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场:
大家好,我叫唐振,是一名企业内部培训讲师。我的第二职业,是健康管理师。兴趣爱好呢,就是喜欢读书,写作和演讲。我曾经和几位朋友一起,运营一个公益的读书会。在六年的时间里,我们举办了100多场线下读书沙龙,有1500多人次参与。在自己读书和运营读书会的过程中,我发现许多朋友都有和我一样的困惑:喜欢读书,但是拿着书经常读不下去,看不懂;读到某些段落,当时很心动,但是一合上书就忘掉了;还有就是读了许多书以后,对自己的工作和生活似乎也没什么帮助。不是有那么句话么,懂了许多道理,却依然过不好这一生。
我一直在寻找快速而高效的读书方法,终于,我遇到了拆书法和拆书帮。
什么是拆书法呢?它强调的是帮助学习者解决实际问题,而不是只记住书里的知识点。拆书法的核心原理叫做“RIA便签读书法”,用三个英文字母表示三个步骤。第一个步骤R的意思,是阅读一本书的原文片段。第二个步骤I,是指拆书家用自己的语言对这个片段的知识点进行讲解。第三个步骤A呢,分为A1和A2两个部分。A1是指学习者讲一个自己过往的经历,这个经历是跟原文的知识点相对应的。A2是指准备以后怎样应用这个知识点,要落实到行动上。
拆书法分为个人学习的拆书法和组织学习的拆书法。个人学习的应用就是自己用RIA便签法来读书。组织学习的应用,就是一位拆书家把一本书解读、加工出一场现场学习,引导学习者把书里的知识转化成自己的行动。
那么“拆书帮”呢,就是用“拆书法”来读书的这样一群学习爱好者的社群,它的形式就是在全国各地的拆书帮分舵,也叫拆书帮俱乐部,那我们常州的这个社群就叫拆书帮常州龙城分舵。拆书帮的使命是帮助更多的学习爱好者成长为拆书家。
管理精力的三个步骤
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尤其是在生活的压力不断增大,能力却随年龄衰退时,我们应如何产生并保持全情投入所需的多重精力?
我们发现,是三个步骤:目标——事实——行动,保证了变革的持久性,三者缺一不可。
变革过程的第一步是明确目标。面对自己的固有习惯,以及维持现状的天性,我们需要受到启发,做出改变。我们的第一个挑战是,“如何依照我们最深层次的价值取向分配精力?”如今人们像星际旅行一样超速前进,结果既不愿花时间思考自己最看重什么,也不愿把这些事情放在首要和中心的位置。多数人花费太多时间处理眼下的危机,应付他人的期望。而不是思维清醒地思考什么最重要,并以此为指导做出谨慎地选择。
在明确目标的阶段,我们的任务是要帮助客户梳理人生中最重要的事情,并引导他们在人生和工作方面构建切合实际的愿景。这两方面结合起来,既为变革提供高纯度的精力动力,也能如罗盘一般,指引人们安然度过生活的无常变换和波谲云诡。
制定变革的计划离不开对个人现状的清醒认识。变革的第二阶段就是面对现实。我们首先向客户提问:“当前你的精力管理情况如何?”逃避沉重而不愉快的真相是人的天性。我们常常低估自己的精力管理方式所带来的后果,但又不能坦然地自食苦果。今天喝了多少酒,拿出多少精力面对老板、同事、伴侣和孩子,工作时是否专注又热情?人们在面对自我时往往会带上“玫瑰色滤镜”,把自己塑造成受害者,或者全然否认所作抉择对精力的储备、质量、力量和专注力所造成的深刻影响。
面对现实从可靠的数据收集开始。当客户寻求帮助,我们会带他们进行多项体能测试,细致分析他们的饮食,并提供一份详尽的问卷,尽可能准确地评价他们管理体能、情感、思维和意志精力的方式。同时我们会请他们最亲近的五个人填写一份相似的问卷。这些数据让我们得以直观地衡量他们当下的能力,找出阻碍他们全情投入的罪魁祸首。
变革的第三步是行动,用实际行动缩小“现实的我”与“理想的我”,“目前的精力管理方式”与“为达到目标所需要的精力管理方式”之间的差距。在此过程中,需要建立以良好精力仪式习惯为基础的个人发展计划。某些仪式习惯有所裨益,某些则纯属为了应急,这是人们的常态。“应急”的习惯或许能在短期内帮我们解决生活的难题,长期来看却会极大损害我们的能效、健康和幸福。例如,靠垃圾食品瞬间提升精力,通过抽烟喝酒缓解焦虑,为了追赶进度盲目地一心多用,放弃更有挑战性的长期目标而转投看似容易的紧急事件,对私人生活不管不顾等。这些习惯的恶果只会随着时间慢慢显现。
幸运的是,虽然不良习惯会损害生活质量,良好的习惯仍然能帮助人们提升自我,焕发出新的面貌。创造并维持全方位的精力充沛是可行的,我们并非只能被动等待经历随着时间衰退下去。养成精力仪式习惯需要在具体时间发起明确的行动,由深层价值观驱动,正如亚里士多德所说,“我们每一个人都是由自己一再重复的行为所铸造的。”
我们的客户罗杰先生的案例生动说明,看似不经意的选择是如何蚕食精力,影响表现,最后损害生活的全情投入。在接下来的章节里,我们设计了一套模型和系统训练,帮助人们更好的分配、管理、集中和更新自我及他人的精力。这套系统训练为罗杰带来了极大的改观,还帮助数以千计的人重燃了生活的热情。我们希望它也能为你的生活带来同样的改变。
(节选自《精力管理》第一章,管理精力的三个步骤,P29~P31。)
(介绍书)今天,我要给大家分享的这本书,叫《精力管理》,它是由两位美国学者合著的。它曾经被评为《纽约时报》的畅销书,是世界500强企业给员工作培训时的必备书籍,已经被翻译成28种文字。这本书受到了史蒂芬柯维博士地盛赞,柯维博士就是那本著名的《高效能人士的7个习惯》的作者。
(介绍今天的主题)在当今这个飞速发展的互联网时代,似乎每个人都觉得自己的时间不够用,所以时间管理方面的书,包括这方面的课程,一直很畅销。但是今天我要告诉你一个与众不同的概念:那就是,重要的不是管理我们的时间,而是要管理我们的精力。听完了我今天的分享,大家就能学会精力管理的“三步骤”,从而提高工作和生活的效率。
(what)什么是精力呢?精力,就是我们做事情的能力,包括体能,情感,思维,意志这四个方面。精力管理,就是我们对这四个方面的能力进行管理。
(why)为什么要进行精力管理呢?因为我们每天只有24小时,时间只会越来越少,我们控制不了时间地流逝,只能掌控自己的精力。如果精力分配不合理,那么就会出现这种状况:时间还有,事情还没做完,但是我们做事情的那个劲儿,已经提不起来了。比如说,今天上午你参加一场2个小时的会议,会议的内容很精彩,发言的人从头到尾也没讲废话,但是呢,你昨天晚上只睡了3小时,今天早上又没吃早饭,于是会议才刚开了1个小时,你就哈欠连连,眼皮打架,所以发言人讲的话你都听不明白了。由此可见,如果精力管理不到位,那么我们做事情的效率,就会大打折扣啊。
(how)通过我以上的讲解,相信大家都意识到了精力管理的重要性。那么如何进行精力管理呢?这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重点内容。精力管理有三个步骤:一目标,二事实,三行动。
第一步,明确目标。问自己:我人生中最重要的事情是什么?依照我们的价值观来选择,做自己最喜欢的事情。工作和生活这两方面的目标,都要围绕我们的人生目标来制定。有了人生目标地指引,我们就会带着热情、承诺和毅力去做事。
第二步,认清事实。问自己:我目前精力管理的情况如何? 要坦诚地接受自己现状的不足。找出是什么阻碍了你的全情投入;现实跟目标有多大差距;有哪些方面做得不到位;哪些事需要优先考虑。反省一下:现在你把精力花在哪儿去了?
第三步,付诸行动。行动的要点是建立良好的仪式习惯。建立习惯不能完全依靠自律,因为自律对精力的消耗很快。设定好目标之后,可以寻找一个能提供支持和监督的社群,先依靠他律来养成习惯。一两个月之后,就可以靠自律来持续行动了。
(where)精力管理适用于我们工作和生活的方方面面。
想象一下,如果每天早上醒来,你带着充沛的精力投入到生活中去,那你一天的状态会有多大程度地改善呢?如果你是一位创业者或是管理者,带着专注的精力去工作,那你能为公司创造多大的价值呢?如果员工拥有更多积极的精力,那么他们和同事的合作关系,他们对客户的服务质量,又会有多大的提升呢?
那接下来,我分享一个自己最近运用精力管理三步骤的例子。第一步:明确目标。今年我给自己定下了几个学习目标,其中有一个是每个月至少完整地读完一本书,并且把书里对自己有用的知识点转化成行动。第二步,认清事实。但是我知道自己是个很贪玩的人,喜欢看短视频,看公众号,看朋友圈,一看就是一两个小时。如果我只是一个人读书的话,最多只能坚持一个星期,我的积极精力就会被消耗光的,只会半途而废。第三步。付诸行动。于是我在刚刚过去的二月份加入了精读营,和十几位书友共读李笑来写的《财富自由之路》这本书,要持续三周,先缴了130元激励金,并且每天都要写读后感。
这样行动之后的结果如何呢?第一周我的精力还是很充足的,不仅自己写,还点赞点评其他书友的读后感,所以天天排第一,这感觉还是蛮爽的,哈哈!到第二周的时候,正好是春节期间,我就忍不住睡懒觉、看电视了,作业连着落下了四五天,差点想放弃了,但是想想当第一名的感觉还是蛮令人心动的,想想那130块钱还是蛮令人心疼的,于是咬咬牙,强打精神,把落下的作业一天一天都补齐了。然后继续第三周,一直坚持到结营,最终还是排名第一。
上个月应用精力管理,尝到了甜头之后,我准备继续执行这个“三步骤”法。第一步,明确目标。我决定今年花九个月的时间达成“三级拆书家”,从一级到三级一共九个台阶,我准备每个月上一个台阶。第二步,认清事实。显然,我战胜不了自己的惰性,只是自己练的话,连一个月都持续不了。第三步,付诸行动。所以,我已经选定了一位三级拆书家作师傅,在他的帮助和监督之下,我一定会按计划推进,如期达成目标的。
好了,我今天的分享就到这里,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