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解书目: 《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精华版)》 所属活动: 上党筹备分舵第14次过级活动 所在级别: TF3-1 学习主题: 移情聆听

开场:

(学习目标:恰当的目标。技能要求:行为+澄清与界定完成程度)

学习目标:在跟随我完成本次现场学习后,学习者能够在对方有不良情绪时(澄清),运用移情聆听三步法(行为),跟对方进行沟通与交流,缓解对方的不良情绪(界定)。

(开场分组目标:简单自我介绍开场,分组)

【开场】不破不能立,不拆不成器!拆书帮把知识拆成你的能力!欢迎大家参加拆书帮上党分舵线下拆书练级活动,我是今天的领拆人二级拆书家付佳,我的三个标签:导游、国家二级人力资源管理师、中级阅读规划师。

【分组】为了方便学习过程中充分交流讨论,我们简单分个组,从中间分开。我们左边这一桌是一组,然后右边这一桌是一组,这样分开。谢谢大家!

(图书介绍目标:用场景法介绍图书。要求:事件场景-提问-影响-解决。)

今天我拆解的片段出自《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

【事件】

大年初一朋友聚餐,有朋友抱怨说:“我老公每天早出晚归,啥也不管不顾,每天家里家外就累我一个人,气死我了。”另一位朋友说:“换个老公吧!”旁边有人附和道:“就是,不要为一棵树放弃整个森林。”大家都七嘴八舌说着。其实朋友的本质是抱怨累,可大家似乎没有抓住重点。

【提问】

请问大家有没有遇到过这样的情况?你心情不好想找人聊天时,对方却接收不到你想要表达的内容,或者直接给出建议反而让你不舒服。

将情形反过来,有人心情不好找你倾诉时,你又是如何做的呢?沟通后对方的情绪会有所缓解吗?

【影响】

我们经常会有情绪不好想找人聊天的时候,若无法准确抓住对方要表达的内容,就不能体会对方的感受,可能还会胡乱地提建议,从而引起误会。长此以往不仅降低了彼此的信任,还让人丧失沟通的欲望,会造成身边能够说话的人越来越少的情况。

【解决】

《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是一本能打开“改变之门”,让你在学习这些习惯的过程中不断成长和进步的书。

其中的习惯五:知彼解己——移情沟通的原则。它教我们在与人沟通时,如何通过“知彼解己”来精准的获取信息,理解对方,获取信任,让对方明白“我们懂他”,从而让对方敞开心扉,顺利的沟通,缓解不良情绪。

我今天为大家带来拆页内容是——移情聆听。

片段一
R 原文片段

(原文片段要求:不含HOW)

接下来请大家用一分钟的时间快速阅读这个片段。

【原文】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 P233

移情聆听是指以理解为目的的聆听。真正的理解对方应居首位,这是一种完全不同的模式。

移情聆听要求听者站在说话者的角度看世界,理解他们的思维模式和感受。

移情(empathy)不是同情(sympathy)。后者是一种认同,一种判断形式,有时更适合用来表达感情和做出回应,但是人们经常依赖于别人的同情。移情聆听的本质不是要你赞同对方,而是要在情感和理智上充分而深入地理解对方。

(还有30秒,看完了请举手示意我一下,……好,时间到,没有看完的小伙伴可以跟随我对这个片段讲解再继续来看。)

I 拆书家讲解引导

(I目标:强化讲解概念。要求:通过举例与对比帮助学习重明确适用边界条件与关键点,提炼出逻辑和步骤。)

接下来我们来看下拆页内容

【what】

沟通是双向的,一方诉说,一方聆听,两者缺一不可。诉说是表达和传递自己想说的内容,大家往往都认为说很重要,却忽略了听,其实有时候听能让沟通更有效,我们应当关注一下聆听的重要性。

【提问】请问各位拆页片段中提到的关键词是什么?

【现场】理解、移情聆听

是的,这里主要是讲移情聆听。

接下来通过几个小例子,大家来感受下:什么是移情聆听?

例一:

朋友不开心找你聊天,听完之后,我们通常会这样说:“是的,我知道你的感受。”或者说:“我也有过类似的经历,我的经验是……”

【提问】大家觉得聆听者这样说有没有理解了对方呢?

【现场】有/没有/不会

【分析】看来大家有不同的答案。

这里并没有理解了对方,只能说明你是在听对方说话,然后做出了回应,并试图用自己的经历去说服对方。

而移情聆听是指以理解为目的的聆听,把理解对方放在第一位。

例二:

跟父母、配偶、子女、领导、员工之间的沟通出现问题时,大家通常的反应是:“就不能考虑下我的感受?”

【提问】如果要从这句话里提炼关键词的话,大家会想到什么?

【现场】角度/感受/我的感受

【分析】关键词都说的不错,重点是:我的感受。

这是想让对方能够明白自己的处境与感受。

移情聆听就要求在聆听时要站在说话者的角度去看问题,理解他们的思维模式和感受。

例三:

春节约朋友吃饭好,她说在值班,我说:“大过年的还值班,真可怜。”

【提问】请问大家我说的话这是移情聆听吗?

【现场】不是

【分析】我看大家的意见都很统一,说不是。

其实这是同情,我认同她值班的事实,判断她“可怜”从而做出情感上的回应。

而移情聆听的本质不是要你赞同对方,而是要在情感和理智上充分而深入地理解对方。

例四:

初四跟老妈一起去外公家帮忙招待亲戚,饭后一位舅舅无奈的说:孩子去年9月份考上了大学,一开始1200元,后来不够增加到1500元,年前居然要2000元,然后就不停的说孩子花钱大手大脚,不知道节制。听完后有人说:“孩子刚到校每月1200元现在成了每月2000元(确认信息),对于你们目前的状况2000确实有些多了(表达观点),作为父母我们竭尽全力想给孩子最好的,可现实条件又不允许,又不想让孩子吃苦受罪,其实孩子长大了,应该慢慢学会为家里分担,让他知道家里的现状,可能孩子就会体谅你们,节省花销(阐述感受)。”舅舅点头说:“嗯,对对对,就是,没跟孩子沟通过,总觉得他还小,不应该操心这些!”

【提问】请问各位这组对话后面的是移情聆听吗?

【现场】算吧/是

【分析】我听到有人不确定,这是移情聆听。先理解对方的想法,再站在对方的角度考虑,从情感和理智上深入的理解对方的感受。

想做到移情聆听,要跟对方确认信息,站在说话者的角度去理解对方,表达观点让对方明白你理解他,阐述感受让对方愿意沟通,从而缓解情绪。

【why】

移情聆听能让对感受到有被理解和欣赏的感觉,以对方为主,增加信任感,让对方愿意主动敞开心扉,使沟通更顺利。在对方情绪波动时还有助于稳定对方的情绪,开导对方缓解不良情绪。

若不用移情聆听经常会以自我为中心,会引起对方沮丧、受辱,甚至被轻视的感觉,失去了彼此的信任,不愿意过多的沟通,从而产生距离感,无法释放不良情绪,甚至还会产生误会,或者事后后悔。

【how】

怎么才能做到移情聆听呢?可以从以下三步入手:

一、确认信息:简述对方所说的话。

二、表达观点:说明自己的想法,不给建议,不乱猜测。用自己话来解释对方的想法,让对方明白你理解他。

三、阐述感受:站在对方的角度思考,感同身受。不赞同、不判断,用心感受对方,进行深入的沟通。

【正例】

有一个父亲对我说:“我不了解我的儿子,他就是不愿意听我说话。”

我说:“我来重述一下,你说你不了解你的儿子,因为他不愿意听你说话?”(确认信息

“是的。”他回答。

我说:“再来一遍,你不了解你的儿子,是因为他不愿意听你说话?”他不耐烦了,“我就是这么说的。”

于是我提示他:“我认为如果你想明白一个人,那就要听他说话。”(表达观点

“哦!”他沉默了许久,我又说道:“作为父亲自然你会比他经历的多,也懂的更多,而你忽视了他要说的话,接收不到信息,就无法理解彼此,也不会理解你儿子。”(阐述感受

“哦!”他开始明白了,陷入了思考。

【预防异议】

有人可能会说:听人说个话,用得着这么麻烦吗?还要从确认信息、表达观点、阐述感受三步入手,太浪费时间跟精力了。其实聆听也是一种技能,是可以通过练习而习得的,刚开始可能真的比较费劲,但用的多了就会很自然。慢慢的你就会发现,身边越来越多的人愿意找你聊天,愿意信任你,说出自己内心的事情,跟你进行深入的沟通。

【where】

当对方向你表达某种情绪时,时间充裕时,可用移情聆听进行深入沟通。

若对方不需要你回应,只是想单纯的发泄一下,又或者是很简单的事,比如请你帮个忙搭把手啥的,时间紧急时就不需要了。

A 学习者拆为己用

(A2催化应用目标:教学习者编剧本。要求:剧本要包括背景、人物动作、人物对话等等,在这个有人物有情节有发展的故事中,有角色应用刚刚学的知识成功解决了问题。)

【指令】

通过以上的分享,想必大家已经掌握了移情聆听的三步,为了加强运用,我们今天尝试做一下编剧。

大家想一想,未来一周或一月内,试想一个场景你将如何把移情聆听的三步运用在沟通中?

比如:老公跟你抱怨工作太累?闺蜜跟你诉说孩子爱玩不爱看书?

或者你能想到身边的人想跟你沟通的事情,都可以。

想想你将怎么展开沟通?可以用对话或故事的形式。

编写的内容要有发生的时间、地点、参与者,故事的发展(包括:起因、经过、结果)。

大家一定要把移情聆听的三步骤体现在内容中,确认信息、表达观点、阐述感受。把对话或故事的摘要写在我给大家准备的“故事小剧场”便签上

Ok,现在开始编写,时间5分钟,大家按我提供的便签填充完整,之后我会邀请小伙伴来分享他的作品。

(时间到,哪位来分享一下你们的故事呢,时间大约1分钟哦。)

黄老师:我们来吧。

好的,有请黄老师这组来给我们分享。

学习者案例记录:

(朋友们一起下午在牙科诊所参加活动,晚上要一起聚餐,裴同学牙出血纠结着想洗牙,又担心洗完牙过段时间再出血。)

黄老师:我们先来个反面的,一会儿小奥跟裴同学来个正面的。

反例:

裴:我牙出血了,在想是不是洗洗牙呢?

黄:洗呗!但你洗完一会儿吃饭怎么办?

裴:就是呀,怎么办?可是我的牙出血了啊?

黄:那你看看时间够不够,够了就洗,不够就别洗了,一会儿吃饭。

(黄老师自己分析,没有准确感受到裴同学对于牙出血的纠结、焦虑的情绪,而是停留在洗不洗牙的问题上,反而让她更困惑)

正例:

裴:我牙出血了

奥:牙出血呀(确认信息),那得看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裴:我洗完牙之后,隔上一段儿时间就开始了,就是我刚洗完牙的时候没事儿,过段时间牙就开始出血了。

奥:那就得先找出原因来,可能不单单是洗牙的问题,有可能是牙周炎的问题,就是牙龈下面,因为你老洗牙嘛。(表达观点)

(旁白:黄老师述说,刚才那一步是确认信息,现在这个是表达观点,然后接下来继续)

裴:那我牙出血怎么办?

奥:先拍个片子看下情况,看具体牙出血是什么原因造成的,这样才能避免你每次洗完牙之后一段时间内牙会再出血,从根上解决牙出血的情况。(阐述感受)

裴:哦,那我一会儿就先拍个片子,拍片时间还够不?

奥:够,拍了片子,先找出对应原因来,再看后续如何处理,也不影响吃饭。

裴:嗯,这样挺好。(缓解了因牙出血产生的纠结与焦虑情绪)

【反馈】

谢谢大家的分享,从内容中可以听出,是先确认了信息(牙出血),表达了自己的观点(可能是牙周炎的问题),站在对方的角度阐述感受(找出问题从根上解决牙出血的情况),很棒,看来已经很好的掌握了移情聆听的三步骤。

【结语】

再次感谢大家的分享。

最后,我总结一下今天自己的拆页内容:

移情聆听把理解对方放首位,站在说话者的角度理解他们的感受,还要在情感和理智上充分而深入地理解对方。

移情聆听的三步法:确认信息、表达观点、阐述感受。

愿大家在日常工作、生活、学习中能运用好移情聆听,帮助大家缓解身边人的情绪,彼此沟通更顺畅。

以上就是我3-1过级的全部内容,感谢大家的聆听与陪伴,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