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场:
主题:用好奇打开沟通新局面
学习目标:通过RIA现场学习,学员可以应用好奇四步法,以学习者心态了解事实真相,解除沟通敌对状态,打开交流新局面。
开场:
爱学习的伙伴,上午好!我是周琴,今天拆3-2。为了更好的学习体验,按座位分组,相邻2人为一组,最后3人一组,一共4组。
介绍图书
场景:
我是幼儿园家委,班费出纳员。期末,我把班费开支明细公布出来时,有家长啥也没说就抱怨:“亲子手册的扣子合不拢。”我第一反应是“就你事多”特别想怼他。
提问:
你们遇到过类似情景吗?因为他人意见相左,或者意见看上去有攻击性,会无意识地对他进行评判和防御,想要争个输赢?有人说你闺蜜的坏话,你会想跟对方争个面红耳赤吗?你工作碰到的难题,同事却轻描淡写地说“这个小菜一碟呀”,你会觉得他在耻笑你吗?
影响:
如果前面的回答是“yes”,并且顺着反应去指责、批评他人,你极有可能陷入评判者的泥潭。评判者会顺应无意识反应,因为想赢——证明自己才是对的,进而盲目地防御或抵抗他人,责怪批评他人,建立非赢即输的人际关系。他们容易被误解带偏,徒增矛盾和纠纷。
解决:
《改变提问,改变人生》提供了一套提问思维,用简单的问题将评判者心态转变成学习者心态。学习者与评判者正好相反,愿意充分了解事实,聚焦如何改善现状或解决问题,建立共赢的人际关系。
好奇心是通往学习者心态的捷径。当然,好奇心谁都有,尤其是对兴趣浓厚的事情。可是人际矛盾中,好奇心却有可能隐身不见了。如何时时刻刻都充满好奇心,成为一名对事不对人的学习者,是我们今天的主题。
A1自测
首先,我们先做一个小小的自测,看看我们究竟是不是时时刻刻都保持好奇心。我们的目的是拆为己用,请大家坦诚客观作答:1分很不符合,2分不符合,3分有点不符合,4分有点符合,5分符合,6分完全符合。答完后,算出总分:
I解释自测
请大家核算一下自己的分数,看看一共得了多少分呢?
得分40分以上,说明你内心充满了好奇,常常能主动挖掘未知的信息;
得分25-40分,说明有好奇心,挖掘新信息的主动性一般;
25分以下的伙伴,说明更习惯把好奇藏在内心深处,不轻易发问。
我们的拆书分享,是一个陪伴赋能的安全场所,40分以上的伙伴可以大方地亮出你们好奇心给大家看看,25-40分之间的伙伴也可以努努力更主动地提问挖掘新信息,25分以下的伙伴则跟上大部队,打开好奇心的闸门,大胆地提问。
下面请大家花2分钟阅读拆页原文。
R拆页原文:
几天后,早餐时格蕾丝跟我提到了詹妮弗,就是那个在工作中屡屡给她制造麻烦的年轻女孩儿。格蕾丝还因为那天给我打电话发牢骚而向我道歉。
“我整天都把选择地图放在桌子上,”格蕾丝说,“有两个学习者问题不停地蹦出来:我想要什么,我希望自己怎样、对方怎样、事情本身怎样?还有我有哪些选择?当我把这些问题用在詹妮弗身上时,我意识到,我是希望她能更通情达理、更能发挥主动性。所以,我就尝试了几个新问题。我问自己‘詹妮弗为什么需要我给她那么多指导呢’,在意识到自己确实不知道原因之后,我就真的很好奇。她是不敢自己做主?或者担心如果她犯错了,我就会开除她?我同时也在思考,是不是她有一些强项,是我所不知道的。当她再次来向我求教时,我没有直接给她指导,而是问了她一个问题。我真的很好奇地问她:‘如果你是老板,你会怎么解决这个问题?'”
“就这一个问题,开启了一次极富成效的谈话。詹妮弗承认她确实是对我有些畏惧。她以为如果自己不严格按照我的意思去做,就会被我开除。她之前的老板就是这样对她的,她永远也不想昨日重现了。那次谈话改变了一切。她跟我说,从那以后,她对于发挥主动性和自己处理工作感觉好多了。她还想出了一些很好的主意,解决她自己的问题。看得出来,她对自己很满意。我向她道贺,并且告诉她,我很开心我们可以开诚布公地交流了。
“我真的很惊讶,也很高兴。而且,你知道吗,问一些学习者问题,让我在下班的时候感觉特好。我现在才意识到自己对詹妮弗一直都不公平。我以为她之所以问那么多问题,是因为她无能,但根本就不是这样的。那只是因为她以为自己在采取任何行动之前,都得经我同意才行。这使她很难有空间去发挥自己的创造性和主动性。”
I 拆书家讲解
【what】
我看大家都已经阅读完,现在我们一起来梳理梳理原文中的好奇心从何而来、有什么特点。
1、一开始,格蕾丝认为詹妮弗是制造麻烦的女孩,不能主动处理工作、事事请示,格蕾丝烦恼不已。这时,她是一个什么状态?
(评判、指责的状态)
是的,她此刻顺应自身反应,纯粹地指责、批评詹妮弗。正是评判者的表现:顺应自发的无意识反应,焦点在于责怪批评他人,建立非赢即输的人际关系。
2、格蕾丝她做了什么,然后事情出现了转机?
(学员:问了个问题。)
对,她问了个学习者问题。
学习者问题也就是为了充分了解事实,聚焦解决问题,与他人建立共赢关系而提出的问题。
我们一旦开始观察自己的心态和想法,注意一些细节,改变的前提基础就被搭建起来,从评判者转向学习者的大门也被开启。
3、格蕾丝为什么会向自己提学习者问题?她遇到了麻烦是不是?(学员点头)
她希望改变现状,希望詹妮弗少请示,她对解决办法充满好奇。
也就是说,格蕾丝的好奇心不仅对未知信息感兴趣,还聚焦解决问题,寻求共赢,是吧?(学员点头)
4、格蕾丝因好奇解决办法而提学习者问题,又因不断提出新问题而对詹妮弗充满好奇。以解决问题为目标的好奇心,会引导我们反思自己原来的假设,切换到他人的角度做假设和思考,达到对事不对人的效果,是吗?(学员:是的/点头)
由此看来,好奇心来自对未知信息的兴趣,改善沟通的好奇需要聚焦寻求共赢的问题解决方案,最终以关注他人的假设和期待打开沟通新局面,实现共赢。
【why】
因为缺乏好奇心的人会产生一种假象:我已了解所有信息,我的判断是对的。结果陷在评判者的泥潭里不能自拔,与他人的关系中充斥着反感与指责。
打开好奇心,则能发现和包容更多被遗漏的未知信息:我做了哪些假设,我想要什么,我还有什么选择,别人是怎么想的等等。
【how】
向格蕾丝学习,我们应重点看原文第几段?
(第二段)
是的,第二段描述了格蕾丝打开好奇心的具体行为。其他各段补充了一些细节,综合分析可以总结为“好奇四步法”:
格蕾丝经反思找到评判指责的假设是“詹妮弗无能,才需请示。”确认自己希望詹妮弗能通情达理,发挥主动性,不要事事请示。
第一步:找假设,确认自己的需求。找到自己做出评判的前提假设,确认“我想要什么,我希望自己怎样、对方怎样、事情本身怎样?”
格蕾丝提出新问题“詹妮弗为什么需要我给她那么多指导呢?”
第二步:提新问,探索困局的成因。围绕假设和需求,结合现状,换不同角度提出新的问题“为什么……”“有没有可能……”“我还有哪些选择?”
好奇心促使格蕾丝思考“是不是她有一些强项,是我所不知道的”。
第三步:查遗漏,寻思他人的需求(想法)。新问题后面藏着更新的问题,刺激好奇心不断发问“还有什么是我不知道的?”列出所有新问题。
格蕾丝很好奇地问詹妮弗“如果你是老板,你会怎么解决这个问题?”
一个充满好奇的新问题打开了新的沟通局面,其他问题也就顺其自然地被解决了。
第四步:求解答,提出好奇的问题。向当事人提问,了解他的真实想法。注意语气平和,表达尊重,让对方感受到你只是好奇事情真相是什么。
举个例子:
就拿一开头想怼挑刺家长的事情为例,说说具体怎么做。我觉察到怼回去是评判者行为,于是用好奇四步法来转变沟通。
1、找假设,确认自己的需求。我的假设是这家长吹毛求疵。负责采购的家委也是职场妈妈,挑货、砍价、收货、验货都占用了她的私人时间,我希望家长们能够体谅真诚付出的家委。
2、提新问,探索困局的成因。亲子手册是否真的有质量问题?家长了解家委辛劳吗?
3、查遗漏,寻思他人的需求(想法)。还有什么是我不知道的吗?其他的家长的手册也有问题吗?家长们理想的家委是什么样的?家长愿意参与家委的工作呢?
4、求解答,提出好奇的问题。我先表达对该家长的尊重,然后在家长群里问“我们可有什么办法既能减轻采购的工作量,又能提升大家的满意度呢?”最后大家共创了一些将来可行的协作方法。
【where】
想要指责他人时,可应用好奇四步法减少误会、纠纷,提升协作效率、满意度等。
【预防异议】
如果我本身就不是个有好奇心的人,提不出新问题呢?
那么恭喜你,你已经意识到了自己缺乏好奇心,只要你愿意就随时可以练习好奇四步法,多问“为什么,有没有可能”。不断练习,新问题会次第开花,打开好奇心也会越来越轻松。
A3促动参与
有用是因为有用过,我们今天就现场练习练习好奇四步法。练习前,我们一起回顾一下好奇四步法:
1、找假设,确认自己的需求。
2、提新问,探索困局的成因。
3、查遗漏,寻思他人的需求(想法)。
4、求解答,提出好奇的问题。
A3情境
情境:
房产销售小李通过微信给周女士推送了一条某实验小学的学区房的销售消息。周女士回信息:“这所学校很好吗?”房产小李连回2条信息:“你觉得不好就不好。” “好与不好不是某一个人说的算,是整个市区人民。”周女士有些哭笑不得,无言以对。
小李面临被拉黑的危机。现在按照刚才的分组,一人扮演小李,一人扮演周女士。小李应用好奇四步法挽回潜在客户周女士。
小组内讨论时间5分钟,然后选1组上来展示讨论出的行动方案。
(高平扮演房产中介小李,恒心扮演周女士。高平展示讨论结果)
高平分享:
背景分心:我怼回客户后,客户没有再回信息了。我用好奇四步法提问反思。
1、首先找到我的需求:要把房子卖出去,所以我希望能与客户保持沟通,希望对方能对我推荐的房产感兴趣和预约看房。(1、找假设,确认自己的需求。)
2、第二步我要探索目前问题的成因。为什么客户不理我?是不是我发信息的方式不对?客户有没有可能继续对此房产感兴趣?有没有可能继续与周女士保持沟通联系?(2、提新问,探索困局的成因。)
3、第三步寻思客户的想法。她为什么回信息“这学校好吗?”是不是她对房子感兴趣,想了解更多的信息呢?例如位置、价格、周边环境等等,她应该是有需求才回应吧?(3、查遗漏,寻思他人的需求(想法))
4、第四步是我继续跟客户沟通,提出一些好奇的问题,把僵局打破。我先回答客户的问题“这个学校好吗?”告诉她这学校是优秀的,我推荐的房产离学校很近,周边设施齐全,生活便利等等。然后问周女士,你理想的房产需要满足哪些条件?还有什么疑问呢?充分表达尊重,想要保持善意沟通。最后吸引客户来看房,把房子推销出去。(4、求解答,提出好奇的问题。)
周女士(恒心)表示愿意。
拆书家反馈:我觉得很赞哦。高平把每一步都很清晰地说出来了,示范了如何应用好奇四步法改善沟通,应用前面三步反思现状、梳理需求,第四步提出好奇的问题,打破沟通僵局,重新交流。而且如果补充说明为什么小李会在一开始怼回周女士的假设“我感觉周女士质疑我,我希望周女士认可我的推荐”挖掘出来就更完美了。请大家再次把掌声送给他们。
A2 任务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请大家在接下来的一周留意观察自己的沟通行为,一旦发现自己因为想要赢而指责他人或者与他人产生矛盾时,尝试用好奇四步法,打开新的沟通局面,寻找和解共赢的可能。
将你应用好奇四步法的过程记录下来,内容包括事情发展前因后果,具体问了哪些问题,找到了哪些答案。
记录可以发至拆书爱好者群里,或者私发我的微信,谢谢!
学员案例:
一、张华2月4日提供A2故事(微信对话聊天的形式提供),整理如下:
背景:
儿子乐乐寒假期间需要用钉钉打卡学习,每次都问我(张华):“妈妈,我用一下你的手机看看钉钉,行不?”我之前对这个问题感到可无语了,一听就烦,心想:你正当用途要用就用,知会我一下就行了。
星期天晚上回家,用好奇四步法试了试我们之间的沟通。
1、找假设,确认自己的需求。我原来的假设是儿子没有主见,才需要这样麻烦地请示。我希望男孩能学会自己做主,不要总问我“行不?”
2、提新问,探索困局的成因。我自问“真的是乐乐缺乏主见吗?”“是不是我平时管太严了?”
3、查遗漏,寻思他人的想法(原为需求)。乐乐究竟怎么看待找我拿手机看钉钉这件事呢?还有什么是我不知道的?他具体怎么想的呢?
4、求解答,提出好奇的问题。当天晚上,他果然来问我同一个问题。我没有回答,而是好奇地问他:“咱俩换一下,你是家长,孩子现在问你,你怎么回答?”他说:“行!”
我们接着就商量好“以后正当用途看钉钉上传作业,需要用手机时,告诉我一声就OK了,不需要问我行不行。
现在这个问题解决了。
2、楚瑜提供的故事
总结
提问具有打开局面的力量,甚至扭转局势的力量,而好奇是提问的前提,提问又能刺激好奇。有好奇心,我们才有可能发现或学习到或创造新鲜事物。以寻求共赢为目标的好奇心是通往学习者心态的捷径,能高效助力解除沟通敌对状态、打开交流新局面。
希望大家能打开好奇心,撬开嘴提问,打开新局面,扭转局势,收获更美更好的结果。今天的分享到此结束,谢谢大家的参与。