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场:
分组:为了方便稍后大家讨论,我们左边三位同学一组,右边三位同学一
组
自我介绍:
大家好我叫高静
我的三个便签
1. 旅游从业者,有七年一线导游领队经历,是北京华益通达国际旅行社涿州分社经理。
2. 两个孩子的宝妈,关注孩子教育,信奉读万卷书 行万里路。
3. 线下教培机构合伙人。
希望在拆书帮认识更多爱学习,爱思考的好朋友。彼此赋能,共同进步。
图书介绍:
《圈层突破 如何打破人生的壁垒》作者是黄启团,一个拥有20年教育婚姻家庭,亲子教育培训经验的心理学专家。壹心理联合创始人。
有别于我们普遍意义上认知,圈层的突破就意味着卑躬屈膝,曲意逢迎,阿谀奉承。本书从心理学的角度上,关注个人内在心灵的成长。运用专业的心理学原理,结合20年咨询实际案例,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让人们更好的理解自己内在的心理状态及其成因。理解圈层突破的实质是:心中有爱,目中有人,用心理学为指导,实现个人的终身成长,达到认知和社交圈层的不断突破。
每个人都或多或少的存在心理问题,而这些心理问题或许来自于我们的原生家庭,或许来自于我们固有思维模式,这本书就如一位好友,让我们在善意的暖阳中,敞开心扉,如沐春风。
《圈层突破 如何打破人生的壁垒》
p608~p612
如何拥有多角度的视野——NLP位置感知法
NLP的“位置感知法”,就是教给大家一个方法,让大家可以从更多的角度看问题。
在NLP的“位置感知法”中,有“第一身”“第二身”和“第三身”三个位置。这三个位置中的“第三身”是一个中立的抽离角度,因为有了这个位置,换位才会变得可行。
第一身:从自己角度看待问题
第一身就是从自己的角度出发,是一个主观的角度。用第一身看待问题,是结合了自己的观点、信念和情绪去解释自己看到的事情,对事情的描述是从自己的眼、耳、身体来看、来听、来感觉的。
用第一身思考问题的人,有主见有立场,但是也会固执地坚持自己的看法,不能了解对方的感受,对问题的看法会导致偏颇,遇到冲突时往往会指责、苛责对方。
第二身:从对方角度看待问题
第二身就是站在对方立场看问题,此时你不是自己,而是对方,你的思考和你的情绪都是对方的思考和情绪。当你能够做到这一点时,你就拥有了“同理心”。同理心是一切关怀的基础,只有拥有了同理心,才可能与对方连接,也更可能去规范自己的行动。打个比方,当你在家坐在沙发上时,你可能会选择一个舒服的姿势,哪怕那个姿势不优雅也无所谓。但是当你有客人在家时,即便你还是坐在同一张沙发上,你的姿势也会发生变化——因为你会在意客人对你的看法。其实这时你就是在用“第二身”看待自己,从客人的角度看待你自己的行为。
如果一个人能够经常站在第二身思考问题,他就比较不容易和别人起冲突,也更能未雨绸缪。就好比下棋,在我落子之前,我会考虑对方可能怎么走,这样的思考会让我看得更远,自然也会走得更远。
第三身:从抽离角度看问题
如果说第二身看问题算是“换位思考”,那么第三身看问题就是“抽离事情去思考”。
举一个例子,当你和伴侣吵架的时候,你的孩子是怎么看的呢?或者你的父母又会怎么看呢?如果不是家人,你的朋友、邻居甚至陌生人又是怎么看的呢?
第三身就是用与事情无关的人的角度去看待这个问题。第三身看待问题有什么好处?第三身看待问题可以让人保持抽离的状态,当你与这个事情无关的时候,你会更加客观理智,甚至看到事情的更多细节。我们所面临的矛盾、冲突及问题,通常是由很多情绪包裹着,抽离则可以去掉情绪重回理智,可以帮助我们更加冷静,不至于完全被情绪湮没。
在我们的工作生活中会有人际关系的矛盾冲突摩擦,NLP位置感知法,使我们从多角度的视野去看待自己经历的生活和工作中的人际交流问题,从而减少以个人为中心的主观感情操控行动及感情用事和单方利己主义思想和言行。以达到客观公正,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兼顾个人感受的共赢沟通和合作结果。NLP位置感知法适用于我们的日常人际交往的各种场景,特别是双方思想行动出现冲突矛盾的情况。
NLP位置感知法
分别从三个角度用三个身份来看待问题。简称“三身”
在孩子两岁时,我家发生的一件小事让我记忆深刻。有一天我们晚餐吃鱼,
先生说:你这个鱼做的实在是太难吃了。
我说:不好吃你可以少吃或者不吃啊。
他说:既然做饭就做得让大家都爱吃,这才是做饭的价值和意义,做饭不好吃,还不让人说。你总是这样子,听得了好,听不的坏。
我情绪也上来了,说:你做的好,你自己做呗。每天吃个饭,事儿这么多。
先生突然摔下筷子,拍桌子说:你就是说不得。
我也扔下筷子说:我爸我妈可以说我,什么时候轮的到你?
后来场面就更加不可控制,弄得鸡飞狗跳,当时吵架的声音越来越大,在饭桌上的孩子,被吓得直哭,眼泪哗哗的往下流。
在这个故事场景中,我作为当事人,在当时的情境当中,只考虑到了自己的感受,对于丈夫以及那第三者抽离情境下,比如站在孩子的角度上来看待这个问题的都没有能够很好的做到。
现在运用NLP位置感知法,我们再从三个角度来看待生活当中的这一件小事。
第一身我的角度:忙了一天,回家还要做饭,饭做好了,得不到别人的认可,反而是众多的抱怨,我心里觉得很委屈。
第二身丈夫的角度,我只是就事论事,随口说了句鱼不好吃,你的这脾气就上来了,就是容不得别人说你一点不好。
第三身孩子的角度,爸爸妈妈为什么吵架?我好害怕呀,只能无助的,眼泪像断线的珍珠似的往下落。
通过这个3的位置感知法。我可以在丈夫的角度上,感受到他的不经意之言。原本只是随口说说而已。也能够从孩子的角度上,感受到孩子对于大人争吵似的,无比恐慌与无助。如果在当时的情景下真的能够从当事人以及第三者或者说抽离的角度来看待这一件小事,那么我相信我处理这件小事情的态度,会有巨大的不同。想想孩子,眼泪汪汪的样子,真是从心里觉得心疼和愧疚,因为自己的不成熟和小题大做,让孩子的内心受到了伤害的。如果总是这样子不控制自己的情绪,很有可能会让孩子的安全感缺乏,将来对孩子的成长造成很大的影响。现在想想为了这么点小事,争的不可开交,真的是有些可笑。
[A1]激活经验提问设计:
今天跟大家分享的NLP位置感知法,从三个身份维度思考问题的方法。请大家回想一个月内让我们记忆深刻的一个矛盾冲突事件,当时的具体情景和我们在事件中的情绪表现和处理方法。再运用NLP位置感知法,来进行反思自己处理矛盾时的表现是否恰当有效。我们用3分钟的时间进行组内讨论,3分钟后我们邀请一位朋友进行分享。
学习者案例记录:
请回忆一个近期发生在你身上的矛盾冲突事件
学习者:
春节回家再次遭父母催婚。妈妈说:你看你表弟家孩子都做满月酒了。我说:那不是挺好吗?妈妈说:你这怎么一点儿也不懂老人的心呢?我:婚姻这也离不来呀!妈妈:你是根本没有结婚的心!我:结婚不也的合适吗?妈妈:少拿合适不合适搪塞我!我很不耐烦。后来与父母争执起来。最后不欢而散。
今天我们学习NLP位置感知法,请考虑当时你用了哪几个身份思考和感知这次小冲突?
学习者:我当时只用了第一身,考虑到自己的感受,而没有看到父母或者旁观者的思想。
[A2]催化应用提问设计:今天我们学习了NLP位置感知法,请大家运用NLP位置感知法写出生活或者工作中困扰我们已久的一个小矛盾,运用NLP位置感知法进行“三身”思考,并记录在便签上。写清楚小矛盾的具体事件内容和“三身”不同位置上的感受和对这个小矛盾的观点看法。给大家1分钟时间,写在便签上
学习者可填写以下[A2]便签
请写出生活或工作中困扰你已久的一个小矛盾:
请运用NLP位址感知“三身”法思考
第一身:自己的角度
第二身:对方的角度
第三身:抽离的角度
学习者填写便签如下:
如果下周回父母家,父母又像以往一样对我逼婚。
我将运用NLP位置感知法,站在三个角度上思考冲突
第一是我的角度:婚姻是我个人的事情。现在工作压力这么大,我哪里有精力去搞对象。作为父母,不但不理解我现在的心理压力,反而给我施加更大的压力,真的是让我忍受不了。
第二身父母的角度:男大当婚,女大当嫁。先成家,后立业,工作归工作,但是个人的感情也需要尽早的,有个归属,有了家有了孩子,趁我们年轻还能替你们带孩子。
第三身旁观者的角度:现在人工作压力大,对于感情的追求,要求更高,所以,很多年轻人不婚,或者晚婚也是时代的趋势,但是作为儿女,我们也应该理解,应该考虑父母的感受,尽早把感情婚姻,提上日程,在今年做一些感情方面的规划,这样也可以让老人看到你对他们意见的理解和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