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解书目: 《正面管教》 所属活动: 福州筹备分舵第八次线下拆书活动 所在级别: TF2-4 学习主题: 积极暂停和解决问题的四步骤 学习目标: 培养孩子的自律

开场: 大家好,我是虾米,相信大家对我已经不陌生了,今天我将进行TF2-4的拆书,有两个片段,时间会比较久,谢谢大家支持。在开始前先做一个调查:请问在座的各位有没有过情绪失控的状态?有过的请举手。(在场的都举手了)谢谢大家的参与,那再请大家回忆一个最近的场景,在情绪失控时你能不能正常的思考、解决问题?(回答:没有;很难吧)今天我带来的两个片段就能够告诉大家如何通过积极的暂停恢复理智并解决问题。
今天的片段源自《正面管教》。F:作者是美国,简•尼尔森,教育学博士,杰出的心理学家、教育家,加利福尼亚婚姻和家庭执业心理治疗师,美国“正面管教协会”的创始人。京华出版社,全书276页. 这本书的理念是源自阿德勒的个体心理学。
A《正面管教》被翻译成超过16种语言,在美国销量超过400万册,在美国之外的国家销量超过200万册,已经有超过68个国家、600万个家庭被它改变。
B大家在教育孩子时有没有这样的困惑?孩子调皮时,有时我也控制不了自己,打也打了骂也骂了,打完骂完心里又内疚,可是孩子还是没有改善他的行为,怎么还是管不住?我到底该怎么管教孩子?这本书能给你一个不打不骂,不骄不纵的正面管教方法

片段一
R 原文片段
今天先带来第一个拆页是积极暂停。请大家先看下原书拆页
积极的“暂停”则完全不同。它是帮助孩子们感觉更好(这样他们才能连通理性大脑),而不是让他们“感觉更糟”,(这样是一种错误的激励),不是让他们为自己的错误“付出代价”。在每个人都能足够冷静到接通理性大脑之前,专注于解决问题就不会有效。在让孩子和我们一起来布置“积极的暂停”区时,要遵循以下四项指导原则
1.花时间训练。在使用“积极的暂停”之前,要和孩子谈谈它的好处。要将“冷静期”的价值,以及在解决冲突之前要等待每个人的感觉都好起来的重要性告诉孩子;
教孩子使用“积极的暂停”或者“重新振作起来的时间”的一个好办法,就是你要把它用于你自己。家长可以把一本自己最喜欢的幽默书放在卫生间的抽屉里,需要时就到卫生间里待几分钟以便重新振作起来。在一个教室里,“再振作”区是一个装饰成热带海岛的教室一角(被称为“夏威夷”)。孩子们可以先去 “夏威夷”待几分钟重新振作起来。老师并不经常去那里,但她的抽屉里放了棵充气棕榈树,当她需要去“夏威夷”时,她就会把棕榈树拿出来放在自己的桌子上。学生们就会知道,当老师在“夏威夷”时他们应该给老师一会儿时间,以便让她平静下来并且再次振作起来。
2.让孩子们自己布置他们的“暂停”区——这是一个有助于他们心情好转以便做得更好的小地方。让孩子们布置(或至少参与布置)他们自己的“积极的暂停”区,对于孩子们来说很重要。如果孩子太小,还不能帮着做计划或做选择,那他们就还不到使用“暂停”的年龄。要向孩子解释,“积极的暂停”的目的不是要惩罚,或是给他们造成痛苦。要和孩子们一起做头脑风暴,提出一些在“积极的暂停”时能帮助孩子们心情好转的活动,比如读书、玩儿玩具休息或听音乐。
很多父母和老师反对在孩子“暂停”时允许他们做些愉快的事情。他们相信,允许孩子玩儿玩具、读书、休息或听音乐是对孩子不良行为的奖励。这些人深陷于陈旧的观念之中,坚信孩子要遭到惩罚(感觉更糟)才能做得更好,却理解不了当孩子们感觉更好时会做得更好这一事实。
因为“暂停”这个词已经担了一个惩罚意味的恶名,所以让你的孩子或学生给它换个名字是个好主意。一位幼儿园的老师和她的学生们布置了一个名为“太空”的地方。他们在教室的一个角落里挂了一张黑色的网,并且从天花板上垂挂下一些星星。这个角落里放着两个豆子袋,因为有时侯孩子需要带上一位“暂停”伙伴(或太空伙伴)一起进去,还放着一些书、填充动物玩具以及听音乐用的耳机另一所幼儿园的老师用一些旧的软布填在几件旧衣服里做了一个“暂停”时用的“奶奶”。老师在需要时会问孩子:“你觉得到”奶奶”的腿上坐一会儿会不会好些了?”
注意“会不会好些”这种问法。给孩子两种选择是对孩子的极大尊重。“你觉得现在怎样才能对你最有帮助?是去“ 冷静角” ,还是把问题放到班会(或家庭会议)的议程上?”
3.事先和孩子们(或学生们)商量好一个计划。要向孩子们解释,你们中的一方或双方也许会发现,在试图解决一个问题之前做一个“暂停”,直到自己的感觉好起来,是很有帮助的。父母和老师们经常承认,更需要“暂停”的是自己,哪怕仅仅是几次深呼吸:要让孩子们知道,他们可以“选择”积极的暂停,如果他们认为这有帮助的话。
当一个孩子行为不当时,有些父母会说:“你觉得去你的快乐角•会不会好些,”如果孩子因为过于生气而说“不”,父母可以说:“你愿意我陪你去吗?”为什么不呢。也许你像孩子一样需要一些暂停。记住,你的目的是让孩子们感觉好起来,这样孩子才能做得更好。如果孩子还是说“不”,你可以说:“好吧,我想我要去:这样,你就会给孩子做出榜样,表明“暂停”并不是什么坏事。
4.最后,要教给孩子,当他们的感觉好起来之后,如果问题仍然存在,就要紧跟着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案,或做出弥补。那些反对允许孩子在“暂停”时做些愉快事情的大人,往往根本就没有听说过这条指导原则。
I 拆书家讲解引导
知识点
积极暂停,关键词在“积极”,是自发的终止糟糕情绪,而非被迫。只有当人感觉好的时候才能做得好。所以积极暂停是在解决问题前的必要步骤。
这里,我补充一个概念——大脑盖子。请大家伸出一只手,我们用手掌心和靠近手腕的部位,代表脑干,这是控制人基本的生命活动,比如呼吸和心跳。把拇指折到手心里,按进掌心的拇指的部位代表中脑(也称为爬行动物脑),是控制人的情绪;剩下的四个手指,代表智能脑,当四个手指以握拳的形式,盖住拇指时,表示一个人处于可以理智思考的状态。可是当一个人的失去理智时,也就是情绪失控时,我们用伸直四个手指,露出摁在掌心的拇指来表示,这个状态称为“大脑盖子打开了”。在这个状态下,人无法正常思考,也不能控制自己情绪,我们作出的反应,不是深思熟虑的行为。

(不这么做的坏处):
所以,当处于 “爬行动物脑”的控制下时,如果不积极暂停,盖上大脑盖子,那么,我们非理性的言行就会伤害到他人,也给孩子做了一个糟糕的示范。不仅不能教给孩子如何控制自己的情绪,还会给孩子带来很大的伤害。

(细化原文的行动建议步骤)
行动建议
1.花时间训练。在使用“积极的暂停”之前,要让孩子知道,人在爬行动物脑控制时,是没法解决问题的,这时的语言和行为很可能会伤害人,事后会后悔。并且训练孩子对自己处于这样的状态有所觉察,可以用语言或者用手势(大脑盖子打开的)来表示。当然,大人也要做出榜样,当觉察到自己情绪失控时也要积极暂停。这个手势我有教给孩子,他用得很好

2.让孩子们自己布置他们的“暂停”区。孩子参与越多就越愿意使用,并且,孩子自己知道什么是能让他感觉好起来的东西,所以,可以让孩子选址、布置、决定放置什么,取名等。

3.事先和孩子们(或学生们)商量好一个计划。这是对如何使用冷静角的一个说明,让孩子知道,当他感觉很糟时就可以到冷静角去待一会,直到感觉好起来。父母也可以提醒孩子,但有一个注意点是,要保证说话的语气和态度是平和的。不要用惩罚或指责性的等强硬的语气对孩子说,

4.最后,要教给孩子,当他们的感觉好起来之后,就要关注问题的解决,或做出弥补,不能放任不管,逃避问题。
(可能异议的预防性讲解)
1.可能有些人会觉得,如果孩子是做错事了,和父母对抗等情况下,允许他们玩玩具、读书、玩手机或听音乐等,不就是纵容他们吗,以后说不定会变本加厉吧?
其实,当一个人感觉更好时会做得更好,如果孩子处于大脑盖子打开的状态,是根本无法解决问题,他们会对家长的“讲道理”充耳不闻,只有盖上大脑盖子时才能够理智思考并关注如何解决问题。

2.如果孩子不愿意建冷静角怎么办?
不要紧,大人可以做一个示范,先建立自己的冷静角,并主动的使用,让孩子感受到这并不是惩罚,这有助于感觉好起来。也可以分步骤进行,每次只解决其中的一个问题,比如选址、布置等,分次完成慢慢完善。还可以给孩子读绘本《杰瑞的冷静太空》,帮助孩子对冷静角有更直观形象的了解并认可,然后着手布置。

(根据原书脉络给出更贴近实际的例子)
我的孩子常因为不能满足他的要求而生气,乱叫
1.在孩子平和时,告诉他人在生气时不能很好的控制自己,会说错话,做错事,像妈妈以前,会打你,给你带来伤害。同时还教给他大脑盖子的手势,打开时表示不能控制自己,合上时表示自己感觉已经好起来了。并训练他用手势来表达自己的状态,我在不同的情况下问他你现在是这样(打开盖子的手势),还是这样(盖好盖子的手势)?来让他觉察自己的情绪状态。而我自己也常常用手势来表示自己的状态。他现在已经运用自如了。
2.布置,我问:你想不想有一个自己的地方,当你处于大脑盖子打开时,就能在那里做点自己喜欢的事,让感觉好起来?他说想。然后我又问:“你希望这个地方在哪?”他说窗台。“那这个地方要放点什么让你感觉好的?”他说:“汽车”。。。。。。就这样他布置好了自己的冷静角,我又问他,你要不要给自己布置的地方取一个名字?他说叫“汽车人之家”
3.说明冷静角的使用。我对孩子说,当你感觉到自己大脑盖子打开时,就可以去“汽车人之家”呆一会,直到感觉好起来,这不是惩罚哦。然后有一天,超过了约定时间他还要看电视,我没有答应,他非常的生气,并大声吼叫,我表示理解他想看电视的急切心情,并询问他,你现在是不是这样(打开盖子的手势)?你愿不愿意去你的“汽车人之家”待一会,等到感觉好了再出来?或者我陪你去?他后来决定自己去。
4.解决问题:10分钟左右,他从汽车人之家回来,告诉我:“妈妈,我感觉好多了”。我就用启发式提问来和他讨论这件事,最后他提出建议,看电视的时间快到时提醒他一下,他就知道该怎么做了。

所以这个案例,让我们知道,积极暂停是可以教给孩子控制情绪的一个可操作的办法,只有当情绪平和了,感觉好起来了,才能解决事情。
A 学习者拆为己用
A1:大家可以想一下,在过去的一周中,自己或者周围的人有没有“大脑盖子”打开的情况?如果有,能不能请你描述下当时的具体情况,以及你或他(她)是什么样的反应?

学习者1:我说一下,我孩子2周4,今天,他早上不吃饭,一定要先吃板栗,才肯吃饭,可是吃完板栗也不吃饭了,我就很生气的说:你不吃饭,板栗也不要吃,全部扔到垃圾桶去。孩子说:妈妈我要吃饭,要再吃5个板栗再吃饭。我不同意,很生气的对他说:你已经吃过5个板栗了,要不就吃饭,要不饭和板栗都不要吃。后来他选择什么都不吃。

拆书家:好,谢谢,在学习了这个片段后,思考下如果以后遇到同等情况,如何做可以让双方可以继续对话下去,为解决问题作准备。

学习者1:今天在听积极暂停时,我在想,其实,如果我今天早上能够把情绪稳定下来就能够很好的沟通,只要我能把大脑盖子合起来就可以顺畅沟通,作为大人,我不要和孩子计较。
拆书家:那以后当孩子情绪失控时,你如何运用今天布置冷静角和使用冷静角的方法。
学习者1:我家宝贝比较小,所以,需要我自己给他一个示范。我先和他约一个大脑盖子的手势,告诉他,当妈妈的大脑盖子打开了,感觉生气时,需要自己去房间里平复一下心情,等心情好了会出来和你聊这件事。
拆书家:谢谢你的分享,大人给孩子一个示范能让孩子看到冷静角该如何使用

现在我们进入A2部分:
设想一下,一天,你做好的材料,让下属送到客户那里去,可是他却不小心弄丢了一张,客户到领导那里投诉,作为项目负责人,你被领导狠狠的骂了一通,好不容易到了下班时间,开车回家的路上被人追尾。。。。真是有够背的,处理好这些事后,到家里,晚饭时,孩子因为被饭烫到了,气得把饭打翻,你正想发飙,突然记起今天学的积极暂停角的使用,你会怎么做?请在组内和大家分享。也很难受

请大家来说一说。
学习者2:相信周围的朋友都看到了,当你在说这个场景的时候,我就紧紧的握拳,手心都出汗了,就这样的情况,还没到家我就要冒火了,那我想说今天学习了这个片段,我想起来,可能我刚到家就会和家人说:我需要去我的冷静角处理一下我的情绪。先要和孩子解释清楚,而不是不理他或者对他发火。或许他是不小心把碗打翻,他自己也很难受,或者他觉得自己被烫伤了,把碗打翻,我就会和孩子说:你看,妈妈刚刚回到家,情绪不好时,就到冷静角待一会,感觉平稳就出来了,你现在这个状况,愿不愿意妈妈带你去妈妈的冷静角去呆一会?(因为我孩子很小,可没办法做他的冷静角)妈妈陪你一起看看书,或者玩你喜欢的玩具,等你感觉好了,我们再来解决打翻碗的事情?
我会自己先冷静一下,再带上他到冷静角,然后一起解决。

拆书家:对,你给他做了一个很好的示范。那以后等孩子大了,你会不会有一个想法,和他布置冷静角,然后说明冷静角的使用?
学习者2:会的,就像林老师说的步骤那样,让孩子自己布置他的冷静角,因为是自己布置的,我会更温馨更有安全感,不论是大人还是孩子,走进自己布置的冷静角,感觉火气都会变小,会变开心。当然我也会向孩子说明积极暂停的好处。虽然我会示范给他,但是常常都是在火气暴躁时的示范,所以在心情平静时,我会把道理说给他听,这也是一个铺垫,双方共同进行这个铺垫,让孩子积极的布置他的暂停区。
谢谢你的分享,还有没有其他朋友需要分享?
好的,片段一就到这里,下面我们进入片段二。
片段二
R 原文片段
解决问题的四个步骤
1.不要搭理对方。(转身走开要比留下来打架需要更大的勇气)
a.做些别的事情。(玩另外一个游戏,或参加其他活动)
b.为冷静期留出足够的时间,然后,采取以下步骤
2.以尊重的态度讨论发生的冲突。
a.告诉对方你的感受。让对方知道你不喜欢所发生的事情
b.听对方说他的感受以及他不喜欢什么
c.把你认为你自己对这个问题的产生有什么责任告诉对方。
d.告诉对方你愿意做些什么不同的事。
3.―起找到解决办法。
例如:a.找出一个一起玩或轮流玩的方法。b.道歉
4.如果你们无法一起解决问题,就寻求别的帮助
a.把问题放到家庭会议或班会的议程上(这也可以是首选的办法,并不一定非得最后再用。)
b.和一个家长、老师或朋友商量。
在和孩子讨论过这些技巧之后,让孩子们就下列假想情形做角色扮演。要让他们就每一种情形以四种不同的方式来解决。
为该轮到谁玩绳球而打架。
排队时夹塞儿。
用难听的外号叫别人。
坐车时为抢占靠窗的座位打架。
老师可以把“解决问题的四个步骤”张贴出来让孩子们参照。有些老师要求孩子们在把一个问题放到班会议程上之前,先用这些步骤解决问题。也有些老师更喜欢用班会,因为班会能教给孩子们那么多其他技巧最好不要厚此薄彼(班会或一对一)要让孩子们来决定他们更愿意用哪一种。三年级的安德伍德老师解释了她是如何采用“解决问题的四个步骤”的。她允许自己班上的孩子在任何时间离开教室,去和另一个孩子用“解决问题的四个步骤”解决问题。她常常会看着两个孩子一起离开教室,看着他们坐在围栏边说话。几分钟后,他们会回到教室,继续做各自的事情。如果他们不想让别人知道,他们就不需要跟任何其他人分享他们的讨论。在班会上,她会问是否有人愿意说一说他们是如何解决一个问题的。
当孩子们之间有问题来找家长时,家长也可以把这些技巧教给孩子们,要让他们等待过冷静期或者用“赢得合作的四个步骤”,使他们为解决问题做好准备,我们家有时候在睡前分享时用这些步骤
I 拆书家讲解引导
知识点
解决问题四步骤是帮助孩子学会倾听、表达、解决问题等能力,训练他独立思考,培养他独立、自信、尊重等优秀品质的一个途径。在解决问题前需要双方都处于理智脑控制的状态,也就是我们上一个片段分享的积极暂停。

细化原文的行动建议步骤
解决问题四步骤
1. 运用积极暂停的方法(可以深呼吸,到冷静角,或做些别的事情等等),为自己和对方的留出足够的时间,盖上大脑盖子。要从紧绷的情形中撤退,而不是让情绪问题进一步升级,要做到这点确实不容易。
不这么做的坏处
如果没有积极暂停,在事发当下就急着解决问题,会“欲速则不达”。因为当我们心绪烦躁,受“爬行动物脑”支配时,解决问题是困难的,此时不是“战”就是“逃”。

2.用尊重和真诚的态度讨论发生的冲突,让双方都知道对方的感受以及不喜欢的部分,主动承担起自己在冲突中的责任,并告诉对方你愿意做些什么不同的事。

3. 在前面两步的铺垫下,再把关注点集中到解决问题上。比如:头脑风暴的方式来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 或者道歉等。

4.如果双方还是无法一起解决问题,还可以有第四步:就寻求别的帮助,方式是把问题放到家庭会议或班会的议程上,当然也可以和一个家长、老师或朋友商量。 ―起找到解决办法。

根据原书脉络给出更贴近实际的例子
我举一个自己的例子:
有一天晚上10点回家,在回家路上,我问儿子:这么迟了,回家后有什么安排?答:第一洗手,第二上厕所,第三洗澡,第四看书,第五睡觉。一口气答了一串。“好的,那我们预定好按这样的顺序抓紧时间完成前3项,才能早点睡觉。”
可是,一到家,他光脚进门,随手就抓起一本书开始看,完全忘了之前12345.不但如此,拿书时还碰倒了自行车,发出了超大声响。我忍不住提醒:“你原来打算回家做的第一件事是什么?”“等一下,我在看书”他头也不抬的回答。我心想:好吧,你看一会再说。过了10分钟,我又提醒说“看很久了,之前约定事情是什么?而且自行车倒了”。“哦,等一下,我等看完再扶。”又是“等一下”!!我的情绪按钮已经被他按了好几次。我就说:“不是说好的12345?怎么一直看书,很迟啦。” “不要吵我看书啦”他气呼呼的大声的叫起来。
他的回应让我的大脑盖子一下就打开了,就在我要吼出声时,赶快深呼吸了一下,告诉自己要暂停,所以我先撤离现场做自己的事,给双方一个冷静期,不要让冲突升级。(第一步)

(第二步)
过了十分钟,我自己的情绪稳定了,看到孩子的情绪也稳定了,我就走到他面前对他说:“我有件事情想和你谈谈,是关于你刚刚大声对我说话和不按照约定的事,我希望我们能一起想解决的办法,你愿意谈谈吗?”
“好”
“刚刚你大声的对我说话,让我很生气,我想知道你这么对我说话的原因。”
“我很生气,因为妈妈一直吵我看书。”
“因为我一直吵你看书,所以你很生气?你希望我让你一直看书,不要烦你,对不对?”
“是”
“那你愿意听下我的感受吗?因为已经10点半了,你回来一直看书,我担心你太迟睡会影响身体,所以希望你抓紧时间完成之前我们约定好的事早点睡,就忍不住的提醒你。我为打断你看书的事道歉。
(第三步)那对于我们约定的部分,该怎么解决呢?”
“我改一下顺序?先看书再做后面的事,等一下上床就不看书了,好不好。”
“嗯,好的,还有吗?
“妈妈过几分钟再提醒我。用手指下钟我就知道了。”
“好的,这个办法也可以试试,那关于你大声对我说话的事呢?”
“对不起,妈妈,下次我会好好说话。”
“没关系,谢谢你愿意坦诚的和我一起解决这件事,让我不那么困扰。”

可能异议的预防性讲解
1.有些人可能会觉得解决问题还这么复杂?家长直接帮忙搞定就好啦,这么多步骤也太费事了!
大家想想我们是不是希望孩子拥有良好的人际关系、能独立、会解决问题等等优秀品质或能力?如果我们直接帮忙搞定,那孩子获得的是什么呢?是依赖、不会沟通,人际关系差、遇事慌张等等,虽然花时间训练很麻烦,但却是磨刀不误砍柴工的事,我们不可能帮孩子解决问题一辈子吧?
所以解决问题四步骤是我么教给孩子解决冲突的方法,是训练孩子沟通能力、表达能力、培养孩子独立、自信等优秀品质的一个很好的途径。

2.运用的范围仅限于亲子之间吗?
这个解决问题的四步骤,不仅适用于亲子之间,也适用于夫妻、师生、朋友、同事、上下级等关系。

3.如果我没忍住,情绪已经爆发了,那还能用这个方法吗?
只要觉察到自己处于爬行动物脑控制的状态,就立刻积极暂停,等情绪平复后依然可以继续用解决问题的四步骤,当然,在第2步中你也要主动承担起自己在冲突中的责任,包括为自己情绪爆发下的不当言行道歉。

4.如果孩子不愿意继续谈论这个冲突怎么办?
尊重孩子,暂停谈论,同时告诉他,等他准备好了就可以过来继续这个话题,或者换我们一个时间(明天)再谈。也可以问他:“你愿意什么时候来解决这个问题呢?”
A 学习者拆为己用
A3:角色扮演
一个6岁的孩子和妈妈一起去逛商场,去商场前,他们已经约定好,今天只买一个玩具,孩子挑了一个玩具,正要去付款,孩子又看中了另一个玩具,要求买两个,妈妈不答应,孩子哭闹,很多人都指指点点,妈妈觉得压力很大,孩子的哭闹也让妈妈很烦躁,请问用刚才分享的解决问题的四步骤,我们可以怎么处理这个问题? 现在给每组几分钟时间,讨论一下解决方案,待会请两位朋友分别扮演妈妈和孩子,把场景展示出来。
(讨论了6分钟)

学习者1:妈妈温和的把他带到商场里较为安静的地方,远离围观人群,让孩子先哭一会,等他情绪稳定一点后开始对话
孩子:我还要买玩具,我两个都要买。
妈妈: 不行,你和妈妈说好的,出来shoping只买一个玩具
孩子:我说好的买两个
妈妈: 你之前和妈妈约定好的,你从这两个玩具中选出一个你最想最想要的
孩子:我两个都很想要
妈妈: 如果这样我需要把你带离了,妈妈觉得你在买单时耍赖,会有点失望,也很焦虑,因为出门前我们已经约定了一次只买一个玩具,你现在后悔要买两个,让妈妈觉得这个约定失效了。
孩子:不要。我就要买两个,不买两个我不回家
妈妈: 这样,妈妈只能帮你在这两个玩具中选一个,下次出门时再买另一个
孩子:不行,我要和奶奶讲
妈妈: 这是你和妈妈单独的约定哦,我们都是守信用的人,妈妈每次都有遵守约定啊,要不这样,我们来玩个投币的游戏,你选择A(有花的)或者B。
孩子:不要,不要
妈妈: 那我们只能回家说了,爸爸在家等我们呢,这样行吗
孩子:不行,我还没考虑好呢
妈妈: 好吧,我给你点时间再想一会吧
(一段时间后)
妈妈:好了,你现在是想用投硬币的方式选择呢是转圆圈的方式来选择呢?
孩子:我两个都不要选。
妈妈:妈妈刚刚已经和你说了我的感受,那你能告诉我你现在的想法和感受是什么吗?
孩子:我好烦恼啊,我两个都很想要啊,你不给我买,我很生气。
妈妈:哦~你很生气是吗?
孩子:是
妈妈: 妈妈知道了,你想买两个,现在要求你两个中选择一个,这样让你很难过是吗?那这样,妈妈带你去整个商场逛一下,像游园一样,看看有没有更喜欢的,然后让你最终做一个决定,选择出一个最满意的,好吗?
孩子:好吧,我先去转转回来再看看
妈妈:好的,妈妈牵着你的手去转一遍,好吗?
孩子:好,去玩喽去玩喽。

拆书家:谢谢两位精彩的角色扮演,看来刚刚的挑战非常大,妈妈和孩子之间“斗智斗勇”,最后还是运用了解决问题的四步骤,先积极暂停,情绪稳定后讨论刚刚发生的冲突, 明确对方的感受,承担自己的责任,告诉对方你愿意做些什么不同的事。 再一起找到解决办法。最后孩子还是愿意配合妈妈一起去走走。

A2:现在我们来想象这样一个应用场景, 你和好朋友很久没有见面了,你们约好了晚上6点一起吃饭,好好聊聊,姐妹淘,太多话说了,可是吃饭过程中,你和他(她)说话,他总是心不在焉的样子,一直在玩手机,几乎没和你说几句话, 你觉得很失落也很难过,正想大声的吼几句时,你想起了今天的片段,你会怎么做呢? 请在小组内分享你的做法?
(讨论了3分钟)
学习者3:第一步:我做点别的事情,打个电话回家,让我冷静一下。第二步,我对她说:我好不容易摆脱我家孩子、老公,出来和你玩,你一直玩手机,没有照顾到我的感受,我很失落。问她是在忙些什么?如果确实是有很重要的工作的事情,就和他商量一下,给她十几分钟的时间忙完,再聊天,这样愉快点。如果实在不行就让她忙,我去看个电影。
谢谢学习者的分享。其他还有要分享的吗?好的,那今天第二个片段就到这里

结语:今天谢谢大家来TF2-4的拆书现场,这两个片段告诉大家遇到问题或冲突时,先处理情绪,当大脑盖子打开时,可以用积极暂停、暂停角等方式盖上盖子,可以教会孩子这个方法,也可以给孩子示范,再运用解决问题的四步骤来处理问题。今天拆书到这里,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