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场:
大家好,这里是TF2-2的练级现场,我是拆书家宿智峰。 首先用三个标签介绍我自己, 第一个标签是,我是一名新手拆书家,第二个标签是,我是内蒙古电网公司的财务管理人员,第三个标签是,我是一名心理学爱好者。
我们今天的学习需要进行分组学习,现场有4位书友,每2位伙伴为一个小组,共分为2个小组。谢谢!
在跟随我完成本次RIA现场学习后,学习在与人沟通的时候,当我们清楚的向对方表达完希望他做什么后,通过了解对方的感受和想法确认他对于这个请求的回应,继而推进请求。
图书介绍(1-2分钟)
我今天给大家带来的拆页源自《非暴力沟通》
我分享的片段主题是p71-72页《了解对方的反应》。
【介绍图书:】
F 特征(核心是“书”,用于满足好奇心):
【F】
非暴力沟通,亦称爱的语言、或长颈鹿语言,简称NVC。是由美国著名的马歇尔・卢森堡博士(Marshall B. Rosenberg)发现的,非暴力沟通中心(CNVC)的创始人。书中围绕非暴力沟通的四个要素:观察、感受、需要、请求,深度挖掘语言背后的心理,非常详细的分析了非暴力沟通的方式,是如何减少人与人之间因为语言暴力带来的痛苦的。
A 优势(重点是“比较”,用于建立安全感):
【A】
他的这本经典著作《非暴力沟通》入选香港大学推荐的50本必读书籍之列,被联合国誉为全球非暴力解决冲突的最佳实践之一。这本书提供了很多沟通案例和操作方法,非常实用。
B 利益(强调的是“学习者”的利益,用于引发兴趣)
【B】
B1(本书对学习者的价值): 这本书可以让你学会爱和理解他人,改善人际关系化解人际冲突,学习者可以突破那些引发指责、抱怨、愤怒等负面情绪的思维方式,用不带伤害的方式表达自己,化解冲突,能使人们情意相通,和谐相处,这本书对我自己来说,让我在工作和生活中更容易表达出自己的想法,更好的倾听他人。
B2(拆页片段的价值):选择这个拆页是源于在沟通中倾听的力量远大于表达,而了解别人的反应是倾听的基础,在我学习了这个拆页之后,当我向对方提出请求后,会有意识的去了解对方对于这个请求的回应,从而加大这个请求的成功度。同时我希望今天这个拆页也能帮助到大家在沟通中更多的关注到对方的反应,以便于维护对方在谈话中的安全感,让请求更顺利。
R原文片段:
拆页源自《非暴力沟通》
片段主题是p71-72页《了解对方的反应》。
主题:了解对方的反应
在确认对方已经明白后,我们常常会急于了解对方的反应。一般来说,我们关心的内容大致可以分为以下三方面。
(a)对方此时此刻的感受
有时,我们想了解对方的感受,以及为什么他们会产生那样的感受。为此,我们也许会问:“听我说这些,你的心情怎么样?” 然后,我们可以进一步问:“为什么呢?”
(b)对方正在想什么
有时,我们想了解对方的想法。在询问时,说清楚想了解的是哪方面的想法,将有助于我们获得所需的回应。例如,我们可以和对方说:“我想请你谈谈我的建议是否有可行性。如果不太可行,那根据你的判断,哪些因素会妨碍建议的实施呢?”如果我们只是问“对这个建议你有什么看法”,那么,对方谈的内容也许并不是我们关心的。
(c)对方是否接受我们的请求
在另一些时候,我们可能想知道,对方是否愿意接受我们的请求。这时,我们也许会“我想知道,你是否同意将会议时间推迟一周?”
在了解对方的反应时,我们要能意识到我们想了解的是哪方面的内容,并提出明确的请求。
好的,刚才大家都看完了原文片段,我用自己的语言和经历和大家分享下这个片段。
拆书家讲解引导-(说意义:强调不那么做的坏处)
What:当我们清楚的向对方表达完希望他做什么后,通过了解对方的感受和想法确认他对于这个请求的回应,继而推进请求。
Why:有的时候我们以为表达清楚了,可对方根本没明白,了解他们的反应可以避免信息不明确。当我们提出请求后,一般会有三种情况:接受,拒绝和逃避,我们通过关心他们的感受和想法可能减少后两种情况的发生。
不这么做的坏处是什么呢,来举个例子:
上周六,孩子准备参加小学组乒乓球比赛,我估计妻子可以带孩子去参加,就提前约了客户周六见面。
周六早晨,妻子说“老公,你去带孩子参加比赛吧,我要出去一趟”。我以为妻子有重要的事情要办,也就没有和妻子多说,就和客户另外约了时间,急急忙忙带着孩子去参加乒乓球比赛了。
比赛完回到家中,发现妻子在看电视剧,我就非常生气,责怪妻子没有带孩子,而是躲在家里看电视。
事后我反思这件事情,是自己没有说清楚意愿,没有了解妻子的感受,也没有问妻子不能送孩子的原因。结果是给自己造成时间上的冲突。
【预防可能的异议】
可能你会担心,我们一直追问对方去了解他们的感受,会不会让对方反感,嫌我们太罗嗦或者不尊重他们的隐私。这个要视具体事件而定,如果事件影响到别人的感受,需要进行了解,让对方觉得你尊重他。另外追问时候的语气,肢体语言也要适宜,问题的范围要围绕你的目的而行。
How:
1.先观后问。我们可以先听观察对方的状态,然后提问:“听我说这些,你的心情怎么样?” 如果对方表达不清, 继续问:“为什么?” 找出对方真实的感受。
2.探索想法。在询问的时侯 说清楚想了解是哪方面的想法,将有助于我们获得所需的回应,最好我们的问题是封闭式的,围绕目标提问的。
3.推进请求。当上面两步完成后,我们需要知道对方是否愿意接受我们的请求,我们可以来问:“我想知道你是否同意+具体请求?”
Where:当你不确定对方的想法的情况下使用,如果你已经非常明确对方的想法,直接推进请求是否接受即可。
不那么做的坏处--反例改进:
那现在怎么来做呢,关于我刚才带孩子参加打乒乓球比赛的案例,我怎么样才能达到目的,通过拆页的学习,操作起来比较简单。
1.先观后问,观察一下妻子当时心情如何,心情好可以直接说,心情不好等待时机成熟。先做个铺垫说,本来我应该可以带孩子参加比赛,恰巧明天有个客户约我谈业务,实在不行我就和他另外约时间,毕竟带孩子参加比赛重要吗。
2.探索想法,如果妻子不表态,可以试探问问妻子有什么事情,是否可以代劳或者帮忙。
3.推进请求,“那还是我去吧,回来的早我来做饭”这样让妻子觉得我尊重她了,事实上我这样说了之后,妻子如果没有重要或紧急的事情,就会亲自带孩子参加比赛了。
拆书家提问设计:
请大家设想一下,在未来一周内,你想要或者可能要了解谁的反应呢?比如:
1. 孩子想买一个乐高玩具,正好价格很贵,你还觉得不值得。
2. 你的楼下邻居总是在晚上10点多吹笛子,你已经忍受很长时间了,你怎么请求她不要在这个时间吹呢?
请用两分钟简单地把可能的对象、场景和请求写在便签上。
有哪位伙伴愿意分享一下(2分钟左右)。
学习者案例记录:
分享者:听完宿智峰老师的讲解,过年的时候,我想和小伙伴商量一起做一个项目,但对方一直没有给到我的一个答复,我感觉非常的不开心,又没有办法解决。
A2催化应用
拆书家提问设计:
那么接下来,面对刚才可能遇到的场景,用我们刚刚学习的三步法,应该怎么做呢?给大家2分钟的时间,请大家写到便签上。
然后请小伙伴来给我们分享一下具体你是怎么做的?
学习者案例记录:(注意引导学习者按照HOW的步骤,不偏离原文)
分享者:对三个步骤的讲解,我会下周和另外一个小伙伴提出社群运营的想法。
1.先观后问 我会观察他的想法,比如说十几分钟和半个小时没有理我。我会问对于我的提议你的第一感觉是怎么样的呢?你此时此刻的心情是怎样的呢?对于我的想法你是如何看的呢?
2.探索想法 我会列一个调查问卷,测试需求,发在朋友圈征求大家的反馈,问我的这个小伙伴对这个调查问卷的意见和建议,探讨细节的内容。
3.推进请求 他同意,我们会做一个协商,在不浪费他的时间的情况下,继续把这项利己利人的事情推进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