在的线索或提示。今天,我们大部分时间都用于寻求次要回报的线索,比如金钱和名誉、权力和地位、赞扬和认可、爱情和友谊,或者个人满足感。(当然,这些追求也间接提高了我们生存和繁殖的概率,这是我们所做一切的深层动机。) 你的头脑在不断分析你的内外部环境,寻找奖励所在的线索。因为线索是我们已然接近奖励的第一个迹象,它自然会导致人们滋生渴望。

其次是渴求,也是每个习惯背后的动力。没有某种程度的动机或欲望——不渴望改变——我们也就没有采取行动的理由。你渴求的不是习惯本身,而是它带来的状态变化。你渴求的不是吸烟,而是吸烟带给你的解脱感。刷牙不是你的动机,而是清洁的口腔带给你的愉悦感。你打开电视的原因不过是你想娱乐。每一种渴求都与改变你内在状态的强烈愿望有关联。这一点很重要,我们稍后将详细讨论。 渴求因人而异。理论上,任何一条信息都可能引发渴求,但实际上,驱使人们采取行动的提示多种多样。对于赌徒来说,老虎机特有的声音可能是引发强烈欲望的强力触发器。对于很少赌博的人来说,赌场里此起彼伏的铃声只是背景噪声。在得到人们解释之前的提示是没有意义的。观察者的思想、感觉和情感是将提示转化为渴求的原因。

第三步是回应。回应是你的实际习惯,它的形式可分为思想上或行动上的。反应发生与否取决于你有多大的动力,以及所要采取的行动难易程度。如果一个特定的行动需要你付出超预期的体力或脑力,那么你不会去做。你的反应也取决于你的能力。这听起来很简单,但是只有当你有能力做到的时候,习惯才会出现。如果你想扣篮,可又跳不高,根本够不着篮框,那就算了吧,今后可以不用想这事了。

最后,回应会带来回报。获得奖励是每个习惯的最终目标提示的作用是让你注意到奖励的存在。渴求是想要得到奖励,回应则是获得奖励。我们追求奖励是因为它们有两个目的:(1)满足我们的需求;(2)它们对我们有教益。 奖励的首要目的是满足你的渴求。是的,奖励本身就是益处。食物和水提供给你生存所需的能量。获得晋升会带来更多的金钱和尊重。保持身材可以改善你的健康和约会的成功率。但更直截了当的好处是,奖励满足了你对吃东西、获得地位或赢得认可的渴求。奖励能在短时间内让你感到心满意足,暂时得到解脱。 其次,奖励教会我们哪些行为值得记住并应用于未来。你的大脑是奖励探测器。在你的一生中,你的感觉神经系统会不断监测哪些行为能满足你的欲望并带来快乐。快乐和失望的感觉是反馈机制的一部分,帮助你的大脑区分有用和无用的行为。奖励会终结反馈循环,完成整个习惯形成的循环。

图6 习惯回路可以用来准确地描述习惯的四个阶段

I 拆书家讲解引导

这次要拆的原文片段来自于詹姆斯•克利尔著作的《掌控习惯》的第三章培养良好习惯的四步法,刚才我已经把原文拆页发给大家了,现在请各位用1分钟的时间阅读一下原文片段,完成后麻烦小伙伴举手示意我。

【拆书家讲解引导】

【what】习惯养成的4个步骤(提示、渴求、反应、奖励)以及它们是如何相互作用,提示是注意到奖励的存在,渴求是想要得到奖励,回应是为了得到奖励做出的行动即实际习惯,奖励是获得奖励,奖励终结反馈循环,从而构成一个完整的闭环,帮助养成习惯。

【Why】了解习惯是如何工作的,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去养成好习惯和改掉坏习惯。

【How】

1.设置提示。比如养成跑步的习惯,在家门口放置一双跑鞋,看到它就会提示你穿上它去跑步。

2.找到渴求。跑步是渴求让自己的身体变得健康,体态匀称。

3.做出回应。回应就是实际行动,你去跑步。

4.获得奖励。分为内在奖赏和外在奖励,养成习惯带来的益处本身就是内在奖赏,外在奖赏是完成行动后获得的物品等奖励。比如通过跑步,让我们体态更匀称,达到减肥的目的,其次还可以让我们身体更健康,拥有良好的精神状态,这就是获得的内在奖赏。比如完成跑步100次,给自己买一双心仪已久的跑鞋,这是外在的奖励。

【Where】根据四个步骤,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来帮助我们养成一个好习惯,比如阅读,运动;或者帮助戒除坏习惯,比如吃完就坐着,除了让自己长胖外,还让身体健康有危机。

A 学习者拆为己用

【A1激活经验】

时间:2019年3月

地点:微信群训练营

人物:我

事件:

2019年3月在训练营中,很多小伙伴开启了用印象笔记写晨间日记这个习惯,她们高效、有序地安排着每日的事项,而我是每天忙忙忙,但却盲盲的状态,很像小学时语文课本中的那个猴子,捡了芝麻丢了西瓜,忙碌之后的效果甚微。于是也开始尝试写晨间日记,刚刚开始的热情高涨,到过程中没有设置奖赏机制,所以最后没有坚持多久,中途就间断了。

1.设置提示:看到别人写晨间日记带来的好处

2.找到渴求:自己也想要通过写晨间日记从而让自己变得高效、有序

3.做出回应:开始尝试写晨间日记,但是最后间断了

4.获得奖励:没有对自己设立奖励。

反思:我们的大脑和旧信念总是会下意识地去抗拒新的事物,当遇到阻碍的时候,它就开始作妖和破坏了,我们要在反应之后予以适当的奖励去让自己的行动持续,通过设置不同的程度的反应和奖赏去不断激励自己,让习惯在实践过程中形成一个不断的循环,直至成功养成一个习惯。

【A2催化应用】

我运用今天的拆页知识制定了一个方案。

时间:在接下来的21天

地点:公交车上

人物:我

目标:用21天时间,养成每天用印象笔记写晨间日记,以求能够能够规划好自己的每一天,告别忙忙(瞎忙)、芒茫(迷茫)、盲盲(盲目)的状态,达到比现在高效、有序、平衡的状态

1.设置提示:每天在公交车上

2.找到渴求:能够规划好自己的每一天,告别忙忙(瞎忙)、芒茫(迷茫)、盲盲(盲目)的状态,达到比现在高效、有序、平衡的状态

3.做出回应:

1)第一天先做好晨间日记的模板,后续可以快速复制

2)每天在公交车上8点前用印象笔记写一日要完成的青蛙和清单事项,晚上22:00前做反思,总结当天的行动结果,哪些做得好,哪些需要改进

3)记录7天:刚刚开启的时候,不论字数,就是去写,哪怕只写一个字,不论写得好与坏,不做任何评判,因为迈出第一步对于养成习惯来说至关重要

4)记录14天:在前面7天的基础上,加上计划和行动结果的记录

5)记录21天:在前面14天的基础上,加上反思,保持做得好,改进做不好的方面,以及下一步解决方案

4.获得奖励:

1)获得内在的奖赏:养成了写晨间日记这个习惯,因为许多成功人士都有日记的习惯,古语云:吾日三省吾身。苏格拉底也曾说过没有反思的人生不值得过。通过写日记可以促进自己成长,改善自己的生活工作状态,更加高效、有序和平衡。

2)获得外在的奖励:给自己一个下午茶。

【拆书家总结】

习惯比理智更有力量,希望各位小伙伴在未来的生活里可以多运用作者介绍的习惯养成的4个步骤,如果大家能按照这四个步骤从微小的习惯开始并坚持不断地践行,用心去体会和感知每次的改变和进步,会一直不断促进自己向前,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大家都能看到自身比较大的改变。本次拆书到此结束,感谢大家的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